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刊物>民族文学研究>往期期刊>1990年>04期
年度: 刊号: 关键词:
回族作家沙陆墟创作简论 1990年 04期
作者: 贾羽
上在当代回族作家中,有一位高龄高产作家,他就是年已77岁的回族小说家沙陆墟。1989年12月,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宁夏回族文学研究所等单位,就沙陆墟已经出版的17部长篇小说在无锡梅园召开了“沙陆墟创作研讨会”。来自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上百名文学理论家和编辑、作家,针对沙老的创作发表了看法。后来,这些文章结集为《沙陆墟研究》……
柯尔克孜族民间叙事诗的历史演变及其主要特征 1990年 04期
作者: 张彦平
广义的柯尔克孜民间叙事诗包括这样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产生于这个民族远古时代幻想奇特的神话史诗 以歌颂由野蛮向文明过渡时期,其祖先杀伐征战,艰苦创业为主旨的英雄史诗 产生于这个民族近现代,融叙事、抒情于一体的,反映阶级斗争、民族斗争和爱情生活的长诗。柯尔克孜民间叙事诗历史悠久,规模……
《民族文学研究》1990年总目录 1990年 04期
作者:
……
论萨都剌诗歌的艺术风格 1990年 04期
作者: 祝注先
元朝国祚不过百年,且又是由勃兴于大漠草原的蒙古贵族入主中原所建立的政权。就诗坛而言,无论从纵的历时角度与三唐两宋相较,还是以横的共时关系与散曲杂剧作比,都显得甚为寂寞。综观有元一代的诗歌创作,真正在思想、艺术上具有审美特色的诗人,倒是应当首推少数民族出身的萨都……
略谈《蒙古秘史》的文学特征 1990年 04期
作者: 色道尔吉
《蒙古秘史》(亦称《元朝秘史》,以下简称《秘史》)是描写蒙古黄金家族历史的著作。全书共12章,282节(学术分节)。从书末所记“大聚会,鼠儿年七月,写毕于客鲁涟河阔迭额阿刺勒地方的朵罗安孛勒答合和失勒斤扯克之间的行宫”的文字来看,大约于公元1240年已基本形成,并长期存放在皇室档案库里,是鲜为人知的“内部读物”。实则《秘史》是第一部有文字记载的蒙古史书,它的丰富内容大大超出家族史的……
藏族文学对蒙古族文学传统的影响 1990年 04期
作者: 亚力山大·费多代夫
本文是作者在幕尼黑举行的第四届国际藏学会议上提交的论文,刊于海尔格·尤巴克(Helga Uebach)和居于西德藏胞邦隆(Jampa L.Panglung)编辑的《第四届国际藏学会论文集》157—161页,西德幕尼黑1988年出版。
首届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奖颁奖会暨第四届全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学术讨论会在昆明举行 1990年 04期
作者: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少数民族文学分会主办的“首届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奖颁奖会暨第四届全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学术讨论会于”一九九○年八月廿六日至三十日在昆明举行。来自北京、内蒙古、辽宁、吉林、山东、湖北、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宁夏、新疆的近九十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此次授奖共分四类。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做过开拓性、建设性贡献的数位学术……
论萨都剌怀古诗中的忧患意识 1990年 04期
作者: 马志福 马卫平
元代诗坛,与有元一代文学的代表“曲”相比,显然较为寂寞。许多诗作题材贫乏,艺术风格平庸,且多纤浓繁缛之作。号称“元代四大家”的虞集,杨载、范椁、揭傒斯,其作品也流于空泛浮浅,未能摆脱因袭摹仿的窠臼。然而,萨刺都的诗风“清而不俳,丽而不缛,真能于袁、赵、虞、杨之外别开生面也”。萨都刺,字天锡,号直斋,是元代著名……
关于“苍狼白鹿”的美丽传说及其他——纪念《蒙古秘史》七百五十周年 1990年 04期
作者: 扎拉嘎
今年,是《蒙古秘史》撰迄七百五十年。《蒙古秘史》也称《元朝秘史》,产生于1240年,是古代蒙古文化史上的一次辉煌日出。它不仅是一部世界著名的历史著作,而且是一部集古代蒙古族文学、语言和哲学成就的百科全书。它吸收和总结了在它之前的、一直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蒙古民间文化的优秀成果,开创了蒙古书面文化的先河。它对在它之后的蒙古文化产生了深远……
简述哈萨克英雄史诗中的几种生活模式 1990年 04期
作者: 穆塔里甫
英雄史诗被誉为百科全书的关键所在,是其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和宏大的篇章结构。其中,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又占有突出的地位。大家知道,英雄史诗是以浪漫主义的幻想,描写传奇式的超然勇士同人格化的自然力——魔鬼和邪恶的社会势力的斗争,难以找到真实的社会和生活斗争的历史史实。但是,英雄史诗又并非是完全脱离社会历史和生活内容的虚构。就哈萨克英雄史诗而言,结合北方民族史和哈萨克的一些古代……
宗室恩华与《求真是斋诗草》 1990年 04期
作者: 邓伟
恩华(约1810—1860),字缄庵,清廷宗室。生活年代当嘉庆、道光、咸丰三朝,卒于咸丰末年。恩华青年时曾任宫廷侍卫,后来官至理藩院尚书。恩华诗集名《求真是斋诗草》,分上下两集。未系年,约按写作年代顺序排列,诗作多为长篇。诗集系恩华逝后由其子旌伯侍卫、女婿锡璋等整理刊出。卷首有芝生瑞常于咸丰十一年所写之序,对恩华的生平、品……
论蒙古厌世主义诗歌 1990年 04期
作者: 巴·布林贝赫
这里发表的文字是巴·布林贝赫教授的专著《蒙古诗歌美学论纲》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是英雄主义诗歌时期,着重论述了蒙古英雄史诗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认为蒙古英雄史诗是原始游牧民族语言艺术的典范,其人物性格是半神半人化的,基调是英雄主义的,风格是崇高的。紧接着厌世主义诗歌的是民主主义诗歌时期,它是随着历史的迈进,在民族意识强化和创作主体觉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基调是人文主义、民主主义的,创作方法是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是个性化的。原文为蒙古文,翻译时有删节。(——译者注)……
《波努河》读后致作者 1990年 04期
作者: 关纪新
杯昌君: 你好! 《波努河》出版后不久,即收到了你热情的赠书。而让我愧对的是,因为忙,没能及时拜读。直到最近才认真地读过。尽管迟了,我还是要真诚地向你——这本瑶族第一部长篇小说的作者——表示祝贺!一个北方满族人向一个南国瑶族人遥寄的这种祝贺,也许正体现的是民族文坛上大……
面对记忆里的窝坨街——评孙健忠的《死街》 1990年 04期
作者: 王炘
窝坨街子民们较我们有幸的,是他们不知从何年何月何日起就免遭“今天”“明天”、或“今年”“明年”的折磨,对窝坨街给予他们的那种寂静如死水的生活,永远表示出一种特有的满足,因而也永远不需要用自己的脑壳去构想一切与“未来”相关的概念。窝坨街子民们当然也在占有时间,但绝非在这时间中自觉历史和未来,而是象大自然中……
“推开沉重的历史之门”——读朱春雨的长篇新作《血菩提》 1990年 04期
作者: 何镇邦
朱春雨的长篇新作《血菩提》先由《文学四季》刊发继而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已经有些时日了,春雨见我时总催问读过没有,他急切地想得知我读后的感想。我是了解他的心情的。《血菩提》是他的第八部长篇小说,他在这部长篇新作上倾注了三年半的心血。更重要的是,这部作品作为他计划中的长篇系列《浪漫的满洲》之一,写的是他储藏得最久、属于他独有的又最具有他的民族特色的题材。春雨在这部书的《跋》中这样说,“我在我的前……
读马明康《十二寡妇》札记 1990年 04期
作者: 白崇人
三月中旬,收到寄自云南沙甸的一个邮件,拆开后,见封皮为红白相间的一本厚厚的书。书名为《十二寡妇》,著者是马明康。以为是世面上流行的专以女性诱人的俗品,心中不免漾起一丝不快,便随手放置案头不读。今年的北京,气候反常,虽已暮春,但有时却寒风砭人。一天,窗外飘起冷雨,心中亦觉索然,信手拿起《十二寡妇》翻看。原来这是一部正经八板的长篇小说,情不自……
中国民族文学网©199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