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
朝戈金 (蒙古族) |
所在社区: |
|
学 历: |
法学博士(民俗学) |
籍 贯: |
内蒙巴林右旗 |
职 务: |
|
职 称: |
研究员 |
所在部门: |
|
|
瓦尔特·本雅明的《讲故事的人——尼古拉·列斯科夫作品考察》(1936)生动描摹人类社会讲故事的古老传统濒临消亡的症状,进而揭櫫其缘由。本雅明是在两个维度上同时开展讨论的,一个是古老的民众故事讲述传统是如何生成和运作的,再一个是当代的代表性作家列斯科夫是如何继承了传统诗性智慧从而形成其叙事艺术的风格的。本雅明以其一贯的知微见著的风格,交错讨论了传统叙事智慧的本体论问题和对传统叙事智慧的列斯科夫式利用的工具论问题,从而使其《讲故事的人》具有宽广的论域和巨大的张力——小说艺术、故事美学和口头诗学等领域,皆可从中获得深刻启迪。
全观诗学是立足口头文学之本体,围绕口头文学之问题,引入多学科视域而构建的文学阐释体系。在技术路线层面,全观诗学以洛德-弗里的“口头(程式)理论”为主线,部分吸收了“民族志诗学”“演述理论”等学派的概念、工具和模型;在方法论层面,移用了斯穆茨的“整全观”概念,以整体性观点把握口头文学的全貌和特征,同时力求结合分析的方法与整体的方法;在世界观层面,以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析口头文学内外部规律的基础。全观诗学强调共时方法,注重要素间关系和彼此作用,同时引入历史发展的维度,从而多方面展现民众口头文学活动的艺术特征和社会功能等。相较于“书写性”和因特网,“口头性”是人类古老常新的信息技术,且长期居于统领性地位,因而也是“全观”的合理出发点。
在口头诗学视野中,音声文本的听觉属性使其在传播过程中被“整序接受”。“往昔的音声”转化为“书写的遗骸”,进而具有口头和书写“双通道双媒介”的特征,两者既各自发展又彼此纠缠,言文互缘,形成“文本聚簇”现象。文人制作的口头文学作为“以传统为取向的文本”,具有“言文桥接”的文学再生产意义。口头文学演述人的“大脑文本”则由“三层两径”构成其基本属性,在演述传统的规律性运作下源源不断地生成为多重形态的口头文本。口头文本的文类归属以谱系关系共存于文化生境中。在演述过程中形成的口头文本,还往往带有“伴生文本”,而演述人及其受众都深度参与了文本意义的共时性制作和历时性传承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