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刊物>民族文学研究>往期期刊>1991年>04期
年度: 刊号: 关键词:
巴·布林贝赫诗论的美学思想 1991年 04期
作者: 张辰
巴·布林贝赫是当代著名蒙古族诗人和学者。作为诗人,四十年来他植根于内蒙古广袤的草原,热情地讴歌了这片生养他的热土和人民,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无限热爱。他十几个集子的优秀诗作在内蒙古各族人民中广为传诵,在区外乃至国外也享有一定的声誉。作为学者二十年来他任职内蒙古大学教授期间,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诗歌艺术进行了深入而执着的研究,虽然他所发表的诗论还比较零散,但以独特的构思和风格在当今的诗论中别开生面,……
《风马之耀》译后记 1991年 04期
作者: 牧田英二
日本国早稻田大学教授牧田英二先生,将我国藏族青年作家扎西达娃、色波二人的部分作品译为日文,译文集名为《风马之耀——新的西藏文学》,于1991年8月1日出版。此文是牧田英二先生为这本译文集所写的“说明”。以下刊发的文字是原文的节译,文章的总标题由译者所加。
纳兰性德学术讨论会在承德举行 1991年 04期
作者: 伊澈
由承德纳兰性德研究会主办的纳兰性德学术讨论会1991年10月上旬在河北省承德市召开。北京、长春、承德等地的部分纳兰性德研究者参加了此次规模较小却内容充实的学术研讨活动。会议收到学术论文十余篇,涉及到对清初满族杰出词人纳兰性德的生平、创作、艺术风格、心理机制等诸方面的探索。与会者重点讨论了“纳兰性德文学现象”对各民族文化交流史的认识价值、纳兰性德“觇唆龙”行动去向以及纳兰性德的名……
读《当代满族诗人诗选》 1991年 04期
作者: 孙玉石
一个在美丽的神话中诞生的民族,以自己的勇武和智慧创造了神话一般的历史,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舞台上演出了一幕雄伟而可哀的壮剧和悲剧,又如神话般地衰落了。他们在神州大地上留下了光荣,也留下了伤痕。这就是满族。这个民族善于学习,富于创造精神。祖国的文学史册上嵌上了一些不朽的名字:纳兰性德、曹雪芹、文康、西林太清……经过历史风云带来的漫长的沉寂,时代跨进了新的一页。这个民族的一些后代子……
龙绍讷文学创作初论 1991年 04期
作者: 龙连荣
龙绍讷(1792—1873)字廷飏,号木斋,晚号竹溪,锦屏敦寨区亮寨司人,是晚清时期黔东南“著述侈侈隆富”的苗族作家和学者。龙绍讷五岁丧父,九岁失母,全仗长他十二岁的哥哥绍轲培育成人。由于天资颖异,读书凡“耳目所经,宅心弗去。长为父,矫矫不群”。十七岁“出应童子试冠一军”。但此后应试却屡遭挫折,乃归家潜心苦学。道光十六年(1836)贾学使亮才观黔风,及视学至其郡,曾对郡博李云庵说:“绍讷文、赋并佳,经、艺尤绝,可冠通省。”是……
沈从文与巫风 1991年 04期
作者: 向柏松
楚地自古畅行巫风。直到晚近,湘西这块古老封闭的楚属土地,依旧沉浸在崇巫重卜的神秘气氛之中。生于斯长于斯的苗族作家沈从文,深得楚巫文化的熏陶与染濡。他的小说创作,特别是那些关于湘西人事的小说,时隐时显地闪烁着楚巫文化的奇异光彩。楚巫文化是构成沈从文湘西小说地域风味和民族特色的重要原素。
殷商与满族始祖神话同源考 1991年 04期
作者: 苑利
殷商,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古老的民族之一,在中原大地曾创造出过灿烂的殷商文化,受到举世的瞩目。出于民族的自豪感和对祖先的赞美,远古商人还创作出了辉煌的始祖神话——简狄吞卵生契神话。这个神话异文颇多,其中,以《史记·殷本纪》所载最为详尽。全文如下:殷契,母曰简狄,有娥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
裕固族神话中的原始宗教“基因”于民俗中的遗传 1991年 04期
作者: 武文
裕固族同许多其他民族一样,经历过自己的漫长的童年时代。早在纪元以前,他们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祖国的新疆境内,创造着人类历史文明。裕固族神话就是他们的文明史发展链条中的一环。我们在审视裕固族神话时发现,裕固族原始宗教在他们的神话中非常类似于生物遗传的基因,它标示着神话结构的基本单位 同时,它直接影响着后世裕固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成为他们民俗生活的主体。这一现象表明,裕固族神话与他们的原始宗教,无论在产生的时间上,还是两者的亲和关系上,……
原始思维与珞巴族文学审美特性的生成 1991年 04期
作者: 于乃昌
珞巴族原始文学是珞巴族先民认识和掌握世界的特殊思维方式的体现。揭示珞巴族文学的发生,就不能不揭示珞巴族先民的思维特性及其与文学审美特性的关系。关于珞巴族先民的思维特性,我们无法取得直接的材料加以说明 但是,从他们的文化遗存中,从思维的物化的和物态化的成果上,如工具、器物、行为方式、语言形式,以及精神产品中,可以发现珞巴族先民对世界的思维的基本特性。正是这些特性使珞巴族文学从它诞生时就具有了审美的特性。
一九九一年一——四期总目 1991年 04期
作者:
……
民族意识的探索与重构——评《广西各族民间文艺研究丛书》第一辑 1991年 04期
作者: 丘振生
经过五年的辛勤耕耘,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由范阳教授主编的《广西各族民间文艺研究丛书》第一辑(10种)已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套丛书出版后,反响较好。海内外的一些专家学者也来信,热情地肯定了丛书所取得的成就。在首届(1979—1989年)全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成果评奖中,《壮族民间文学概观》(韦其麟著)、《瑶族歌堂诗述论》(蓝怀昌、李荣贞著)、《苗族神话研究》(过竹著),获优……
金凤凰的歌——壮族诗人农冠品及其诗歌创作 1991年 04期
作者: 农作丰
淙淙山泉,在翠绿的山间,奔腾跳跃,叮咚作响 金色凤凰,在壮乡的大地上,展翅翱翔,悠扬歌唱……,这是壮族诗人农冠品诗歌给人的感觉。他的诗,感情自然充沛,情调昂扬激越,给人以乐观向上的力量。正如诗人自己所说:“诗要给人美的、新的、向上的、感奋的作用”,“诗,是属于时代的,绝不是超越人间的梦呓!诗,不要把人引入迷茫的深渊。让诗具有思想美、意境美、语言美、音乐节奏美……”他的诗歌创作,充分地体现了他这些诗歌的理论主张。
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民俗 1991年 04期
作者: 白崇人
民俗与民间文学(口头传承文学)关系密切。民俗学的所有学派都毫无例外地将民间文学纳入民俗范畴,甚至有的学派主张民俗就是一种主要由口头流传的大众文学(即民间文学),它包括神话、传说,故事、谜语、歌谣、谚语、民间戏剧等。作家文学(文学创作)虽与民间文学各具特点,但其本质应是基本相同的。因此,文学创作必然与民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世世代代相沿成习的。简单地说,民俗即民间……
贵州出版《西南彝志》和《彝族源流》 1991年 04期
作者:
列入全国民族古籍“七五”规划重点出版项目的《西南彝志》(一至二卷)和《彝族源流》(一至四卷)分别于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和一九八九年六月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这两本书都是由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翻译的,由省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和毕节地区民委主编和审定的。《西南彝志》的编纂者,是古罗旬水西热卧土国家的一位慕史(歌师)。具体成书时间不详,仅从书的记载事件推测,可能在清康熙初吴三桂平水西之后,雍正七年(一七……
全国第一届少数民族文学理论研讨会综述 1991年 04期
作者: 尹虎彬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理论室、文化部民族文化司社文处、中国作协创联部民族处联合主办的全国第一届少数民族文学理论研讨会于一九九一年八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举行。来自北京、内蒙古、新疆、宁夏、陕西、辽宁、山东、贵州、广西、海南、西藏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科研院所的近三十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他们之中有蒙、满、回、藏、壮、侗、达斡尔、哈萨克、朝鲜、汉等十个民族。出席会议的还有锡林郭勒盟文联、作协、文化局的领导同志……
《世界民俗学》评介 1991年 04期
作者: 姜德顺
《世界民俗学》一书是由国际著名的民俗学家阿兰·邓迪斯先生精选汇编的民俗学论文集,共40余万字,内收34篇论文,分属于6个部份:什么是民俗、起源研究、民俗的形式、民俗的传播、民俗的功能、民俗研究文选。它最初于1965年出版,至今已重印了16次。其英文原名为《民俗学研究》(Fo-lklore study),中译本更名为《世界民俗学》,除了附有英文原版的前言和“进一步学习民俗学的参考书目”,又另加上了一份“阿兰·邓迪斯简历”、一篇阿兰·邓迪斯先生本……
中国民族文学网©199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