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尹虎彬 (朝鲜族)
所在社区:
学  历: 法学博士(民俗学)
籍  贯: 辽宁丹东
职  务:
职  称: 研究员
所在部门:

详细介绍

  尹虎彬(1960年5月-2020年3月13日),男,朝鲜族,辽宁宽甸人,1982年6月于中央民族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9月开始在该校攻读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7年6月获法学硕士学位。2000年起在北京师范大学师从民间文艺学家钟敬文、刘魁立教授攻读民俗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03年6月获法学博士学位。1989年9月~1990年8月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文学部访问学者;1994年7月~1995年3月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1997年4月~1999年4月日本神户大学国际文化学部访问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神话学会秘书长。主要社会兼职有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客座研究员。自1987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从事民俗学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历任助理研究员(1988)、副研究员(1996)、研究员(2002),曾任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少数民族文学系民俗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005)和博士生导师(2008)。曾先后独立承担或主持所级、院级和国家级研究项目。 

  主要学术领域为民俗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完成博士学位论文《河北民间后土信仰与口头叙事传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3)。出版专著《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和译著《故事的歌手》(中华书局,2004)。主持完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级重大课题“中国史诗类型学研究”(2002~2006),参与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荷兰皇家科学院合作研究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史诗与英雄”(2002-2004)。主要获奖成果有:《故事的歌手》于2007年4月获“第七届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奖” 译著类三等奖。《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于2004年获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专著类二等奖。 

  长期关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理论研究和作家作品研究,发表了《论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小说创作》(2000)、《从文化的归属到文化的超越:新时期少数民族小说创作主题辨析》(1999)等系列论文;近年来密切追踪国外口头诗学的学术史及其前沿性理论成果,从民俗学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论关注国内口头传统和史诗学研究,近年来发表的主要论文有《史诗观念与史诗研究范式转移》(2008)、《民间传统文化的现代命运》(2007)、《口传文学究的十个误区》(2005)、《河北民间表演宝卷与仪式语境》(2004)、《刘秀传说的信仰根基》(2004)、《民间叙事的神话范例》(2004)、《荷马与我们时代的故事歌手》(2003)、《在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之间:20世纪史诗学述评”》(2003)、《口头诗学与民族志》(2002)、《口头诗学的文本概念》(1998)。参与主编的著作有《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史诗与英雄》(中英文版,与米尼克·希珀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译著《故事的歌手》(The Singer of Tales,Albert B. Lor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 Mass., London, England 2000)被列为钟敬文主编的《外国民俗文化研究名著译丛》之中,是北京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民俗学重点学科项目,2002年列入国家“十五”重点图书规划。《故事的歌手》是这套丛书第一本译著,它是“帕里-洛德理论”的奠基之作,被学界誉为口头文学研究的“圣经”。 

  《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在研究原典的基础上,把帕里-洛德学说纳入民俗学和比较文学的视野来加以研究,对该学说的学术背景、历史发展进行了全面梳理,系统介绍了米尔曼·帕里、阿尔伯特·洛德及其追随者关于口头传统的基本思想和观点。本书对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现代民族志对口头传统研究的意义、口头诗学文本形态和类型学特征等诸多问题,做了初步的梳理。本书试图突破一般文艺学以作家文学为对象的局限性,揭示口头传统的创造力量。口头诗学研究促进了我们在口传史诗的采集、整理、归档、保存、利用等环节上的科学化,实现数字化管理,达到与国际接轨的要求。 

  论文《口传文学研究的十个误区》(2005)对19世纪以来民俗学的许多观念进行了反思,主要涉及的问题有口头创作与表演、作者与文本、传统与创新、口头诗学与现代民俗学的田野作业、文本与语境,以及对口传文学、书写传统和电子传媒对人类认知和文化的影响等。本文指出人们对这些问题的反思是跨学科的,这种反思不仅揭示了以往的认识误区,更预示了新的学科走向。《史诗观念与史诗研究范式转移》(2008)所讨论的史诗,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而倍受各民族国家的重视。史诗虽然指的是一种文类,它本身却含纳了多种文类的要素,史诗具有强烈的地方特性和民族特性,同时也具有人类的普遍性。虽然从艺术形式上来说,谜语、谚语、挽歌更具有普世的统一性,但是,史诗因为所表达的内容极其重大,它对于民族认同和文明对话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史诗由于其百科全书式的地位,日益成为多学科的研究对象。中国史诗在其传统的渊源上是多元的,在体裁样式上是多形态的,在研究视域上是多重维度的,这种丰富性必将对世界范围内的史诗研究提供一系列新的范例,一种“多元的普世性”更能反映出这种探索的未来趋势。 

  近年来主要关注口头传统领域综合性研究的新趋势,致力于以民族志为导向的田野研究,希望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展口头传统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在民众的言语行为中确定文本、文类和表演,研究民间叙事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关注研究者对于结构材料、建构意义所起的作用;从文献记录、村落叙事中寻觅民众的历史记忆;从大的历史视野中,从特定社区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组织、民间信仰等多个方面,揭示传统文化的现代命运;从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传播和利用的学术史反思中,探讨其中所蕴涵的学术和政治意义。 

    教育经历 

    2000年9月~2003年6月,法学(民俗学方向)博士,北京师范大学。 

    1984年9月~1987年6月,法学(民族学方向)硕士,中央民族学院。 

    1978年9月~1982年7月,汉语言文学学士,中央民族学院。 

    职业简历 

    2010年4月~5月,访问学者,荷兰莱顿大学国际亚洲研究所。 

    2007年8月~11日~21日,学员,第7届民俗学暑期研修班(FFSS)芬兰/俄罗斯。 

    2009年4月~7月,学员,中央党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 

    2008年3月~4月,班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干部培训班。 

    2006年8月~9月,访问学者,芬兰文学学会民俗学档案馆。 

    2004年3月~4月,访问学者,荷兰莱顿大学国际亚洲研究所。 

    1997年4月~1999年4月,访问教授,日本神户大学国际文化学部。 

    1994年7月~1995年12月,访问学者,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 

    1989年9月~1990年9月,访问学者,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文学部。 

    1987年7月~现在,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1982年7月~1984年7月,教师,中央民族学院对外汉语教研室。 

    社会团体任职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秘书长,2009年至今。 

    中国神话学会,秘书长,2005年至今。 

    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2002年至今。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客座研究员,2003年至今。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1996年至今。 

    国际民间文艺工作者协会会员,1996年至今。 

    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国研究中心,理事,1994 年至今。 

    《民间文化论坛》编辑委员会成员,2004年至今。 

       课题承担 

    中国社会科学院特殊学科民俗学,学科负责人,2009年~2013年。 

    “20世纪民俗学若干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础研究学者资助计划2009年~2010年。 

    “口头传统的记录与归档——跨学科研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研究CO-REACH-SSR项目2009-2011),中方项目负责人,外方为芬兰文学学会民俗学档案馆与荷兰莱顿大学莱顿地区研究所。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史诗与英雄”,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荷兰皇家科学院合作项目,2002-2004年度,项目承担者:尹虎彬,Prof. Dr. Mineke Schipper (W.J.J. Schipper de Leeuw)。 

    “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资料库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院级重大项目, 2002~2005年度。 

    “中国史诗类型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院级重大项目A类,主持人,项目参与者,2002~2005年度。 

    “口头诗学研究”,主持人,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项目,2002~2005年度。 

    “口头文学的诗学研究”,主持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1995~1997年度青年项目。 

    获奖情况 

    《故事的歌手》获“第七届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奖” 译著类三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2007年4月。 

    《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2004年度“山花奖”。 

    “从文化的归属到文化的超越”,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学会1999年度优秀论文奖。 

    “历史嬗变中的自足与突奔”,1988年《民族文学》杂志社“山丹奖”。 

    “新时期少数民族小说创作诗美学探索”,1989年国家直属机关青年论文竞赛二等奖。 

    “从单质文化到双重文化的负载者”,《当代文艺思潮》1986年度优秀论文奖。  

    国际国内会议 

    在非西方世界记录口头传统学术研讨会,莱顿大学主办,2009年8月27日~29日,荷兰莱顿。 

    现代社会中的民间传统——纪念芬兰史诗《卡莱瓦拉》出版160周年,复旦大学北欧中心芬兰土尔库大学《卡莱瓦拉》研究所主办,2009年9月25日~26日。 

    中国创世神话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年10月15-18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主办。 

    第7届民俗学工作者协会夏季培训班,芬兰赫尔辛基大学,2007年6月,芬兰/俄罗斯。 

    第17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香港年会(The 17th Triennial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sociation),2004年8月8-15日,香港(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Conference Center)。 

    国际史诗研讨会(First and Secon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Epic Studies: Hero, Heroic Epic and Comparative Poetics), 2002年10月8-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 

    第2届国际传播学大会(The 2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munication),1997年9月23-27日,日本神户大学,神户。 

    第15届国际民间叙事学大会(The 1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lk Narrative in Beijing,),国际民间叙事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Folk Narratives)、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1996年5月5日~12日,北京。 

    第四届国际彝学大会,彝族历史、民俗、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凉山州政府主办,2005年8月19日-24日,四川美姑。 

    第二届民间文化遗产论坛: 地方传统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山西省政府,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2005年11月8-9日,山西榆次。 

    史诗玛纳斯国际研讨会,新疆柯尔克孜族自治州,2005年10月25-31日,阿图什市。 

    民族国家的日历:传统节日与法定假日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民俗学会主办, 2005年2月14-15日,北京。 

    学位论文 

    《河北民间后土信仰与口头叙事传》,博士论文,255页。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2年6月,导师钟敬文,民俗学教授;导师 刘魁立,民俗学教授。 

    翻译著作 

    《中国创世和起源神话——地方化与全球化的跨文化视野》英文翻译、编辑,全书223页,12万英文单词。布里尔(Brill)出版社即将编辑出版。尹虎彬、叶舒宪、米尼克•希珀(China’s Creation and Origin Myths: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Local and Global,Brill, Boston USA, 2011)。 

    《活着的女神》(The Living Goddesses: Religion in Pre-patriarchal Europe),Marija Gimbutas 原著,翻译第7,9,10 章。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史诗与英雄》(Heroes and Epics)英文版,米尼克·希伯[荷兰],尹虎彬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南宁。 

    《故事的歌手》(The Singer of Tales, Albert Bates Lor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he second edition, 2000, Cambridge, Mass.)[美国]阿尔伯特·洛德原著,中华书局“十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民间文化研究精华译丛”(钟敬文、董晓萍主编)。中华书局, 2003年。 

    “口头传承研究方法纵谈”,(“Historical Glossary of Critical Approaches.”by Rosemary Lévi Zumwalt, Teaching Oral Traditions, New York: 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1998, pp.75-94.) 《民族文学研究》 2000年特刊第75-94页。 

    《世界神话百科全书》(New Larousse Encyclopedia of Mythology,Hamlyn Publishing House,1986),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 

    《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 by E.B. Tylor, London, 1929),刘魁立主编“原始文化名著译丛”,翻译第245~273页,校译第11~17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 

    《世界名著鉴赏大辞典》(Master Plots, by Frank.N.Magill,1976,New York),合译8万字。中国书籍出版社,1993年。 

    学术论文 

    “多学科视野下的口头传统研究”,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1月5日。 

    “一个流动的有生命的“史诗传统”——访史诗学者朝戈金、尹虎彬、巴莫曲布嫫”,刊载于《文艺报》2010年8月6日“少数民族文艺专刊”。 

    “他用一只手抓住了两个世界”,台北:《古典学研究》,2010年第4期。 

    “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三十年”,《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年第3期。 

    “口头传统史诗的内涵和特征”,《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中国史诗多元传统与史诗研究多重维度”,《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2006年史诗研究概述”,刘守华 白庚胜主编《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2008年)北京:中国文学年鉴社 2009年第1期。 

    “沿丝绸之路的人文生态与旅游业”,《中国社科院党校第34期进修班国情调研文集》第7集 2009年8月。 

    “眼光向下才能认识传统”,《中国文化报》2009-03-15。 

    “全球化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社科院党校第34期进修班《简报》第2期2009-05-31。 

    “党员干部的能力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关键”,《社科党建》院党办3009-07-15。 

    “史诗”,朝戈金、巴莫、尹虎彬《民间文学概论》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 

    “史诗观念与史诗研究范式的转移”,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124-131页。 

    “全球化时代的民俗学”,南宁:《民族艺术》,2008年第3期。第40-47页。 

    “口传史诗的民俗学研究”,北京:《学术动态》(成果版),第21期,2008年7月25日。 

    “民间叙事的神话范例:以后土信仰和民间口头叙事为例”,刊载于《神话中原:2006中国神话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白庚胜、叶舒宪 主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8年4月,第3124-329页。 

    “我是草根学者:贾芝访谈录”,《学问有道——学部委员访谈录》,中国社科院青年中心编,北京:方志出版社,2008年5月,第1331-1346页。 

    “2007年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2007年度,史诗部分。 

    “殖民地时代东亚萨满教研究的跨文化考察”,长沙:《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民间传统文化的现代命运”,开封:《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口头传统研究的十个误区”,南宁:《民族艺术》81:83-95(2005)。 

    “宝卷与仪式语境”,北京:《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第78-86页。 

    “作为口头传统的中国史诗与面向21世纪的史诗研究”,《世界文化的东亚视角》,关世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51-263页。中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校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刘秀传说的信仰根基”,北京:《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4期,第39-45页。 

    “民间叙事的神话范例”,济南:《民俗研究》2004年第4期,第35-46页。 

    “荷马与我们时代的故事歌手:洛德《故事的歌手》译后记”,北京:《读书》,2003年第8期。 

    “在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之间:20世纪史诗学述评”,北京:《民族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第3-9页。 

    “口头诗学与民族志”,北京:《民俗研究》2002年第2期,第19-30页。 

    “帕里、洛德口头诗学试论”,《中国民俗学年刊》2000-2001合刊,中国民俗学会编。中国民俗学会编。学苑出版社2002年7月,北京。第157-173页。 

    “口头诗学关于歌的概念”,北京:《民族文学研究》,1999年第4期,第83~88页。 

    “口头诗学的文本概念”,北京:《民族文学研究》,1998年第3期,第89~93页。 

    “史诗的诗学;口头程式理论研究”,北京:《民族文学研究》,1996年第3期,第86~94页。 

    “口头文学研究中的程式概念”,北京:《民间文学论坛》,1996年第3期,第57~65页。 

    “清代的中朝文学交流”,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第100~103页。  

     专著 

    《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次印刷。 

    学术讲演与教学 

    中国史诗研究的范式转移(On Paradigm Shift of Epic Studies in China),现代社会中的民间传统——纪念芬兰史诗《卡莱瓦拉》出版160周年,复旦大学北欧中心芬兰土尔库大学《卡莱瓦拉》研究所主办,2009年9月25日~26日。 

    多学科视野下的口头传统研究(Opening Speech at “The Documenting Oral Traditions in the Non-Western World,” Leiden, August 27, 2009)在非西方世界记录口头传统学术研讨会,莱顿大学主办,2009年8月27日~29日,荷兰莱顿。 

    口头传统研究新趋向,文学前沿讲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6月15日。 

    现代知识分子与民间传统文化,青海社会科学院主办全国文学所所长会议,2008年7月23日-27日,西宁。 

    民俗学与现代民族国家,中山大学中文系,2006年11月30日。 

    民间叙事与电子传媒,中国传媒大学博士论坛,2005年5月10日。 

    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文学前沿讲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7月27日。 

    口头传统研究的十个误区,全球化进程中的东亚文明暨第二届北京哈佛校友会国际学术会议,2005年11月13-14日,北京大学。 

    口头传统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课程,2004年秋季。 

    新世纪民间文化讲坛, 系列讲座主持人,2004 – 2005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中国民族文学网 © 1999-2023 版权所有
China Ethnic Literature Network  Copyright©1999-2023  Institute of Ethnic Literature, CASS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地 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五号11层西段
电 话:(010)65138025 邮 编:100732 京ICP备050727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