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刊物>民族文学研究>往期期刊>1990年>01期
年度: 刊号: 关键词:
西藏众神谱——《西藏的神灵和鬼怪》简介 1990年 01期
作者: 谢继胜
《西藏的神灵和鬼怪——西藏保护神的肖像与崇拜》一书是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已故高级讲师内贝斯基博士的成名之作,是藏学、神话学、比较宗教学、民族学、民俗学方面享有声誉的学术专著,著名藏学家威利教授将它列为藏学经典著作之一。该书分……
李乔小说的社会价值 1990年 01期
作者: 李骞
李乔是当代文坛上具有影响的作家,他的小说对于当代文学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李乔的小说自觉地在一个民族解放的社会空间上表现彝族人民政治上的解放和经济上的改革。通过中国当代彝族人民政治上的解放、经济上的翻身、文化上的进步,艺术地展示了凉山彝族人民从部落奴隶制走向社会主义制度的特殊社会历程。
历史感·异域情——读博格达·阿卜都拉《巴基斯坦抒怀》 1990年 01期
作者: 王堡
读过一首诗之后,诗的内涵美,如果使人的心灵引起微妙、纷繁的律动,触发出超越时空的无限思绪,这就说明这首诗有了艺术魅力,“一首诗仅仅具有美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魅力,必须能按作者愿望左右读者的心灵。”这首诗才具有诗的生命。近读维吾尔族诗人博格达·阿卜都拉的组诗《巴基斯坦抒怀》,我就有这样的感觉。
《彝族诗文论》浅析 1990年 01期
作者: 王冶新
彝族古代文艺理论著作的发现彝族是一个有着古老文化,有着相当完备的民族文字的民族。就贵州而论,他们有着许多用老彝文抄写的古籍,至今民间还有留存。这种老彝文向来掌握在大小布摩(毕摩、贝玛)的手里,一般人能识读的很少 近年来才开始在青少年中推行。从五十年代起,毕节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以王兴有、罗……
《英和与奎照》:双重的收获 1990年 01期
作者: 关纪新
十多年前的满族古典文学学术园地里还是一派荒芜。而今通过一批拓荒人的劳作,情况已经改观。近年来,在这块园地上不时可以看到可喜的“开镰收获”。大连大学于植元教授所著《清代满族著名文学家英和与奎照》(简称《英和与奎照》,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一书,可被看作是其中有代表性的成果之一。
论苗族古歌繁荣的文化渊源 1990年 01期
作者: 杨正伟
苗族古歌是苗族古代社会的“编年史”,是苗族先民的“百科全书”。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资料,苗族古歌主要有创世古歌、婚姻古歌、“理经”古歌、生产古歌、迁徙古歌、祭祀仪式古歌等六大类型。这些古歌,短则数千行,长则上万行。这些宏篇巨制,是在怎样的文化历史环境中得以繁荣丰富、……
四十而不惑 1990年 01期
作者: 黄达武
姜逾老逾辣。黄钲四十岁前写《江和岭》,四十岁后写《村债三题》,但后者比前者更自然更贴近生活更显出艺术的功力,这预示着他的创作已进入一个蜕变的蝉脱质跃阶段。饱经了生活的苦辣甘辛,黄钲对严峻的现实报以几分揶揄几分幽默几分笑意,而心窝胸臆间激荡的,还是那股浓浓的对家……
人类的两次起源——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创世神话 1990年 01期
作者: 伊藤清司
一人类出现神话的诸类型在中国西南地区,交错地聚居着许多起源与系统多有差异的少数民族。这些民族由于其历史、生活其间的自然环境以及各自的生产形态的相异,分别创造出独特的文化。另一方面,又通过长时期与汉族及少数民族之间的接触交流,各种文化不断相互影响以迄于今日。其结果,中国西南地区诸民族的文化,呈现出复杂多彩的状态,即各自保持……
爱的追求 美的艺术——评《中国民间情歌·少数民族卷》 1990年 01期
作者: 张呈富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民间歌谣中,以描写男女爱情生活为题材的情歌,占有相当的比重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我国少数民族的情歌,更是剔透玲珑,异彩纷呈,其数量之多,艺术之美,早已遐迩闻名,举世称颂,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瑰宝。最近有幸读了上海……
祝贺与希望——《侗族文学史》读后感 1990年 01期
作者: 王平凡
由贵州、广西、湖南、湖北四省(区)有关部门、中央民族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联合编写的《侗族文学史》,从1984年开始,至1987年,经过三年多的时间,完成了撰写工作。1988年2月,经《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编审委员会……
现代文化与传统意识双重观照下的“侗民族意识”——试评《当代侗族短篇小说选》 1990年 01期
作者: 钟南 萧川
《当代侗族短篇小说选》是第一部侗族作家短篇小说集,是侗族短篇小说创作发展过程中的第一块里程碑。捧读时,兴奋而欣喜,阅毕掩卷沉思,一种在现代文化与传统意识双重观照下的“侗民族意识”,清晰地层现在眼前,令我们激动。小说集收入20位侗族作家的28篇作品。作者中,既有象苗延秀、滕树嵩、张作为等在侗族文坛上笔耕了几十年且著作丰厚的老作家,也有象袁仁……
首届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成果颁奖大会在京举行 1990年 01期
作者: 伊澈
新春佳节前夕,在京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界老中青年专家、学者济济一堂,举行首届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成果颁奖大会。钟敬文、贾芝、马学良等17人获个人荣誉奖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主编毛星)、《藏族文学史》(佟锦华等编著)等四部著作获著作荣誉奖 《文艺民族化论稿》(梁一孺著)、《壮族民间文学散论》(蓝鸿恩著)等七部著作获最佳著作奖 《屈原族属初探》(龙海清、龙文玉作)等三篇文章获最佳论文奖 《民谣研究》(赵成日著)、《侗族文学史》(张人位等主编)等三十四部著作获优秀著作奖 《新时期……
关于阿拜的全新研究——评哈拜的《阿拜和他的作品》 1990年 01期
作者: 努尔哈森·哈兹别霍夫
1987年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了哈拜学术专著《阿拜和他的作品》。这部著作有两点出乎我们的预料:第一,它是中国研究阿拜的第一部著作 第二,研究者属于另一民族——锡伯族。哈拜为作者的笔名,其本名为哈焕章。这部著作起初是以汉文写的,曾在北京出版的刊物上发表。
关于蒙古族民间童话 1990年 01期
作者: 张锦贻
蒙古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在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中,流传在不同地区的蒙古族民间童话,真象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世世代代的蒙古族人民通过神奇、优美、瑰丽的童话故事,反映一代代人的理想、希望和对现实的爱憎 也表现出蒙古族聚居地……
纵横交错的文化交流网络中的《召树屯》 1990年 01期
作者: 刘守华
几年前,我写过一篇论述傣族长诗《召树屯》的原型——孔雀公主故事的流传演变过程的文章。人们对这一著名作品的兴趣多年不衰,近年又有一系列研究成果问世。姚宝瑄在《民族文学研究》1987年第5期发表的《与之渊源关系——兼谈中国鸟衣仙女型传说对古代印度的影响》,东方既晓在《云南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发表的《<朗退……
《中国历代少数民族文论选》注释商补 1990年 01期
作者: 王发国
《中国历代少数民族文论选》(以下简称《文论选》),是一部具有鲜明特色的书。它在有限的篇幅里,依次编录了包括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彝族、壮族、满族、侗族、白族、土家族、傣族、纳西族、柯尔克孜族、古拓跋氏、色目人等十五个少数民族的三十多位古代文论家的六十余篇文论著华。其中有专著、有单篇,有诗歌、有论……
中国民族文学网©199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