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摩文化  
  会议通知
  组织机构
  会议主题
  会议注册
  论文提交
  会议议程
  分组情况
  田野考察
  与会学者
  会务联系
  主办单位
  地方信息
  走进美姑
  毕摩文化
  发现凉山
  历届会议
您的位置:首页 --> 毕摩文化 --> 第三乐章





首届毕摩节上毕摩表演

2004年的毕摩文化学术年会

美姑县委书记马小林

美姑县县长沈鲁清在安排毕摩文献申遗工作

美姑县人大主任阿培拉门(左)政协主席沙马古一(右)

美姑县委副书记高为民在档案馆检查毕摩文献征集工作

美姑县委副书记阿别合吉在毕摩文化园指导工作

美姑县委周大海副书记参加非物质遗产研讨会

美姑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代兵在毕摩文化中心检查

美姑县人大副主任吉克美曲 (左)副主任彭玉章(中)与毕摩交谈

中国首届彝族毕摩文化节

  2003年11月17至19日,美姑县举办了中国首届彝族毕摩文化节 。文化节 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州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 “ 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市场运作、以节养节 ” 的办节原则,克服了时间短、任务重、经费缺、条件差的困难,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如期举办并获得圆满成功。这次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不但弘扬了彝族优秀文化传统,展示了博大精深的彝族毕摩文化,而且进一步提高了美姑的知名度,振奋了人心,增强了加快发展的信心,打造了特色文化品牌,达到了让世界了解美姑、让美姑走向世界的办节目的,受到了省、州领导和国内外来宾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为将美姑建设成为彝族文化旅游大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领导重视,认识到位。

  我县是一个彝族高度聚居的贫困县,境内彝族毕摩文化保留十分完整,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彝族风情古朴动人。但是,毕摩文化作为彝族传统文化的宝库,被落后的认识封冻了数十年。只有突破传统的误区,用历史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认识它,才能谈得上弘扬优秀文化的问题。为此,县委、县政府在认真研究和广泛征求彝学专家学者的意见基础上,充分认识到,要实现美姑发展新跨越,就必须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而毕摩文化在美姑作为彝族活态文化,具有深厚的土壤,最具代表性,是发展我县旅游经济的一笔潜在的财富,开发潜力巨大,决定将节日定名为 “ 中国首届彝族毕摩文化节 ” ,并立即向省、州领导作了汇报。省、州领导十分重视文化节筹备工作,原省委副书记冯元蔚亲自过问,提出毕摩文化不是迷信,而是认知学科,鼓励县委、县政府领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倡导先进文化,并亲自担任文化节顾问;原省人大副主任孙自强、省政协副主席史志义、省政府张作哈副省长多次指示,要求美姑把办节工作当作全国700多万彝族人民的一件大事千方百计抓紧抓好,办出特色。张副省长还为文化节题词,亲自撰写《神奇的美姑》的歌词;州委、州政府领导在听取了县委、县政府的专题汇报后,要求美姑把毕摩文化作为一个与世界对话的窗口,大胆开拓,精心组织,务求实效,形成亮点和卖点。州委骆玉祥书记要求美姑一定要站在实践 “ 三个代表 ” 和推进 “ 三个转变 ” 的高度,进一步开发和弘扬民族先进文化,并对如何办好节日作了 “ 三点 ” 指示;州长曲木史哈、副州长刘焰、杨朝波等亲临美姑指导、检查各项筹备工作的落实,要求高标准、高水平办好文化节。县委书记马小林、县长沈鲁清多次召集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各项工作,要求筹委会把办节工作当作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抽调工作能力强,作风务实,具有创新精神的同志,精心筹划,细化工作,量化指标,确保来县的领导、专家学者、新闻界、演艺界、外国友人看到一个神奇而美丽的美姑,要求以最美的情感迎接来宾,最优的服务迎接客人,最灿烂的节目奉献观众,让来者有看头,回归有念头,群众有盼头。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对办节工作的认识,县委、县政府还组织召开了县级机关职工动员大会,要求各级各部门,献计献策、积极参与。筹委会的主要领导同志克服困难,大胆解放思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整个节日的宣传、后勤接待、活动安排、安全保卫等各项工作的每个细节都力求周密细致,对有些关键环节亲自过问,确保万无一失。为了把工作做深做细,筹委会的全体同志殚精竭虑、加班加点,狠抓了各项工作的落实。各级各部门的领导们在文化节期间表现出的大局意识、整体意识及务实的工作作风,充分体现了美姑各级干部的崇高的精神品质。实践证明,美姑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勤劳勇敢、富有创新精神的美姑人民是有能力办大事的,是完全能够创造奇迹的。

  解放思想,创新观念。

  任何工作的创新首先是理念的创新。美姑举办如此大的文化节尚属首次,是靠传统的政府拨款运作,还是靠市场运作?是摆在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县委、政府经过反复研究,认为只有突破传统的误区,以新观念办节,新思想育人,新作风办事,积极探索举办重大活动的新理念、新机制、新思路,才能争取主动,才能办好节日,从而积累创建彝族旅游文化大县的经验。筹委会将工作压力变为动力,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了工作,在西昌成功举行了 “ 中国首届彝族毕摩文化节新闻发布会 ” ,明确向社会宣布: “ 中国首届彝族毕摩文化节 ” 采用市场运作为主、政府投入为辅的办节模式,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反响,许多有识之士纷纷资助各项活动,基本实现了不让财政花一分钱的目标。文化节成功举办,实现了 “ 四个创新 ” 和突破:一是突破了以政府拨款为主的模式,采取市场运作为主的办节模式;二是采取了主办、联办和协办相结合的办节方式,争取到了凉山州民委、州文化局、州广播电视局、州旅游局、州体育局的联办和省计生委、乐山市中区政府、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四川省美姑河开发公司、凉山日报等单位的协办;三是节日规模大、规格高、盛况空前, 明星 多、学者多、商人多、政务客人少。四川省委、省人大、省政协及相关厅局,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州政协、凉山军分区的领导和首长以及云南丽江地区的老领导光临节日,州内各县及乐山地区的部分县市的领导、知名企业家也参加了文化节。张作哈副省长、国家民委巴莫阿依司长、云南省原民委主任马立三、四川省旅游局、西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十几个单位和个人发来贺电,同时,来自美国、法国、英国等十几个国家的外国友人和省内外的许多彝学专家也参加了文化节,来自中央电视台等三十多家新闻单位也派员采访。四是接待工作突出了民族特色,以特色取胜。实践证明,正确的理念是工作成功的先导,是办好节日的关键。

  精心组织,措施得力。

  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工作班子,任何正确的决策要变为现实都将成为空谈。精心组织,责任到位,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责权一致是办好文化节的有力保障。为了做好文化节的各项工作,县委、县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举办中国首届彝族毕摩文化节的通知》、《关于中国首届彝族毕摩文化节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站在实践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和推进 “ 三个转变 ” 的高度,把办节工作当作建设彝族文化旅游大县的重要工作,全体干部群众要识大体,顾大局,积极支持和参与这项工作。同时,组建了以县长沈鲁清为主任,其他领导为副主任,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文化节筹委会,并由刘若尘同志任执行主任,筹委会下设办公室、活动处、宣传处、后勤接待处、安全保卫处等六个处,组成了由四大班子相关领导任处长、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工作机构,下设开幕式组、毕摩苏尼特技组、毕摩文化研讨会组、文艺晚会组、安全保卫组、后勤接待组等十六个工作组,将各项工作分解到组,落实到人。筹委会的领导为了确保节日万无一失,力求把工作做细做深,从整个方案的安排到请柬制作、节徽征集定制、邀请客人、食宿安排、食品卫生、安全保卫、座次安排、服务指南、服装订制等各环节都亲自把关;各处、组始终以办好节日、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已任,积极出谋划策,各负其责,通力配合,精心安排,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在工作中涌现出了一批识大体、顾大局、公而忘私的好同志。有的同志为了配合做好工作不惜牺牲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深入冰天雪地两天两夜,有的同志为了搞好工作连续数日平均睡眠仅有3至4小时;有的同志置家庭困难于不顾,始终坚持在第一线加班加点,许多同志为办节工作呕心沥血,脸晒黑了,人消瘦了,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任务。

  举办文化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任何一个环节的不畅都将影响到整个工作的正常运行。筹委会各处的工作能否正常运转是整个节日能否成功的关键。同时,能否成功举办好这次文化节,在一定意义上说,是考验我们各级干部的组织指挥与协调能力的最好时机。各处的工作坚持了高标准,严要求,各具特色,卓有成效。

                
美姑县委领导刘甘那女士与毕摩在一起       美姑县委宣传部长刘若尘    

会议网站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五号11层西段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邮 编:100732
电 话:(86)010-85196041(数字网络工作室)  (86)010-65134585(科研办)  LOGO设计:任春生  网页设计与更新维护:阿佳史妮 巴莫曲布嫫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民族文学网 © 200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