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首页
本所简介
民族文学研究所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党委
纪委
机构设置
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
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
藏族文学研究室
蒙古族文学研究室
民族文学理论研究室
民族文学数据与网络研究室
作家文学研究室
《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
办公室
新闻资讯
社科要闻
本所资讯
学术活动
以往活动
党建工作
党建活动
党支部活动
工青妇活动
离退休工作
学习专栏
学人档案
学部委员
在职研究人员
离退休学者
学术研究
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
学术刊物
学会中心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
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蒙古文学学会
中国蒙古学学会
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学会
中国《江格尔》研究会
《格萨尔》研究中心
口头传统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学术资源
科研成果库
学者信息库
专题数据库
通知公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首页
本所简介
民族文学研究所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党委
纪委
机构设置
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
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
藏族文学研究室
蒙古族文学研究室
民族文学理论研究室
民族文学数据与网络研究室
作家文学研究室
《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
办公室
新闻资讯
社科要闻
本所资讯
学术活动
以往活动
党建工作
党建活动
党支部活动
工青妇活动
离退休工作
学习专栏
学人档案
学部委员
在职研究人员
离退休学者
学术研究
学术著作
学术论文
获奖成果
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
学术刊物
学会中心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
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蒙古文学学会
中国蒙古学学会
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学会
中国《江格尔》研究会
《格萨尔》研究中心
口头传统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学术资源
科研成果库
学者信息库
专题数据库
通知公告
首页
本所简介
机构设置
新闻资讯
党建工作
学人档案
学术研究
人才培养
学术刊物
学会中心
学术资源
通知公告
首页
>
学术刊物
>
民族文学研究
>
往期期刊
>
1990年
>
03期
往期期刊
2025年
2024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年度:
刊号:
请选择
01
02
03
04
05
06
关键词:
请选择
篇名
作者
译者
中文摘要
关键词
栏目:
请选择
民间文学论坛
作家文学研究
理论探索与思考
书评·动态
国外研究之窗
其他
古代民族文学
口头传统与民族文化
蒙古族青年作家评论小辑
现当代民族文学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文学研究小辑
多民族文学叙事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研究
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与理论视野
沈从文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族民间文学
创世英雄与氏族英雄在傣族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傣族神话史诗《巴塔麻嗄棒尚乐》评介
1990年 03期
作者: 刘辉豪
《巴塔麻嘎棒尚乐》是一部具有浓郁神话色彩的创世史诗.早在三百七十多年前,傣族重要诗歌论著《论傣族诗歌》里,称之为傣族五大诗王之一,可见它在傣族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裕固族珍贵的文化遗产——裕固族创世史诗的调查和介绍
1990年 03期
作者: 高启安
裕固族不仅有自己丰富的歌谣、叙事诗、故事、谚语、迷语等民间文学形式,还有一部鲜为人知的创世纪史诗——《沙特》.遗憾地是目前还没有人对此加以系统的搜集、整理.其片断虽曾见诸于刊物,但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致使这部裕固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濒临绝地.……
纳西族文学发展模式初探
1990年 03期
作者: 木霁弘
纳西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中的一员,有着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模式.文学是文化的一隅,纳西族文学在促进纳西族整体向前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这样一个民族的"历时"文学发展模式进行研讨,也许能够为其它民族文学的进步提供借鉴.……
一曲母系氏族崩溃的挽歌——哈尼族“哭嫁歌”
1990年 03期
作者: 毛佑全
当父权制和一夫一妻制随着私有财产的份量超过公有制财产以及随着对继承权的关切而占了统治地位的时候,婚姻的缔结便完全依经济上的考虑为转移了.——恩格斯哈尼族是我国云南边疆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山居农耕民族,蕴藏着无穷无尽……
迥然有别的创世历程与英雄业绩——几部彝族创世史诗与英雄史诗的比较
1990年 03期
作者: 阿南
羌族的《羌戈大战》、纳西族的《黑白争战》、傣族的《相猛》、《厘俸》等古代英雄史诗的发掘,为我国西南少数民族英雄史诗填补了空白,并以其独特的民族风采,为祖国民族文学百花园增添了一丛茁壮的奇卉.……
浅谈《藏族哲理诗撷英》
1990年 03期
作者: 许博东
诗是人们心声的反映,诗是生活的赞歌.在我国诗歌的形式丰富多彩,灿烂夺目,但要给人以美好的愿望,有寓意、写真实的诗歌当首推最近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郑经超同志编译、整理的《藏族哲理诗撷英》了……
孤儿故事特色浅谈
1990年 03期
作者: 张瑞华
在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园地里,孤儿故事是一朵奇艳的花,具有独特的风格,我国各少数民族,特别喜爱孤儿故事,经常用它来教育少年儿童,因此,孤儿故事在民间流传极广,影响很深.孤儿是社会动乱和自然灾害的产物.因此,孤儿故事的产生与流传,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在无阶级的原始社会有没有孤儿?……
谨严有序的创世神话论著——读陶阳、钟秀《中国创世神话》
1990年 03期
作者: 袁珂
不久前我得到一本日本白川静博士著的《中国神话》(王孝廉译),见书中有转述他人的话说"中国被称为是没有神话的国家",是令人大吃一惊.我相信白川先生定不会这样看,因为他研究中国神话很有成绩,还写了坚实有分量的书.不过他毕竟还是说:"那些失去故事性的片断神话被称……
路途有多远,我们还不知道——傅查新昌印象及作品散论
1990年 03期
作者: 安德海
一个总嫌生存的空间太小太窄的骚动不安的灵魂,一个又在人数不到两万的民族的历史与未来之间畅游翱翔的幸运儿,短短的几年里换了三个工作单位,短短的几年里也发表了数十万字的作品.……
云南少数民族改革文学的流变
1990年 03期
作者: 张直心
变革的时代潮流,将云南民族文学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空间,使边地一些少数民族的书面文学从无到有,使佤族、哈尼族、僳僳族、怒族、阿昌族等少数民族作家能够携着他们笔下的人物走出部落,走出深山峡谷,第一次步入当代文坛.改革与边地少数民族作家自身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民族文学的命运休戚相关,因……
维吾尔族叙事诗的结构原则
1990年 03期
作者: 热依罕
维吾尔族的叙事诗很发达,且数量众多,自成一体.从历史上看,叙事诗几乎成为维吾尔族叙事作品的唯一形式,一直为维吾尔族人民所喜闻乐见,这不仅是因为叙事诗充分表达了维吾尔族人民的思想和情感,还因为其以最易于接受的结构形态表现出来,极好地体现着民族的传统风格和艺术特……
西藏《格萨尔》与巴尔底斯坦《盖瑟尔》的比较
1990年 03期
作者: 徐国琼
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主编的《格萨尔研究》第四辑上,刊载了两篇介绍巴尔底斯坦《盖瑟尔》的文章.一篇是巴基斯坦学者赛义德·穆罕默德·阿巴斯·阿加兹米的《盖瑟尔的故事》(陆水林译) 另一篇是西德学者波恩大学教授科劳斯·萨加斯特的《格萨尔——伊斯兰教的魔鬼》……
《玛纳斯》的悲剧美
1990年 03期
作者: 郎樱
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篇幅浩瀚,内涵十分丰富,它是反映古代柯尔克孜民族社会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多学科的学术价值 它又是一部规模宏伟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美学范畴内,从美感效果角度对美的现象形态进行分类,一般分为崇高、优美、……
论英雄神话中的血亲婚原型
1990年 03期
作者: E.梅列金斯基
学术界不止一次地探讨过神话和文学作品中的血亲婚母题,所根据的材料,主要是奥狄浦斯故事,所采用的方法,大多是心理分析法.所谓奥狄浦斯情结,指的是婴儿对母亲怀有一种被压抑的潜意识情欲(恋同胞姐妹的情况并不多见),同时嫉恨父亲(恨亲兄弟的情况也不多见),并对父亲有一种负罪感.……
生活的写照,历史的画卷——从《格萨尔王传》看古代藏族社会与宗教
1990年 03期
作者: 杨恩洪
藏族是一个崛起于青藏高原的古老民族.很久以前,藏族的先民便生息在高山雪域之中,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部族的迁徙与战争,分分合合,逐渐融合成为现今的藏民族.自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的建立及创制藏文起,至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这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虽然受宗教的影响颇深,但仍……
白族地区有关《格萨尔王传》的传说及其民俗活动的调查
1990年 03期
作者: 章虹宇
近年来,笔者在云南鹤庆、剑川、洱源白族地区和丽江、宁蒗、永胜等地白、普米族中间作民族文化田野考察,采录到《夏宗格萨尔》等格萨尔传奇故事四则及有关的民俗资料约20万字.《夏宗格萨尔》和《格萨尔王传》同是叙述英雄格萨尔降妖伏魔、为民造福的故事,……
回到顶部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外国文学网
中国民俗学网
中国民族文学网©1999-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五号11层西段
邮编:100732
邮箱:iel-network@cass.org.cn
京ICP备05072735号
(010)65138025
100732
iel-network@cass.org.cn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五号11层西段
中国民族文学网©1999-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