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首页
本所简介
民族文学研究所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党委
纪委
机构设置
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
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
藏族文学研究室
蒙古族文学研究室
民族文学理论研究室
民族文学数据与网络研究室
作家文学研究室
《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
办公室
新闻资讯
社科要闻
本所资讯
学术活动
以往活动
党建工作
党建活动
党支部活动
工青妇活动
离退休工作
学习专栏
学人档案
学部委员
在职研究人员
离退休学者
学术研究
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
学术刊物
学会中心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
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蒙古文学学会
中国蒙古学学会
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学会
中国《江格尔》研究会
《格萨尔》研究中心
口头传统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学术资源
科研成果库
学者信息库
专题数据库
通知公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首页
本所简介
民族文学研究所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党委
纪委
机构设置
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
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
藏族文学研究室
蒙古族文学研究室
民族文学理论研究室
民族文学数据与网络研究室
作家文学研究室
《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
办公室
新闻资讯
社科要闻
本所资讯
学术活动
以往活动
党建工作
党建活动
党支部活动
工青妇活动
离退休工作
学习专栏
学人档案
学部委员
在职研究人员
离退休学者
学术研究
学术著作
学术论文
获奖成果
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
学术刊物
学会中心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
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蒙古文学学会
中国蒙古学学会
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学会
中国《江格尔》研究会
《格萨尔》研究中心
口头传统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学术资源
科研成果库
学者信息库
专题数据库
通知公告
首页
本所简介
机构设置
新闻资讯
党建工作
学人档案
学术研究
人才培养
学术刊物
学会中心
学术资源
通知公告
首页
>
学术刊物
>
民族文学研究
>
往期期刊
>
1985年
>
03期
往期期刊
2025年
2024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年度:
刊号:
请选择
01
02
03
04
05
06
关键词:
请选择
篇名
作者
译者
中文摘要
关键词
栏目:
请选择
民间文学论坛
作家文学研究
理论探索与思考
书评·动态
国外研究之窗
其他
古代民族文学
口头传统与民族文化
蒙古族青年作家评论小辑
现当代民族文学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文学研究小辑
多民族文学叙事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研究
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与理论视野
沈从文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族民间文学
朝鲜族叙事巫歌《成主传》浅识
1985年 03期
作者: 赵成日 紫荆
叙事巫歌《成主传》,是朝鲜族的传统韵文神话,也是一首口头叙事诗。它与传统的民间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较好地抒发了人民的思想感情。但是,由于“左”的思潮的影响,它也曾象其它巫歌一样被笼统地斥为宣扬迷信的宗教歌谣,以致长期以来无人敢于问津,更不用说见诸予文学史了。《成主传》究竟是部怎样的作品?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它呢?……
我们有理由对他寄予厚望——从祖尔东·萨比尔的中篇小说《苏碧海》谈起
1985年 03期
作者: 夏宇继
几年前,一位新疆朋友向我谈起过祖尔东·萨比尔的名字,提醒我注意这位维吾尔族中年作家的文学成就。而后来的事实也果然如我那位朋友所说,随着这个名字的重复出现,祖尔……
《新译〈红楼梦〉回批》的思想价值
1985年 03期
作者: 邢莉
我国有大量的古代诗论和文艺理论专著,但绝大多数出自汉族诗人或理论家之手。1981年翻译出版了署名祜巴勐写于1615年的《论傣族诗歌》一书。这部傣文古代诗论丰富了我们多民族国家的文学理论宝库。这一期的《〈新译红楼梦回批〉的思想价值》,又向我们介绍了十九世纪初一位蒙古族学者哈斯宝关于《红楼梦》的文论,显示了我国少数民族对红学研究的贡献。
新近发现的古彝文《西游记》
1985年 03期
作者: 张菊玲 伍佳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近年来陆续发掘、整理出一批古彝文文献,向人们展示了久已淹没无闻,却曾是璀灿夺目的古老而丰富的彝族文化,引起学术界极大的关注。这批古彝书涉及天文、地理、占卜、谱牒、冶金、农业、医药、文学、历史等各方面内容,其中有成书时间比李时珍《本草纲目》还早二十年的《医药书》 有记述“猴子变人”的创世史诗《门咪间扎节》 有反映远……
论爱新觉罗·玄烨的政治抒情诗
1985年 03期
作者: 李红雨
关于满族文学,载于本刊今年第一期的《丰富多彩的满族文学》一文,已经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在这一期我们发了三篇评论满族作家文康所著长篇通俗小说《儿女英雄传》的文章。这三篇文章从不同侧面对于它的作者、写作意图、创作母题及其源流和民族特点等,都作了分析和评论。爱新觉罗·玄烨是清初的第二代皇帝——康熙,在我国历史上,他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君主,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作现存一千多首,内容相当广泛。李红雨的《爱新觉罗·玄烨的政治抒情诗》一文,使我们欣尝其诗作的同时,还可以了解这位满族君主在统一、治理国家方面的抱负和贡献。
《儿女英雄传》的满语语汇特色
1985年 03期
作者: 季永海 赵志忠
凡是读过《儿女英雄传》的人,无不为小说中那地道的北京话、幽默诙谐的艺术风格、绘声绘色的人物描写所感染,但有时也会被小说中出现的一些满语词、句子所迷惑,感到不知所云。其实,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是清代满汉文化交流的社会生活,在文学作品中的必然反映。
佛经文学及其对藏族文学的影响
1985年 03期
作者: 谢后芳
藏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作为藏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藏族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在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中,又受到其他民族文学的影响。尤其是由于佛教的传入和佛经的翻译,印度的佛教文学对藏族文学的影响尤为突出。
苏联版《蒙古族英雄史诗》简介
1985年 03期
作者: 雨季
丰富多彩的蒙古史诗早已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强烈兴趣和高度重视 对蒙古史诗的研究也已形成为一门国际性的学科。各国学者相继发表了很多研究论文和论著。1984年,苏联《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谢尔盖·尤里耶维奇·涅克柳多夫的《蒙古族英雄史诗》一书。它是该出版社自1969年开始出版的《东方民间文学与神话学研究》丛书中的一本,也是四十年来关于蒙……
侗族革命文学的开拓者——读龙大道烈士的诗文
1985年 03期
作者: 邓敏文
龙大道原名康庄,侗族,一九○一年出生在贵州省锦屏县茅坪村。他在家乡上完小学后,即到外地读书。一九二三年在上海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党派他去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一九二六年回国后,他在上海领导工人运动,先后担任上海总工会秘书长和经济斗争部部长等职。一九二六年十月至一九二七年三月,龙大道同志协助周恩来同志组织和领导了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装起义。“四·一二”政变后,在白色恐怖下,龙大道同志继续留在上海领导工人运动。不久,党让他转赴武汉与刘少奇、林育……
彝族著名学者、诗人高奣映
1985年 03期
作者: 陶学良 李寒森
高奣映(1647年——1707年),清初人,字元廓,一字雪君,别号问米居土。他是世袭姚安土司知高(泰翟)的儿子。据说明永历帝人滇时,高(泰翟)曾率夫人沐氏护卫永历帝至腾越(今云南腾冲一带),永历帝便升(泰翟)为光禄少卿,转太仆正卿。康熙二年(1663年),清王朝的代言人吴三桂题准姚安府土官,仍授高氏世职。(泰翟)不愿为官,以印授其……
读《儿女英雄传》
1985年 03期
作者: 刘叶秋
(一) 在清人小说中,我很欣赏满洲文康的《儿女英雄传》,认为写作技巧足以继美《红楼梦》和《儒林外史》的,只此一书 京语之生动流畅,可看可说,能够雅俗共赏的,亦只此一书。故五四以来,颇为言白话者所称道。其刻……
台湾高山族神话·传说比较研究
1985年 03期
作者: 何廷瑞 王炽文
概论结构类型用结构类型和形态学的观点来研究这些民间故事,是最基本和最有成效的方法之一。迄今,这一研究首先集中在鉴别主题,主题构成部分的性质以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上。从理论上来讲,一切源于人类基本思想的口头叙事作品都含有一个或数个主题,而主题本身是由若干成份按照逻辑序列组成。最为常见的组成顺序是:开场白、某种行为、行为……
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丛书·故事大系》
1985年 03期
作者: 涂石
我国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在自己发展的悠久历史中,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无数的精神文化财富,民间故事更是其中的瑰宝。建国以来,我国广大民间文化工作者,对少数民族文学作了大量的挖掘、搜集、整理和翻译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为了使这宗世代口头相传的文化财富,通过妥善的整理和系统的选编,成为精粹的读物,以利于阅读和保存 为了使我国多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得到……
歌谣的起源和发展
1985年 03期
作者: 李景江
歌谣起源是艺术、美学的理论问题之一,历来为理论家所重视,他们从各方面进行探讨,表现了人类对这个问题的不断认识。最早的歌谣是初民的创作,当时没有文字记录。一些理论家既受资料的限制,又没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很难把这个问题揭示清楚。今天,我们利用前人搜集的原始歌谣,以及解放后发掘、记录的我国少数民族……
再探神话的起源
1985年 03期
作者: 潜明兹
神话的起源和神话的产生不是同义语。起源指发生之始。神话的产生含义更广泛,既指初期原始神话的产生,也包括后期各种神话的产生。对神话的起源,当前我国神话学界,虽然有意识在摒弃西方学者各种唯心的解释,但由于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意见并未取得一致。神话起源于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这是……
清代蒙古族诗人梦麟及其作品述评
1985年 03期
作者: 云峰
梦麟是清代乾隆年间一位才华横溢的蒙古族诗人。卒时仅三十一岁。因为早逝,而且地位不甚显赫,所以迄今很少有人论及。他能够极其熟练地运用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技巧,并在诗歌里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实属难能可贵。他和他的诗作,应该得到评介探讨,在蒙古族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学史上给予记述。
回到顶部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外国文学网
中国民俗学网
中国民族文学网©1999-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五号11层西段
邮编:100732
邮箱:iel-network@cass.org.cn
京ICP备05072735号
(010)65138025
100732
iel-network@cass.org.cn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五号11层西段
中国民族文学网©1999-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