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曕先后刻行过《鸣盛集》等三种具有“盛代和鸣”特色的别集,令门客抄刻过彰显“盛世雅韵”气象的《雪窗杂咏》。弘曕之诗兼具“兴寄高远”与“歌词跌宕”之美,展现了“正音鸣盛”的自觉追求。作为乾隆朝前期“朱邸诗群”的核心人物,弘曕圆满地回应了博尔都自康熙朝中期以来所提出的“歌咏盛世”的宗室诗歌命题,具有重要的宗室诗史认知价值。乾隆二十八年(1763)弘曕刻行《鸣盛集》并于同年五月被降爵,可视为一条分界线,将乾隆元年(1736)至乾隆二十八年(1763)作为清中期宗室诗史的第一个发展阶段——“鸣盛期”独立划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