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首页
本所简介
民族文学研究所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党委
纪委
机构设置
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
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
藏族文学研究室
蒙古族文学研究室
民族文学理论研究室
民族文学数据与网络研究室
作家文学研究室
《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
办公室
新闻资讯
社科要闻
本所资讯
学术活动
以往活动
党建工作
党建活动
党支部活动
工青妇活动
离退休工作
学习专栏
学人档案
学部委员
在职研究人员
离退休学者
学术研究
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
学术刊物
学会中心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
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蒙古文学学会
中国蒙古学学会
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学会
中国《江格尔》研究会
《格萨尔》研究中心
口头传统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学术资源
科研成果库
学者信息库
专题数据库
通知公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首页
本所简介
民族文学研究所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党委
纪委
机构设置
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
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
藏族文学研究室
蒙古族文学研究室
民族文学理论研究室
民族文学数据与网络研究室
作家文学研究室
《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
办公室
新闻资讯
社科要闻
本所资讯
学术活动
以往活动
党建工作
党建活动
党支部活动
工青妇活动
离退休工作
学习专栏
学人档案
学部委员
在职研究人员
离退休学者
学术研究
学术著作
学术论文
获奖成果
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
学术刊物
学会中心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
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蒙古文学学会
中国蒙古学学会
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学会
中国《江格尔》研究会
《格萨尔》研究中心
口头传统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学术资源
科研成果库
学者信息库
专题数据库
通知公告
首页
本所简介
机构设置
新闻资讯
党建工作
学人档案
学术研究
人才培养
学术刊物
学会中心
学术资源
通知公告
2009年
首页
>
学术刊物
>
民族文学研究
>
往期期刊
>
2009年
往期期刊
2025年
2024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年度:
刊号:
请选择
01
02
03
04
05
06
关键词:
请选择
篇名
作者
译者
中文摘要
关键词
栏目:
请选择
民间文学论坛
作家文学研究
理论探索与思考
书评·动态
国外研究之窗
其他
古代民族文学
口头传统与民族文化
蒙古族青年作家评论小辑
现当代民族文学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文学研究小辑
多民族文学叙事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研究
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与理论视野
沈从文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族民间文学
04期
更多
2009年《民族文学研究》总目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文学特色
《卖油郎独占花魁》蒙译本的译文变化
“消解”与“建构”之间的二律背反——重评全球化语境中阿来与扎西达娃的“西藏想象”
"道咸时期京师满汉女性的文学交游与创作——以沈善宝《名媛诗话》为主要考察线索"
论《圣主格斯尔可汗》的人物程式
论嘉道学风下蒋湘南的骈散观
论叶广芩小说的复调诗学——以《采桑子》为例
满族诗歌中的长白山
03期
更多
人类学给神话学的变革——谈神圣仪式的发现如何改变文学式神话研究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史学价值及其他
沈从文诗歌论
论阿尔泰的诗歌创作
试论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的形成
《元好问全集》增补诗辨误
论傣语借词在佤族文学中的审美意义——以沧源县班列村《结婚祝酒辞》为例
论沈从文“乡下人”自我认同的形成
论金源词人王寂
02期
更多
狼形象所昭示的满都麦创作思想变化
侗族民歌的网络传播
论湛然居士的和谐佛教观
荒诞背后的生存之痛——瑶族作家光盘小说论
阅读老舍,记住曾被遮掩的民族历史文化
一位民族学者的焦虑与睿智——读马绍玺《在他者的视域中》
20世纪比较故事学发展轨辙
唐五代词中的汉胡文学与丝绸之路民族诗歌的交流
在存在中构想生产——“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空间性思考
01期
更多
论满族说部
羌族释比戏:当下审视和学术反思
伏藏史诗:藏族史诗的困境
帕米尔柯尔克孜族民歌—约隆歌
试比较《安德洛玛克》与《格萨尔王传》中的理性意识
“花儿”亲密称谓的隐喻与文化融合
满族“窝车库乌勒本”辨析
“歌”与“谣”源流辨析
《乌布西奔妈妈》满语文本及其文学价值
回到顶部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外国文学网
中国民俗学网
中国民族文学网©1999-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五号11层西段
邮编:100732
邮箱:iel-network@cass.org.cn
京ICP备05072735号
(010)65138025
100732
iel-network@cass.org.cn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五号11层西段
中国民族文学网©1999-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