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文学研究室(简称藏文室)成立于1980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建所之初建立的最早的研究室之一。藏文室研究范围包括《格萨尔》史诗、藏族文学史、古代藏族文学、当代藏族文学、文学理论与民间文学。
藏文室自创建以来一直围绕《格萨尔》史诗的抢救、搜集、保护和研究为核心课题,同时辐射扩及到了藏族文学研究的多个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藏文室为主的《格萨尔》史诗的“抢救、搜集、整理和研究”项目,连续在两个五年计划(“六五”、“七五”)中被列为国家重点研究课题。1991年,《格萨尔优秀艺人说唱本》被列入“八五”国家重点研究课题。同时,还编辑了具有广泛影响的6辑《格萨尔研究集刊》,特别是在1996年,藏文《格萨尔精选本》被列为院重大项目,直至2013年项目完成,共出版40卷《格萨尔精选本》。2000年,与西藏社科院合作,整理、出版《格萨尔艺人桑珠说唱本》院重大项目,直至2017年结项,共出版45卷《格萨尔艺人桑珠说唱本》。2011年《格萨(斯)尔的抢救、保护与研究》再一次被列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以上工作,全面推动了全国《格萨(斯)尔》史诗的抢救、搜集、保护和研究工作。
期间,以本研究室为核心,申请《格萨(斯)尔》史诗2002-2003联合国“周年纪念项目”,并举办了《格萨(斯)尔》千周年纪念活动。于2006年申报《格萨(斯)尔》史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申报《格萨(斯)尔》史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获成功。
近年来,为推动全国《格萨尔》史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工作,在青海省果洛州、四川省德格县、甘肃省玛曲县、西藏那曲地区等地设立《格萨尔》研究基地和“艺人之家”。此外,2017年起,还主持、指导青海省玉树州《格萨尔》重大项目;参与西藏社科院《格萨尔》汉译项目。等等。2018年,与西南民族大学合作,设立“全国《格萨尔》研究西南基地”。
藏文室除关注《格萨尔》史诗的研究工作以外,还涉及藏族文学史的研究工作,如参与编写马学良主编《藏族文学史》;开展了藏族神话的研究工作,如《风马考》等;《仓央嘉措诗歌》的研究;藏族当代作家文学的研究,如《藏族当代作家汉语创作论》等;以及藏族文学理论的研究,如《文艺美学探赜》等。
此外,藏文室也非常注重国内和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自1985年,与其他单位合作,已主持召开了5届全国《格萨(斯)尔》学术研讨会。自1989年开始,主持召开了7届国际《格萨(斯)尔》学术研讨会。1994年,降边嘉措、杨恩洪等曾与巴基斯坦学者合作,开展巴尔蒂斯坦地区的《格萨尔》史诗的调查研究。2015-2016年,诺布旺丹、杨霞、甲央齐珍曾前往俄罗斯、尼泊尔、蒙古国等国开展调研与学术交流。2015-2016年甲央齐珍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做访问学者,意娜于2018-2019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大学燕京学社做访问学者。除此之外,本研究室学者还参与了国际藏学会等诸多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藏文室历任主任与副主任如下:
第一任(1983-2002)
主任:降边嘉措,
副主任:杨恩洪
第二任(2003-2008)
主任:杨恩洪
副主任:诺布旺丹
第三任(2009-2011)
副主任:诺布旺丹
第四任(2012-2022)
主任:诺布旺丹
副主任:杨霞(2020年8月被调任作家研究室主任)
第五任(2023至今)
主任: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