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首页
本所简介
民族文学研究所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党委
纪委
机构设置
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
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
藏族文学研究室
蒙古族文学研究室
民族文学理论研究室
民族文学数据与网络研究室
作家文学研究室
《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
办公室
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新闻资讯
社科要闻
本所资讯
学术活动
以往活动
党建工作
党建活动
党支部活动
工青妇活动
离退休工作
学习专栏
学人档案
学部委员
在职研究人员
离退休学者
学术研究
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
学术刊物
学会中心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
中国蒙古文学学会
中国蒙古学学会
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研究会
中国《江格尔》研究会
《格萨尔》研究中心
口头传统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学术资源
科研成果库
学者信息库
专题数据库
通知公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首页
本所简介
民族文学研究所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党委
纪委
机构设置
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
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
藏族文学研究室
蒙古族文学研究室
民族文学理论研究室
民族文学数据与网络研究室
作家文学研究室
《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
办公室
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新闻资讯
社科要闻
本所资讯
学术活动
以往活动
党建工作
党建活动
党支部活动
工青妇活动
离退休工作
学习专栏
学人档案
学部委员
在职研究人员
离退休学者
学术研究
学术著作
学术论文
获奖成果
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
学术刊物
学会中心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
中国蒙古文学学会
中国蒙古学学会
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研究会
中国《江格尔》研究会
《格萨尔》研究中心
口头传统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学术资源
科研成果库
学者信息库
专题数据库
通知公告
首页
本所简介
机构设置
新闻资讯
党建工作
学人档案
学术研究
人才培养
学术刊物
学会中心
学术资源
通知公告
论文集
首页
>
学术资源
>
科研成果库
>
论文集
年度:
请选择
刊号:
请选择
01
02
03
04
05
06
类别:
请选择
民间文学论坛
作家文学研究
理论探索与思考
书评·动态
国外研究之窗
其他
古代民族文学
口头传统与民族文化
蒙古族青年作家评论小辑
现当代民族文学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文学研究小辑
多民族文学叙事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研究
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与理论视野
沈从文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族民间文学
关键词:
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全文
类型:
全部
研究
论文
评论
随笔
田野
观点
创作
访谈报道
专著题录
论文题录
项目课题
译文译著
调查报告
古籍整理
学术资料
一般文章
普及读物
工具书
教材
编辑
学人影动
资源分类
专著
160
学术论文
938
研究报告
10
学术资料
120
古籍整理
14
译著
4
译文
18
学术普及读物
1
工具书
10
三报一刊理论文章
7
一般文章
357
论文集
4
书评与序跋
57
编辑
17
教材
3
讲座
46
项目课题
90
访谈、笔谈、媒体报道
221
采写新闻
68
软件
0
音像资料
0
其他
37
《诗歌与民俗研究论文集》(蒙、汉文)
作者: 纳钦
书名:诗歌与民俗研究论文集(蒙、汉文)作者:乌·纳钦 著 基本信息出 版 社:民族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 装 订:平装版 次:1开 本:32开字 数:300千字I S B N:9787105113347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作者的17篇论文,涉及蒙古族诗歌与民俗的诸多重要方面,包括洒祭诗复合意象的民俗文化渊源及在后世的传承、蒙古族葬歌《玛呢》诗词及其民俗仪式的搜集整理和研究、蒙古族村落民俗个案研究方法论思考、新诗修辞特点,等等。作者的视角从诗歌扩展到民俗,论题从古代口传诗歌到当代诗人诗作,研究方法上采用诗学、民俗学、文献学方法,围绕每一个论题,以宽视野深层次进行跨学科的解析,多有创见。
《拓荒半壁江山:贾芝民族文学论集 》
作者: 贾芝
书 名: 拓荒半壁江山:贾芝民族文学论集 作 者: 贾芝 出版日期: 2012年12月 页 数: 468 出版单位: 文化艺术出版社 ISBN:9787503955020 价 格: 49.8元 作者简介 贾芝,男,汉族,1913年12月12日出生于山西省襄汾县。早年就读于中法大学,1933年开始发表诗作。1938年赴延安从事创作与翻译工作,后在延安中学、延安大学任教。1949年随西北代表团赴京参加第一次文代会,先后在文化部编译局、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1979年参与创办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为首任所长。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1950年参与创办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任秘书组组长,主持日常工作,后任秘书长、党组书记、副主席。现任中国民问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荣誉委员。 目录 总序/陈建功 序/金茂年 历史记忆 采风掘宝,繁荣社会主义民族新文化——1958年7月9日在全国民间文学工作者大会上的报告 祝贺各兄弟民族文学史的诞生 歌手们,为“四化”放声歌唱吧!——1979年9月25日在“全国少数民族民间歌手、民间诗人座谈会”上的讲话 团结起来,为繁荣和发展我国的民间文学事业而努力——1979年11月4日在中国民间文学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我们在开拓中前进——《中国新文艺大系·民间文学集》(1949—1966)导言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成立20周年的祝辞——我的希望与建议 我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成立的前前后后(日记摘抄) 学科建设 谈各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问题——1961年4月18日在少数民族文学史讨论会上的发言 谈新中国成立后采录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的工作 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要进行系统的建设——在蒙古族文学学会首届年会上的报告 论曲与词及其他——1984年7月16日在黔西南全国民族音乐第三届年会(少数民族专题)的报告 史诗在中国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民族文学——《马、恩、列、斯论民族文学》前言 中国民间文学要走向世界 谈发掘和保存民间文学国宝——为中、芬广西三江联合调查而作 弘扬民族文化优良传统——在全国政协第二次保护民间文化座谈会上关于筹建中国各民族民间文化博物馆的发言 附录:筹建中国各民族民间文化博物馆构想 论文学的翻译——1988年6月10日在中国民间文学集成作品翻译讨论会上的发言 三大史诗 为《格萨尔王传》祝贺——1984年1月在全国第四次《格萨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摘取史诗桂冠的《格萨尔》——《格萨尔研究集刊》发刊词 祝贺“格萨尔学”的重大成就——第三届《格萨尔》国际学术研讨会祝辞 《民间诗神——格萨尔艺人研究》序 祝贺电视剧《格萨尔王传》放映成功 《格萨尔文库》序 中国史诗《格萨尔》发掘名世的回顾 附录:关于抢救藏族史诗《格萨尔》的报告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工作会议纪要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第二次工作会议纪要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第三次工作会议纪要 后来居上的《江格尔》——新疆《江格尔》学术讨论会致词 “江格尔奇”与史诗《江格尔传》 祝贺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汉译本)问世 萨满文化 对满族原始宗教的一次新探索——《满族萨满教研究》序 人类早期社会的活化石——《满族萨满神歌注释》序 “萨满文化研究中心”成立贺辞 给“国际萨满教学术研讨会”的贺电 花几情结 《尕老汉》及其他 两首“花儿’: 喜赞莲花山的新“花儿”——兼评禁歌 花儿,黄土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西北花儿精选》序 我的花儿情结——《大西北之魂——中国花儿》序 …… 后记
《蒙古口头文学论集》
作者:
书 名: 蒙古口头文学论集 (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学者文库) 作 者: 仁钦道尔吉 出版日期: 2011年1月1日 第1版 页 数: 338页 出版单位: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价 格: 79元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为史诗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研究中广泛参照了国际上史诗学晚近的理论成果,对下述问题作出了回答:(1)如何正确认识"口头性"与"书面性"的关系;(2)史诗文本的种类和基本属性;(3)史诗文本与演唱语境的关联;(4)给定的文本与整个传统的关系;(5)史诗研究的方法论问题;(6)在从基本理论阐释过渡到具体操作时,提出了史诗文本的互文性问题,以及如何由具体案例中抽象出类型,完成由单个文本投射和说明整个史诗传统的可能性问题。第二部分是样例分析:以上述理论认识为依托,限定了文本分析工作的规程,制定了遴选样本的标准,并针对蒙古语诗歌在语音、韵式、句法方面的独特性质,设计了相应的分析模型和检测手段。具体步骤是:(1)对样例的词语进行尽可能精密的诗学分析;(2)句法形态分析--韵式、步格、平行式等;(3)程式系统分析--程式频密度分析和系统化运用的描述;(4)对于蒙古史诗诗学,提出理论上的总结:程式是蒙古口传史诗的核心要素,它制约着史诗从创作、传播到接受的各个环节,而程式化的根源是它的口头性。该书虽然作者仅就一个文本进行诗学分析,但是由于这种分析是在作者关于史诗研究的宏观把握之下进行的,并运用了新的理论方法,因此其价值也就不再限于关于个别史诗文本的范围,而是直接延伸到关于蒙古史诗和中国史诗的整体研究,甚至延伸到关于中国口承文学和口承文化研究的多个领域。对于活态史“口承性”的把握,对于史诗文本基本类型与属性的分析,对于"表演中的创作"的阐释,对于"程式是口承史诗的核心要素,它制约着史诗从创作、传播到接受的所有环节"的表述,精当而有创见。突破了现有史诗研究格局,拓展了史诗诗学研究的新领域。作者简介 仁钦道尔吉,男,1936年生,蒙古族,内蒙古巴林右旗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所研究员、国际蒙古学协会书记处书记,曾任中国蒙古文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江格尔》研究会副会长。历任文学所民间文学研究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少数民族文学所内蒙古东北室主任、副所长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少数民族文学系主任等职。于1997年8月荣获国际蒙古学协会最高奖赏——国际蒙古学协会“荣誉会员”称号。主要著作有:《蒙古民间文学论文集》,专著《英雄史诗(江格尔)》、《(江格尔)论》、《蒙古英雄史诗源流》和《蒙古英雄史诗论》(台湾出版);在国内用蒙古文和汉文发表论文100余篇,在国外用英文、德文、俄文和蒙古文发表论文近30篇和出版民间说书资料《西凉演义》(德国);编辑出版了《蒙古英雄史诗大系》。另外,《蒙古民歌一千首》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届优秀科研成果奖,《(江格尔)论》获该院第二届优秀科研成果奖,《(江格尔)论》荣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目录 前言 一 蒙古英雄史诗总论 中国蒙古族英雄史诗 蒙古英雄史诗情节结构的发展 蒙古英雄史诗的勇士及其类型的发展 关于蒙古史诗的类型研究 萨满教与蒙古英雄史诗 论巴尔虎英雄史诗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关于巴尔虎英雄史诗和卫拉特英雄史诗 论抢婚型英雄史诗 论家庭斗争型英雄史诗 略论勇士与独眼巨人斗争型英雄史诗 《珠盖米吉德胡德尔阿尔泰汗》绪论 《蒙古英雄史诗源流》内容提要 关于波恩蒙古英雄史诗讨论会 二 《江格尔》研究 《江格尔》研究概况 关于新疆的《江格尔》和江格尔奇 《江格尔》与蒙古人民英雄史诗传统 再论《江格尔》的产生时代 关于《江格尔》的形成与发展 略论《江格尔》的主题和人物 评《江格尔》里的洪古尔形象 关于国际“江格尔学”的形成 世界诗歌名著 ——蒙古英雄史诗《江格尔》 《(江格尔)论》简介 三 史诗比较研究 关于阿尔泰语系民族英雄史诗、英雄故事的共性 蒙古-突厥英雄史诗情节结构类型的形成与发展 蒙古-突厥英雄史诗形成和发展的三阶段 蒙古-突厥英雄史诗考验方式的共同性 略论《玛纳斯》与《江格尔》的共性 《格斯尔》和《江格尔》的相似现象 《格斯尔》文本的一项重大发现 ——被埋没的天才艺人金巴扎木苏 新发现的蒙古《格斯尔》 印度文学对蒙古文学的影响 ——以《罗摩衍那》为例 四 蒙古文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蒙古古代文学研究概况 ——台湾民族学年会上的报告 关于1961年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史讨论会 大力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学事业 ——中国作家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发言 《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前言 作者科研著作目录
《刘魁立民俗学论集》
作者: 科研处
书 名: 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东方民俗学林) 作 者: 刘魁立 出版日期: 1998年 字 数: 412页 出版单位: 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 7-5321-1741-3 价 格: 21.00元 论著提要: 刘魁立先生曾于20世纪50年代留学苏联莫斯科大学,1960年回国后长期从事民间文学、民族文学、民俗学著述活动,学识渊博、学风严谨、长于思辨、见解精辟。本书收入作者有关民俗学民间文学、民族文化和西方原始文化论文 32篇,获中国文联第一届民间文艺“山花奖”理论著作特别奖(一等奖)。这些论文曾在新时期民俗学研究中产生过重要影响。其中民俗学的概念和范围、神话及神话学、神话研究的方法论,以及欧洲民间文学研究中的神话学派,泰勒和他的《原始文化》、论《金枝》等论文是刘魁立先生的代表作。
回到顶部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外国文学网
中国民俗学网
中国民族文学网©1999-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五号11层西段
邮编:100732
邮箱:iel-network@cass.org.cn
京ICP备05072735号
(010)65138025
100732
iel-network@cass.org.cn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五号11层西段
中国民族文学网©1999-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