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二十世纪纳西族作家文学的几种思考
- 【文献来源】
1994年04期
- 【作者】
白郎
- 【类别】
- 【摘要】
思考之一:传统的没落 我曾经作过一篇类似于随笔的东西,表达了对二十世纪纳西族作家文学的惆怅之感。一个世纪滑过历史拱形的白色圆顶,它对纳西族文化的经验而言,是一种潜在的深深的痛苦。如果象赫尔德认为的那样,历史中有两个基本的因素,一是外部的自然力量所构成的人类生存环境,二是内部的力量即人类的精神或民族的精神特性,而后者更为基本,则二十世纪是纳西族传统文化逐渐没落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里,以朴素灿烂的东巴文化为核心内容的纳西民族精神之终极存在,已日益萎缩,倾向于汉化,由于宗教意义上的因素诸如祭天仪式及东巴教等的维系日益衰弱,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汉化过程多元性的深入扩张,纳西文化将缓慢地融入汉文化这条灵孕天地的大河。传统如挽歌,飘零在高原上,使祖先和辉煌的日月黯淡。这种传统的没落,表现在脆弱的作家文学上,就显得非常明显,并且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