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刊物>民族文学研究>往期期刊>2015年>03期
论台湾原住民文学中的文化骄傲意识与自我救赎心理——兼析《混浊》中的混语现象
发布时间:2015-06-11 作者:吴鵾
  • 【文献来源】 2015年03期
  • 【作者】 吴鵾
  • 【类别】
  • 【摘要】 20 世纪90 年代以后,台湾原住民文学中混语现象大量出现。从后殖民理论的角度来看,文学中混合语码的出现意味着对压迫性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抗与解构,这也基本符合台湾新乡土或后乡土文学中类似现象的美学阐释。但由于文化背景和文学语境的不同,台湾原住民文学中的混语现象主要试图通过语码移借和语码转换两种语言手段来传承族群文化,呈示救赎心理以及探索民族语言的内在审美功能。虽然抗争和悲鸣的意味犹存,但已然走出20 世纪80 年代单一的文学范式,向着更为文学化、文化化、多维化的方向延续发展。
  • 【关键词】 混语现象;文化骄傲;救赎心理;族语审美
中国民族文学网©199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