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首页
本所简介
民族文学研究所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党委
纪委
机构设置
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
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
藏族文学研究室
蒙古族文学研究室
民族文学理论研究室
民族文学数据与网络研究室
作家文学研究室
《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
办公室
新闻资讯
社科要闻
本所资讯
学术活动
以往活动
党建工作
党建活动
党支部活动
工青妇活动
离退休工作
学习专栏
学人档案
学部委员
在职研究人员
离退休学者
学术研究
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
学术刊物
学会中心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
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蒙古文学学会
中国蒙古学学会
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学会
中国《江格尔》研究会
《格萨尔》研究中心
口头传统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学术资源
科研成果库
学者信息库
专题数据库
通知公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首页
本所简介
民族文学研究所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党委
纪委
机构设置
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
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
藏族文学研究室
蒙古族文学研究室
民族文学理论研究室
民族文学数据与网络研究室
作家文学研究室
《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
办公室
新闻资讯
社科要闻
本所资讯
学术活动
以往活动
党建工作
党建活动
党支部活动
工青妇活动
离退休工作
学习专栏
学人档案
学部委员
在职研究人员
离退休学者
学术研究
学术著作
学术论文
获奖成果
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
学术刊物
学会中心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
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蒙古文学学会
中国蒙古学学会
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学会
中国《江格尔》研究会
《格萨尔》研究中心
口头传统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学术资源
科研成果库
学者信息库
专题数据库
通知公告
首页
本所简介
机构设置
新闻资讯
党建工作
学人档案
学术研究
人才培养
学术刊物
学会中心
学术资源
通知公告
首页
>
学术刊物
>
民族文学研究
>
往期期刊
>
1988年
>
02期
往期期刊
2025年
2024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年度:
刊号:
请选择
01
02
03
04
05
06
关键词:
请选择
篇名
作者
译者
中文摘要
关键词
栏目:
请选择
民间文学论坛
作家文学研究
理论探索与思考
书评·动态
国外研究之窗
其他
古代民族文学
口头传统与民族文化
蒙古族青年作家评论小辑
现当代民族文学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文学研究小辑
多民族文学叙事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研究
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与理论视野
沈从文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族民间文学
在高原,刮起了一股文学变革之风——新时期西南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纵横谈
1988年 02期
作者: 李丛中
长期以来,人们都把文学的晴雨表安放在大城市,安放在作家云集的地方。为他们的一部新作而鼓吹,为他们提出的一个文学主张而争论,为文学的繁荣而欢呼,为文学的歉收而焦灼,凡是文学的阴晴冷暖,在晴雨表上都有灵敏而迅速的反应。而滋生在祖国西南边疆的大山皱褶里的少数民族文学,……
侗族作家苗延秀
1988年 02期
作者: 蒙书翰
建国初期,我们侗族有了第一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为侗族现当代文学的发展竖起了一块里程碑。他就是中国作家协会广西分会副主席苗延秀同志。到目前为止,有四本正式出版的作为高校文科教材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均选入了苗延秀的作品。苗延秀,广西龙胖各族自治县平等村……
论老舍的喜剧“新试验”
1988年 02期
作者: 马焯荣
一老舍总结他创作喜剧《西望长安》的经验时认为:该剧不但塑造了反面喜剧人物,而且塑造了正面喜剧人物,因而是他在喜剧创作上的一个“新试验”。其实,老舍在建国以后的话剧创作,从《方珍珠》到《火车……
论民间故事情节组合的“三段式”
1988年 02期
作者: 周隆渊
优秀的民间故事具有长盛不衰的艺术生命力。民间故事之所以在民间广为流传、世代相承,除了故事内容具有深刻的人民性和社会性,还在于故事情节结构具有易讲、易听、易记、易传的特点。民间故事的口头流传……
开放性与封闭性——民族审美心理的基本特征
1988年 02期
作者: 梁一孺
无论从时间纵向或空间横向看,民族和民族心理素质都是形态结构别具一格的开放体系。民族作为社会群体,它的形成和发展不能与世隔绝,否则就会在自我孤立中停滞、蜕化以至消亡。民族审美心理的构成从本质上说也是动态的,外向的,它的变异更新大体和民族的开放趋势同步,和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深度成正比。一个面向世界的民族,其审美观念总是充满着生命的活力,不断突破自身的局限而常青常新。在民族心理的整体结构中,审美观念特别敏感,特别活跃,富于求知求新的品格 ……
中国各民族文学的化合反应
1988年 02期
作者: 邓敏文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在社会科学领域与自然科学领域之间,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确实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本文就是企图运用自然科学中的某些化学原理来探索或解释中国各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问题。
女真英雄传奇的历史价值
1988年 02期
作者: 汪玢玲
近年已发表和尚未发表的近三百篇满族先民女寞人的口碑传说,是极其珍贵的女真英雄传奇,可作《金史》之别传来读,颇富学术价值。它曲折地反映了肇兴于白山黑水间,以“楛矢石弩”著称于史的古肃慎族强悍后裔的英勇斗争业绩,补充了史籍之不足,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以之和历史作比较研究,发现它们之间惊人地相似,传奇中那些神异的浪漫主义的描绘,富有活力地补充了历史的简括厥文。这对于我们理解这一极为强悍而史料甚少的民族,极为重要,它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高尔基所说的“不懂得人民口头创作,就不懂得人民的历史”的深刻含义。在历史上,女真族的勃兴建国,可分三个时期:一是大约七世纪时的渤海国 一是……
论唐加勒克的诗作
1988年 02期
作者: 鼎鹭
唐加勒克·觉勒德(1903—1947)是我国哈萨克近代文学史上的一位著名民主主义革命诗人,也是一位唤起人民进取抗争、反对巴依权贵和盛世才独裁统治的不屈斗士。诗人自幼酷爱诗歌,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开始写诗。后来,他屡遭巴依、官吏、反动派的驱逐、通缉、囚禁、迫害,后被病魔夺去生……
我国蒙古文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1988年 02期
作者: 刘成
中国蒙古文学学会筹备组、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文学学会最近在呼和浩特联合举办了蒙古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发奖大会。一百零一部(篇)优秀科研专著和论文获奖,其中蒙文专著和论文占84%,在获奖人员中副教授……
评柯尤慕·图尔迪的小说创作
1988年 02期
作者: 刘有华
著名的维吾尔族作家柯尤慕·图尔迪在三十二年的创作生涯中,已经为我们创作了60多个短篇小说,5个中篇小说和两部长篇小说。自治区作协主席阿不列孜·那孜尔在《在决议指引下繁荣发展我区少数民族文学……
文化背景与故事传承——对32位民间故事讲述家的综合考察
1988年 02期
作者: 刘守华
近年来,对民间故事讲述家的发现与研究,在我国民间文艺学界引起广泛重视,给故事学的发展开拓出一个新的天地,产生了良好影响。在我国各族民众中,不见经传的故事讲述家不可胜数。已知名的故事讲述家,据巫瑞书所列出的,已达127人。最近我查阅有关资料,将这个数字增加到141人。可惜对其中大部分人的情况,我们知之甚……
民间故事与民族观念——从黎族民间传说谈起
1988年 02期
作者: 韩伯泉
每个民族都有其民族观。只不过有些弱小民族,由于发展比较缓慢,又没有文字,很难把它表述出来,形成一种理性的观念。故此,一谈到“民族观”,就往往忽略少数民族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久而久之,形成一种偏见:讲民族关系,似乎只讲汉族怎样看待少……
珞巴族民间故事的审美效应与审美构成
1988年 02期
作者: 于乃昌
一、珞巴族民间故事界说探讨民间故事的美学问题,首先需要廓清民间故事的范围和类别,即需要对探讨的对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这是研究问题的前提。基于珞巴族文化发展现状的特殊性,在谈及正题之前,我想首先谈一下珞巴族神……
关于《江格尔》等史诗产生年代问题的探讨
1988年 02期
作者: 柳湖
1988年3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史诗课题组召开学术讨论会,围绕《江格尔》等史诗产生年代这个中心议题展开了讨论。讨论会由少文所史诗课题组负责人之一降边嘉措主持,副所长、课题组负责人之一仁钦道尔吉就《江格尔》产生年代问题作了……
荣祥青年时代的诗歌创作
1988年 02期
作者: 席永杰
荣祥(1894—1979),字耀宸,蒙古族云硕布氏,土默特旗人,是内蒙古著名的诗人、学者,二十年代即获“塞外文豪”之誉。但对这位卓有成就的少数民族诗人,学术界却论者甚少。笔者不吝疏才,对其作以简要介绍,不经之处,还希就正于大方之家。
中国神话学会首届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
1988年 02期
作者: 罗
在河南省委宣传部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南分会、河南大学的大力支持下,以探求中国神话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研究中国各民族神话的民族特点为中心议题的中国神话学会首届学术研讨会,1987年10月19日至23日在河南省郑州召开。研讨会上宣读的37篇论文中,有的以汉……
回到顶部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外国文学网
中国民俗学网
中国民族文学网©1999-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五号11层西段
邮编:100732
邮箱:iel-network@cass.org.cn
京ICP备05072735号
(010)65138025
100732
iel-network@cass.org.cn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五号11层西段
中国民族文学网©1999-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