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美姑  
  会议通知
  组织机构
  会议主题
  会议注册
  论文提交
  会议议程
  分组情况
  田野考察
  与会学者
  会务联系
  主办单位
  地方信息
  走进美姑
  毕摩文化
  发现凉山
  历届会议
您的位置:首页 --> 走进美姑 --> 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

  在凉山,民族风情多姿多彩。翻过不同的山峦,踏进不同的村寨,人们所领略到的,都会是不尽相同、缤纷斑斓的民风民俗。
  无论婚丧嫁娶、过年过节,还是服饰文化、传统摔跤,这一切在凉山腹地的美姑县,自有其妙趣。

  妙趣横生的新婚礼
  一般说来,彝族青年男女过了17岁就可以谈婚论嫁了,只不过,从订婚到嫁娶,有一套“丰富”的过程,彝族将订婚称为“俄冉木”。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实行严格的等级内婚、家支外婚、父母包办婚等,如今随着社会进步,婚俗观念的改变,青年男女大多可以公开自由恋爱、自由结婚了。
  双方确定恋爱关系后,便择吉日举行第一次婚礼。早在女方出嫁前,村寨里的人就集粮而来,酿成美酒,尽情地喝,尽情地醉,尽情地唱,直到出嫁那天。但新娘会在出嫁前1~3天开始禁食,以免出嫁日不方便。
  新娘出嫁前一天傍晚,男方就派出9位小伙子来接亲了。女方家的姑娘们给接亲者泼水洗尘、抹上黑锅烟灰,一阵取乐,然后大肉大酒热情款待。夜深后主客双方对喝开来,又是一阵热闹。次日天未亮、鸡未鸣,接亲者已将新娘背在身上,踏着朦胧的月色启程。男方家也出手气派,宰牛杀猪,大碗美酒,无论亲疏,不论老少,来者都请饱餐一顿,让大家共享一份喜庆。
  而后再择吉日举行第二次婚礼,这次就只有几位近亲护送新娘。新娘在男方家住的时间一长,双方的感情也就越来越和睦了。

  风情浓郁的彝族年
  按方言区分,美姑县属依诺方言中心。这里的彝族很少过火把节,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当属彝族年。
  彝族称过年为“库时”,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在农历十月至十一月间,择日而过。彝族年先在家里过三天,随后开始走亲访友,因路途不同,有的一走就是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彝族年第一天早晨,村寨还在雾霭中沉眠,只听得村头上一声尖厉的猪叫刺破天空。这是杀过年猪,依照规矩,杀过年猪要从村里德高望重的人家开始。有了这头一声,村寨里便忙开了,杀猪声此起彼伏,烧猪皮的烟雾升腾缭绕,村寨渐渐弥漫诱人的肉香……从第三天开始,除了摔跤、斗牛、赛马活动,就是串门喝酒。山寨的男子汉们邀约在一起,挨家挨户祝福新年快乐。每走到一家院子就齐声吹呼,告诉主人家来喝过年酒的人到了;进得住屋,围着锅庄,泡水酒一碗接一碗地畅饮开来。就这样从清晨到日暮,串门喝酒的男人们早有醉意,回家的脚步迟缓沉重,有的干脆醉卧在外,和着美梦酣然入睡。

  绚丽多彩的彝族服饰
<- - 刚换上青年裙的女子
  彝族服饰,作为彝族形象的重要标志,保持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审美特征。因美姑地处高寒山区,气候较冷,不产棉花,而牛羊较多,所以彝族衣着服饰多以毛、麻为主,并以青、蓝二色为基调,比较注重厚实和保暖,却又不因此而显得色泽、样式单调划一。
  美姑彝族男子的服饰极富特色。他们头顶留一绺三寸左右的长发,彝语叫“子尔”,汉语称其为“天菩萨”,裹一长达丈余的青布头帕,并在右前方扎成一个拇指粗的长椎形“子帖”,汉语称“英雄髻”。上身穿黑色窄袖并镶有花边的右开襟上衣,下身多着宽脚长裤,大裤脚展开宽度有3.6尺左右。左耳上戴一串用红丝线穿缀起来的红黄色蜜腊大石耳珠,披一件青黑色的羊毛披衫“擦尔瓦”,自有一种威武、英俊的气概。
  彝族妇女的服饰以雍容典雅见长,保留的民族特色也最浓郁。未婚姑娘头顶一块绣花的瓦式方帕,用毛线和发辫缠压;已婚妇女则头戴一顶形似荷叶的黑布帽,双耳戴有银质和料珠做成的耳环,并在领口上别一块银排花。上身穿镶有色布或绣有花边的右襟大褂衣,袖子细窄,衣短仅及腹部,下身穿用多层色布环绕拼接而成的百褶裙,裙裾及地,线条修长优美。她们身上的裙子随着脚步在地上翻滚着,漂浮着,像蓝色的浪潮,像白色的流云。
  而服饰花纹和图案更是绚丽多彩。有以天象为图的日、月、星图,以大自然为图的山、河图,以动物为图的鸡冠、鸡肠、牛眼、羊角、猪牙、獐牙图,以植物为图的花、叶图等,真是美不胜收。
  这些服饰和图案,多用红、黄、绿等色丝线绣缀。强烈的对比,勾勒出彝族人民对美的独到认识,衬托出彝族人民对生活的真挚热爱。

  名副其实的摔跤之乡 

<- - 摔跤
  有了彝族,便有了彝族的摔跤历史。至于彝族摔跤比赛的来历,虽然各说不一,但主要内容也大致相同。彝家在迎、送新娘子时举行的摔跤比赛,从古一直延续至今,有时候,如果哪方的男子都敌不过对方,就会突然冒出被激怒了的女强人挑战小伙子,不把对方摔趴下,誓不罢休。这个时候,婚礼的热闹气氛便被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传说,有两位摔跤顶尖高手阿苏石日和麻奇石日,为一决胜负,在美姑的黄茅埂上大战三场,结果摔断了五根牛皮制成的腰带,他俩的摔法也世世代代留传下来并在美姑地区广泛流行。在美姑,无论是婚礼、牧场、田间、院坝还是集会、正式比赛场上,你都能欣赏到彝族青少年的摔跤比赛,摔跤已成为彝族民间广为流行的体育娱乐活动。
   而今,美姑县的摔跤比赛不仅走出了美姑,走出了凉山,走向了全国,而且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由单一的民族式发展到中国式、自由式和古典式等多种形式。20多年来,美姑男子参加各种摔跤比赛,累计获得金杯13座,金牌139枚,银牌102枚,铜牌70枚。1982年,凉山州体委将美姑县命名为“摔跤重点县”,1999年,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美姑县“全国民族体育工作模范集体”。

 


       美姑民俗集锦

     诺苏枯史:彝族新年
     人生礼仪:解读彝族民众的人生观
     守望幸福的彝族婚礼
     大裤脚区的天桥风云
     双手雕琢的美丽
     音乐之吻 民间吹奏
     美姑美食 豪情饕餮
     彝族民居:木石前盟
     摔跤:童心永未泯

 

转自《民间文化》2005年第6期:彝族毕摩文化特辑
总策划: 沈 鲁 清   特约撰稿: 嘎哈石者 吉郎伍野 阿牛史日
主编:于林


会议网站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五号11层西段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邮 编:100732
电 话:(86)010-85196041(数字网络工作室)  (86)010-65134585(科研办)  LOGO设计:任春生  网页设计与更新维护:阿佳史妮 巴莫曲布嫫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民族文学网 © 200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