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从1940年代具有多种可能性的文学生态,到新中国成立后逐渐趋于一致性,“少数民族文学”正是在中国革命的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改造,不仅是政治意识形态的诉求,同时也是少数民族自觉的历史选择,在这个充满辩证的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学遗产得以继承发扬、新型作家作品得以出现,并且在“十七年”间形成了具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学风格和少数民族独特文化意味的少数民族文学传统。重新认识这一段文学历史,可以让我们在梦想和实践、理想主义和现实语境的张力中间,找到“人民文学”这一未完成的规划的历史原因,也为“文学共和”探索进一步前行的基础与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