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届会议  
  会议通知
  组织机构
  会议主题
  会议注册
  论文提交
  会议议程
  分组情况
  田野考察
  与会学者
  会务联系
  主办单位
  地方信息
  走进美姑
  毕摩文化
  发现凉山
  历届会议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届会议 --> 第二届

第二届国际彝学研讨会综述

托马斯· 海贝勒( Thomas Heberer )刘宗迪 译

  会议:第二届国际彝学研讨会

  时间:1998 年6月19日至23日

  地点:德国 特里尔

  主题 : Processes of Social Change, Rising Ethnic Identity, and Ethnicity among the Yi Nationality in China

  来自中国(包括台湾)、法国、德国、日本、波兰、瑞士和美国的40多位学者参见了会议,其中大多数彝族学者。入会者共提交论文 29 篇,所有论文都以中文提交。会议由 German Research Association (DFG) 主办。

  会议首先围绕着民族认同和民族界定的问题展开讨论。郝瑞( Stevan Harrell ,华盛顿大学)指出,在中国,“民族”一词的语义极为复杂,例如,四川省米易县的亚拉人被视为彝族的一个分支,但是,他们却否认自己和当地的彝族诺苏支系之间存在任何亲缘关系。尽管亚拉人和诺苏人属于同一个“民族” (nationality) ,但是,他们却分属两个互不通婚的不同“族群”( ethnic groups )。由此可见在由国家建构的“民族”的客观特征和族群的主体意识之间存在着差异。

  潘蛟(中央民族大学)指出,中国的民族图景证明了民族性是国家建构的产物。尽管彝族内部的情况千差万别,但是彝族民众似乎接受了“彝族”这个国家给与的命名,这不仅因为他们除了接受这个命名之外别无选择,还因为他们发现结合成为一个更大的族群更有利于他们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与国家讨价还价。

  Wugashinuimo Louwu (密歇根大学)比较了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等不同地区彝文典籍中的叙事,指出尽管“彝族”这个称呼是建构的产物,但是,大多数彝族民众确实具有共同的文化特性和族群意识。

  Charles F. McKhann ( Whitman College , USA ) 对中国两极性的民族观念进行了批评,这种观念仅仅关注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而很少关注边疆地区各个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人们往往用汉民族的文化作为衡量少数民族的文明标杆,这本身就耐人寻味,因为这恰恰反映了少数民族的历史变迁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汉化”。如果注意到少数民族历史的其他方面,即各相邻少数族群之间的相互影响,将会从根本上瓦解这种认知模式。

  另外几位学者提交的论文则关注于当地的文化传统。 Shaha Gatse ( 四川省美姑县毕摩文化研究中心 ) 指出,尽管彝族作为一个民族并不具有共同的语言、习俗和血缘关系,但是,毕摩却形成彝民族赖以认同的文化核心。巴莫阿依(中央民族大学)指出,不管是在乡下还是在城区,毕摩的数量都在增加。毕摩不仅是沟通人、神和祖先的媒介,也是联结不同人群、不同支系的纽带,同时也是协调人与自然的中介。毕摩决不仅仅是传统道德的传承者,他们也是现代社会中道德教化的典范。 Benoit Vermander (Ricci Institute for Chinese Studies, Taipei) 指出,凉山彝族诺苏支系的宗教并非是所谓的“原始宗教”,而是长期而深刻的历史变迁的产物,这种历史变迁至今仍没有终止。诺苏宗教并非一种同质的单一宗教,但我们不难从中辨识出一种为诺苏宗教所共同具有的“世界观”。

  入会者还围绕彝族历史编纂学展开讨论:存在一个共同的彝族历史吗?( He Yaohua, 云南社会科学院)彝族是否从周代起就已经作为一个民族存在了?抑或是几个不同组群的后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而成的?在中国国家、彝族内部各个支系、彝族社会各个阶层关于彝族历史的各自不同的想象和认知中,存在着怎样的差异?

  Ann Maxwell Hill (Dickinson College, USA) 认为,如果所谓奴隶社会指的是以主 - 奴关系为基础的生产方式的话,那么,就不能把小凉山的彝族社会视为奴隶制社会。诺苏社会和主要依赖奴隶劳动的经济模式相去甚远。不过,奴役制度确实诺苏社会吸纳外族人进入其中的主要途径。诺苏人的对于奴役身份的认知也为认识其社会分层提供了一个视角。马尔子(四川省凉山自治州民族研究所)指出,在彝语没有表示“奴隶”的词,只有几个表示不同的社会地位的词语,因此,英语和汉语中的“奴隶”一词在彝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词,生硬对译只能给彝族的历史想象增添混乱。

  Huang Jianmin (中央民族大学)着重讨论了语文教育的问题,认为彝族文字和文献对于彝族的身份识别和族群认同至关重要。 Halina Wasilewska (Adam Mickiewicz University Poznan, Poland) 讨论了彝族书写系统及其多样的呈现方式。彝汉双语教学日渐衰落,人们宁愿只学汉语。不过,各地情况也有所不同。云南路南县的彝族很少有人愿意让他们的孩子学习彝语,因为在当地大多数人都说汉语了。凉山的情况则有所不同,那里只有很少人会说汉语,因此那里的人们仍热心于让自己的孩子接受双语教育。海贝勒 (Thomas Heberer ,德国杜伊斯堡大学 ) 指出,在对待少数民族语言方面,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不平等现象,在入学、就业、专业培训等方面都要求掌握汉语而不是少数民族语言,这种状况自有其现实根源,但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得到改变,比如说,大力发展非国有的少数民族经济,建立非汉语的高级教育体系,在现代化进程中关注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

  第一届国际彝学会议于 1995 年在美国的西雅图召开(召集人是郝瑞),本届即第二届会议在德国特里尔召开(召集人是海贝尔),第三届会议将于 2000 年在中国云南的路南彝族自治县召开。

 

会议网站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五号11层西段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邮 编:100732
电 话:(86)010-85196041(数字网络工作室)  (86)010-65134585(科研办)  LOGO设计:任春生  网页设计与更新维护:阿佳史妮 巴莫曲布嫫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民族文学网 © 200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