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毛巧晖]山西吉县伏羲女娲研究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4-12-02  作者:毛巧晖

  摘要:山西吉县柿子滩岩画的发现,引起了学人对当地伏羲女娲的关注。岩画的女性造像包涵了先民的信仰元素,与当地伏羲女娲考古、传说相辅相成。结合伏羲女娲的庙宇、灵验传说、庙会仪式、传说与习俗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呈现了随着信仰场所衰败与消失,民众的信仰外在表现式微,但会逐渐转化为口头传说与生活习俗,内化为民俗心理。

  关键词: 伏羲女娲 信仰 传说 习俗

  吉县地处黄河中游,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自然风景优美。据考古发现,吉县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距今两万至一万年的柿子滩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是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堆积最厚、内涵最丰富的原地埋藏遗址,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伏羲女娲在上古文献中有大量相关记载,对其最基本的认知为:伏羲,风姓,又写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又称青帝,是五天帝之一,是古代传说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女娲,称女娲氏、娲皇,是中国传说时代的上古氏族首领,后作为人类始祖被不同地域与民族供奉。神话记载,女娲人首蛇身,她是伏羲的妹妹和妻子,在民间信仰体系中,她是掌管人类始祖和婚姻的神祇。吉县当地人称为伏羲爷爷和女娲娘娘[1]。

  一、 吉县伏羲女娲信仰空间与历史考证

  各种形态的民间道教、民间佛教以及基于泛灵论的自然精灵崇拜和鬼魂崇拜等在内的民间信仰,概括地定义为“民俗宗教”,不仅包含着广大民众的道德价值观(如“善有善报”、“行好”、解释体系、看香与香谱、扶乩、风水判断、神判、解签等)、生活逻辑(生活节奏、与超自然存在建立拟制的亲属关系、馈赠与互惠、许愿和还愿、庙会轮值与地域社会的构成等),还深深地蕴含着他们对人生幸福的追求、对社会秩序的期待以及可以使他们感到安心的乡土的宇宙观(如“阴阳”、“和合”、“天人合一”、平安是福等)。[2]目前吉县境内伏羲女娲庙宇等信仰场所主要有人祖庙、坤柔圣母庙、挂甲山后土庙。“人根之祖、出于吉州”的人祖山伏羲皇帝正庙引人注目。人祖庙中有娲皇宫、伏羲殿,民间自古以来就有祭祀人祖的风俗;山中有与女娲、伏羲向天问婚相关的滚磨沟、穿针梁、合烟崖和伏羲岩等摩崖石刻,有流传于吉县的 “人祖歌”等……凡此种种与伏羲女娲有关的神话传说、信仰等,从2001年柿子滩遗址岩画的发现引起了学人的关注,有学者认为,其年代可以和女娲伏羲时代相对应[3]。2012年06年10日《新快报》题为《山西吉县人祖山发现遗骨,专家称或属于“女娲”》的报道再次将吉县的女娲带入公众视线。

  据不完全统计,人祖山中历代庙宇约达200处,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建有“娲皇宫”和“伏羲皇帝正庙”的人祖庙,庙旁有明代当地人的墨书题记。1984年,娲皇宫遭人破坏时,考古工作者在女娲塑像下发现“遗骨”,包以黄绫,盛于木函。“木函”墨书写道:“大明正德十五年(1520),天火烧了金山寺,皇帝遗骨流在此,十六年上梁立木……皇帝遗骨先人流下”。明代人的墨书记载把该人骨称为“皇帝遗骨”。从2011年8月13日至10月9日,考古工作者对人祖庙进行了“抢救性”整理,发现战国、汉唐、宋元、明清、民国时代遗物291件(套),并在娲皇宫积土中找到人头骨、木函残片和距今2100-900年曾作祭品的动物骨头。这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祭祀女娲的考古遗迹。在漫长的母系社会中,女娲首先是原始氏族的名号,同时也成为氏族首领的名字,不会只是一个女娲,会有一代又一代的女娲产生。木函题记中“皇帝”之说,可能是某代或最后一代“女娲”,是后人对母系社会首领“女娲”崇高地位的追称。

  据历史考究,取地名之初,往往以某种事物为名。今天尽管这些事物已不复存在,但地名作为记忆存留下来。正如保罗·康纳顿所言:“我们对现在的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有关过去的知识。我们在一个与过去的时间和事物有因果联系的脉络中体验现在的世界,从而,当我们体验现在的时候,会参照我们曾体验的事件和事物”[4]。吉县人祖山正是体现了民众对于伏羲女娲信仰的观念系统与认知构架。首先以史为证,梳理吉县现存的伏羲庙考古与文献资料。

  人祖山又名庖山、风山,万历十九年(1591)《重修吉州苞山伏羲庙碑记》记载“吾州治北百里,高山之上有伏牺之庙。因庙而名山,曰人祖山”;清光绪五年刊本《吉州志》[5]记载庖山:州北三十里,迤北而上,又三十里至绝顶。上建伏羲庙,塑伏羲、女娲二像,相传为庖羲氏故宫。又传伏羲始制婚姻之礼,名为人祖,一名人祖麓。这些记载,可以得知人祖山在县治之北,因由伏羲庙而得名为人祖山。换句话,就是先有伏羲庙,而后有人祖山之名。此外,据《隋图经》“平山,在平阳,一名壶口山”以及《拾遗记》卷一“庖者,包也。言包含万物,以牺牲登荐于百神,民服其圣,故曰庖羲,亦谓伏羲。”[6]可见,庖山以及其他山名并非凭空想象,而是有一定历史记忆存留其中,蕴含了民众对于女娲信仰体系的建构。清代《吉州志》所记载的“人文初祖,出在吉州”这里的“初祖”就是远古祖先之义,但并非所有的远古人都是祖先,“那些氏族长、部落、家长、有功德的成员正常死亡才能成为祖先”[7],因此上述“初祖”指的就是伏羲、女娲。

  但是目前伏羲庙建筑年代不可考,《重修吉州苞山伏羲庙碑记》记载:“莫知其肇建于何时”。说明当时,人们对伏羲庙的创建年代及其历代维修状况,已无记载可考。伏羲庙现存建筑有伏羲殿、女娲宫、地藏殿等三座建筑。伏羲殿,明代建筑,残破严重,其殿坐东向西,窑洞无梁殿结构,俗称枕头窑,两券两伏作法;殿分明、次三间,明间设门,两次间为窗;原本殿外建有五开间的前廊,现仅存五方柱础(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殿内明间开间较大,靠后壁设神台、神龛,神台中央,供奉伏羲主像,两侧陪侍神像各一尊。但现状不堪入目,主像面部酥解剥落,倾倒一侧;二陪侍移居龛下,头足缺失;龛楣上,依稀可见有残存的盘龙、牡丹、楼阁、亭台等悬塑;两次间各有两尊塑像,大都残损不全。

  女娲宫位置在伏羲殿的背后,当为碑记中的“后殿”、“后楼”,其坐北向南,系明代窑洞建筑,外设三间木廊,椽飞裸露,系清代添建。该窑洞下施坎墙,用石条垒砌,上为两券两伏砖顶。宫内设神台、神龛,神龛装修较为简单,但现在殿内主像,陪侍神像无首,不在原有位置。2011年发掘出彩塑3尊、书籍戥子、木函(残)、人、兽骨等,找到了明代女娲塑像;清理出的木函残片、女娲塑像的龙骨架上,都发现有重要题记等。

  根据对伏羲庙雕塑的清理与挖掘,发现有不少的金元时代的建筑构件,同时还发现了一尊面目慈祥,双眼微闭,发髻简洁的铁佛头,与吉县五龙宫金代题记大佛的铸造手法极为相近。可见其在金元时代已经建成,明清继续重修增补,最后建成了佛道共融的大型宗教场所。而随着历史的车轮,除了相关构件与遗存的零星文物,它曾经的规模与辉煌都已失去,但其相关的信仰理念与信仰体系留存在了民众的口头传统与日常生活中。

  坤柔圣母庙坐落于山西省吉县县城东北8公里谢悉村土垣上,始建于宋天圣元年(1023),元延祐七年(1320)重修,明隆庆四年(1570)局部重建,该庙面宽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式屋顶。当地人称此庙为“娘娘庙”,传说是鲁班造的。

  一天晚上,村里只听见有人说话但是不见人,说让大家伙都把牛驴骡马都喂的饱饱地,村民就按照声音的内容把牲口都喂地饱饱的,第二天早上又去喂的时候发现牲口身上一直流汗,就像洗澡了似的,人把草料添上,就走到垣上一看那起来了一座庙,鲁班一夜之间就把那庙建起来了。建好后,上梁的时候少了一根梁,少一根梁怎么办,鲁班就顺手摘了一个蒿草(吉县人称呼为臭蒿),把它当做一个大梁,不知道的人进入庙中会说,“呦,那怎么还有一个蒿草呢?”要是知道的话,也看不出哪个蒿草充当的。[8]

  该庙是民众求子、祈福的重要场所,每月初一、十五都有大量香客前来烧香,1986年吉县宗教局及相关人士希望将娘娘庙迁移到县城附近的挂甲山,遭到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对,但是2004年某村民求得一子,到庙里还愿,香火不慎将其烧毁。

  挂甲山后土庙1986年开始修建,1996年基本落成,庙内塑有伏羲、女娲神像,周围环以原始人制陶、渔猎等栩栩如生的生活场景群塑,其仿照谢悉坤柔圣母庙建造。在民众心目中,她只是一个“赝品”。谢悉“娘娘庙”烧毁后,现在民众前往此地求子、祈福多起来,每月初一、十五是最集中的时间。

  这三个场所分布在吉县的不同位置,其中两处建筑严重损毁,民众也很少前往,新建的后土庙开始聚合信众,但是信仰仪式、民间组织等不复存在。据访谈资料,曾经人祖山七月十八庙会极为隆重。

  二 吉县伏羲女娲灵验传说与庙会仪式

  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对某种民间神灵信仰的发生,追其源包括心理感受和口头语言两个方面。当民众在其心理感受系统中形成对某种神灵的信仰情感时,必然会以口头语言形式来叙述与该神灵有关的神异事件。这些口头叙述在民间的流布过程中,会不断地被民众加工和增饰,逐渐演变成有着完整情节的传说。所以,在某种民间信仰萌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与之相关的民间口头文学叙事的形成和发展,从本质上说,二者本是源于一个事物的两种表现形态而已。民间信仰是与之相关民间传说得以产生和流传的心理基础,对与之相关的民间传说具有动力意义。在伏羲女娲传说萌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信仰的动力作用,产生了相关传说。在信仰与传说的相互建构和彼此调试中形成了伏羲女娲传说自身的特征和形式,既“神圣叙事特征”,这些神圣叙事特征受到了民众对两位人祖神灵信仰的规约。民众通过传说、图像等将伏羲女娲的神性表现出来,其意图就是想不断加深对神灵的信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社会发展,当下的神灵信仰更多地体现在民众的日常俗信中,或转换为民众的生活方式。

  伏羲与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两位人祖神,也是传说时代的古帝王。在传说中他们都具有多种功能,伏羲发明渔猎工具、发明八卦,女娲更是神通广大,既补天、又造人。他们是始祖神、生死神,暗示着造物主的身份。凡是伏羲女娲在同一画面出现,绝大多数都是两尾交叉重叠或者欲合。龙蛇等交尾暗示着交媾,表达生命得以延续和再生的愿望。吉县纪念关于伏羲女娲的民俗活动在民间久传不衰,而且流传着不少灵验传说,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景愿的向往,与对伏羲女娲其功德的纪念及信仰的隆崇。

  吉县人祖山庙会祭祖主要指祭祀伏羲、女娲,这不仅表达对祖先的崇敬,还表现出人们的求吉心理。每年农历七月十八,人祖山附近的四个村(人们也称四社)蔡家川、文城、东城、王家原组织祭祖活动,村民们抬着女娲的花轿,拿着“枣堆”、猪头等祭祀食物,身穿戏装敲锣打鼓地上山拜神求福。晚上人们在歇马店唱大戏、扭秧歌、耍皮影、耍猴、说书等,人们不仅娱神,同时也在自娱。由于人太多,庙会要持续三天,人们不能集中到一个地方休息,所以来自周边地区的人们分散开来:来自临汾、襄汾、蒲县的人住在东社蔡家川,来自陕西的住在文城,来自大宁、永和的住在王家垣,来自乡宁、河津、新绛的住在东城。如果吉县其他地方的人则住在曹花坪和桑卜坪,这两个地方还住着看庙的人。第二天,进行祭祖活动,人们唱着祭祖歌谣:

  “抬爷爷(方言读音ya ya,下同),上风山。人祖庙上祭祖先,沟岔岔,抬爷爷,爷爷是个金娃娃。”[9]

  到人祖庙后,稍微休息一下,就组织祭祖活动,先摆放祭祀用品,接着烧香磕头,然后表演伏羲女娲问天意时的活动“滚磨”、“穿针”,目的是表达对伏羲女娲的敬意,其间人们继续唱“祭祖歌”:

  为叫那尘世上人根不断,天作之合要二人来配姻缘,他二人闻此言还不情愿。天为媒兄妹俩无奈之间,穿针梁做成了穿针引线,滚磨沟合成了石磨两扇。[10]

  除了唱祭祖歌外,村民们还吹“人祖山祭祖鼓乐”,据吉县文城乡同乐村民间艺人李德所说:这种鼓乐是他老爷的老爷辈兴起的,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演奏这种鼓乐的乐器已部分流失,只剩下鼓和镲,鼓与现在的相比较扁,直径50厘米,厚60厘米;镲比现在的大。表演结束后人们在山上分食供品,下午人们唱着:

  大大大丰收,人祖爷爷多保佑,吭吭气吭吭,米面黄黄真好吃。[11]

  到了王家垣,人们把花轿放在“女娲槐”下,杀猪祭祖,完后放鞭炮,分享祭品。最后将花轿放在午生村的庙中,等来年再请出来。

  上世纪80年代庙会都每年举行,具体何时消失的,不同的村民说法不同,但90年代开始,就没有人记得举行过庙会。

  三 吉县伏羲女娲传说与习俗

  随着信仰场所衰败与消失,民众的信仰外在表现式微,但会逐渐转化为口头传说与生活习俗,内化成民众的信仰心理。

  “庖山”,建有宫殿,名曰庖羲氏故宫,每岁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祀不绝。这里还流传着伏羲、女娲婚育创造人类的传说和以它为线索的“滚磨沟”、“烟合崖”、“穿针梁”等遗迹。

  (一)伏羲女娲传说的类型

  根据笔者的调查,吉县地区流传关于伏羲女娲的传说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兄妹婚的传说

  在吉县人的心目中,伏羲女娲是兄妹,是兄妹的话按照常理 是不能结婚的,因此对于他们结婚、测天意的传说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隔山穿针成婚”,传说吉县人以前不用劳动,每天只要拿着小锣在田头边敲边念苗长草死,庄家就会自然生长的很好,然而,人们也就不珍惜粮食,天帝发现后决定惩罚人们,下大雨让人们颗粒无收。一家姓“风”的财主有一男一女,他家门前有一只石狮子,因它吸收了天地间的精华变得有灵气。兄妹俩经常在门口玩,一日三餐还往狮子嘴里喂饭,时间久了狮子竟然与这俩孩子说起话来。龙王因疏忽忘了停止降雨,谁知人间洪水滔天,此时,狮子让这兄妹骑到它背上,把他们带到了一个山顶上,瞬间就消失了。大雨下了七七四十九天,洪水退去后,人世间就剩他们俩,为繁衍人类议为结婚。两人背对着分别站在两座山头女娲手持针,伏羲抛线,以这种“隔山穿针”的方法测天意,结果穿针成功,他们穿针的地方现在叫做“穿线梁”。

  另一种是“滚磨成婚”,这则传说发洪水的原因以及兄妹二人得救的解释都与第一则相似,不同的是测天意。他们按照狮子的指点隔沟滚石磨,结果两个磨盘结合在了一起,滚磨的地方现在叫做“滚磨沟”。

  这两则传说都与洪水神话有关系,前面的内容基本相似,只是后面的测天意不同。人们把针孔想象成女性的生殖器,把线头想象成男性生殖器,把“磨杵”想象成男根,把“磨臼”想象成女阴,这种理解反映了人们的生殖崇拜,同时测天意也暗示着人们“婚姻天定”的观念。

  2.女娲造人传说

  关于女娲造人的传说,最为流行的是把黄土和成泥,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样子捏成人。因天下大雨,在搬的过程中,有些泥人的胳膊、腿不同程度地被弄断了,以致后来成为了残疾人;在泥人成为人类之后,有的爱干净,再加上长的白皙,女娲给他取姓为白;若是每天不修边幅,浑身脏的话,女娲就给他取姓为黑……依据这种逻辑,人类有了自己姓氏。

  对于女娲这种造人的方式,人们又不同的理解:其一人类确实是女娲用黄土捏成的,其二女娲捏的小泥人没变成人,而是被用来记录事情;不同大小、形状、颜色的小泥人就像结绳记事中的结,代表不同部落,大小不同、复杂程度不同的事件;这两种解释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毕竟那个时代人们理解能力有限,还处于蒙昧的阶段。

  以上是当地人对女娲造人的不同理解,此外,女娲造人还有另

  外一则,这则传说是建立在承认伏羲女娲是兄妹、并且结为夫妻的前提下,说他们是兄妹,从吉县人祖庙来看,人祖庙可以说是两人共同的墓地,根据他们生活的母系氏族社会特征:同一合葬地中埋葬的死者是血亲关系,且属于同一个家庭,并且对偶婚下的男女死后都被埋藏在自己本来的氏族中[12],伏羲女娲是兄妹,属近亲结婚,所以女娲怀孕六六三十六个月后生了一堆肉蛋蛋,肉蛋蛋自出生后慢慢变大,裂开后蹦出许多小娃娃,这也印证了吉县人形容孩子多时所说的“打破娃蛋”,孩子出生后,女娲伏羲为区分他们就给他们取了不同的姓氏,取姓氏的方法与第一则传说中的相似。当地人为纪念他们,在人祖山上塑造了“女娲像”,“伏羲爷”,把他们造人的地方称为造化坪。

  (二)兄妹婚相关的习俗

  与伏羲女娲兄妹婚相关的习俗是人们纪念伏羲女娲问天意时的隔沟滚磨而制作的,它不仅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婚姻的渴望,也流露出人们早生贵子的愿望,主要有吃“枣堆”、正月二十三放夜火、新娘盖红盖头。

  吃“枣堆”蕴含了民众对于子嗣的期盼与渴求。“枣堆”曾是祭祀伏羲女娲时的供品,现在已成为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它由两层发酵好的面中间夹上枣组成的,那两层面是圆形的“油饦”[13],代表两扇石磨;中间的枣,人们形象地把它当作伏羲女娲生育的后代,并且“枣”谐音为“早”,早生贵子。

  与伏羲女娲滚石磨相关的另一个习俗是正月二十三放夜火,是为了纪念伏羲女娲结婚繁衍人类。在正月二十三的晚上当地人在附近的山上找些柴火,在园中点燃,家里的成员每人抱个枕头在火上跳过来跳过去,希望一年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当火势较小时,人们拿两个箩筐相向滚出,若滚到了一起则预示着家庭和睦;当火熄灭后,人们把年食白馍掰开放在火灰里,烤黄之后大家争着吃,说是能使一年都精力旺盛。

  现在吉县人结婚时则把红丝巾盖在新娘的头上,表示新娘的害羞,直到新娘新郎入洞房后由新郎掀开,这就是新娘盖红盖头的习俗。那是因为伏羲女娲是兄妹结婚,正如《独异记》中记载“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亦未夫妻,又自知羞耻……其妹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14],女娲害羞见到伏羲用“扇”遮住自己,扇与苫读音相同,意思是盖。

  以上的这三个习俗都与伏羲女娲兄妹婚有关,吉县民众生活中目前依然保存了“吃油饦”、“放夜火”、“红盖头”等习俗。

  (三)与女娲造人相关的习俗

  与女娲造人相关的习俗有“冬至日吃饺子”、 “四月初八拜女娲”、“舅舅‘坐上席’”等。

  女娲造人传说之一就是女娲和黄土捏泥人,冬天气冷,泥人容易冻掉耳朵,女娲就现在泥人的耳朵上扎个眼,然后用线把泥人的耳朵和嘴穿到一起,让嘴咬住线以防止耳朵掉了。与此传说相关的还有吉县人给小孩扎耳眼,当小孩还是婴儿的时候,大人会用一颗小米粒在婴儿的耳朵上捻,次数多了耳朵上就会被捻薄,慢慢捻出一个米粒大小的洞,这样小孩既没感觉到疼,耳朵也没流血,人们担心耳眼长住就给耳眼里穿上线。这种传说影响了吉县人冬至日吃饺子的习俗。冬天天气冷人们怕耳朵冻了就在冬至那天吃饺子,目的是咬馅(线),防止耳朵冻掉,形成了吉县独特的“冬至吃饺子”习俗渊源。

  与女娲造人相关的还有“四月初八祭女娲”。女娲繁衍人类的功劳人们铭记在心,祈求通过祭拜女娲来早生贵子。人祖山附近的居民在这一天到同乐村祭拜女娲娘娘,人群中有刚结婚的夫妇、有久婚不孕的中年妇女,她们在娘娘身边小孩的生殖器上抠点土,拿回去用水冲着喝,希望能早生小孩。这一习俗反映了人们对生育神女娲的崇拜,也反映了人们繁衍生命的渴望,正如人们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上席也称首席,是房门正对的位置,让客人坐在这个位置表示尊重。女娲受人们尊敬原因之一是繁衍人类,受其影响吉县人为确保女性的地位而慢慢形成了“舅舅坐上席”的习俗。在吉县男女双方结婚舅舅都要被安排到上席的位子,因为他们都是娘家人;在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在家庭中处于核心的领导地位,现在在吉县一些农村地区的人们认为女性在一个家庭中的地位,很大程度上由她能否够繁衍生命决定的,其舅舅则是她地位的保证之一,若是女性因此原因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时,被尊称为“上府头”的舅舅会对外甥女婿进行批评、斥责甚至惩罚,因此,舅舅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四)与伏羲相关的习俗

  与伏羲相关的习俗主要是农历七月十五“鬼节”祭祀,这个习俗主要与伏羲有关。吉县人民为纪念伏羲赐给人们秋天的丰收,在农历七月十八组织进行庙会活动,可由于那几天人特别多就分开在不同的日子上山,七月十五就是其中的一天,按这种说法作为“三冥节”之一的“中元节”是祭祀人祖的日子。中元节也叫“鬼节”,最初是道教的一种节日,根据《说文解字》“鬼”即人死为鬼,伏羲作为人祖,当地人们为纪念他的庙会活动已终止,但是中元节仍保留了下来。“鬼节”的当天人们拿着各种刚刚收获的祭祀食物如石榴、西瓜、苹果、梨、馍等祭祀祖先。

  此外,伏羲还是当地民众祈望五谷丰登的神灵。伏羲的另一个写法伏曦,“曦,从日从羲,太阳、阳光”,太阳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是不可或缺的,伏曦曾被认为是伏天里的太阳,伏天是全年中气温最高,降水最多的日子,因此农作物也生长的最快,有农谚“三伏不热,五谷不结”。可见伏天的太阳对万物的生长、农民的增收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伏羲也被当作太阳神供奉。

  在中国传统的“以书为证”、“以史为证”的观念中,《说文解字》《礼记》《尚书大传》《帝王世纪》《三皇本纪》《淮南子》《独异志》等文献对伏羲女娲皆有记载,他们成为了文献系统建构的伏羲女娲信仰,但是这些文献中羼杂了幻想、传闻,无法从儒家思想予以阐释。吉县伏羲女娲祭祀与传说在民众的当下生活中依然存在,民众延续了上古社会的祭祀,某些灵验传说与信仰元素转化为民俗生活,但是其所蕴含的鲜活、灵动的女娲化育万物、捏土造人,兄妹成婚繁衍人类等事迹,是先民对人类产生的朴素的认识。虽然伏羲女娲信仰早已成为遥远的历史,但通过民间传说、岩画、出土文物等共同的构建,可以呈现民众视伏羲女娲为始祖神、生育神,也彰显了当下与远古的历史联结。由此可知,伏羲女娲的神话传说与事迹包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应该大力提倡、发掘伏羲女娲的始祖文化的精髓使之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

  原文发表于《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10期,中国民族文学网经作者授权转载

  [1] 2013年5月21日,笔者在山西吉县吉州宾馆访谈冯彦山。

  [2] 周星:《“民俗宗教”与国家的宗教政策》,中国民俗学网,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web/index.php?Page=2&NewsID=10764。

  [3] 参见刘毓庆《吉县女娲岩画考》,《民间文化论坛》1997年第1期。

  [4] <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导论》,纳日碧力戈译,第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 吴葵之、裴国苞纂修《吉州志》,清光绪五年(1879)刻本,吉县文化局藏。

  [6] 陕高升主编《人祖文化源与流》,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255页

  [7] 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第115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8] 2014年7月19日,毛巧晖、葛丽君访谈挂甲山后土庙守庙人杨XX所得。

  [9] 2013年12月8日访谈所得,访谈人:毛巧晖、葛丽君,被访谈人:冯彦山,访谈地点:吉州宾馆。

  [10] 2013年12月8日访谈所得,访谈人:毛巧晖、葛丽君,被访谈人:冯彦山,访谈地点:吉州宾馆。

  [11]陕高升主编《人祖文化源与流》,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206页

  [12] 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16页

  [13] 吉县一种面食,此称为当地方言。

  [14] (唐)李冗撰,张永钦、侯志明点校《独异志》卷下,第64页,中华书局1983年版。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