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刊物>民族文学研究>往期期刊>1995年>02期
两汉时代少数民族的诗歌
发布时间:2008-12-30 作者:祝注先
  • 【文献来源】 1995年02期
  • 【作者】 祝注先
  • 【类别】
  • 【摘要】 两汉四百多年历史,少数民族诗歌有的失传,有的失解,但仍尚有遗存。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载:“至汉高为汉王,发夷人还伐三秦。秦地既定,乃遣还巴中,复其渠帅罗、朴、督、鄂、度、夕、龚七姓。……世号为板楯蛮夷。阆中有渝水,其人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俗喜歌舞,高祖观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命乐人习之,所谓《巴渝舞》也” 华阳国志·巴志》也有类似的记载。《汉书·礼乐志》记述汉室宫廷设有巴渝鼓员 《晋书·乐志》说《巴渝舞》有四篇舞曲歌辞,即矛渝、弩渝、安台、行辞,可是“其辞既古,莫能晓其句度”,因此“魏初,乃使军谋祭酒王粲改创其词”。这个至晋代已经“莫能晓其句度”的巴渝舞曲辞,可能是当时巴语歌唱的汉字记音,魏初就已失传。
中国民族文学网©199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