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费县进士刘淑愈参加咸同年间幅军起义,起义失败后遇害,当地旧方志的编撰者将这一史事极力隐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史志书写不仅填补了这一历史知识空白,还对刘淑愈进行了歌颂和典型化塑造,明确了其历史进步意义。据20世纪80年代搜集、记录的一批口述文本显示,当地民间流传的刘进士传说遵循着与官方书写大不相同的叙事规则。新史志叙事倾向于对人物进行典型化塑造,并以其性格作为情节发生的缘由;而民间传说则往往将主人公行动的驱动力设置为外部客观因素,将人物行动以被动化的策略进行讲述。这种叙事策略的形成,一方面因为民间传说具有区别于新史志的叙事目的,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民间叙事的形式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