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首页
本所简介
民族文学研究所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党委
纪委
机构设置
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
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
藏族文学研究室
蒙古族文学研究室
民族文学理论研究室
民族文学数据与网络研究室
作家文学研究室
《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
办公室
新闻资讯
社科要闻
本所资讯
学术活动
以往活动
党建工作
党建活动
党支部活动
工青妇活动
离退休工作
学习专栏
学人档案
学部委员
在职研究人员
离退休学者
学术研究
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
学术刊物
学会中心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
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蒙古文学学会
中国蒙古学学会
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学会
中国《江格尔》研究会
《格萨尔》研究中心
口头传统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学术资源
科研成果库
学者信息库
专题数据库
通知公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首页
本所简介
民族文学研究所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党委
纪委
机构设置
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
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
藏族文学研究室
蒙古族文学研究室
民族文学理论研究室
民族文学数据与网络研究室
作家文学研究室
《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
办公室
新闻资讯
社科要闻
本所资讯
学术活动
以往活动
党建工作
党建活动
党支部活动
工青妇活动
离退休工作
学习专栏
学人档案
学部委员
在职研究人员
离退休学者
学术研究
学术著作
学术论文
获奖成果
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
学术刊物
学会中心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
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蒙古文学学会
中国蒙古学学会
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学会
中国《江格尔》研究会
《格萨尔》研究中心
口头传统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学术资源
科研成果库
学者信息库
专题数据库
通知公告
首页
本所简介
机构设置
新闻资讯
党建工作
学人档案
学术研究
人才培养
学术刊物
学会中心
学术资源
通知公告
首页
>
学术刊物
>
民族文学研究
>
往期期刊
>
1991年
>
03期
往期期刊
2025年
2024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年度:
刊号:
请选择
01
02
03
04
05
06
关键词:
请选择
篇名
作者
译者
中文摘要
关键词
栏目:
请选择
民间文学论坛
作家文学研究
理论探索与思考
书评·动态
国外研究之窗
其他
古代民族文学
口头传统与民族文化
蒙古族青年作家评论小辑
现当代民族文学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文学研究小辑
多民族文学叙事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研究
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与理论视野
沈从文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族民间文学
全国盘瓠文化讨论会综述
1991年 03期
作者: 罗汉田
全国盘瓠文化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10月20日至23日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召开。盘瓠神话是一个流传于中国南方及至东南亚地区的著名神活,这个神话不仅在《后汉书》、《搜神记》等众多汉文古籍里有比较完整的记载,而且直到今天,在我国南方苗、瑶、畲等民族民间,仍有广泛的流传。关于盘瓠崇拜的种种民俗事象,至今仍有众多的遗存。这种遗存,既有心理方面的,也有行为方面的,既有精神上的,也有物态化的。因盘瓠神话和盘瓠崇拜而产生的歌谣、……
论畲族盘瓠传说的演变
1991年 03期
作者: 蓝万清
许多民族都有人犬相交传人之说,畲族的盘瓠传说就是其中之一。盘瓠传说有三个主要意念组成:即盘瓠是一条犬 盘瓠与贵族女子(公主)结婚 生了一群族人。只要有上述三个意念即可称为盘瓠传说,三个意念的演变,也就是盘瓠传说发展变化的过程。一、初生形态的盘瓠传说最早的犬图腾崇拜雏型应是人畜感应,即人犬感应,商朝族人的祖先,与鸟感应而生商,鸟成为商人的图腾。在地理大发现后,北美印第安人与欧洲移民所生的婴儿,并不认为是与欧洲人结合的结果,而是吃了……
傣族文学的新起点——评长篇小说《南国情天》
1991年 03期
作者: 王松
1988年8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我国傣族青年作家方云琴(女)和征鹏同志的长篇小说《南国情天》。这本反映我国傣族社会的长篇小说却一直没有引起民族文学界的重视,更没有被我国文坛注意。我以为,不论从傣族文学史的角度,还是从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养少数民族作家的角度,这部长篇小说都是不应该受到冷遇的。一略知我国各民族文学的人都知道,我国傣族是一个诗的民族,不仅有众多的专门唱诗的“赞哈”,历代都建立了赞哈制度,而且人人都会唱诗,不会唱诗的年轻男女甚至……
霍尔库特的传说与霍尔库特史诗
1991年 03期
作者: 米尔扎泰
在突厥民族中,有各种各样的与霍尔库特之名相关的传说。苏联科学院院士艾·玛尔库兰这样写道:“关于这位人物的传说,在大多数的中亚突厥民族中都有流传。由于哈萨克繁衍于古代乌古斯—克普恰克部落的历史遗址,并成为最直接的承继后代,故有关霍尔库特的历史传说、史诗、歌谣和曲乐流传较多。同样在土耳其人中流传也较多”(《列宁主义青年》1970.1.20页)。关于霍尔库特的记载,始于12—13世纪。著名的史学家拉施德在广袤的草原上,记录了《霍尔库特》与《乌古斯传说》的合二为一的传说故事。大部分哈萨克中流传的传说,把霍尔库……
神话意象:一种回归与超越——评蓝怀昌的长篇新作《一个死者的婚礼》
1991年 03期
作者: 何颖
一我们可以把文学看作是一个具有自身调节功能而不断发展的结构系统,因为在文学发展的规律中,总有某些鲜明的传统因素在社会历史文化心理的演变过程中积淀下来,深深地烙印在每一时代的文学特征中。因此,我们分析一个民族、一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就应该将它放到相应的甚至是整个的文学大系统中去研究。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要将瑶族作家蓝怀昌新近出版的长篇小说《一个死者的婚礼》(以下简称《婚礼》),置于瑶族社会历史文化心理的发展长河中,作一次文化的透视。
执着的理解与追求——论苗族作家李必雨的小说创作
1991年 03期
作者: 郑海
一李必雨是这样一位经历颇多曲折的作家,还在青少年时代就迷文学于痴醉之间,虽然有正规的科班功底,但种种原因却使他“绝过当作家之望”。尤其是1969年,他被迫远走异邦他乡,当过厨师,赶过马,种过田,浪迹于萨尔温江两岸,在缅甸克钦(我国称景颇)山民当中,与他们同甘共苦了8年。又以两年功夫蹀躞于傣族坝子和佤族之间。曾被摆子鬼叼去过魂魄,也几乎在刀客的枪下丧命。”他于1978年回国重操教书匠的旧业,未待生活完全安……
柯尔克孜族与中亚突厥语族英雄史诗中的相似因素辨析
1991年 03期
作者: 张彦平
中亚作为一个文化区域概念,其范围大致包括:苏联境内的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乌孜别克五个加盟共和国,及隶属于乌孜别克的卡拉卡尔帕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我国的新疆 阿富汗,伊朗的东北部 蒙古人民共和国,巴基斯坦的北部和印度的西北部等地。中亚地区属突厥语族的民族有柯尔克孜(吉尔吉斯)、哈萨克、维吾尔、乌孜别克、土库曼、鞑靼(塔塔尔)、卡拉卡尔帕克、楚瓦什、巴什基尔、雅库特、阿塞拜疆,约有二千多万人口。另外,与中亚相邻的西北利亚阿尔泰——萨彦岭一带还生活着属突厥语族的阿尔泰、图瓦、哈卡斯、绍尔,楚雷姆,卡拉加斯等民族,人口约近五十万。
《青史演义》创作年代考
1991年 03期
作者: 扎拉嘎
尹湛纳希一生共写出三部内容有同有异的《青史演义》。其中,广为世人所知的是六十九回开鲁本《青史演义》。它是尹湛纳希的代表作。在三部《青史演义》中,所用时间最长,倾注心血最多。如今,已经出版和翻译为汉、英、俄等文字的也是开鲁本《青史演义》。开鲁本外,保存部份手抄原稿的另一部《青史演义》,是尹湛纳希晚年的作品。笔者称之为异文本《青史演义》。在本世纪四十年代,德国海希格教授曾经见到并翻拍下异文本《青史演义》部分手抄稿。五十年代,内蒙古著名尹湛纳希专家额尔敦陶克陶教授,再次寻访到部分手抄稿,……
论清代满族作家文学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1991年 03期
作者: 张佳生
满族最早的可以称之为作家文学的是入关前出现的《满文老档》,这部用满文书写的历史档册,尽管有一些文学笔法的描写,但从总体上看缺乏文学色彩,它的史料价值虽然非常重要,然而文学价值并不很高,其他历史档册则更难划入文学的范畴之中。就目前发现的资料看,入关前还没有其他具有浓郁文学色彩的作家文学作品,而且用满文进行写作的文学作品也越来越少。真正能够代表满族作家文学成就和产生影响的是满族入关后的文人作品。入关后的满族作家文学,主要是用汉文……
《赫哲族文学》书稿通过评审
1991年 03期
作者: 伊澈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中的《赫哲族文学》一书的书稿,于1991年6月3日通过了该丛书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将于近日经过最后的修饰润色后,付梓出版。丛书评审委员会对《赫哲族文学》书稿做了认真的审阅,一致认为,这部书稿所占有的资料极为充分翔实,论述框架安排得体,既有宏观论述又有微观分析,显示出了较高的理论功力,并在某些具体研究方面有所发现有所突破。评审委员会对这部书稿的作者徐昌瀚、黄任远两位同志富有创造性的……
“狗父神母”考略
1991年 03期
作者: 张应和
在苗族盘瓠崇拜问题的研讨中,湘西境内流传的“狗父神母”神话早已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不少文章指出,“狗父神母”即盘瓠、高辛女,“狗父神母”神话的流传即是苗族盘瓠崇拜的民俗象征。但仔细考察,问题却并非如此简单。首先,我们来全面比较一下苗族“狗父神母”神话跟史载盘瓠神话的异同。据笔者所知,在湘西州现存的苗族古籍(主要是口碑资料)中,载有“狗父神母”神话的资料有史诗五部(龙炳文《苗族古老话》、石宗仁《苗族史诗》、石昌炽《溯源……
高歌《诗经》有土家
1991年 03期
作者: 彭南均
《诗经》在我国文化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集,而且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社会史料和文化史料。《诗经》研究已经历了许多世纪,许多朝代,许多不同时代的人们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研究。经学家、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语言学家、考古学家、博物学家都曾研究了《诗经》,考察了不同的方面,得出了一定的结论。但是对《诗经》从民俗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尚不够深入。笔者在本文中仅就民俗的某一方面加以探讨,介绍土家族人民是在什么场合下高歌《诗经》的,歌唱哪些内容,有哪些唱腔,这些不同唱腔的特色是什么,以此奉献给有关专家、学者,作为探入研究的资料。
《中国少数民族的假面剧》一书在日出版
1991年 03期
作者: 夏宇继
由后藤淑和广田律子(旧姓中原)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的假面剧》一书已于1991年4月1日由日本木耳社出版。这本装帧精美的论文集是根据中国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和日本中国民俗研究会之间的协定,在从1988年至1989年间双方共同进行的三次联合调查的基础上编辑而成的。其中收集了中方学者庹修明、顾朴光、潘朝霖和日本昭和女子大学教授后藤淑、神奈川大学讲师广田律子的调查报告及研究论……
听众在史诗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1991年 03期
作者: 郎樱
在以往的史诗研究中,史诗本文研究、史诗的社会、文化涵义研究,一直占着主导地位。现在,对于史诗的创作者与传播者——民间歌手的研究也开始受到重视。然而,对于史诗的接受者、民间歌手演唱的对象——听众的研究,则显得十分薄弱,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文学的存在离不开作者、作品、读者这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交互作用、活动,才使作品具有生命,文学得以存在。因此,应该从作者、作品、读者三位一体结构中去考察文学作品。读者研究在书面文学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读者在文学中的重要性已被越……
十年耕耘 一朝收获——读《清代满族作家文学概论》
1991年 03期
作者: 赵志忠
满学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学科。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满学在我国还很落后,许多领域还是一片荒芜。作为满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满族文学就是如此。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满族文学史》,对清代满族作家文学的系统沦述也未曾有过。现在,张菊玲副教授的《清代满族作家文学概论》一书的出版,填补了满族作家文学研究的空白,成为国内外第一部系统介绍和评价清代满族作家文学的专著,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福乐智慧》的世界文化学术思想背景
1991年 03期
作者: 江河水 热依罕
《福乐智慧》是我国维吾尔族思想家和诗人优素甫·哈斯·哈吉甫于回历462年(公元1069~1070)写成的一部长篇哲理劝谕诗。全诗长达13000多行。长诗通过国王日出和大臣月圆、大臣之子贤明及隐者觉醒四个象征性人物之间的对话,表达了作者经国治世的政治伦理学思想,是反映当时维吾尔族喀拉汗王朝时期的社会政治、历史和文化思想的史诗性的著作。自它的手抄本重新被发现以来,引起来了愈来愈多的国际、国内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和广泛注意,并已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回到顶部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外国文学网
中国民俗学网
中国民族文学网©1999-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五号11层西段
邮编:100732
邮箱:iel-network@cass.org.cn
京ICP备05072735号
(010)65138025
100732
iel-network@cass.org.cn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五号11层西段
中国民族文学网©1999-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