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首页
本所简介
民族文学研究所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党委
纪委
机构设置
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
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
藏族文学研究室
蒙古族文学研究室
民族文学理论研究室
民族文学数据与网络研究室
作家文学研究室
《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
办公室
新闻资讯
社科要闻
本所资讯
学术活动
以往活动
党建工作
党建活动
党支部活动
工青妇活动
离退休工作
学习专栏
学人档案
学部委员
在职研究人员
离退休学者
学术研究
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
学术刊物
学会中心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
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蒙古文学学会
中国蒙古学学会
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学会
中国《江格尔》研究会
《格萨尔》研究中心
口头传统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学术资源
科研成果库
学者信息库
专题数据库
通知公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首页
本所简介
民族文学研究所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党委
纪委
机构设置
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
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
藏族文学研究室
蒙古族文学研究室
民族文学理论研究室
民族文学数据与网络研究室
作家文学研究室
《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
办公室
新闻资讯
社科要闻
本所资讯
学术活动
以往活动
党建工作
党建活动
党支部活动
工青妇活动
离退休工作
学习专栏
学人档案
学部委员
在职研究人员
离退休学者
学术研究
学术著作
学术论文
获奖成果
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
学术刊物
学会中心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
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蒙古文学学会
中国蒙古学学会
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学会
中国《江格尔》研究会
《格萨尔》研究中心
口头传统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学术资源
科研成果库
学者信息库
专题数据库
通知公告
首页
本所简介
机构设置
新闻资讯
党建工作
学人档案
学术研究
人才培养
学术刊物
学会中心
学术资源
通知公告
首页
>
学术刊物
>
民族文学研究
>
往期期刊
>
1984年
>
02期
往期期刊
2025年
2024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年度:
刊号:
请选择
01
02
03
04
05
06
关键词:
请选择
篇名
作者
译者
中文摘要
关键词
栏目:
请选择
民间文学论坛
作家文学研究
理论探索与思考
书评·动态
国外研究之窗
其他
古代民族文学
口头传统与民族文化
蒙古族青年作家评论小辑
现当代民族文学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文学研究小辑
多民族文学叙事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研究
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与理论视野
沈从文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族民间文学
藏族传说《娘热·唐白群则和扎拉·白宗姑娘》
1984年 02期
作者: 廖东凡
廖东凡在西藏采录了一则颇有思想性、斗争性的动人肺腑的民间故事,为此,他写了《藏族传说》。本文从思想内容及传说产生的社会条件等方面分析了传说的文学价值。附有传说原文,可供民间文学研究者及爱好者鉴赏。
谈谈裕固族民歌
1984年 02期
作者: 钟福祖
裕固族在我国各民族大家庭中,是个人口稀少的民族。裕固族作者钟福祖的《谈谈裕固族民歌》,既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亦可从中了解裕固族丰富的文学遗产。
浓郁的民族特色 细腻的艺术手法——艾克拜尔·米吉提的小说浅析
1984年 02期
作者: 木塔里甫·阿勒帕米斯
艾克拜尔·米吉提是一位活跃于文坛的哈萨克族青年作家。1979年他的处女作《努尔曼老汉和猎狗巴力斯》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而崭露头角,相继又有许多优秀短篇问世。这些作品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细腻的艺……
民族文学研究刍议
1984年 02期
作者: 黄铁
植根于中国土壤的少数民族文学,经过十年浩劫的考验,在党的关怀下,已经揭开了新的一页。它丰富和充实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为创造高度的物质文明,反映和促进新时期的民族工作,为发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繁荣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正继……
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体系和分类
1984年 02期
作者: 陶立璠
神话是少数民族文学遗产中极为丰富的一个门类。陶立璠的《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体系和分类》一文,根据原有的文献资料和近年来发掘的大量神话,对全国各少数民族神话进行了初步归纳和类型划分,是带有探索中国神话布局性质的研究文章。
别具一格的蒙古族劳动歌
1984年 02期
作者: 满都呼
蒙古族作者满都呼据根自己多年的调查研究和采录经验,针对一般学者认为蒙古族民歌中缺乏劳动歌的见解,提出了自己的新见。所撰《别具一格的蒙古族劳动歌》,分析入理,为一家之言。
达斡尔新牧民的形象——读短篇小说《奶,洁白的奶》
1984年 02期
作者: 张锦贻
达斡尔族作家孟和博彦的短篇小说《奶,洁白的奶》(载《民族文学》1982年第9期)是描绘当代达斡尔族牧民生活的作品。它不依靠故事情节的曲折,而是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努力表现本民族新的民族精神,较为成功地塑造了八十年代达斡尔族牧……
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文学的思想
1984年 02期
作者: 梁一孺
认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文学的特征及民族文学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等论述,对推进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和研究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期发表的梁一孺《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文学的思想》一文,可视为一个良好的尝试。这篇文章从民族文学的构成、继承发扬民族文学优良传统、各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诸方面,阐述了马恩列斯关于民族文学的许多重要思想。可供同志们参考。
维吾尔现代革命文学的开拓者——论诗人黎·穆塔里甫的创作
1984年 02期
作者: 张越
维吾尔族诗人黎·穆塔里甫的革命活动和文学创作,早在五十年代已为各民族文艺评论者所瞩目。张越写的《维吾尔现代革命文学的开拓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论述了黎·穆塔里甫诗歌的发展情况、艺术成就及其在维吾尔族文学史中的地位。
继承遗产繁荣藏族当代文学
1984年 02期
作者: 单超
一藏族文学源远流长,特色鲜明,形式多样,是祖国文艺百花园中引人注目的花朵。从文学的发展历史来看,无论是作家文学,还是民间文学,都和社会历史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每个民族都随着各民族的社会历史发展,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生活习俗……
论少数民族神话的历史地位
1984年 02期
作者: 谷德明
在中国文化艺术的宝库中,少数民族神话是一颗璀灿的明珠。重视、加强对少数民族神话的研究将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就这一论题谈谈一管之见,求教于专家和同行。
论我国各民族的鲁班传说
1984年 02期
作者: 祁连休
一鲁班传说是中华民族著名的民间传说故事之一。它流传的时间长久,传播的地域广阔,作品丰富多彩,影响深远,这在我国民间文学发展史上是不多见的。众所周知,鲁班在历史上实有其人,他即是春秋时期鲁国有名的工匠公输班。据……
哈萨克民间长诗评介
1984年 02期
作者: 赛比哈孜 倪合买提 巴依达吾列提
哈萨克族人民在历史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而哈萨克族的民间文学更是以丰富的材料,深刻的内容,绚丽多彩的形式在民族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没有出现书面文学的漫长的年代里,哈萨克族人民就创造了大量反映自己生存环境、放牧条件、社会风尚、思想感情以及大……
血泪交织的悲歌——试论毛难族的《枫蛾歌》
1984年 02期
作者: 姚正康
在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众多的少数民族,有的少数民族是不为一般人所知晓的。然而,通过阅读民间文学作品,却可以使人们知道和认识某个少数民族,正如人们通过《望夫云》这个传说,不但知道了白族,而且向往着苍山洱海那奇幻秀丽的景……
关于“花儿”的类型
1984年 02期
作者: 郗慧民
本文论及“花儿”的类型,同于有些研究者用“花儿”的派别、流派、系统、体系等词语所表示的概念。“花儿”是一种乐歌,在其曲调的制约下,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形态。“花儿”按其音乐特色、演唱方式、文学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可分为不同的类型,这种类型之……
萨都拉诗词的民族特征
1984年 02期
作者: 黄慧芳 王宜庭
黄慧芳、王宜庭合写的《萨都拉诗词的民族特征》,探讨了萨都拉诗词在内容和风格上所反映出的元代西北游牧民族那种豪放粗犷的性格特征,肯定了诗人在缺乏生气的元代诗坛中的卓著贡献。
回到顶部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外国文学网
中国民俗学网
中国民族文学网©1999-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五号11层西段
邮编:100732
邮箱:iel-network@cass.org.cn
京ICP备05072735号
(010)65138025
100732
iel-network@cass.org.cn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五号11层西段
中国民族文学网©1999-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