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 迎 辞  
  会议通知
  组织机构
  会议主题
  会议注册
  论文提交
  会议议程
  分组情况
  田野考察
  与会学者
  会务联系
  主办单位
  地方信息
  走进美姑
  毕摩文化
  发现凉山
  历届会议
您的位置:首页 -->

第三届国际彝学会在云南召开

2000-09-28

  彝族是中国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 660 万,主要居住在中国西南部的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而这些地区都属于西部开发的范畴。经济开发必然会对这些区域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造成冲击。出于对民族文化保护的考虑, 2000 年 9 月,第三届国际彝学研讨会在中国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召开,会议的主题是 “ 传统文化与彝族社会经济变迁 ” 。

   (广西风光、分布图、生活场景)
   彝族源于古代氐羌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称呼,形成了彝族的众多支系。千百年来,彝族生活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海拔 800 -3000 米 左右的山地,以农业耕作为主,部分地区兼有畜牧业生产,彝族人民对中国西南部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

  20 世纪初,彝族学开始形成。中外学者们到彝族聚居区考察,出版了大量有关彝族社会的论文和著作。近年来,彝学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彝学研究取得了令世人注目的成果。 1995 年,首届国际彝学研讨会在美国西雅图市召开。

   由于前两届研讨会都是在国外举行,不少学者建议,第三届国际彝学研讨会的会址应该选在彝学的发源地中国。由于占天时、地利之便,这届研讨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陈理 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 第三届国际彝学研讨会组委会主席)
   第一次国际彝学会在 1995 年召开。召开的时候只有 20 多人。第二届国际彝学会召开的时候,只有 40 来人。那么第三届国际彝学会在石林召开的时候 正式会员达到了近 200 人而仅外国学者就超过了 40 人。

   (会场 代表发言)
   参加研讨会的代表一共递交了 120 份学术文和调查报告,对于彝族社会的传统文化与中国西部大开发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语言文献、民族历史、民族关系、传统习惯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托马斯 · 海贝勒 德国杜易斯堡大学 教授)
   现代化对传统文化是一个冲突,这个没法避免。但是不一定是取消,不一定是淘汰。

   (代表发言)
   彝族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创造了青铜器、十月太阳历等灿烂的古代文明,较早地使用彝文记录本民族的语言,并且在文学艺术、社会历史、法律习俗、宗教礼仪和哲学思想等方面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献。

   (巴莫阿依 第三届国际彝学研讨会组委会副主席)
   人们开始思考把传统文化对彝族社会经济变迁结合起来考虑。我们不能光看到经济的发展,到底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要建设发展民族地区。那么怎么样对待传统文化,是把它丢掉还是继承弘扬,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是个什么样的关系,大家开始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多思考。

   (展览馆,参观的人们,民族表演)
   彝族人的传统文化是他们与西部恶劣的生活环境抗争的文化资本。千百年前,中国西南广大山区还是蛮荒地带,彝族人民狩猎畜牧,开荒种田,才形成了今天彝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也造就了彝族社会的文化传统。

   彝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对彝族传统文化要给予充分的研究和保护。

   (王富昌 第三届国际彝学研讨会副主席)
   彝族撒尼人为代表的这种民族文化,可以说从它的生活习惯。从它的服饰,从它的语言文字,都可以进行深入地研究。

   (文化传统、街景)
   民族研究的课题是多方面的,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在西部开发中如何保护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中国文化历来呈现多元化状态,开发西部应该更加注重体现西部的文化价值。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彝族的传统文化在西部开发中,不可避免地要与社会经济发生冲突,有些冲突还会十分激烈,有些彝族社会的传统习俗可能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归于消亡。

   (陈理 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 第三届国际彝学研讨会组委会主席)
   在西部开发和经济社会,可能发生变化的过程当中,要特别关注如何发挥传统优秀文化,在经济社会变迁当中的作用,要参与到里面去。

   (火车站、工厂)
   长期以来,彝族人形成了一种古老的社会传统,那就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支生活。在家支内部,每个人都要无条件地帮助其他同家支的族人。这种习俗,一直保留到现在。最近几年,四川省凉山地区的一些彝族人创办起了工厂,当他们赚了钱时,第一件事就是用企业的利润帮助同家支的乡亲。

   (托马斯 · 海贝勒 德国杜易斯堡大学 教授)
   在还没有加入市场经济以前,(彝族人)一般的必须支持他们的本家支,把他们的利润支持本家支,这个也有好处,不少企业家在他们的,本村子、家乡、捐款办学校,办卫生院 搞电和饮水,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事情。

   (民族小学、小学生、上课)
   这种传统维护了彝族社会的内部稳定,但也是企业再生产资金短缺的原因之一。开发必然导致民族关系和民族利益的重新调整,也必然导致彝族传统社会关系的重大变革。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要根据文化生态学原理和西部人民认同需求,对彝族的文化特点提出符合实际的解释。

  ( 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 第三届国际彝学研讨会组委会主席 )
   西部开发是一个经济的运作 , 同时是对人的培养的一个运作 , 那么它产生的结果 , 就直接导致了经济发生变迁 , 它的社会发生变迁 , 社会就包括生活方式 习惯方式 , 在这个过程当中 , 西部必然会发生一种经济和社会的变化 , 那么 这就涉及到怎么变 , 向哪个方向变 , 宏伟的西部开发 当它最后的结果 , 如果只剩下一个经济增长点 , 只剩下说它的收入提高多少倍的话 , 我想这是不全面的 .

  ( 农田种地 )
  开发西部,社会经济与传统文化要协调发展,不能废此偏彼。传统文化的保留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包括西部在内的整个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之一。

   (巴莫阿依 第三届国际彝学研讨会组委会副主席)
   在西部开发里面一定要,有科学的精神和人文的意识,只有这样 才能把西部的开发和建设搞好。

   (学校)
   与会代表们认为:彝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现状,对于西部的其他区域有一定的代表性。学者们呼吁:在西部开发中,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应给与保护和尊重。当务之急,是要抢救一部分濒于消亡的传统文化,建立国家级的民族文化博物馆,拨出资金用于西部地区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大会还提出要优先发展少数民族教育。
   (赵德光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代县长 )
   到 1996 年 我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
   (李联会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
  我们整个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入学率已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几。

   (广西自然风光)
   彝族聚居的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等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文化。彝族人民盼望开发自己的家乡,渴望过上富裕的生活。因此,西部开发要在国家的总体规划下,在尊重西部地区人民传统文化和社会习惯的前提下进行,这样才能使开发实现预期的成功。

   在经济发展的大前提下,保护传统文化,是我们西部开发中一个应该值得注意的课题。保持中国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文化的多样性,既是人类文化发展自身的要求,也是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解决这个问题,是西部开发必须面对的现实。

  播出日期: 2000 年 9 月 28 日
  编  导:王宝成
  拍  摄:中央电视台

 

会议网站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五号11层西段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邮 编:100732
电 话:(86)010-85196041(数字网络工作室)  (86)010-65134585(科研办)  LOGO设计:任春生  网页设计与更新维护:阿佳史妮 巴莫曲布嫫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民族文学网 © 200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