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首页
本所简介
民族文学研究所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党委
纪委
机构设置
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
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
藏族文学研究室
蒙古族文学研究室
民族文学理论研究室
民族文学数据与网络研究室
作家文学研究室
《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
办公室
新闻资讯
社科要闻
本所资讯
学术活动
以往活动
党建工作
党建活动
党支部活动
工青妇活动
离退休工作
学习专栏
学人档案
学部委员
在职研究人员
离退休学者
学术研究
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
学术刊物
学会中心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
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蒙古文学学会
中国蒙古学学会
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学会
中国《江格尔》研究会
《格萨尔》研究中心
口头传统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学术资源
科研成果库
学者信息库
专题数据库
通知公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首页
本所简介
民族文学研究所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党委
纪委
机构设置
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
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
藏族文学研究室
蒙古族文学研究室
民族文学理论研究室
民族文学数据与网络研究室
作家文学研究室
《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
办公室
新闻资讯
社科要闻
本所资讯
学术活动
以往活动
党建工作
党建活动
党支部活动
工青妇活动
离退休工作
学习专栏
学人档案
学部委员
在职研究人员
离退休学者
学术研究
学术著作
学术论文
获奖成果
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
学术刊物
学会中心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
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蒙古文学学会
中国蒙古学学会
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学会
中国《江格尔》研究会
《格萨尔》研究中心
口头传统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学术资源
科研成果库
学者信息库
专题数据库
通知公告
首页
本所简介
机构设置
新闻资讯
党建工作
学人档案
学术研究
人才培养
学术刊物
学会中心
学术资源
通知公告
2021年
首页
>
学术刊物
>
民族文学研究
>
往期期刊
>
2021年
往期期刊
2025年
2024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年度:
刊号:
请选择
01
02
03
04
05
06
关键词:
请选择
篇名
作者
译者
中文摘要
关键词
栏目:
请选择
民间文学论坛
作家文学研究
理论探索与思考
书评·动态
国外研究之窗
其他
古代民族文学
口头传统与民族文化
蒙古族青年作家评论小辑
现当代民族文学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文学研究小辑
多民族文学叙事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研究
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与理论视野
沈从文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族民间文学
06期
更多
交流诗学模型及其在西部民族地区传统歌会研究中的应用
由“歌”入“学”:学术史视野下的董作宾歌谣研究
构建科学、合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体系——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名录数据库的统计...
论纳张元“千里彝山”文学中的文化认同与反思
现代新疆游记中的多民族文化互动与交融
《新编全金诗》的功力与匠心
论藏族胜迹文学的叙事策略——以《甘丹平措林胜迹志》为例
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与国际文化政策之演进:事件史循证研究
清末民初京旗报人蔡友梅小说创作观念论
05期
更多
媒介融合视域下的口头传统研究
民间文学遭遇形式论——普罗普的故事分类方案
新刊浏览 2021年05期介绍
21世纪台湾地区少数民族电影的多元创作转向研究
北朝的温泉书写与山水文学的新开拓
《少数的法则》与中国少数民族女性研究
盘古神话辨析:以古代文献为中心
论回族文学的爱国主义传统
科尔沁草原题材小说中的家园意识与反思精神
04期
更多
少数民族文学政策的政治基础——论“反对两种民族主义”
中国共产党文艺思想与少数民族文学理论研究史概观
从“来自于人民”到“回归于人民”——纳·赛音朝克图诗歌研究
讲、念、唱:佤族司岗里演述传统研究
神话的虚构并非历史的虚无
藏族培米人《董氏父系丧葬祖谱》的生死表述
台湾地区歌仔册中的女性书写
“花儿”研究中清代文献的使用:学术检视
壮族《董永和仙女歌》“食人”叙事阐释
03期
更多
朝贡与封禅:南朝《舞马赋》寓意发覆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新疆的传播与发展述略
朝鲜半岛《巫山一段云》词调的文化渊源与文学呈现
评吴道毅《现代南方民族文学话语研究》
郎樱对史诗理论的贡献——以突厥-蒙古史诗的比较为中心
清代驻防八旗科举参与方式的流变与诗歌创作
从民间文艺到中华文学——论郎樱与民族民间文学研究的演进
当代少数民族作家培养政策及思考
《王的背影》与满族历史书写——兼及对少数民族叙事的反思
02期
更多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神话学史书写——以哈尼族神话研究为主线
《真经宝卷》取经故事探考
体裁、歌手、语境——20世纪吴语长歌研究的三个维度
论黄毅《新疆时间》中的“你者”叙述
辽金元笔记文献整理述论
论老舍对布莱希特的接受与创新——兼及《茶馆》与《四川好人》之比较
微观书写与雅言俗语:《岁时杂记》中宋代民众节日生活记录
德国汉学视野下老舍作品的译介与研究
唐代来自“海上丝绸之路”的“昆仑儿” ——以张籍诗作为考察对象
01期
更多
论金源诗人对李白的接受
论白族民歌中的“重词轻曲”现象
空间作为时间表征:第十二届骏马奖中短篇小说获奖作品解读
法国藏《三国志通俗演义》满文刻本考辨
新稿
写意结构与“冷战”文化视阈——重读乌·白辛的《印度来的情人》
新时代少数民族报告文学的新开拓——评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报告文学奖获奖作品
文学人类学与地震诗歌文本
当代少数民族散文写作的创作理路及其问题——以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五部获奖...
回到顶部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外国文学网
中国民俗学网
中国民族文学网©1999-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五号11层西段
邮编:100732
邮箱:iel-network@cass.org.cn
京ICP备05072735号
(010)65138025
100732
iel-network@cass.org.cn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五号11层西段
中国民族文学网©1999-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