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任春生,汉族,北京人。1980年建所时调入本所工作;1983年调入编辑部工作,1989年评为编辑,2006年评为副编审。工作领域:《民族文学研究》美术编辑、资料库视频编辑、网络页面设计。
一、编辑工作
1983年《民族文学研究》创刊调入编辑部。随着计算机在平面设计和排版印刷的应用,自己也在工作中不断潜心研习各种新技术,通过实践熟练掌握了相关的设计软件并及时应用在工作中。从1989年至今,我所的期刊封面都是由我设计的,每一个封面,总是力求做得更好,更有新意;同时,也为我所出版的学术专著《〈玛纳斯〉论》、《〈江格尔〉论》、《柯尔克孜民间文学概览》设计封面。我的业务能力也得到了所内外的认可:2003-2004年为《中国人口年鉴》设计封面被一直被人口所采用;此外,为《外国文学研究》期刊设计封面;为美国研究所的《美国大观》设计封面和版式。在工作实际中凡是涉及到平面设计的工作我都积极参与,比如在我院建院20周年的庆典中,院里有关部门向院内外征集徽章设计方案,我的设计稿得到院有关部门组织的院内外专家的认可,并被采用。通过竞争,我的设计稿在我院运动会中两次被采用。在我所举办的《格萨尔》千年纪念活动中,我设计的纪念章被采用。其它的一些设计也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比如我所的LOGO标志设计,我所的成果展览,我院外事局主办的国际会议的整体设计等等。在这些具体实践中,我感到不仅个人业务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也为所里的学科建设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二、资料库视频编辑工作。
2001年我所的院级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资料库”开始启动。我的分工是:采集和拍摄并编辑音视频文件,利用摄影、录音等现代操作手段,为口头传统保护和学术研究建立起立体的资料储备。所领导交给我的这项工作是对我的信任,但对我来说也是新的挑战,可以说是我所从事的编辑业务的扩展,在工作中,前期的资料准备和后期对材料的编辑整理工作是很重要的。认真做好前期的资料准备,使我在拍摄中能够自觉的捕捉珍贵的场景,在编写解说词时得到很好的理论指导。为了保存和记录这些民间鲜活的珍贵资料,常常背着沉重的器材翻山越岭到基层去,到田野调查的现场去。尽管地方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有时甚至根本没有地方住,只能睡睡袋,但只要赶上了重要的民俗事件,追踪到了传承人的身影,拍摄到了活态的表演场景,就有莫大的欣慰感和充实感,吃的苦、受的累都是值得的。到目前为止,我拍摄的录像资料计190盘;制作的CD、VCD、DVD等光盘资料199张;图片资料3500多张;图文田野报告一部。经过编辑制作的专题片有:《侗族过阴仪式》、《常开不败的五朵金花:侗族大歌的家族传承》、《南疆史诗田野调查》、《玛纳斯奇萨尔特•阿洪》、《“当代荷马”居素甫•玛玛依》、《侗族祭萨岁仪式》、《侗族腊洞寨的吃新节》、《柯尔克孜族婚俗》、《柯尔克孜族丧葬习俗》、《走进芭沙苗》、《纳西族东巴延寿仪式》、《苗族鼓脏节》、《老关家萨满家祭》、《新疆乌恰县史诗艺人寻访纪实》、《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资料库宣传片》等。
三、网络工作。
2001年,所领导决定建立我所的学术网站。我的工作内容又多了一项:网站设计和编辑工作。在所领导的支持下,在同志们的帮助下,由我参与编辑设计的所网站2003年被评为院级三等奖。2004年,我和余志川正式申请了所级课题:民族文学网升级改版。项目刚启动,余志川调离本所,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巴莫同志也参加到这个课题组中来,为了把工作做好,我们经常放弃节假日的休息加班工作。编辑了350多页面,制作各种文件1000多个。使我所的网站设计新颖,内容丰富,专业性强成为宣传我所学术建设的一个很好的窗口。经过我们的努力,在2004年全院重点推广单位的选拔评比中,获得院内外专家的好评,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并因此得到院网络中心20万元的资金支持。我所的网站在我院和社会上都得到了专家学者的称赞,有很高的评价。在2006年院网络、期刊评奖中我所网站再一次获得院内外专家高度评价,取得二等奖的好成绩。
代表作一:《纳西族东巴延寿仪式图文音影调查报告》
2005年4月,我受本所院A类重大课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资料库”的项目委派,参加了日本神奈川大学COE项目,前往云南省丽江市塔城乡署明村对中断了半个世纪的纳西东巴求寿仪式进行实地调查和现场拍摄。东巴教求寿仪式是由大中小仪式穿插交错、有机组合而成的综合性仪式,在纳西族东巴教各种仪式中规模最大;构成整个仪式过程的大中小仪式环节起码要在十几个以上,几乎要逐个做遍东巴教的各种祈福仪式和驱鬼仪式。其中包括《祭天》、《祭风》、《祭地》、《祭星》、《祭署》、《祭丁巴什罗》、《加威灵》和《求寿》等仪式。由于没有公路,我背着沉重的器材,在海拔约2600多米的高海拔地区,步行翻山十几公里到达现场。通过十天左右的紧张工作,记录了大量的调查资料,其中包括900多分钟的视频资料,近200分钟的访谈录音资料,1000幅图片资料及多幅手绘图形资料,其中有的手绘现场示意场境在今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上展出。而这些珍贵的资料应该说在我国纳西族东巴祭祀资料中也是少有的。
为了很好地整理这些资料,后期的整理和编辑工作往往是前期工作的几倍;一部资料片的形成要经过技术剪辑、资料查阅、配音字幕等。为了完善后期制作,去年在所领导的支持下,我申请了所级重点课题:“纳西族东巴延寿仪式调查图文报告”。2006年4月,我再次返回丽江做了大量访谈,对原来的材料做了补充调查。通过近一年的努力现已完成课题,顺利结项。
以下对这部图文音影报告略作一些说明:
首先,编辑整理出的《纳西族东巴延寿仪式调查图文报告》,以图文形式详细记录了整个延寿仪式的过程。主要分为:署名村概况、东巴求寿仪式的历史根据和现实原因,以及每天仪式的进程情况。其次,报告中收入图片340幅,并配有文字说明,对参加仪式的28名东巴的个人资料都进行了逐一的登记;整理出了200分钟的录音资料,并制作成光盘附在报告中;再者,对每天的仪式场所布置情况都绘制了示意图进行说明。求寿仪式是一个大型的祭祀仪式,其中多则包含十几个单一的仪式。每天仪式的场景都有很多变化,甚至场地都各不相同。为了更准确的把场所布置记录下来,光靠照片是不够的,所以手绘了全部的场景图,并用文字进行阐释性说明。这些图有一部分是现场绘制的,有一些是今年四月到丽江根据和力民老师当时的草图绘制的。这些制图方式得到了所内长期从事田野研究的学者的好评,并建议为研究生开设相关的制图讲座。此外,报告还把整个仪式中所诵读过的50多部经书都用图片进行了说明。
应该说,这样一套集视频资料、录音资料、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和手绘图形为一体的田野报告,以立体方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纳西族东巴延寿仪式的全部内容,其中包括东巴文化的口头经颂传统,具有很高的文学研究价值。这些来自田野的活态资料已全部进入资料库I期项目的结项,得到院、所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民间文化论坛》、《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以及《人民日报》(海外版)都有报道,形成了良好的学术影响。
代表作二:《柯尔克孜族的丧葬与婚嫁》(纪录片,2001年,影片长度:66分钟)
新疆阿合奇县地处天山南麓的高寒地区,是柯尔克孜人聚集地,偏僻闭塞,很少受到外来的文化影响,所以保存了许多古老的习俗。丧葬与婚嫁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柯尔克孜族以前多信原始的萨满教,后改奉伊斯兰教,但是萨满文化影响仍然非常大,比如灵魂不灭观和祖灵崇拜,为了使亡者灵魂生活得舒适,生者要尽力安排好祭祀活动,在去世第3、7、40天、一周年都要举行“乃孜尔”祭典,以寄托对死者的缅怀和哀悼之情,以周年祭典最为盛大。居丧之家,一年内不能举行婚礼和其它文娱活动。本片现场拍摄记录的就是卡拉奇乡一户普通人家的周年祭典。女宾客在毡房中面朝西方边哭边唱挽歌。挽歌也叫哭丧歌,历数死者的生平事迹,颂扬其生前的善行。这一传统礼俗与柯尔克孜族的史诗《玛纳斯》中的哭丧歌及其族群记忆有着遥相呼应的历史联系。影片接着记录了柯尔克孜族的传统婚俗及其相关的文化传承,跟踪拍摄了结婚仪式的全过程以及其间传达的民俗生活“表情”和多相形式的民间文艺事象,现场抓取了叼羊、赛马、摔跤、角力等传统文娱活动外,还在“表演”的语境中记录了男女青年演奏考姆兹和其它乐器、唱民歌、跳会面舞及做其它民间游戏的生动场境。
《中国民族报》“影视看板”专栏以《家之大事,在婚在葬》为题,对该片进行如下的评论:“这是个典型的民俗片,从技术角度来说甚至有些粗糙,除了原生态的内容与原生态的摄制记录外,全片几乎没有一丝外来文明干预的痕迹,它没有法国人拍的《喜马拉雅》刻意营造的壮美与和谐,也不像澳洲人蓄意拍来反思文明冲突和原住民被迫害问题的《小末路狂花》(The Rabbit-proof Fence)。后两者都难免是一种切片下的观察,这个片子则是全景式地、原原本本地把风俗礼仪还原到其本来的原初处境,不存在任何思古式的、乡愁式的失乐园情怀,就是一种呈现,贴近真实的呈现。”“ 电影里面表现民俗在第五代导演那里是个制胜的法宝,结合着1980年代文化寻根的浪潮,张艺谋、陈凯歌、吴子牛、田壮壮等人的早期影片充满了种种奇异独特的民风习俗的展示,但是那种“民俗”正如后殖民理论家们批评的一样,多数属于猎奇性的他者观察。而民俗影视片则更多带有呈现本真的愿望,尽管“本真性”可能永远无法企及,但至少表明了一种姿态。柯尔克孜的婚嫁丧葬广泛存在于突厥诸民族的传统中,这种传统也许不久的某一天在日益发达的资讯与经济狂潮中就消失了。记录将消失的事物,民俗电影在这里起了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