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刊物>民族文学研究>往期期刊>2000年>03期
年度: 刊号: 关键词:
在普遍中显示永恒——论从药汀与新世纪诗学精神 2000年 03期
作者: 于文杰
一有人曾经争论过黑格尔的艺术终结理论 ,其实与其把艺术终结看成是艺术的消亡 ,倒不如将其让位或回归于哲学、宗教之中 ,因为在特定的时代 ,艺术的个性功能将纳入哲学的轨道 ,艺术创作与艺术哲学可以在同一种艺术现象中闪烁出人类的智性之光。回族诗人从药汀先生凭借自己的诗学情怀 ,在 3 0多年的诗歌吟唱的同时 ,又追寻着人类的审美品质和生命精神。……
意象旷远 哲思隽永——论壮族诗人瑙尼的抒情诗艺术 2000年 03期
作者: 黄绍清
瑙尼 ,为壮语的汉字谐音 ,汉语意思谓星星。他原名黄士鼎 ,193 2年 9月 2 2日出生于云南省富宁县城的一个壮族家庭。 1949年 5月 5日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 2年底毕业于西南人民艺术学院文学系 ,195 3年初在援越抗法战争中负伤 ,后到地方工作。……
从指称到意义:符号、象征与民族气质——蒙古民间文学中“马”的文化阐释 2000年 03期
作者: 苏依拉
一蒙古先民是草原上生存的主人 ,特定的生态环境使牲畜成为他们唯一有生命的生活、生产资料。这其中 ,马 ,是他们游牧生活中的生产工具、生活工具、信息传递的媒体、作战武器。“马是草原动力之源”。但更主要的则是它本身也是生活资料。马的这种使人赖以存活的功能 ,使人种赖以繁衍的生产功能和使社会赖以发展、扩大的社会功能 ,使我们从唯物史观出发 ,看到了一个问题 :在一定意义上 ,……
程式·隐喻·其他——居素普·玛玛依《玛纳斯》唱本的语言艺术特色 2000年 03期
作者: 阿地力·朱玛吐尔地
《玛纳斯》史诗是柯尔克孜族民间口头文学的巅峰。它沉淀着柯尔克孜族的历史、思想、观念、理想和追求。在漫长的口头传承过程中 ,《玛纳斯》史诗在诗歌语言的表述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对人物、事件、场景的描述逐渐呈程式化趋势。这种程式化的固定词组、固定情节、固定故事模式为史诗在长期的口头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基本情节、基本内容的稳定性提供了便利条件 ,也为玛纳斯奇记忆背诵演唱史诗创造了一条便捷的途径。……
盘瓠出世:一段图腾生育神话解读 2000年 03期
作者: 蒋明智
一弄清盘瓠的来历 ,是我们进入盘瓠神话谜宫的入口处。但是 ,最早把盘瓠神话载入册籍的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 ,并无盘瓠的来历。据宋人罗泌在《路史》中称 :“应劭书遂以高辛氏犬曰盘瓠 ,妻帝之女 ,乃生六男六女 ,自相夫妻 ,是为南蛮。”至三国魏时鱼豢《魏略》 ,才开始有较清楚的记载 :高辛氏有老妇人居于王宫。得耳疾厉时 ,医为挑治 ,出顶虫 ,大如茧。妇人去后 ,置以瓠蓠 ,覆之以盘。俄尔顶虫乃化为犬。……
吐蕃时期汉藏史传文学之比较 2000年 03期
作者: 徐国宝
汉、藏两地有文字记载之时 ,都正处于由诸侯割据 (汉 )、小邦林立 (藏 )走向民族统一的历史转折时期。只不过由中原华夏族为凝聚核心所进行的中华统一大业开始得更早一些。当西藏地区还处于小邦时代的时候 ,中原地区的华夏族就已形成 ,并相继建立夏、商、周王朝。经历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纷争 ,至秦汉时期实现统一 ,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 ,开疆拓土 ,威服四方 ,华夏族由此发展为汉族 ,并因汉朝的建立而有自己的族称。……
民族心灵的抒情之歌——读傈僳族诗人杨泽文诗集《回望》 2000年 03期
作者: 舒家骅
傈僳族青年诗人杨泽文的诗集《回望》获得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这是傈僳族诗人获得的第一个全国性奖项 ,是杨泽文在诗歌园地辛勤耕耘的结果 ,也是 40多万傈僳族同胞的光荣。杨泽文生长在大山的褶陬里 ,在傈僳族传统文化的哺育下长大 ,走出大山后 ,接受现代文化薰陶 ,使他具有一双能用现代意识去观照自己民族的慧眼。……
故事以外的追求——读满族作家孙春平的小说 2000年 03期
作者: 刘树元
中国古代文论中有一重要论断 ,叫“文如其人”。法国文艺理论家布封也曾阐发过“风格即人”的著名主张。读春平的作品 ,使人们对此说信然。孙春平 ,195 0年生于锦州铁路分局一户干部家庭 ,属满族血统。他经历过上山下乡的摔打 ,进工厂当过材料管理员 ,后在锦州分局机关从事过共青团工作 ,对官场的内幕 ,中、下层掌权者有一定的了解。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经历 ,锻炼了他思想的敏锐性 ,使他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深度。……
赫哲族的自然神话与自然崇拜 2000年 03期
作者: 黄任远
自然神话又叫原生神话或蒙昧神话 ,是神话中比较古老的一种 ,是原始人想象的产物。赫哲族的自然神话 ,是赫哲先人透过自己对自然界的认识 ,用原始思维的方式解释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风云雷火等自然万物是怎样形成的 ,具有自然现象人格化和自然崇拜的特点。一、日月星宿神话列宁曾说 :“恐惧创造了神”。又说 :“野蛮人由于没有力量同大自然博斗 ,而产生对上帝、魔鬼、奇迹等信仰。”……
中华多民族民间叙事诗谫论 2000年 03期
作者: 贺学君
在中华多民族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宝库中 ,叙事诗占有重要的一席。然而长期以来 ,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 ,特别是相关的理论探讨 ,一直相当薄弱。本文拟就有关问题略论如下 ,以期抛砖引玉。一首先一个问题 ,是关于民间叙事诗的定义。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国际 (主要是欧美 )学界研究叙事诗基本上是以史诗为对象的 ,他们的定义大多缘此而发。……
纵横捭阖 融会贯通——读李正民《续夷坚志评注》 2000年 03期
作者: 刘达科
我国古代鲜卑族大文豪元好问的才华、造诣和成就表现在很多方面。近年来对这位金元之际文坛泰斗的研究虽已颇具规模 ,但从出现的成果来看 ,整个研究工作仍呈不平衡状态。大体说来 ,学界一直对其诗文关注最多 ,探讨的重点也始终在此。相对而言 ,对元好问在其它方面创作的研究比较冷寂 ,尤其是小说 ,尚留下一些没有填补的空缺。……
云南民族文学与中原文坛的交流会通 2000年 03期
作者: 张直心
一、“五四”的共振回望 2 0世纪初叶云南现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崛起 ,便自然要溯及中原文坛那场狂飙突进式的新文化运动。正是“五四”思想革命、文学革命的深刻影响力 ,催发了现代意义上的云南民族文学的破土而生。192 0年 10月 2 5日 ,云南的第一份新文化期刊———《滇潮》 ,在《新青年》杂志的影响下创刊。该刊开宗明义地表明要“做云南新文化的导管” ,“相信未来之世界 ,一定是‘德谟克拉西’之世界无疑”。……
守禁违约的背后——“猎人海力布”型故事解析 2000年 03期
作者: 林继富
一以蒙古族“猎人海力布”命名的民间故事类型 ,讲述的是善良的猎人从神灵 (或动物 )那里获得懂禽言兽语的能力 ,面对一系列禁忌表现出不同态度 ,由此产生了风格多样的故事。与该类型相对应的是AT分类法中的 670型“动物的语言” (Animallanguage) ① ,该分类法创始人之一的美国学者斯蒂·汤普森曾指出 ,动物语言型故事在亚洲、非洲、欧洲影响甚大。……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论文要目 2000年 03期
作者: 吴英
……
真正的水手必然远航——读贾羽诗集《立体的船舶》 2000年 03期
作者: 栗原小荻
A前些年间 ,我在应国内和日本的两家学术刊物之约所撰写并发表的有关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诗人整体创作态势的论文中 ,曾理所当然地介绍或提及过好几位活跃于新时期的中国大陆诗坛的回族诗人 ,尤其是具有探索精神的年轻一代的先锋诗人。比如宁夏就有杨云才和马钰二位 ,鉴于他们的探索性作品过去在报刊上亮相的频率相对较高 ,其诗名也是我 10余年来就已熟悉的且便于把握的一类 ,自然不会忽略。……
牛汉:与诗相依为命 2000年 03期
作者: 李鸿然
人们心目中的诗人或许是风流倜傥、潇洒飘逸的 ,可是我们当下面对的这位诗人却人高马大 ,显现出诗人中少有的粗砺刚烈之气 :1米91的个头 ,古铜色的面孔 ,直硬的身躯 ,犹如分趾科兽蹄式的大脚 ,其形象和诗歌似无多少联系。然而这是一位地道的诗人 ,用他自己的说法 ,他“与诗同体共生”。这位诗人 ,就是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协会副会长、著名蒙古族诗人牛汉。……
中国民族文学网©199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