姓 名: |
毛巧晖 (汉) |
所在社区: |
|
学 历: |
文艺学博士 |
籍 贯: |
山西省襄汾县 |
职 务: |
主任 |
职 称: |
研究员 |
所在部门: |
|
1 |
19世纪、20世纪之交,在西方“民”“民间”以及“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及国内社会政治变革的共同催发下,随着对现代启蒙及人之个性的重视,早期的启蒙主义者有意识地借助民间文艺“开风气,倡革命”,为通俗文艺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这种“从众向俗”的大众路向到了“五四”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新故事的通俗化实践在整体上表现为“民间性”与“革命性”的交融,在人民文艺创作与民间文学传统的融合中,新故事继承了延安时期讲述“革命故事”的叙事传统,构建了更为灵活、弹性的话语空间。
通过对山西运城盐池神话进行文献梳理与实地调查,总结与归纳了盐池神话中所凸显的部落之争、地域神冲突及与盐资源有关的生产生活智慧。神话叙事的言说与池神信仰的实践共同呈现并建构了运城盐池周围民众以盐为中心的区域社会秩序及社会记忆。
新中国成立后,民间文艺学领域出现一个突出的群体——解放区学者,他们对于民间文艺的研究围绕“为人民大众的文艺”展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周扬。周扬民间文艺学的核心思想是“人民的文艺”,在民间文艺的研究中具体表现为:强调对民间文学形式和功能的利用、民间文学内容的人民性和尊重历史的原则。解放区学者重视和研究民间文学是为他们的政治追求服务,是构建新中国人民文艺的具体实施,他们的思想对于20世纪下半叶民间文艺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演唱民歌是一种表演艺术。民间歌手的表演是以歌手为表演主体,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下借助各种音声技巧,演唱一定内容的民歌来抒发心中的情感,其表演可分为情景表演、情感表演、音乐表演等。表演的实质是对话,面对不同的人(群)在不同的情景下表演不一,对话效果也有一定差异。
民族志研究是目前艺术人类学所采用的核心方法,也是该学科的基石。它向延续西方传统艺术理论的中国艺术研究提出了有力挑战,为艺术研究的转型提供了理路。但在本土化选择、方法创新,以及与传统理论话语的对话等层面也面临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