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刊物>民族文学研究>往期期刊>1999年>01期
年度: 刊号: 关键词:
中国民俗学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暨中国民俗学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在京举行 1999年 01期
作者: 徽轩
中国民俗学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暨中国民俗学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于1998年12月24日至26日在北京隆重举行。 这次大会是中国民俗学会在本世纪的最后一届全国代表大会,也是纪念中国民俗学运动八十周年的一次重要的学术探讨活动。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140多位代表和20多位非会员特邀代表参加了大会。大会收到数十封来自全国各地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贺信与贺电。……
试论元杂剧《虎头牌》的返儒现象 1999年 01期
作者: 宋若云
七百年前,北中国曾经有过一个星光灿烂的时代。在这耀眼的星空,有一颗小星星呈现出别样的光芒,在交相辉映、争奇斗艳的群星中独具异彩,灿烂夺目。她就是《虎头牌》。其作者女真人李直夫与他的汉族同行们一起,共同雕琢出元杂剧的这一片琼林玉宇。 尽管“金之立国,元既相仇,明人又视同秦越,其文一任散佚(黄廷鉴《金文最序》)”,许多女真族的文学作品均难逃被湮没的厄运,但李直夫这部在金亡半个多世纪后用汉文创作的杂……
企盼百年的巨著 1999年 01期
作者: 梁庭望
如果从国人窦警凡于1906年出版的《历朝文学史》算起,我们等待《中华文学通史》这样一部书已足足有91年。即便从新中国诞生算起,也等待了将近半个世纪。足见这样一部反映由56个民族文学构成的中华民族文学殿堂的著作的产生,多么艰难。人们当然可以把这种状况归于种种客观原因,比如归于材料的缺乏。然而当一百多年前国外刊布《玛纳斯》,后法国著名东方学家石泰安赞《格萨尔》为“亚洲各民族民间文艺的宝库”,……
论傻子形象的审美价值──读阿来的《尘埃落定》 1999年 01期
作者: 杨玉梅
“尘埃”隐喻着什么?“尘埃落定”又象征着什么?读着阿来的长篇处女作《尘埃落定》,如果不是看到生命的消亡和封建上司制度的溃灭,如果没有读出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悲凉,我真的读不出作家在小说书名中所寄寓的深刻内涵。小说深沉的象征意味给人一种沉甸甸的感觉,一种悠远的厚重感。传递这种感觉的主要是小说中进行着人生无望地努力和痛苦地挣扎的主人公傻子。……
土家族诗人冉庄作品短评三篇 沉人绿色──读《冉庄诗选》 1999年 01期
作者: 萧钢
读土家族诗人冉庄的《冉庄诗选》有如一叶扁舟行驶在水流清澈的河流,两岸是诗的屏障,诗人40年诗歌之精革,尽收眼底。 诗人以山水诗著称诗坛,诗有浓郁的传统特色和地方特色,让人领略到西南独特的山水风情,也体会到诗人爽朗温情的性格。读山水诗总是让人心情舒畅,滋长碧绿的力量,诗人作品、大都浸满了这样的力量,让人和他一起沉人了这片充满了生机的颜色。 生命即在路上,诗人生命的乐趣即在路上,走出门去,……
《民俗学概论》出版 1999年 01期
作者: 乔津
由钟敬文教授任主编、许珏教授和董晓萍教授任副主编的《民俗学概论》,经过多次增删,终于在日前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作为“高等院校民俗学教学参考书”,它的面世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是学界通力合作的成果,参加本书撰写的三十多位执笔者,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
土家族杰出的女故事家孙家香 1999年 01期
作者: 刘守华
土家族第一位女故事家孙家香的口述故事集近期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口头讲述故事,既是一种和人类生存发展攸关的文化娱乐教育活动,又是一种口头语言艺术的创造活动。就其内容之广博而言,它是民众生活的百科全书 就其思想感情之深厚程度而言,它又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乃至人类共同体心灵的窗口。我国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以拥有丰富而优美的民间故事著称于世。然而用科学方法采录和研究民间故……
“纪念中国维吾尔族学者、思想家、哲学家、诗人优素甫·哈斯·哈吉甫诞辰980周年及《福乐智慧》问世928... 1999年 01期
作者: 热依汗
为期5天的“纪念中国维吾尔族学者、思想家、哲学家、诗人优素甫·哈斯·哈吉甫诞辰980周年及《福乐智慧》问世928周年全国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10月31日在新疆喀什市闭幕。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社会思想史研究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古典文学研究会、中共喀什地委和喀什地区行署等单位共同主办。……
从云南少数民族作家创作思考民族共同语和文学创作的关系 1999年 01期
作者: 马艳
一 中国已确认的民族有56个,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生活着26个民族。 解放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云南少数民族作家的文学创作有了很大的发展,涌现出了大批知名的作家:彝族的李乔、李纳、张昆华、普飞、杨佳富、吉霍旺甲、黄玲、纳张元 白族的杨苏、晓雪、张长、那家伦、张铎、景宜 纳西族赵银业、木丽春、牛相奎、戈阿干、杨世光、和国才、沙 藏族的饶阶巴桑、查拉独几 ……
承三峡灵气,奏巴楚绝唱──《冉庄诗选》印象 1999年 01期
作者: 刘小平
我与冉庄同志同属三峡地区(鄂西巴东)的土家人,又都是缪斯的忠实信徒,所以捧读《冉庄诗选》时的感受有异于一般读者。当我有意将冉庄作品放在三峡地区巴楚文化圈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来考察时,我便很明确地看到,冉庄在继承和发扬巴楚文化方面确有建树,他深得巴楚文化之精神,是长江三峡孕育出来的一位重要诗人。 古代巴人是今天570万土家族的祖先。长江三峡地区是楚文化的摇篮和巴文化的发祥地。……
余家驹诗论 1999年 01期
作者: 安尚育
在彝族古代文学的园苑里,不但有瑰丽斑斓的民间文学,还有凝重隽永的文献文学,而且还产生了用中华民族共同语汉语文写作的文人文学。他们生活在较为开放的彝区,处在跨文化地带,较多地接受了汉文化的影响,他们不但有着浓厚的民族自我意识,形成了可贵的民族文化特质和民族精神,而且形成了一种开放的心胸,他们不同程度地受到汉族古典文学作品的熏陶,既受其思想影响,也吸收了其艺术技巧,……
叙述与文化:在表层和隐义之间──畲族螺女故事概述 1999年 01期
作者: 陈华文
螺女故事在丁乃通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中列为AT400C型,是一种在中国和东亚流传较广也非常古老的故事类型,在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唐代之后多有记录①但其流传的区域,则大致限于环东海等沿海一带,有着明显的受生存环境影响的痕迹。与这一地区长期以来的农耕生产方式和广泛的螺类动物分布密切相关。这一类型故事,在长期生活于粤闵浙地区的畲族中也有流传。②只可惜它仅有一种文本,见于我参与编选的……
老舍现象与《茶馆》模式──纪念老舍诞辰100周年 1999年 01期
作者: 章罗生
在20世纪即将结束之际,我们迎来了老舍诞辰100周年纪念。在纪念这位与世纪同龄的文化伟人时,我们能总结一些什么宝贵经验、能得到一些什么有益启示呢?我认为,除了人们已认识到的有关启蒙精神、文化意蕴、“京味”。人物塑造、现实主义以及幽默和语言艺术等方面的成就与贡献外,最有启发意义的也许是“老舍现象”与“《茶馆》模式”。 老舍现象:中国文学的世纪情结 每个人都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和他所赖以生存的国家,……
自然童话中的人生与现实──读哈尼族作家存文学小说集《鹰之谷》 1999年 01期
作者: 晨宏
哈尼族作家存文学的中短篇小说集《鹰之谷》,作为哈尼族当代文学丛书之一种于新近出版,于丛书中从内容到形式都显得比较别样。有人说存文学的小说是哈尼族式的“猎人笔记”,不错,存文学的一系列中短篇小说中一再展现给我们的都是有着特别氛围的高山、峡谷、森林、野兽以及生活在这种氛围中的人们的生存状态和文化方式,或者说反映的也就是这种氛围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蒙古文学发展史研究概述 1999年 01期
作者: 巴·苏和
蒙古文学发展史研究深入的重要标志是蒙古文学发展规律的研究。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我国蒙古文学发展史研究逐渐开始,到了80年代末,蒙古文学发展史研究由资料整理转向系统研究,由作家作品分析研究转向文学发展规律研究,由文学文本外部研究转向文学本体内部研究。本文从以下几方面阐述蒙古文学发展规律研究概况和进展。 一、蒙古文学主潮、流派研究 文学宇宙中的每一事物都处在一种流动的状态之中。……
《尼山萨满》语言艺术论析 1999年 01期
作者: 宋和平
闻名遐迩的满族传说《尼山萨满》,越来越多的被中外学者专家们所重视,其原因不仅是它广泛深入地反映了满族历史生活、文化。宗教信仰、民俗等等内容,而且还由于它在满族,或者说在中华民族的百花园中是文学艺术珍品。它在刻画人物,叙述故事情节等等方面,都艺术、真实地再现了满族原始文化艺术的内涵和特点等。总之,它是满族唯一用自己文字——满文所记述的民间文学佳作。而且还在用词造句的语言方面,有它的突出之处。……
中国民族文学网©199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