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首页
本所简介
民族文学研究所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党委
纪委
机构设置
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
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
藏族文学研究室
蒙古族文学研究室
民族文学理论研究室
民族文学数据与网络研究室
作家文学研究室
《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
办公室
新闻资讯
社科要闻
本所资讯
学术活动
以往活动
党建工作
党建活动
党支部活动
工青妇活动
离退休工作
学习专栏
学人档案
学部委员
在职研究人员
离退休学者
学术研究
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
学术刊物
学会中心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
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蒙古文学学会
中国蒙古学学会
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学会
中国《江格尔》研究会
《格萨尔》研究中心
口头传统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学术资源
科研成果库
学者信息库
专题数据库
通知公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首页
本所简介
民族文学研究所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党委
纪委
机构设置
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
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
藏族文学研究室
蒙古族文学研究室
民族文学理论研究室
民族文学数据与网络研究室
作家文学研究室
《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
办公室
新闻资讯
社科要闻
本所资讯
学术活动
以往活动
党建工作
党建活动
党支部活动
工青妇活动
离退休工作
学习专栏
学人档案
学部委员
在职研究人员
离退休学者
学术研究
学术著作
学术论文
获奖成果
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
学术刊物
学会中心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
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蒙古文学学会
中国蒙古学学会
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学会
中国《江格尔》研究会
《格萨尔》研究中心
口头传统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学术资源
科研成果库
学者信息库
专题数据库
通知公告
首页
本所简介
机构设置
新闻资讯
党建工作
学人档案
学术研究
人才培养
学术刊物
学会中心
学术资源
通知公告
首页
>
学术刊物
>
民族文学研究
>
往期期刊
>
1985年
>
04期
往期期刊
2025年
2024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年度:
刊号:
请选择
01
02
03
04
05
06
关键词:
请选择
篇名
作者
译者
中文摘要
关键词
栏目:
请选择
民间文学论坛
作家文学研究
理论探索与思考
书评·动态
国外研究之窗
其他
古代民族文学
口头传统与民族文化
蒙古族青年作家评论小辑
现当代民族文学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文学研究小辑
多民族文学叙事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研究
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与理论视野
沈从文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族民间文学
开拓·探索·改革——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第三届年会概述
1985年 04期
作者: 王克勤
一九八五年八月十日至十五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在乌鲁木齐市召开了第三届年会。来自17个省(区)、市的汉、满、蒙古、藏、回、维吾尔、壮、土、土家、柯尔克孜、哈萨克、乌孜别克、锡伯、朝鲜、日、塔塔尔、彝、纳西、傣、塔吉克二十个民族的115名老、中、青专家、学者欢聚一堂。
巴·布林贝赫艺术风格浅析
1985年 04期
作者: 权夫
人们把蒙古民族和内蒙古地区称为“歌舞之乡”或“诗林歌海”,这并不是溢美之词。的确,诗歌在蒙古民族中有悠久的传统,古今的诗人很多。每个诗人各有特点,正象世界上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块石头一样。草原——这块辽阔、富饶、美丽土地,这个花……
藏族青年小说家论
1985年 04期
作者: 降边嘉措 张小明
一七十年代末,藏族日渐喧腾的文坛上,偶有几个文学青年显示身手,一首小诗、一篇短文,以其独特的大胆、率直、热烈、真情,吸引了我们惊喜的眼光。何曾想到,仅短短的几年,他们已经集结成一支不小的力量,在藏族当代文学创作中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
首先自己应该清醒
1985年 04期
作者: 胡昭
近两个月里接连遇到两件事,都让我犯寻思。头一件:一位北京的青年作家来长春,这是位创作上颇有特色的新人,三十左右岁,见了面就问我:你出身于少玫民族么?我说是。他说:这就对了,你的诗里浸透着一种少数民族才有的气质和精神……。我没好意思追问下去,这种"气质和精神"是廿么样的,所以至今仍然胡涂着。
《民族文学研究》1985年总目录
1985年 04期
作者:
……
论哈萨克民间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1985年 04期
作者: 毕桪
哈萨克民间文学在漫长的历史世纪里积累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产生于不同的时代。她们虽然神彩各异,其事迹和经历也千差万别,却都带着各自的时代印记。人们从这些女性形象的身上可以窥见啥萨克妇女在历史上的命运和遭遇。
关于蒙古史诗的类型研究
1985年 04期
作者: 仁钦道尔吉
蒙古史诗研究,现在已成为世界性学科。史诗这种最早产生于人类童年时代的文学样式,如今在许多国家和民族的民间失传,只留下一些早期记录的版本。然而,蒙古史诗却很特殊:迄今在民间仍以口头形式流传着大量的作品。我去年作了初步统计,目前在国内外已经出版和已被记录但尚未出版的蒙古史诗共计约有二百八十多部。
满族作家关沫南论
1985年 04期
作者: 周玲玉
满族作家关沫南从一九三四年发表处女作《呼兰旅游漫记》至今,已度过了五十年创作生涯。在这半个世纪中,他经历过贫病交困的生活,身受过国破家亡的屈辱,在日伪统治时期和“十年内乱”中蹲过两次监狱,历尽了坎坷磨难。然而,正是在这人生……
来自土家山寨的改革之歌——评孙健忠的长篇小说《醉乡》
1985年 04期
作者: 龙长顺
《醉乡》是土家族作家孙健忠反映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改革的长篇小说,它的出版壮大了农村改革题材长篇创作的声势,产生了较大反响。《来自土家山寨的改革之歌》对这部长篇小说作了较全面的评论介绍。通过这篇文章,也许会使一些同志对这部长篇产生兴趣……
生活与文学的联想
1985年 04期
作者: 意西泽仁
1 从康定到烟台,我经历了九天的途中奔波,疲惫不堪。而我的精力却马上得到了恢复。因为与民族文学界朋友们相聚的热烈气氛把我感染了。大家是来自十几个民族的文学作者,好不容易走到了一块儿,热热闹闹,谈天说地·有各自认真思声的问题,也有各自听到的奇闻怪录 有谈作品的,也有谈生活的。
哈萨克爱情长诗《阔孜少郎与巴艳美女》初探
1985年 04期
作者: 夏宇继 木塔里甫
多少年来,植根于本族人民土壤中的哈萨克民间叙事长诗,经歌手们不断加工,口耳相传,获得了象悠悠伊犁河水一样流动的,绚丽多彩的,充满了活力的生命。其中,为数不少的爱情长诗更是以其男女主人公感人的形象和优美的艺术形式赢得了人们的赞誉。
纪念纳兰性德逝世三百周年学术讨论会综述
1985年 04期
作者: 关纪新
今年,是清代著名满族词人纳兰性德逝世三百周年。由有关学者共同发起,经《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民族团结》编辑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部、北京史学会、北京文艺学会、辽宁大学中文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承德地区文联、承德地区民委等……
《麻斯胡特》及其它——谈阿拜的叙事诗
1985年 04期
作者: 哈拜
十九世纪哈萨克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阿拜不但写过许多感人的抒情诗和哲理诗,还写过三首叙事诗。阿拜的叙事诗也和他的抒情诗、哲理诗一样,拥有广泛的读者,同样是哈萨克文学的珍品。阿拜的叙事诗是根据东方的故事和其它作品改写的。阿拜一方面借鉴了前辈阿肯们改编长诗的作法,另一方面认真学习了东方其它民族以及俄罗斯民族叙事诗的创作经……
论格桑多杰诗作的民族特色
1985年 04期
作者: 杨恩洪
翻开藏族诗人格桑多杰的诗集《牧笛悠悠》,一股股清新而浓郁的藏族乡土气息扑面而来。诗人以他的五十篇诗作,把你带到青藏高原那巍巍的雪山脚下、无垠的草滩上、叮咚的泉水边 送你到勤劳、朴实的藏族人民中 带你在历史的长河中遨游。它们……
丢掉“万能不变”的尺子
1985年 04期
作者: 孙健忠
创作和评论,是文学的两翼。近年来,民族文学创作的蓬勃发展,令人兴奋。相形之下,民族文学评论工作却不那么景气,有质量的文章似乎不多见。评而不论的多,就作品谈作品的多。拿着同样一把尺子,对不论哪一个民族的作品,都是那么量。殊不知各民族生活的差异性,造成了反映民族生活的文学作品的差异性。
发展与思考——浅谈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
1985年 04期
作者: 马旷源
我们的伟大祖国已经进入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各民族的生活随着国家的昌盛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物质文明方面,尽管有过曲折,甚至有过倒退,但是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总的说来是前进了的。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落实了民族政策和农村政策之后,这种变化就更加显著。
回到顶部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外国文学网
中国民俗学网
中国民族文学网©1999-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五号11层西段
邮编:100732
邮箱:iel-network@cass.org.cn
京ICP备05072735号
(010)65138025
100732
iel-network@cass.org.cn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五号11层西段
中国民族文学网©1999-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