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巴莫曲布嫫 (彝族)
所在社区:
学  历: 法学博士(民俗学)
籍  贯: 四川凉山越西县
职  务:
职  称: 研究员
所在部门:

详细介绍

 

  •     巴莫曲布嫫,彝族,1964年4月出生于四川凉山昭觉。1980年7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附中;1984年7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获文学学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陶立璠教授);1988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史哲部,获法学硕士学位(民族学,导师:马学良教授);2000年9月─2002年1月哈佛大学文理学院访问博士研究生(课程导师:格雷戈里·纳吉教授);2003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民俗学,导师:钟敬文教授、刘魁立教授)。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历任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副主任(1998-2003)、民族文学理论与当代批评研究室主任(2003-2014),口头传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2003-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文学网”学术策划,数字网络工作室负责人(2003-2009),“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档案库”首席研究员(2013-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中心理事(2002-2008)、特约研究员。此外,兼中央民族大学重点学科特聘教师,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贵州毕节学院客座研究员,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客座教授,美姑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巴莫姊妹彝学小组成员;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2010-  ),分管“中国民俗学网”建站、改版、系统升级与日常更新和维护工作;中国比较古典学学会副会长,国际史诗研究学会秘书长,国际民俗学者组织(FF)通讯会员,欧美同学会会员;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节日志》编辑部副主编;《民族艺术》、《古典研究》(香港)、《民俗研究》编委;文化部外联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成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专家(2008—  );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委员。  

          在治学方法上坚持田野研究、民族志写作与学理思考的互动,力图在口头传统与书写文化的联结点上探究人类表达文化之根,书写民俗生活的“表情”(钟敬文先生语),追问民间思想的“真型”(杨成志先生语)。已出版个人学术专著《鹰灵与诗魂──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研究》(2000),田野图文报告《神图与鬼板:凉山彝族祝咒文学与宗教绘画考察》(2004);译著《荷马诸问题》(Homeric Questions, 哈佛大学格雷戈里•纳吉教授著,2008)。在《文学评论》、《民族文学研究》、《民族艺术》、《民俗研究》、《口头传统》(美)、《亚洲族群性》(英)、《日中文化比较研究》(日)、《比较民俗学》(日)、《日本民俗学》(日)等学刊上发表论文、文章和调查报告九十余篇,主要代表作和学术观点见《叙事语境与演述场域》、《“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批评》、《口头传统与书写传统》、《田野研究的“五个在场”》(学术访谈)、Traditional Nuosu Origin Narratives: A Case Study of Ritualized Epos in Bimo Incantation Scriptures(英文撰写);参与编撰的著作有《中华文学通史》、《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中国少数民族民俗大辞典》、《彝族文化史》、《彝族风俗志》、Mountain Patterns: The Survival of Nuosu Culture in China (华盛顿大学出版社,2000年)、《四川大凉山》及《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少数民族文学分卷主编》等。     

          基于凉山彝族口头论辩与史诗演述的田野作业和追踪研究,从反思学术史的批评立场,将既往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研究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概括为“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进而从具体实践中摸索出适用于口头传统调研的田野作业流程,同时以“五个在场”为基本学术预设,提炼出口头传统田野研究的工作模型,在学界有一定反响。近年来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政策制订和工作流程有密切的学术跟踪;完成和承担多项国家级、部级重点项目与委托项目。     

    • 研究方向:彝族文学传统与民俗文化传承,口头传统与书写传统;
    • 教学领域:西南少数民族叙事传统,口头传统与田野研究,民俗学;
    • 开设课程:1)西南族群叙事传统;2)口头传统研究的方法论:专业英语导读;3)口头传统的田野研究与民族志写作;4)民俗文化视野下的西南少数民族文学。

    座右铭:“正直、勤奋、淡泊”(钟敬文先生语);“求实、求真、求新”(马学良先生语)。

    个人空间:民俗学博客

    [分页] 

    一、教育背景

    1998─2003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博士研究生

    • 专业:民俗学, 研究方向:民间文艺学;2003年6月获法学博士学位(民俗学)
    • 博士学位论文:《史诗传统的田野研究──以诺苏彝族史诗“勒俄”为个案》
    • 导师:钟敬文教授、刘魁立教授

    1985─1988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史哲部少数民族文学系  硕士研究生

    • 专业:中国民族史;研究方向:彝族文学史;1988年7月获得法学硕士学位(民族学)
    • 硕士学位论文:《彝文经籍中的祭祀诗研究》
    • 导师:马学良教授

    1980─1984
    中央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   本科

    • 专业:中国语言文学,1984年7月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 学士学位论文:《从彝族民间文学看彝族人民的审美观》
    • 论文导师:陶立璠教授

     

    二、治学经历

    2003年8月至今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研究员  民族文学理论与当代批评研究室主任

    • 关注无形文化遗产保护与口头传统理论的本土化;积极引导和开展本所口头传统研究中心的学术活动;
    • 以本土文学传统研究为个案,打通口头传统与书写文化之间的学术壁垒;
    • 重点倾向彝族各重要支系的口头论辩与史诗传统的系列田野研究;
    • 将史诗研究的理论视域逐步扩大到西南彝语支民族口头传统的比较研究中;
    • 在家乡凉山建立长期进行田野观察史诗演述及其传承人的口头传统研究基地,进行10年以上的民间文化生态保护的跟踪研究;
    • 兼本所网络建设工作,主要负责网站策划与网页的制作与日常维护,参与“中国民族文学网”的二期和三期开发与系统升级等工作。

    1998─2003
    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  南方民族文学室副主任

    • 从经籍文本到仪式语境研究彝族史诗;
    • 释读、翻译并阐释彝族经籍史诗文本;
    • 将个人研究方向从仪式化的经籍文学微调到彝族口头传统与书写传统研究;
    • 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在职攻读民俗学专业博士学位;
    • 主攻诺苏彝族口头论辩与史诗传统。

    1990 ─1997
    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 担任本所学术委员会秘书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秘书;
    • 继续研究彝族经籍文学文本,重点是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研究;
    • 为探讨经籍文学文本分析的可能性,实施长期的田野调查工作;
    • 参加国家重点项目《中华文学通史》的集体撰著工作与审定工作;
    • 形成个人的学术发展方向:彝族经籍文学研究。

    1988─1990
    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实习研究员

    • 1988-89年在本所科研处参加基层工作锻炼;
    • 1989年秋天正式进入本所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工作;
    • 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少数民族文学系秘书,管理教学工作。
    • 为深化经籍文学的文本分析,扩大并强化对彝族经籍文献的释读工作。

    1984─1985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文联《凉山文学》编辑部,助理编辑

    • 负责收集、编辑、出版当地各民族民间口承文学作品; 
    • 从事诗歌创作并开始着手研究彝族诺苏文学与文化。

    三、田野工作经历

    1. 2004年10月,为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口头论辩与史诗演述:彝族叙事传统研究〗(2004─2007),前往广西隆林彝区进行田野调查;
    2. 2002-2003年,为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史诗传统的田野研究:以诺苏彝族史诗“勒俄”为个案》在凉山州美姑县进行定点田野作业与史诗表演的跟踪观察;
    3. 1996-2000年,参加中美联合的田野追踪考察〖民族认同与凉山彝族诺苏文化之传承〗;
    4. 1991-1998年,参加巴莫姊妹彝学小组开展的〖大凉山彝族诺苏仪式文学〗的民族志追踪考察; 
    5. 1993-1996参加中日合作项目〖汉族与周边诸民族的民俗宗教比较研究──纳西族·彝族与日本民俗宗教的比较民俗学考察〗,完成田野研究报告《神图鬼板·仪礼象征·文化传承──凉山彝族における鬼灵信仰と巫术符咒の考察》; 
    6. 1989-1992年, 参加中日联合的比较民俗学田野考察〖中国江南农耕民俗文化〗,完成田野研究报告《畲族"学师"仪式研究──兼论成年礼功能的历史衍变》; 
    7. 1987年夏季在四川凉山、云南楚雄为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彝文经籍中的祭祀诗研究》进行田野作业,涉及到民间宗教中的信仰与行为、祖先崇拜、仪式与文学,以及古代经籍文学阐释中的文本与田野。 

    四、项目策划

    1.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跨媒体音影图文档案库”立项论证报告》,2005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数字网络工作室承担,执笔人。
    2. 《中国民族文学网:三期改版与系统升级》(2004-2005),学术策划人。
    3. 〖第四届国际彝学研讨会:二十一世纪的毕摩文化、传统知识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Yi Studies: Bimo Practice, 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Ecosystem Sustainability in the 21st Century , 2004-2005),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主办、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人民政府承办、美姑中国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协办,2005年8月19日至24日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巴普镇召开。本人为大会秘书长,全面负责会议及其网站的策划、筹备和组织工作。
    4.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子网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2002─2005》(论证方案执笔人与演示人),2002年10月─2003年1月,获院属第二批子网开发重点推广单位第2名。
    5. “Preserving the Diversity of Oral Epics: In Western Development of China,” A FIELD STUDY PROJECT PROPOSAL TO UNESCO, August 2002. (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田野研究提案:《中国西部开发与口头史诗多样性的保护》,英文写作,2002年8月)
    6. “Cultural Preservation and Endangered Ethnic Verbal Art in China: In the Era of Go-west,” 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PROPOSAL TO UNESCO,August 2002. (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国际会议提案:《中国西部开发中的文化保护与濒危的少数民族口头艺术》,英文写作,2002年8月)。
    7. “Cultural Diversity and Identity of Ethnic Groups in West China and Beyond: How to Protect Oral Traditions Along the Silk Road,” A SURVEY PROPOSAL TO UNESCO, approved in August 2003. (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田野调查提案:《中国西部的文化多样性与族群认同:怎样保护沿丝绸之路的口头传统》,英文写作,2003年8月同时获得UNESCO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的项目资助)。
    8. 《中国民俗学会网络建设结构性框架建议报告》,北京:2003年7月完成,2003年9月起应用于北京泰达讯通有限公司的实际建网运作中。
    9. 巴莫姊妹彝学小组:《北京中华民族园•彝寨──建设方案、民俗实物征集、民俗文化展示总体设计》,1993─1994,在北京和四川凉山分步实施,任彝寨建设民俗顾问。

    五、重点项目承担

    1. 〖中国(大陆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国情调研〗(2006─2008),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集体项目,主持人:朝戈金;本人负责“文化公共服务建设问卷设计”部分)。
    2. 〖口头传统研究与民族志写作〗(2006─2007),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重点教材工程项目。
    3. 〖口头论辩与史诗演述:彝族叙事传统研究〗(2004─200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4. 〖西部农村文化公共服务建设研究〗(2004─2005), 国家发改委、西部办委托项目(集体项目,主持人之一)。
    5. 〖中国西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农村文化公共服务建设研究〗(2004─2006),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研究中心项目(集体项目,主持人之一)。
    6.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评定暂行办法与申报指南〗(2004年─2005),文化部委托课题(集体项目)。
    7. 〖中国西部的文化多样性与族群认同:怎样保护沿丝绸之路的口头传统〗(2003─200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委托项目(集体项目,项目英文总报告撰写人)。
    8. 〖民族文学研究所子网建设〗(2003─2005),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络中心重点推广项目(集体项目负责人)。
    9. 〖少数民族口头文学丛编:诺苏克智译注〗(2002─2006),中国社会科学院十•五重大课题。 
    10. 〖口承与书写──彝族史诗与族群叙事传统〗(2002─2005),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级重点项目。
    11. 〖中国史诗类型学〗(2003─2006)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大项目(集体项目)。 
    12. 〖中国史诗学〗(2004─2007),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建设工程”(集体项目)。 
    13. 〖仪式与文学──彝族经籍史诗研究〗(1996─1999),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基金项目。 
    14. 《中华文学通史》(1995─1997),国家九•五重点项目及重点图书(集体项目)。 
    15. 〖彝语支民族经籍文学研究〗(1991─1993),国家青年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集体项目)。

    六、国外访学研修 

    1. 2000年9月至2002年1月在哈佛大学文理学院访学,身份为访问博士研究生(Visiting Fellow),选修相关课程13门,完成博士学位论文阶段性研究报告A Folkloristic Perspective on Epic Tradition of the Yis: Thick Corpus Between Textuality and Orality。《彝族史诗传统的民俗学观照──文本性与口头性》),修课导师:Gregory Nagy教授。在此期间在哈佛大学校内外共开设了9次讲座,参加了两次国际学术会议,举办了一个展览,主持了一次国际彝学工作会。 
    2. 2000年1月27日至3月31日与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 Stevan Harrell(郝瑞)教授进行合作研究,参加在华盛顿大学博尔克自然史文化博物馆主办的〖高山图式──中国彝族诺苏文化之传承〗(Mountain Patterns: The Survival of Nuosu Culture in China)专题展览(2000年3月─9月)的相关学术活动,3月16日在西雅图人文科学论坛(博尔克博物馆系列讲座)发表了题为《彝族诺苏女性文学与文化传统》的学术报告;其间还应邀到惠特曼学院开设了两次讲座。
    3. 1999年8月在芬兰土尔库大学参加第五届世界民俗学者暑期国际培训(FFSS99),在史诗工作站(Epic Workshop)研修,结业报告为《中国彝族口头传统与史诗的文本性与口承性》。导师:John M. Foley教授、Lauri Harvilahti教授。 

    七、学术资助获得与学术活动

    1. 2001年7月获美国民俗学会(AFS)“国际学者旅行资助”,前往阿拉斯加参加美国民俗学会2001年会"知识中的伙伴"(Partners in Knowledge),参加"表演的诗学:谚语、演说术、诗歌与音乐"专题组的讨论,并作了题为《走近本土口头传统:文类的替换》(Approaching Indigenous Oral Traditions: A Perspective of Substitution in Genre)的小组发言。 
    2. 2001年5月本人与中央民族大学巴莫阿依博士、潘蛟博士共同策划的"国际彝学工作会"(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Yi Studies──The Fate of Cultural Diversity in the Age of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Yi ──)获美国哈佛-燕京学社"学术顾问委员会特别资助",项目于是年11月9─11日在哈佛大学实施。 
    3. 2001年4月本人与巴莫阿依博士共同策划的"彝族传统仪式生活展"(Chanting Echoes),获哈佛大学世界宗教研究中心特别项目资助,展览于是年5月至7月在该中心展出。 
    4. 2001年3月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人文学院特别资助,前往该大学参加国际跨学科讨论会The Interdisciplinary Symposium- Beyond Peony Pavilion: Performance, Ethnicity and Cultural Processes in China (PPEC)-, Columbus, Ohio State University(Apri28-29, 2001)。 
    5. 1999-2000年,本人主持的巴莫姊妹彝学小组为组织、策划于2000年9月在云南石林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彝学讨论会",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获得民族文化研究基金的资助。
    6. 1997-2000年,本人设计并论证的个人研究课题“仪式与文学──彝族经籍史诗研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院级青年重点项目的资助。
    7. 1999年8月,获芬兰外交部国际学术合作发展基金的资助,前往芬兰土尔库大学参加第五届世界民俗学者暑期国际培训(FFSS99)暨“《卡勒瓦拉》与世界史诗传统的国际学术讨论会”。 
    8. 1999年7月,获中国作家协会与台湾中国诗歌艺术学会的资助,前往台北参加“两岸女性诗歌学术研讨会”。 
    9. 1998年6月,获德国学术研究基金会的资助,前往德国特里尔大学参加第二届国际彝学讨论会。 
    10. 1998年春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所级重点项目基金的资助,前往四川凉山彝区进行田野作业。 
    11. 1997年冬季,巴莫姊妹彝学小组获四川省凉山州人民政府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的专项资助。
    12. 1997年,本人的学术专著《鹰灵与诗魂──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研究》一书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基金的资助。 
    13. 1990-1993年,本人与同事白庚胜一道设计并论证的"彝语支民族经籍文学研究"获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的资助。 

    八、学术荣誉获得

    1. 2013年,译著《荷马诸问题》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八届优秀科研成果奖译著三等奖;
    2. 2008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建设先进个人奖;
    3. 2007年,获文化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先进个人奖”
    4. 2005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唐圣基金“钟敬文民俗学奖”;
    5. 2004年,论文“Traditional Nuosu Origin Narratives: A Case Study of Ritualized Epos in Bimo Incantation Scriptures” 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五届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二等奖;
    6. 1998年,《“诗魂说”与“三魂说”》(论文)获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颁发的“全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论文佳作奖”;
    7. 1998年,《彝族古代经籍诗学范畴与命题的基本模式》(论文)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青年学术成果评奖”一等奖;
    8. 1998年,获“中央国家机关各族妇女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9. 1997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10. 1991年,参加编著的《彝族文化史》获北京市优秀科学成果一等奖。

     

    [分页]

    九、科研成果

             已出版个人专著《鹰灵与诗魂──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研究》(2000),图文田野研究报告《神图与鬼板:大凉山彝族祝咒文学与宗教造型艺术之考察》(2004),译著《荷马诸问题》(2008),多部学术合著,发表了九十余篇学术论文、文章及关联成果(详见下表)。

    ㈠ 专著、合著、编著:

    1. 图文报告《中国秘境之旅:四川大凉山》(巴莫姊妹彝学小组编著),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2. 图文田野研究报告《神图与鬼板:大凉山彝族祝咒文学与宗教造型艺术之考察》(西部田野丛书),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版。
    3. 关纪新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俗文学》,与余志川合写西南少数民族部分,第125─208页。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1。
    4. 与康丽合编:《谣俗蠡测──钟敬文民俗随笔》。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5. 个人专著 :《鹰灵与诗魂──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6. Coauthored with Stevan Harrell and Ma Erzi. Mountain Patterns: The Survival of Nuosu Culture in China.5/8 Chapters, pp10-30, 37-50, 58-64. Seattle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高山图式:中国彝族诺苏文化之传承》,与郝瑞、马尔子合著, 本人承担八章中的五章, 第10─30, 37─50, 58─64页。西雅图•伦敦:华盛顿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
    7. 关纪新主编:《中华史诗咏史诗本事》,承担彝族、哈尼族部分,第1197─1218, 1228~1233页。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8. 张炯、樊骏、邓绍基主编:《中华文学通史》,本人撰写<古代文学编>1—4卷中的彝族、纳西族和傣族的古代经籍文学章节,共计19.1万字。北京:华艺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
    9. 李德洙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承担<彝族文化史>相关章节,第299─452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10. 巴莫姊妹彝学小组编著:《彝族风俗志》。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
    11. 马学良主编:《彝族文化史》,本人承担民俗与艺术章节,第299─452,585─650页,约11.4万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2. 莫福山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古籍举要》,与巴莫阿依合写彝族文学古籍部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㈡ 田野研究报告

    1. “仪式与季节:春季反咒•秋季转咒•冬季招魂──彝族义诺地区巫术仪式与年中行事之民俗学考察”,《凉山民族研究》总第12期,2002年刊,第70─85页。实际出版时间2003年5月。
    2. “‘吉尔’考──凉山彝族灵物崇拜综观”,《民族艺术》,总第60期,2000(3)。
    3. “神图鬼板•仪礼象征•文化传承──凉山彝族における鬼灵信仰と巫术符咒の考察”(日文)。载佐野贤治主编:《西南中国の民俗文化研究》,第510-540页。东京:勉诚出版,1999年2月第一版。
    4. “言叶の魔力──凉山彝族祝咒经诗の语义指归”(日文),日本筑波大学比较民俗研究会编:《比较民俗学研究》,总第13期,1996(3),第205─217页。
      “畲族‘学师’仪式初探──兼论成年礼功能意义的衍变” (中文,含日文提要),《中国江南の民俗文化》,第121─141页。千叶: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1992。

    ㈢ 论文、文章(更新至2006年5月):

    1. “何谓“‘保护’?──写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生效之际”,《中国民族报》2006-5-7。
    2. “田野研究的技术规程与‘五个在场’”,《中国民族报》2006-4-16。
    3. “叙事界域与传统法则:以诺苏彝族史诗‘勒俄’为例”,收入《民间叙事的多样性》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310-347页。
    4. “克智与勒俄:口头论辩中的史诗演述(上)”,《民间文化论坛》,2005:3。
    5. “克智与勒俄:口头论辩中的史诗演述(中)”,《民间文化论坛》,2005:2 。
    6. “克智与勒俄:口头论辩中的史诗演述(下)”,《民间文化论坛》,2005:1 。
    7. “叙事型构•文本界限•叙事界域:传统指涉性的发现”,《民俗研究》2004:3 。
    8. “传统指涉性”:民间叙事法则的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10月21日
    9. “口头论辩与史诗演述:从吉尼曲莫家支的传承系谱看史诗传统的文化生态”,《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及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435-469页。
    10. “生与死的高歌──彝族古代歌场制度与丧葬祭祀经诗的集成”,《殡葬视野》2004:2。
    11. “论彝族诗人阿库乌雾的‘边界写作’”,《民族文学》 2004:10 。
    12. “‘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批评──以彝族史诗《勒俄特依》的‘文本迻录’为例(下)”,《民族艺术》2004:2 。
    13. “叙事语境与演述场域:以诺苏彝族的口头论辩和史诗传统为例”, 《文学评论》2004:1,第147─155页。
    14. “西南少数民族的丧俗歌调”,《殡葬视野》,2004:1, 第14─39页。
    15. “‘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批评──以彝族史诗《勒俄特依》的‘文本迻录’为例(中)”,《民族艺术》2004:1, 第23─32页。
    16. “口头传统•书写文化•电子传媒──兼谈文化多样性讨论中的民俗学视界”,中山大学民俗研究中心主办,澳门出版社出版:《民俗学刊》总第5期,2003年11月,第40─56页。
    17. “‘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批评──以彝族史诗《勒俄特依》的‘文本迻录;为例(上)”,《民族艺术》2003:4,第52─58页。
    18. “口头传统与书写传统”,《读书》2003:10,第10─16页。
    19. “构思高山图式”,《民族艺术》总第71期,2003:2,第92─102页。
    20. “火葬•化虎•送灵•归祖──彝族葬式溯源”,《殡葬视野》总第3期,2003(3),第7─11页。
    21. “Traditional Nuosu Origin Narratives: A Case Study of Ritualized Epos in Bimo Incantation Scriptures.” In the Journal of Oral Tradition, Vol. 16/2, 2000. Bloomington: Slavica Publishers, Inc. Indiana University,US. (英文写作:“诺苏彝族的述源叙事:毕摩祝咒叙事长诗的个案研究”,美国:布鲁明顿,《口头传统》总第16/2期,2001:2,第453─479页,实际出版时间2003年2月)。
    22. “知识中的伙伴:美国民俗学会2001年会综述”,《民俗研究》,总61期,2002(3)。
    23. “叙事与抒情:彝诗体例部类总论”,四川省彝学会编:《四川彝学研究》(第一集),第335─356页。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24. “Conceptualizing Mountain Patterns,” in the Journal of Asian Ethnicity, vol.2, 1:104-113. Oxfordshire, UK. March 2001(“构思高山图式”,《亚洲族群》,总第2号,2001(1),第104─113页,Stevan Harrell 译)。
    25. “诗歌生成发展论与古代歌场制度——彝族经籍诗学研究”,《彝族文化》,1999:2。
    26. “倾听一种声音──中国少数民族女性诗歌的文化语境”,《两岸女性诗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22页。台北:诗艺文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
    27. “反观早期法国学者对彝族传统文学的调查与评述”,《云南文史丛刊》,总第55期,1998(4),第13─19页。
    28. “画骨传统与文化渊流──彝族毕摩巫祭造型艺术探源”,《民族艺术》,总52期,1998(3),第136─151页。
    29. “巫术咒仪与鬼板符画──凉山彝族鬼灵信仰与巫祭造型考察”,《民族艺术》,总51期,1998(2),第102─121页。
    30. “神图巫符与仪式象征──大凉山彝族毕摩绘画中的神话原型”,《民族艺术》,总第50期,1998(1),第117─133页。
    31. “凉山义诺彝族の季节仪礼とその祭日化への方向”,《日中文化研究》,总第13期。东京:勉诚社,1998(3),第47─59页。
    32. “水的民族──傣族文化源流之回观”,《中华儿女》(海外版),总第64期,1998(3),第43─48页。
    33. “黑虎的后裔──彝族历史文化源流”,《中华儿女》(海外版),总第62期,1998(1),第40─46页。
    34. “彝语诗律论概说”,《彝族文史研究》,1998(1)。
    35. “彝族诗论‘诗魂说’的文化探源”,《民族文学研究》,总第67期,1998(1),第83─87页。
    36. “从鬼板看鬼魅的群像——彝族鬼灵信仰考察”,《中华日报•艺文副刊》,1998年3月13日。 
    37. “咒仪与咒经──彝族祝咒经诗”,《中华日报•艺文副刊》1998年5月27日。
    38. “神图──毕摩绘画中的神话”,《中华日报•艺文副刊》,1998年7月11日。
    39. “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的学术流变”,《贵州社会科学》,总第151期,1998(1),第80─87页;《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1998(4)转载,第306─313页。
    40. “彝族三段诗及其文化底蕴”,《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文学讨论会论文集》,第271-303页。台北:历史文学学会出版,1998年3 月第一版。
    41. “彝族经籍文学研究论”,《中国彝学》(第一集),第229─243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
    42. “‘诗魂说’与‘三魂说’”,《民族文学研究》,总第66期,1997(4),第59-64页。
    43. “从梦鼓到祭歌──彝族英雄史诗《铜鼓王》的民俗文化价值”,《亚细亚民俗文化研究》(第一集),第481─498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年9月第一版。
    44. “彝族古代经籍诗学体系中的诗歌本体论初探”,《彝族文史研究》,1997(2),第38─48页。
    45. “彝族英雄史诗《铜鼓王》初探”,《广西民族学院学报》,总第19期,1997(3), 第64─69页。
    46. “论彝族三段诗的体制特征”,《中华日报•艺文副刊》1997年8月23日。
    47. “彝诗体例论”,《贵州社会科学》,总145期,1997(1),第74─82页。
    48. “走近鬼魅──彝族鬼话”,《中华日报•艺文副刊》1997年2月5日。
    49. “以诗论诗──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的整体表征”,《彝族文学报》,1996年2月15日第一版。
    50. “彝族古代经籍诗学体系中的诗体论说”,《民族文学研究》,总第60期,1996 (2),第69─74页。
    51. “试论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的立象取比特征”,《贵州民族研究》,总第68期,1996 (4),第86─100页。
    52. “彝族古代诗学范畴举隅与命题阐说”(上),《彝族文化》1996年刊,第151─160页。
    53. “彝族古代诗学范畴举隅与命题阐说”(中),《彝族文化》1997:1,第57─62页。
    54. “彝族古代诗学范畴举隅与命题阐说”(下),《彝族文化》1997:2,第49─53页。
    55. “彝族古代经籍诗学范畴与命题的基本模式”,四川省彝学会编:《中华彝学》,《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特辑)。
    56. “彝族祝咒经诗《紫孜妮楂》的巫化叙事风格”,《民间文学论坛》,总第13期,1996(3),第18─22页。
    57. “仪式与彝经祭祀诗文体结构初论”,《彝族文史研究》,1995(1),第54─57页。
    58. 与苑利合写:“世界民俗学发展动态(会议综述)”,《民族文学研究》,总第57期,1995(3),第53─59页。
    59. “黑色的潜流──沙马德清诗歌意象色彩及其文化基质”,《凉山文学》,总第89期,1994(2),第61─64页。
    60. “彝经祭祀诗语音层的审美效果”,《彝族文史研究》,1993 (2),第27─36页。
    61. “彝经祭祀诗语象层的诗境深化”,《彝族文化》(年刊),1991,第215─223页。
    62. “彝经祭祀诗内涵类析”,《凉山文学》,总74期,1991(4),第37─44页。
    63.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ulture of the Yi Nationality.” Nexus, Spring 1989,“彝族文化面面观”,《桥》1989春季版,英文。
    64. “Salaluo: the Adolescent Initiation Ritual ‘Changing-skirt’ for Nuosu Maiden.” Nexus, Spring 1989. “沙拉洛──凉山彝族诺苏少女的成年礼刍议”,《桥》,1989春季版,英文。
    65. “The Descendants of Black Tiger: Yi’s Tradition of Upholding Black.” Nexus, Autumn 1989.“黑虎的子裔──彝族尚黑传统溯源”,《桥》,1989秋季版,英文。
    66. “论彝经祭祀诗的文学接受”,《民族文学研究》,1989:1;后辑入左玉堂、陶学良主编:《毕摩文化论》,第612─623页。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与马学良合写:“略论少数民族文学的影响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9:1。
    67. “从彝族民间文学看彝族人民的审美观”, 《彝族文化研究文集》,第235─249页。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 “叙事界域与传统法则:以诺苏彝族史诗‘勒俄’为例”,论文,20千字,原载《民间叙事的多样性》,学苑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310-347页;

    ㈣ 国内外会议发表:

    1. “田野研究的时空选择与民族志书写的主体性表述”,北京:“民族志•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民俗文化普查与研究中心、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2006年12月16日至17日,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
    2. “神话与神图:彝族述源叙事传统及其多相化传承”,北京:“神话与民间信仰学术研讨会”,中央民族大学主办、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承办,2006年11月6日,中央民族大学文科综合楼。
    3. “彝历新年与祖灵信仰及其实践”(与巴莫阿依合作),北京:“第二届东岳论坛:中华民族新年的庆典与习俗研讨会”,中国民俗学会与北京民俗博物馆主办,2006年1月22-23日,北京广西大厦。
    4. “国际彝学研究中的跨语际实践:维系口头传统活力与文化迻译中的关键词问题”, 四川美姑: “第四届国际彝学研讨会:二十一世纪的毕摩文化、传统知识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主办,美姑县政府承办,2005年8月19-24日,美姑会议中心。
    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共同体”,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家论坛”,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办,2005年5月19-20日,北京广州大厦。
    6. “时间传统与叙事歧趋:仪式历下的彝族新年与火把节”,北京: “第一届东岳论坛:民族国家的日历:传统节日与法定假日”国际研讨会,中国民俗学会与北京民俗博物馆主办,2005年2月14-15日,北京长城饭店。
    7. “少数民族作家的边缘视野与‘边界写作’”,北京:“鲁迅文学院第四届高级研讨班:民族文学创作的特性与优势”,中国作协与国家民委文化司主办,2004年10月27日,鲁迅文学院。
    8.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中国实践”,南宁: “广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高级研修班: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广西自治区文化厅主办,2004年10月19─22日,南宁金悦宾馆。
    9. “英雄叙事与族群认同:支格阿鲁及其程式化的故事范型”,北京: “亚细亚民间叙事学会第八届研讨会:程式叙事”,文化部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发展研究中心与亚细亚民间叙事学会主办,2004年10月15─17日,北京龙爪树宾馆。
    10. “叙事界域与传统法则:以诺苏彝族史诗‘勒俄’为例”,北京:“第二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民间叙事的多样性”,中国民俗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口头传统研究中心主办,2004年8月4~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11. “中国西部少数民族的口头传统:创造力于多样性”, 北京: “中澳多元文化论坛”,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国际合作司主办,2004年8月2日,国家民委多功能会议厅。
    12. “口头传统•书写文化•电子传媒──兼谈文化多样性讨论中的民俗学视界》”,北京:《世界文化的东亚视角》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与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联合主办, 2003年10月24─26日。
    13. “在口承传统与书写文化之间的史诗演述人”,新疆石河子:《民族文化与西部开发》学术研讨会,2003年9月29─10月4日。
    14. “‘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批评”,北京:《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民间文化》学术讨论会,2003年7月16─18日。
    15. Approaching Southern Epic Traditions: Hero Zhyge Alu and Yi Narratives, The 2n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Epic Studies: Hero, Heroic Epic, and Oral Poetics, October 8-9, 2002. Beijing, China. (“探寻南方史诗传统:英雄支格阿鲁与彝族族群叙事”,第二届国际史诗工作研讨会:英雄、英雄传统与比较口头诗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2002年10月8─9日。)
    16. “Narratives of Origination in Nuosu Traditions”, presented at The Interdisciplinary Symposium ──Beyond Peony Pavilion: Performance, Ethnicity and Cultural Processes in China (PPEC)──, Columbus, Ohio State University (OSU), Apri28-29, 2001.(“诺苏文学传统中的述源叙事”,国际跨学科讨论会:超越牡丹亭──中国的表演•族群性•文化进程。美国哥伦布斯:俄亥俄州立大学,2001年4月28─29日。)
    17. “Approaching Indigenous Oral Traditions: A Perspective of Substitution in Genre,” presented at Partnership in Knowledge: AFS Annual Meeting 2001, Anchorage, AK October 17-21, 2001. (“走近本土口头传统:文类的替换”,美国民俗学会’2001年会:知识中的伙伴(表演的诗学:谚语、演说术、诗歌与音乐专题讨论组)。美国安克雷奇:阿拉斯加希尔顿饭店,2001年10月17─21日。)
    18. “彝族三段诗及其文化底蕴”,承德:“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文学讨论会”发表,1997年8月23-28日;
    19. “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的研究方法”,西昌:首届全国彝学联会发表,1997年8月4─6日,西昌:西昌师范专科学校学术报告厅。
    20. “Spirit-picture in Charm-Drawings in Nuosu Society: Ritual, Myth, and Symbol.” Paper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Yi-Studies: Processes of Social Change, Rising Ethnic Identity and Ethnicity among the Yi Nationality in China.,offprint copy, Center for East Asian and Pacific Studies. Trier: Trier University. (英文写作,“仪式•神话•象征:诺苏彝族社会中的神图与巫符”,第二届国际彝学研讨会:社会变迁的进程,民族认同的兴起与中国彝族的族群性,德国特里尔:特里尔大学东亚与太平洋研究中心,1996年6月。)

    ㈤ 翻译、访谈及其它:

    1. 《荷马诸问题》(译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
    2. “‘一滴水的意义是不能低估的’──从《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看艺术民俗学的个案研究价值”(书评),《山东社会科学》2006:7,第157-158页。
    3. “序《民族想象与学术选择:彝族研究现代学术的建立》”(序),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版。
    4. 《大凉山天籁之旅:彝族民间器乐经典》,巴莫姊妹彝学小组采集、录制,北京师范大学音像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
    5. “毕摩文化与国际彝学”,专题访谈,《中国民族报》,2006年3月24日。
    6. [美] 琼斯:“‘万岁圣•西蒙’:洛杉矶一年一度的中美洲节日”(译文),《民族艺术》,2005年第2期。
    7. “口头程式理论”(关键词),与朝戈金合作,《民间文化论坛》 2004:4。 
    8. “民族志诗学”(关键词),与朝戈金合作,《民间文化论坛》,2005:1。 
    9. “民俗研究的行为视角:迈克尔•欧文•琼斯教授访谈录”,与朝戈金合作,本人翻译整理,《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2期。
    10. “民俗学术语钩沉──迈克尔•欧文•琼斯教授访谈录”,与朝戈金合作,本人翻译整理,《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3期。
    11. “田野研究的‘五个在场’:巴莫曲布嫫访谈录”,廖明君,《民族艺术》2004:3
    12. [美]哈夫洛克:“口承─书写等式:一个现代心智的程式”(译文),《民俗研究》2003:4 
    13. 《口头传统研究通讯》,2003年9月第一期。负责版式设计,与高荷红合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口头传统研究中心内刊。
    14. “南方史诗传统与中国史诗学建设:钟敬文先生访谈录”,访谈地点:北京西下庄,访谈时间:1998年8月5─6日。《中国〈格萨尔〉》(第一集),第74─79页。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2。
    15. [美]巴瑞•托尔肯:“美洲本土传统(北方)”,《民族文学研究》,总第79期,2000(增刊),第49─57页。
    16. 《彝族民间器乐经典》,巴莫姊妹彝学小组录制,成都:中国唱片成都公司出版发行,1995年7月。
    17. 《中国少数民族民俗大辞典》(彝族民俗部分),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
    18. That"s Yi: An Ethnographical Exploration into Nuosu Native Culture in the Cold Mountain. Hong Kong: That"s Interactive Limited. English-Chinese multi media CD,《That"s Yi:大凉山彝族文化探幽》,电子图书(CD),香港:特艺公司,中英文多媒体电子版,1993年。

    ㈥  出版中 

    • 《史诗传统与田野研究》(专著)。

    ㈦  研究生教案与教学读物

    1. 《口头传统的田野研究与民族志写作》,计25万字。
    2. 《西南少数民族口承文学通览》,计56万字。
    3. 与郎樱合著:《中国史诗:文本与叙事》,本人承担南方史诗部分,计15万字。

    [分页]

    十、科研成果题录

    专著题录一

    专著名称:《鹰灵与诗魂━━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研究》
    出版信息: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概要】这部论著,对彝族历代经籍诗学理论作出了全面考察和细部分析,从文化背景、历史承续、理论建构和范畴命题等方面对彝族古代经籍诗学进行较为深入和透彻的辨析,系统地梳理出彝族古代诗学的结构和体系及其历史流变,廓清彝族古代诗歌理论的基本面貌,并阐述彝族文学批评史上诸多纷繁复杂的概念、范畴和理论等问题。全书由引论、上编、中编、下编、余论、附录组成。

    引论:概述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的存在形态和整体表征及其民族特色——以诗论诗。

    上编: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的兴起和发展
    阐述彝族古代经籍诗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毕摩文化的源流及其与彝族传统书面文化和古典诗歌的关系,进而对彝族古代经籍诗学论著进行整体考察,清晰地勾勒出彝族古代诗学贻发轫于魏晋,而成熟于唐宋以后,发展于明清之际的历史演进线索,同时也展现出彝族古代诗学史上三个诗歌理论繁荣期的历史概貌。这三个时期的诗学论著所呈现的发展序列表明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的基本理论是一脉相承、前后贯通的,基本反映出了彝族古代诗学从肇始走向发展、从稚拙走向成熟的历史轨迹。

    中编: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的理论建构
    从诗歌发生论、创作主体论、诗歌本体论、彝诗体例论、彝语诗律论和诗歌功能论等六个方面,对彝族古代经籍诗学在理论建构上潜在的系统进行了全面梳理、概括和总结,从而揭示出彝族经籍诗学在其历史发展中所呈现出来的自成一体、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下编: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的范畴和命题
    本着从彝族古代的原生宗教、古典哲学、传统意识、历史观念等精神文化的背景出发,来论证彝族古代经籍诗学论者在诗歌的审美运思方式和思维向度上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思维方式(述源思维、辩证思维和叙谱思维)以及在传统文化图式中形成的审美观照方式和论说模式(如“树化诗论”和“人化诗论”),阐述了源于“根骨观念”的“诗根说”与“诗骨说”、受制于“万物雌雄观”的诗歌“对正说”与“相称观”、导源于“哎哺影形学说”和“三魂说”的影、形、魂范畴和“诗魂说”等核心理论问题,试图突破已往彝族文论研究中“汉族诗学眼光”的局限,客观地阐释彝族诗学中那些与汉族文论截然不同的诗学概念和范畴的原生内涵和意义指归,并通过与汉族古代文论的比较,揭示出彝汉两个民族在诗歌美学理念上的相通和相异。

    余论: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的学术流变

    通过历时性地分期阐述,梳理出学术史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走向,认为彝族古代经籍诗学在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论评线索和理论体系。同时,基于客观中肯的立场,本书不仅对本民族的诗学遗产进行了充分的归纳与论述和系统的概括与总结,与此同时,对其局限性和存在的理论缺欠也作出了客观评述。

    国内对彝族古代诗歌理论的研究,大多停留在这一文论现象本身及其与汉族文论的表层比较中,与彝族自身的文学发展和文化背景是相脱节的。本书的研究从论证的角度和逻辑而言,要突破过去研究中“描述性研究”的局限,就不仅要在彝族文学领域中(经籍文学和民间文学)进行诗歌理论的探究,而且还要在宗教学、哲学、文化学等诸多学科的交叉领域中,从彝族传统文化和哲学体系中的“万物雌雄观”、“哎哺学说”、“天──地──人合一观”以及“根骨观念”及“三魂学说”等彝族原生宗教、哲学概念为核心的彝族古代精神理念与彝族经籍诗学范畴和命题的关系,从彝族山地社会的民间仪式生活(宗教仪式和民间礼仪活动)和古代歌场制度与彝族经籍诗歌的传播机制和接受方式,及其与诗歌理论的深层关系,进行具有开拓意义的综合研究和理论探讨。此外,通过彝族古代诗学范畴的举隅与命题的阐说,使彝族诗学的核心范畴如“主”、“题”、“骨”、“风”、“味”、“魂”等,以及基本命题如“诗要立主脑”、“一切可入诗”、“诗歌骨力劲”、“风骨神韵深”、“滋味各异趣”、“诗影寓诗魂”等,清晰地呈现出彝族诗学理论的基本面貌及整体构架,从总体上演绎出了彝族诗学潜存着的一种初具规模、自成体系的思维结构方式和审美运思程式,从此也反映出彝族诗学最显明的整体论述过程和阐说上的思维特征。这些也是汉族学者在已往的研究中所未能触及和解决的问题所在。这样,本书从本民族的文化背景和传统哲学出发,从思维方式和批评模式的深层结构中,对彝族古代诗学范畴和命题进行了独到、全新的论述和分析,这样无疑更接近彝族经籍诗学的核心要义和理论精髓。

    本成果对解决彝族经籍诗学的范畴来源、思维方式及批评模式,探索彝民族诗歌审美意识发展和演进的大致脉络和诗歌美学传统的研究新路,拓展民族文论研究方法,探求民族诗歌传统的文化精神与诸多少数民族的经籍文学和民间文学的接轨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本书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主要囿于彝文经籍文献佚名、无年代记载、手抄传承等客观因素,本书对历代彝族诗学论家的考稽尚未能涉及,包括有名和佚名的诗学论者的生平、事迹、思想、贡献、著作等史实都缺乏详细的记载和考证,而有关的考释、解析、辑佚、诂笺、品评等彝族文学批评史的基础工作都难于展开,至少目前的研究情况尚难于达到。
    此外,本书尚有一些理论上的研究和考证亟待进一步的深化。其一,在彝族古代诗学与汉族文学理论的关系上,应作更为全面和深入的共时性和历时性比较,以期对彝汉文学理论关系作出多层面的开掘和深层次的研究。其二,对历代诗学论著的翻译作进一步的考确,尤其是有关的概念、术语、范畴、命题的具体翻译都存在着明显的值得商榷的问题。
    本书的研究还只是一个初步,仅仅在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的历史流变、理论体系和范畴命题等方面勾画了基本轮廓,许多问题亟待续有研讨和进一步深化,在探源讨流上还待展开愈益细致化的辨析和考证。随着彝族古代经籍文献发掘、整理工作的发展,笔者对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的研究还当有更深入的研究。

    【社会评价】
        “作者从本民族的文化背景和传统哲学出发,从思维方式和批评模式的深层结构中,对彝族古代诗学范畴和命题进行了独到、全新的论述和分析,突破了已往彝族文论研究中‘汉族诗学眼光’的局限,客观地阐释了彝族诗学中那些与汉族文论截然不同的诗学概念和范畴的原生内涵和意义指归,无疑更接近彝族经籍诗学的核心要义和理论精髓。在她的归纳中清晰地呈现出彝族诗学理论的基本面貌及整体构架,从总体上演绎出了彝族诗学潜存着的一种初具规模、自成体系的思维方式和批评模式,并对其局限性和所带来的理论上的诸多缺欠也作出了客观评述,深中肯綮。这些也是汉族学者在已往的研究中所未能触及和解决的问题所在……总体上看,这部论著对研究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的范畴来源、命题要义、理论建构,梳理彝民族诗歌审美意识发展和演进的大致脉络,以及探索彝族诗歌美学传统的研究新路,拓展民族文论的研究领域,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和重大的理论意义。”

    ──中央民族大学马学良教授的《项目结项鉴定意见书》(节录)

        扬州大学中文学院教授古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及其个人专著《意境探微》中援引本书关于彝族诗学中有关“意境”的术语和观点,进而认为“21世纪”中国的“意境”研究,应该重视和开发利用少数民族文论和美学的资源……否则,“中国的‘意境’理论则是不完整的。”

    [分页]

    个人代表性论文摘要一

    叙事语境与演述场域——以诺苏彝族的口头论辩和史诗传统为例
    (巴莫曲布嫫  原载《文学评论》2004年第1期,第147─155页)

        在四川凉山彝区流传的《勒俄特依》与在云南彝区流传的《阿细的先基》、《查姆》、《梅葛》一道,被学界视为彝族“四大创世史诗”。对这一诺苏彝族文学传统的“代表作”,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积累了相当的成果。笔者则是在《勒俄特依》这一汉译本的田野解读中发现了许多违背史诗传统本质的文本制作理念和方法,由此建立了田野研究的反观思路。目前,史诗传统正面临社会经济急速变迁的重重压力,国内外对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对史诗文本及其口头特质的民俗学关注,回应着上个世纪50年代以迄今天对口头文本进行“汇编”的深刻批评。因而,本文以诺苏彝族口头论辩中的史诗演述传统为个案,正是基于检讨以往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的文本制作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种种问题,从认识论的角度引入“叙事语境—演述场域”这一实现田野主体性的研究视界,以期在研究对象与研究者之间搭建起一种可资操作的工作模型,从而探索一条正确处理史诗文本及文本背后的史诗传统信息的田野研究之路。 

    个人代表性论文摘要二

    克智与勒俄:口头论辩中的史诗演述
    (巴莫曲布嫫 《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1、2、3期连载)

        彝族史诗“勒俄”(hnewo)的口头演述除了在毕摩的宗教仪式中可以得到“片段式”(the rhapsody)的观察之外,作为口头民俗事象则在婚丧嫁娶仪礼活动中表现得更为彰显。换言之,史诗在民间的口头传播和接受,大多通过婚礼和葬礼中的“克智”(kenre)论辩得以世代承传。与此同时,“勒俄”作为凉山最为古老的叙事艺术,也与其它口头文类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关联,尤其是克智论辩本身也高度整合了各种口头艺术样式,史诗演述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表演环节。鉴于强调将史诗“勒俄”的口头演述置于其自身的文化语境中去加以研究的重要性,本文立足于本土口头传统的历史传承,说明民俗生活中的“克智”论辩的表演情境,描述口头论辩的基本言语方式,阐释建立在一种双向对话关系之中的史诗演述及其口头艺术的实践过程,进而追踪两代史诗演述人群体的主体性角色、历史风采与现实状况,并在表演环节上来讨论演述人的传承问题与史诗异文研究的某些学理性关联。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概念上对“克智”口头论辩活动相关的方语汇和专用术语进行了重新的界定与阐释,并转换为系统的学术表述;同时针对不同表演情境中的“克智”论辩活动,从论辩方法、论辩程式、话语风格、竞争性质等有关这一表演艺术的基本环节着手,阐述了始终建立在双向对话关系中的史诗演述及其运作方式。第二部分着重探讨口头论辩与史诗演述的双重表演结构:其一,基于口头论辩这一特定的民间言语艺术及其口头传播─交流模式,从克智论辩过程的嘎基(路下方)和嘎哈(路上方)互为区分又互为关联的两个表演阶段中,分析即兴辞辩与史诗演述之间的交互联系;其二,对“格比”(gebi 即兴辞辩)与“玛子”(mazy 史诗演述)这两个关键性术语作出的解析,从论辩话语的内在实质与外在形式,揭示即兴辞辩与史诗演述的运作机制;其三,结合实地的田野观察资料,沿着民间话语及其相关语汇的线索,对两个赛段的论辩过程作出较为系统的比较和分析,以厘清口头论辩传统中同时出现的两种话语风格及其间的内在联系与外在界分,从而进一步理解史诗“勒俄”的演述传统、叙事原则和口头性本质。第三部分,通过追踪史诗演述人这一特定的传承人群体,进而逐步深化我们对史诗传承人群体及其内部的互动、史诗演述者个人的表演能力、创造性潜能,以及对史诗演述的“变”与“不变”,乃至史诗异文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个人代表性论文摘要三

    “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批评──以彝族史诗〈勒俄特依〉的“文本迻录”为例
    (巴莫曲布嫫  《民族艺术》  2003年第4期,2004年第1期,2004年第2期连载)

        彝族史诗的调查、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起步较晚,研究的基础也相对比较薄弱。这大抵上也反映了中国南方史诗的研究从萌蘖、兴起到发展也是上个世纪后50年间才逐步形成的一种学术格局。而这种“行道迟迟”的局面,一则与整个东西方学界关于“史诗”的概念和界定有直接的关联,二则也潜在地驱动了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与80年代两度发生的“大规模”的史诗“生产运动”。目前我们见到的几十部彝族史诗作品(汉译出版物),大多正是这两个时期自上而下的民间文学搜集浪潮中的产物。它们的面世,既为我国的史诗学建设提供了更丰富的学术资源,打开了更广阔的理论空间,同时也为后来的文本阐释、学理规范、田野实践建立了一种能动的反观视野,为我们进一步探讨史诗的文本形态、史诗的传承方式、史诗传统内部的基本叙事法则等问题带来了深刻的反思。该文以彝族诺苏支系史诗汉译本《勒俄特依》为个案,通过学术史的回顾,田野调查,彝汉文本对照,以及对参与当时搜集整理工作的学者进行的访谈,清理在文本整理、迻译、转换、写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而结合当前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发展走向,从以下几个层面提出民间叙事传统的田野研究思路及其间的主体性思考:⑴ 彝族史诗是怎样从乡土社会走入学者视域的;⑵反思史诗文本《勒俄特依》从本土社会的文化语境中被迻译为汉文阅读和学术阐释的“民俗学过程”(folklore process);⑶检讨《勒俄特依》文本及其相关的文本制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⑷说明“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的主要弊端以及相关学术史的批评尺度。该文在检讨《勒俄特依》的同时,从学术表述上将以往文本制作中的种种弊端概括为“民间叙事传统的格式化”(以下简称为“格式化”),旨在对过往的民俗学、民间文艺学工作者在口头传统文本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未必可取却往往普遍通行的工作法进行反思,并使之上升到学术批评的范畴中来加以讨论。“格式化”是指:某一口头叙事传统事象在被文本化的过程中,经过搜集、整理、迻译、出版的一系列工作流程,出现了以参与者主观价值评判和解析观照为主导倾向的文本制作格式,因而在从演述到文字的转换过程中,民间真实的、鲜活的口头文学传统在非本土化或去本土化的过程中发生了种种游离本土口头传统的偏颇,被固定为一个既不符合其历史文化语境与口头艺术本真,又不符合学科所要求的“忠实记录”原则的书面化文本。而这样的格式化文本,由于接受了民间叙事传统之外并违背了口承传统法则的一系列“指令”,所以掺杂了参与者大量的移植、改编、删减、拼接、错置等并不妥当的操作手段,致使后来的学术阐释,发生了更深程度的文本误读:第一,“格式化”的典型表征是消弭了传统主体──传承人(民众的、表演者个人的)的创造者角色和文化信息,使得读者既不见林也不见木,有的甚至从“传承人身份”这一最基本的“产出”环节就剥夺了叙事者──史诗演述人、故事讲述人、歌手──的话语权力与文化角色。因此,在不同的程度上,这种剥夺是以另一种“身份”(编辑、编译人、搜集整理者等等)对“传承人身份”的忽视、规避,甚至置换。第二,“格式化”忽视了口头传统事象生动的表演过程,在一个非忠实的“录入”过程中,民间的口头表演事件首先被当作文本分析的出发点而被“写定”为一种僵化的,甚至是歪曲了的书面化文本。第三,参与者在“格式化”的文本制作过程中,是以自己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并以自己的文本价值标准来对源文本进行选取或改定,既忽视了本土传统的真实面貌,也忽视了表演者的艺术个性,这种参与过程实质上成了一种无意识的、一定程度的破坏过程。第四,“格式化”的结果,将在以上错误中产出的文本“钦定”为一种标准、一种轨范、一种模式,变成人们认识研究对象的一个出发点。这种固定的文本框架,僵固了口头艺术的生命实质,抽走了民众气韵生动的灵魂表达,因而成为后来学术研究中对口头传统作出的非本质的、物化的,甚至是充满讹误的文本阐释的深层致因。第五,如果从积极的立场来看待这种“格式化”的文本制作流程,或许应该公允地说,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这种“格式化”的工作目标针对的是本土传统以外的“阅读世界”,其种种努力或许在文化传播、族际沟通和交流中发生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实际上,在以往甚或当前的各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中,“格式化”同样也是一种甚为普遍的现象。这也是该文以《勒俄特依》的文本制作为例,对这段文本搜集、整理、翻译、出版提出学术史批评的出发点。而通过田野研究,从民间鲜活的口头史诗演述活动去复归文本背后的民间叙事传统,并建立一种“以表演为中心的”史诗文本观和田野研究模型,正是该文倡导的工作方向所在。

    [分页]

    博士学位论文简介

    论文题目:《史诗传统的田野研究:以诺苏彝族史诗“勒俄”为个案》
    毕业学校: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专    业:民俗学, 研究方向:民间文艺学;2003年6月获法学博士学位(民俗学)
    导    师:钟敬文教授、刘魁立教授

    中文摘要

    本文由绪言、引论、正文五章和结束语构成;作为论文阐述的补充性说明,文中附有图表78幅;文后附有《本文常用彝语术语词汇对照表》、史诗演述样例3种、摘选的田野访谈和田野笔记,以及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绪  言

    交待论文问题的提出、田野研究的理论视角和个案研究的技术路线,报告田野过程与田野取证的操作方式和资料来源。鉴于论文的工作方向,依据笔者在田野过程中对地方知识的体认与理解,在对民间史诗话语与相关语汇进行语义分析与归纳概括的基础上,抽绎并简释关系到本文立论与表述的民间文化传统的部分术语。

    引  论

    在对涉及本课题的国内外学术史进行梳理和反思的过程中,结合田野研究中的史诗演述传统的实际存在,对史诗汉译本《勒俄特依》的文本转换及其工作流程提出质疑,从而概括出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的“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问题及其对学术研究的影响,并在相关学术批评尺度的讨论中检讨“彝族史诗传统格式化”的种种弊端。由于“格式化”问题出现在中国民间文艺学发展中的特定历史阶段,并带有相当的普遍性,我们作出的探讨和解析,既针对史诗田野研究与口头叙事传统的文本转换问题,同时也希望引起整个民间文艺学界乃至民俗学界的关注。

    第一章  田野的发现

    以笔者多年的田野定点观察与追踪调查为线索,回溯笔者从文本走向传统的田野经历,以期说明史诗田野研究个案的基本思路及其形成过程,正是来自义诺彝区腹地的民俗文化传承,来自山地社会鲜活生动的史诗演述传统。而这些真切感受和学理性思考,则是逐步建立在笔者对山地仪式生活、史诗传统语域、社会话语空间等问题的索解过程之中的,进而也引领着论文作者在“自观”与“他观”的双重视野中,逐步走向田野研究的学术实践。

    第二章 史诗演述人的发现

    基于诺苏彝族史诗的传承轨范,我们将史诗传承人这一特定群体从概念上界定为“史诗演述人”。通过发现并跟访一位在口承传统与书写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史诗传承人──曲莫伊诺,我们从家支文学传统、史诗传承机制、史诗演述人的“习毕”学艺经历与表演实践等层面,提出了若干学理性的思考,其中涉及到口头叙事的民间记忆与民间技艺,演述人的天赋、才艺和特殊的定向训练过程,史诗传承的“文化空间”与其内在规定性等问题。

     

    第三章 史诗“勒俄”的文本形态与传统法则

    从历时性的书写传承到现时性口头表演,逐步深入到史诗传统内部的运作机制中去解读民间的史诗话语与史诗观念,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文化义理的深掘,阐扬诺苏史诗传统的基本法则:第一,“勒俄”作为史诗传统并非是“一部作品”,其初始语义应还原为“口耳相传的族群叙事”,被诺苏彝人视为“历史的根谱”;第二,“勒俄十九枝”是史诗演述的叙事型构,堪称是诺苏史诗叙事“生命树”的主干与枝柯,前有“勒俄述源”作为叙事的开端,后有“布茨叙谱”作为叙事的连续性实现,由此构造了史诗演述的基本叙事框架;第三,从“万物雌雄观”与史诗叙事的文化象征体系,阐释了“勒俄”文本的公/母之别,并将之界定为史诗的文本性属与文本界限;第四,从文化传统与社会心理解析了史诗叙事的黑/白之分,由此框定了史诗的叙事界域——这是由仪式语境与传统语域所制导的;第五,从史诗抄本的版本系统和传播路线,探讨了史诗异文的界定原则。诺苏史诗传统的基本法则的发现、归纳和总结,当是我们田野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

    第四章 口头论辩中的史诗演述

    首先,从口头论辩过程中互为关联的两个阶段(路下方和路上方)入手,揭示了即兴辞辩与史诗演述之间的密切联系,说明民间的史诗演述与口头论辩活动始终是融为一体的;其次,强调了史诗叙事的原典性原则;该原则虽然总结自特定传统,但具有相当的通约性,能够指涉民间表演的普遍问题。再者,原典性原则很好地说明了史诗异文的研究方法和目的。最后,认定“克智”论辩的兴起和传承,在客观上激活了史诗演述的口头传播和动态接受,使史诗传承人脱离了各种文本的制约而走向面对面的社群,并在特定的竞争机制中不断提高自己承继传统的口头创编能力与表演艺术,从而促进了史诗传统的长期流布和动态发展。

    第五章 仪式与史诗:叙事语境和演述场域

    以史诗演述的仪式化叙事语境为出发点,提炼出“演述场域”这一重要的田野研究视界,论证了田野观察中不可或缺的“五个在场”要素。演述场域的拟构,具有确立田野研究新范式的意义,它涉及研究传统文化的基本学术取态和研究者的主体能动性,涉及从田野到文本的学术转换和学术表述等环节。“演述场域”的理论性总结,不仅是方法论问题,而且也是知识论问题,期望它能有助于廓清学界在田野─文本之间产生的一些模糊认识。

    以上各章,通过一个地区──义诺彝区腹地美姑县──的史诗传承及其深隐的话语世界,通过一位传统中的史诗演述人──曲莫伊诺及其习毕学艺和表演实践,通过理解地方知识与民间话语中的史诗本体观念及其传统法则的深刻表达,通过“克智”口头论辩传统与史诗演述的内在机制、运作方式及特定的口头艺术过程,通过山地社会的仪式化叙事语境与史诗田野研究中的演述场域的确定,我们逐一讨论了史诗田野、史诗传承人、史诗传统法则、史诗演述的生命情态等互为关联的重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观察与捕捉口头叙事的本质性表现的研究视界。这些有关史诗传统本质性规律的学理性思考与相关术语的提炼,正是本文作为田野个案研究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

    诺苏彝族  史诗“勒俄”  田野研究  史诗传统法则  口头论辩  史诗演述  演述场域

    [分页]

    英文摘要

    Theme: A Field Study of Epic Tradition: Nuosu Epic Hnewo as a Case
    Author: Bamo Qubumo, female, born in April 24, 1964, became student of Professor Zhong Jingwen and Professor Liu Kuili in 1998, graduated from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July 2003, obtaining a doctoral in Law.

    Abstract

      The present dissertation is based on a long-term field study concerning the indigenous oral traditions of the Nuosu, a subgroup of the Yi ethnic group who live in the Great Cold Mountains of southwest China. The study provides an in-depth look at the epic tradition known in Nuosu as “hnewo.”

      In Introduction, the author begins with a survey of academic achievements in Yi epic studies in China and abroad. In particular, the author interrogates the processes of the epic textualization over the past half century in China, and generalizes on the limitations of the “formatted” approach that places texts of oral narratives in improperly subjectified formats. This problematic approach namely “formatted texts beyond traditional rules of oral narratives”, widely adopted by Chinese folklorists in collecting, collating, translating, and printing folk texts, has led to seriously misreadings and misunderstandings of Nuosu epic texts and gone far away from its living performance traditions. This is the very start point of undertaking a field study of living epic tradition with a reflection on the history of epic scholarship in China. That"s why the author claims for another approach: going into the Cold Mountains to discover epic fields, to discover epic tradition in native land.

      Chapter one “Discover the Field of Epic Tradition in Meigu” deals with the notion of the "epic," and with the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of epic narratives from data procured came from long-term observation in Yynuo lands, a sub-dialect region of Nuosu Yi. By taking the well-known epic Hnewo as a specific case, the author raise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questions that she encountered when attempting to mediate interpretive tensions that exist between the Nuosu"s own ethnopoetic conception of their verbal art and scholars" conception of "epic": How do the local people, who are deeply rooted in native traditions, articulate and name the central genres, poetic tenets, and modes of transmission within their local epic traditions of oral performance? How does this terminology inform a phenomenon that we might call epic law in "local knowledge"? How do scholars from different academic perspectives think about their own institutional canon in light of the indigenous traditions? What is the place of a native scholar"s ground within his/her own tradition and beyond? The case of epic Hnewo is considered in terms of a) the basic story-patterns of epic narrative and emergent flexibility; b) the difference and connection between the rhapsody and the whole epic performance that inform this particular realization of narrative continuity primarily determined by ritualized situation; and c) the situated performance not only demands of a closing responsive and perceptive attention to bearers of epic tradition, but also a prudent field study of folklore in context with new tracking on epic register and traditional referentiality.

      Chapter two entitled “Discover the epic performer Qumo Yynuo,” with the process of field study, the author takes steps by interviews with an outstanding epic performer Qumo Yynuo who is also a ritualist bimo with a background of 14 generations" priest genealogy and follows up his footprints in ritualized performance on the spot. Having probed into the mechanisms of epic transmission and acquisition by examining the performer"s learning experiences and skill analysis training as a developed epic performer, we conclude that both the traditions of orality and literacy contribute to the cultivation of a Nuosu epic performer. Moreover, the author delves into questions concerning folk memory and the individual repertoire of oral narrative performance, the role of natural talent and cognitive compet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 epic performer, the cultural space of epic transmission, and so forth. What was the most stimulated this field study is the performers" performing personalities and the traditional ways scrupulously abide by these bearers of epic tradition.

      In Chapter three, the author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of hnewo epics in regards to textual morphology and indigenous conception of epic traditional rules. Five major points are explored: 1) Hnewo is not a single epic work; rather it is a multi-faceted tradition; 2) nineteen branches of the hnewo tradition form the trunk of the epic narrative “tree”; 3) textual hnewo exist in two aspects, namely female and male, that define the different categori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branches of the textual tradition, epic traditional texts mostly in hand-copied formats circulated both in religious ritualists bimo and in common folk; 4) hnewo in oral narratives also have “black” and “white” aspects, indicating the narrative boundaries, determined by the ritualized context and traditional registers; 5) epic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and copies for the record or for reproduction with systematic manuscripts derived from historically local rules are core elements in defining epic variants. Above all, this is first time in the field of Yi epic studies that make clear from local epic law: there have been two sets of epic terminologies in Nuosu tradition, the female/male refers to epic written texts (hand-copied books, transcriptions, or bimo"s scriptures; the black/white refers to oral epic narratives.

      In chapter four, a kind of the ritualistic flyting or verbal-dueling known in Nuosu as kenre is recognized for the first time as a key device for carrying out hnewo epic performance. The author shows that Nuosu epic performance always takes place in conversational, dialogic discourse between host-guest relationship with perfervid competition. The “flyting scenes” and “contest paradigm” displayed in different ways of singing or dueling (in poetic framework, never prosaic). Kenre dueling stimulates the oral transmission of the epics and involves the active acceptance on the part of the audience. The dueling enables performers to step out the shadow of the written, memorized texts and perform face-to-face in the community. The dueling it also provides performers with “battlefields” to compete with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 Through the emergent nature of kenre dueling, aspects of the epic tradition grow and develop.

      In chapter five, the author combines analysis of the ritualized narrative context of epic performance with various global academic theoretical traditions of orality and performance folkloristics to derive an approach involving the recognition of “Situated Fields of Epic Performance” for gaining a more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hnewo tradition. The approach demands “five basic factors in co-presence” related to fieldwork, textualiz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1) performing tradition, 2) performing event, 3) audience (in face-to-face textual community of oral epic), 4) performer (in Nuosu epic tradition there must be at least two opponent performers in verbal dueling), and 5)researcher. These “five factors in co-presence” and their synchronous dimension in interrelation play a crucial role on how a researcher would grasp traditional epic performance determined by different events-- in Nuosu society there have been three ritualized contexts: 1) wedding ceremony, 2) creamation rites, and 3) the ritual of sending the dead to ancestral holy land whereas differing from related six sub-contexts --keep changing in emergent shift. And then, the author provides two conditions for a “correlative principle”: firstly, all of the five factors must be present, or operative, or functional, and secondly, none of the five factors may be ‘in opposition" to the local epic tradition. “Situated Fields of Epic Performance” aims at constructing not only a positively practical model for observing and textualizing epic traditions, but also an epistemological approach that will be useful in understanding other traditions of oral performance in China. On the folkloristic ground of “thick” descriptions of text, context, and situated processes of performance, this renew approach, which builds on performance-observing model with folkloristic interest, it is subjective, determined by researcher, which will be especially useful for analyzing longer narrative of living verbal art, for producing a performance-centered text in rich details, including oral epic traditions among other ethnic groups, which differ significantly from the Nuosu hnewo tradition.

      Hnewo is proved a vital, dynamic treasure of Nuosu verbal arts. Accordingly, what the author found in the field study is presented in the dissertation writing. It is a study based on records and reports in style of ethnographic writing of cultural thematic discovery. Having examined certain concepts derived from theoretical orientations in the field of western folkloristic theories, cultural studies and sociological thoughts, especially oral tradition, ethnopoetics, orality and literacy, performance approach etc., the author, as a result, inspired by some important ideas, further refines a set of theoretical terms based on redefine the definitions of key terms that came from local knowledge and native discourse in Nuosu epic tradition, and then applies those renewed terms with folkloristic interpretation to account for narrative rules and epic law that pre-existing in Nuosu"s conceptions involved.

      The present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a preface, an introduction, and five main chapters with 78 illustrations, in addition to an epilogue and appendices. The appendices include transcriptions of certain parts of the epic hnewo, selected field interviews, relevant field notes and a Yi glossary of terms used in the present dissertation.

      Key Words:

      Nuosu epic hnewo-epic traditional law-living oral performance-verbal arts- epistemological approach

     

 

中国民族文学网 © 1999-2023 版权所有
China Ethnic Literature Network  Copyright©1999-2023  Institute of Ethnic Literature, CASS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地 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五号11层西段
电 话:(010)65138025 邮 编:100732 京ICP备050727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