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人档案>在职研究人员>G>郭翠潇
郭翠潇 Guo Cuixiao
基本信息
  • 姓  名:郭翠潇(汉族)
  • 学  历:硕士(民俗学)
  • 职  称:副研究员
  • 籍  贯:黑龙江
  • 所在部门:
学术简历
  郭翠潇,汉族,出生于青海省西宁市,籍贯黑龙江省肇东市。2000年从辽宁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后,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专业,2003年毕业获得法学硕士学位,随后就职于央视网,任编辑、记者。2008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任民族文学数据与网络研究室副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头传统,重点方向为非遗清单编制与口头传统数字化建档。社会兼职: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理事、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审定委员会非遗理论编写组委员。
  主要科研成果:
  论文:
  1.《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西北民族研究》2023年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2.《满通古斯语族诸民族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脉络与演进——基于中国知网294篇期刊论文的数据分析》,《满语研究》2023年第2期。
  3.《〈民间文化论坛〉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刊文数据分析》,《民间文化论坛》2022年第5期。
  4.《构建科学、合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体系——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名录数据库的统计分析为中心》,《民族文学研究》2021年第6期。
  5.《〈民间文化论坛〉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刊文数据分析》,《民间文化论坛》2022年第5期。
  6.《〈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名录项目评审机制与非政府组织认证制度:合作、博弈与对话》,《民间文化论坛》2020年第5期。
  7.《口头程式理论在中国研究生学位教育领域的应用(2000—2017)——基于133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计量分析》,《民族文学研究》2018年第6期。
  8.《口头传统专业元数据标准定制:边界作业与数字共同体》,《民间文化论坛》2018年第6期。(第二作者,与巴莫曲布嫫、高瑜蔚、宋贞子、张建军合作)。
  9.《计算民俗学》,《民间文化论坛》2017年第6期。
  10.《“一带一路”国家〈非遗公约〉名录项目数据统计与可视化分析》,《民族文学研究》2017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11.《口头程式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应用——基于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文献的实证研究》,《民族文学研究》2016年第6期。
  12.《“中国神话母题W编目数据库”:建设与应用》,《民间文化论坛》2015年第6期(第一作者,与王宪昭、巴莫曲布嫫、李刚合作)。
  译文: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与清单编制》,《民间文化论坛》,2021年第5期。
  2.《传统音乐档案的介质保护及其协作策略》,《民间文化论坛》2015年第6期。
  3.《大数据是包容的工具还是排斥的工具》,《办公自动化》2016年第13期。
  一般文章:
  1.《寻找非遗“出圈”“出海”的内生动力》,《中国青年报》,2025年1月2日。
  2.《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为着力点推进文化润疆》,《中国艺术报》,2023年8月18日。
  专著(合著):
  《中国少数民族神话共性探讨》,王宪昭 郭翠潇 屈永仙,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
  主编: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民族民间文学》, 毛巧晖、王宪昭、郭翠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6月。
  国际会议发表:
  1."Constructing Motif-index of China Mythologies Database: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Digital Heritage 2015,西班牙格拉纳达,2015年9月28日-10月2日。(第一作者,与王宪昭、巴莫曲布嫫、李刚合作)
  2."Customizing Discipline-based Metadata Standards for Digital Preservation of Living Epic Traditions in China:basic principle and challenges", 2013 Digital Heritag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法国马赛,2013年10月,(第二作者,与巴莫曲布嫫、尹虎彬、李刚合作)。
  3."Collecting and Describing Oral Tradition in the Digital Era: Custom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Discipline-based Metadata Standards", Epics, Digit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Vernacular Languages. Corpora and Databases in Oral Tradition Research, 2013年3月1 -2日,芬兰赫尔辛基。
  获奖成果:
  2025年,论文《构建科学、合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体系——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名录数据库的统计分析为中心》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2021年,论文《口头程式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应用——基于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文献的实证研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优秀成果优秀奖。
  课题/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专题数据库建设: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成员并担任学术秘书。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神话数据库建设”,成员并担任学术秘书。
  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成员。
 
专著
研究报告
学术资料
古籍整理
译著
学术普及读物
工具书
三报一刊理论文章
论文集
书评与序跋
编辑
教材
项目课题
访谈、笔谈、媒体报道
软件
音像资料
其他
中国民族文学网©199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