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临近,为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4月26日,在民族文学研究所党委领导下,办公室与数据网络室联合党支部组织青年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党外人士,前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五四运动”火烧赵家楼遗址参观学习。
赵家楼遗址是“五四运动”中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是北京31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旧址之一,被称作北京胡同里的“红色地标”。赵家楼遗址展览围绕赵家楼溯源、“五四运动”、火烧赵家楼、薪火相传四个主题展开,现场复刻了李大钊同志的办公场景,还可以通过古老的电话机收听到邵飘萍等革命志士的声音。墙上“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李大钊《青春》,1916年9月1日)更是深深鼓舞了参观学习的各位青年党员。
大家表示,通过参观,与革命先辈跨越时空“对话”,接受了精神上的洗礼。并且深刻认识到,在新时代背景下应该继续传承与发扬“保我河山”的五四精神,不断深化对党的奋斗历程和革命精神的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火烧赵家楼背景:1919年5月4日,为反对签订巴黎和约,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中国大学等3000多名学生,高呼“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还我青岛”“收回山东主权”“取消二十一条”等口号聚集天安门前集会演讲。演讲后学生举行游行示威,要求惩办亲日派北洋政府交通总长曹汝霖、币制局总裁陆宗舆和驻日公使章宗祥,在东交民巷使馆区受阻后,游行请愿至此,义愤之下放火焚烧曹汝霖住宅,史称“火烧赵家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