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机构设置>《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
《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
基本情况
  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领域中唯一的国家级学术刊物,《民族文学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理论期刊。1983年11月创刊,1990年由双月刊改为季刊,2011年改为双月刊。目前每期为11个印张,176页,22余万字。
  首任主编刘魁立,历任主编哈焕章、刘魁立、包明德、关纪新、汤晓青、朝戈金、丁国旗。
  现任主编安德明,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刘大先,编辑部副主任吴刚。编辑左杨,王尧。兼职编辑周翔、毛巧晖。
人员信息
获奖成果
  刘大先:
  2025年,《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主体变迁与认同建构》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科研成果一等奖
  2023年,《世俗时代的史诗思维——论刘亮程〈本巴〉对〈江格尔〉的发展》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2年度论文奖
  2022年,获中宣部、人社部、中国文联联合表彰为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获第十二届丁玲文学奖新锐奖;获第七届“汪曾祺文学奖”;《从后文学到新人文》获第十八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表彰;《喧嚣的失语——20世纪末的知识分子表述》获《南方文坛》2022年度优秀论文奖;《永恒的暂时——徐则臣、郊区故事与流动性生存》获第二届《小说评论》年度优秀论文奖
  2021年,《作为记忆、仪式与治疗的文学》获《当代作家评论》2020年度优秀论文奖
  2020年,《从后文学到新人文》获第五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奖
  2019年,《镀金时代的城市之心》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年度优秀论文奖
  2018年,《必须保卫历史》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理论评论奖;《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获第八届胡绳青年学术奖提名奖;《多民族文学史观与中国文学研究范式转型》获第四届全国民族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文学的共和》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文学如何介入现实》获第六届长征文艺奖
  2017年,《文学的共和》获首届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文学奖;《抒情的剩余》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年度优秀论文奖
  2014年,《从时间拯救历史——文学记忆的多样性与道德超越》获第四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
  2013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之检省》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获人民文学年度批评家奖
  吴刚:
  2021年,论文《从“追魂—弃魂”母题看<尼山萨满>传说的形成》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优秀成果优秀奖;
  2018年,论文《“长坂坡赵云救主”中的赵云形象在达斡尔族、锡伯族说唱中的变化——兼论人物形象民族化》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优秀成果一等奖。
  王尧:
  论文《民间叙事的层级与名—动词性二维系统》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25年)。原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
  左杨:
  《元明易代与宋濂的题跋文创作》,《文艺研究》2017年第12期,获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师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主要研究成果
《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1102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627 
  投稿网址:mzwxyj.ajcass.com
中国民族文学网©199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