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刘亚虎 (汉族)
所在社区:
学  历: 文学硕士
籍  贯: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
职  务: 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主任
职  称: 研究员
所在部门:

详细介绍

  刘亚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灌阳县人。1982年夏武汉大学本科毕业,1984年冬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分获文学学士、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并兼任中央民族大学等多所高校兼职教授。

  已出版《神话与诗的“演述”——南方民族叙事艺术》、《天籁之音——侗族大歌》、《多彩世界——西部艺术》、《中国南方民族文学关系史》(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卷)、《荒野上的祭坛——中国少数民族祭祀文化》、《南方史诗论》、《中华民族文学关系史》(南方卷)、《广西山水传说探美》、《原始叙事性艺术的结晶——原始性史诗研究》等个人专著。多部专著获国家部委级学术著作奖,多篇论文为《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摘要或全文转载。

  教 育 背 景

  1982 -1984

  北京大学中文系 硕士研究生

  专业:中国文学,研究方向:民间文学,1984年12月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学位论文:《中国山水传说美学探讨》

  导师:段宝林教授

  1978 - 1982

  武汉大学中文系 大学本科

  专业:中国文学,1982年7月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学位论文:《广西民歌的艺术美》

  论文导师:李惠芳教授

  语 言

  民族语:现代瑶语

  汉 语: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专修)、粤方言、湘方言

  英 语:通过国家人事部A级水平考试 日 语:相当于B级水平

  参加学术团体

  1983年加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北京),现任常务理事

  1984年加入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北京,现改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2001年加入中国民俗学会(北京)

  2006年加入中国神话学会(北京),任副会长

  研 究 经 历

  2001 -2010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南方室主任

  研究领域1从史诗扩展到神话和叙事诗,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叙事诗研究”(编号00BZW034),最终成果以优秀等级结项,列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选介汇编》第二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以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www.npopss-cn.gov.cn)“成果选介”栏,以《神话与诗的“演述”——南方民族叙事艺术》为书名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6年12月出版;

  承担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南方民族创世神话研究”,已初步完成书稿《创世的“神圣叙述”——南方民族创世神话阐释》;

  研究领域2从民族文学关系史转入以探讨自身发展为主、也兼顾关系的民族文学史,已初步完成书稿《中国南方民族文学史》;

  作为辅项,进行少数民族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美术)及其他非物质文化研究,写出《多彩的世界--西部艺术》、《天籁之音—侗族大歌》两书,分别由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出版。

  1992 -2000

  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

  承担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中国南方民族文学关系史研究",研究领域转入民族文学关系史,力图以大中华文学史为背景从纵的方面展示南方民族文学文化发展脉络及其特质与贡献,并探求它们与主流文学华夏/汉族文学之间互动互补的关系;

  先后写出专著《中华民族文学关系史》(南方卷)、专著《中国南方民族文学关系史》(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前者1997年12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封面题"本书为海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汉民族与南方少数民族文学关系的具有开拓性的史著",邓绍基研究员认为此著“可称得上是有筚路蓝缕之功的代表性著作”;后者2001年9月由民族出版社(北京)出版;

  史诗研究由南方民族原始性史诗扩展到英雄史诗,写出专著《南方史诗论》,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于1999年8月出版;l 继续进行山水传说及山水文化的研究,写出专著《广西山水传说探美》,此书1994年12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首倡并作为编委(主编为自己导师段宝林教授)、主要撰稿人之一参与国家新闻出版署重点图书《中国山水文化大观》的写作,此书1995年1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为辅项,进行少数民族原始文化及其他精神文化的研究,写出专著《荒野上的祭坛--中国少数民族祭祀文化》,此书2000年8月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为《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撰写约1/4的条目,此书1992年12月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北京)出版;

  在进行本国民族文学文化研究的同时,关注外国文学研究的状况,为《世界文学三百题》撰写100多题。此书1997年4月由台湾建宏出版社出版,2000年12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再版。

  1985 -1991

  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 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

  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所南方室工作;l 参加国家"七五"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课题组并任学术秘书,负责南方民族原始性史诗(或称创世史诗、神话史诗)研究部分,在同组刘魁立、仁钦道尔吉、降边嘉措、郎樱诸位老师的直接指导下开始专业研究工作;l 兴趣从美学进一步扩展到文化人类学,把文化人类学和美学确立为自己研究南方民族文学的两翼;或前者为塔基塔身,后者为塔尖;l 在大量田野作业的基础上,从以仪式为特征的流传形态(或称语境)、源流、文本、叙事类型、形象内涵、与信仰相关的文化氛围、艺人现象、艺术特质、与其他民族史诗的比较、对后世文学影响、百科价值等角度和层面对原始性史诗进行探讨,写出专著《原始叙事性艺术的结晶--原始性史诗研究》,1991年6月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史诗课题组完成和出版的第一部专著,也是关于南方民族原始性史诗研究的第一部专著。刘魁立研究员在讨论书稿时说:“如果以后原始性史诗研究发展成为一门学科的话,将会以这本书为起点。”

  1972 -1984

  广西桂林地区灌阳县文艺队创作员--武汉大学本科生--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

  灌阳县文艺队创作员期间,长期深入瑶族山区体验生活,搜集创作素材和民歌素材,1973年创作出文场剧(地方戏曲)《瑶山教师》,此剧1974年参加桂林地区专业文艺调演后十几个县文艺队学习、演出,一时风靡整个桂东北;l 武汉大学本科生期间对美学对民间文学发生兴趣,尝试从美学角度研究民族民间文学,毕业论文为《广西民歌的艺术美》,以后此论文部分内容改名《广西情歌的艺术美》发表在《广西民间文学丛刊》总第12期;l 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期间继续从美学角度研究民歌,写出论文《浅谈民歌的意境美》发表在《民间文学论坛》(北京)1984年第3期;同时把研究领域逐渐扩展到传说,写出论文《桂林山水传说的美学意义》发表在《民间文艺集刊》(上海)总第7期。毕业论文为《中国山水传说美学探讨》,以后此论文部分内容改写成专著《广西山水传说探美》由广西人民出版社于1994年出版。

  田野经历

  1) 1972-1978年,为创作剧本的需要,长期深入广西灌阳瑶族地区"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全方位体验瑶族物质生产、精神生活的各方面; 2) 1982年春,为写作本科毕业论文《广西民歌的艺术美》,到广西全州瑶族地区、武鸣壮族地区进行民歌方面的田野调查,涉及民歌的搜集、歌俗的考察等; 3) 1983-1984年,为写作研究生毕业论文《中国山水传说美学探讨》,先后到桂林漓江、江西庐山、福建武夷山、浙江雁荡山、杭州西湖、安徽黄山、山东泰山、湖南张家界、四川峨眉山等地进行山水传说方面的田野调查,涉及山水的观赏、故事的搜集、崇拜仪式和心理的考察等; 4) 1986-1988年,为完成国家"七五"重点项目"史诗研究"课题"南方史诗研究"部分,先后到广西大瑶山瑶族地区、桂西壮族地区、贵州黔东南苗族地区、四川大凉山彝族地区、云南澜沧拉祜族地区、西盟佤族地区、西双版纳傣族和基诺族地区、红河哈尼族地区、湖南江永瑶族地区等地进行原始性史诗方面的田野调查,涉及史诗文本的搜集、仪式程序的观察、演唱风俗的了解、巫师艺人的访谈、祭坛巫具的寻觅、心理氛围的探究等; 5) 1994-1995年,为完成院重点项目"南方民族文学关系史研究",到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地区考察巫文化; 6) 2001年,为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南方民族叙事诗研究",再到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地区进行叙事诗方面的田野调查。 7)2004年开始,与云南、广西、贵州、湖南、湖北、广东、浙江等地一些民族学会、高校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建立了深度的联系,每年都开展广泛的常态化的田野调查和学术交流,足迹几乎遍于南方主要少数民族地区。

  重点项目承担

  1) 2006~2010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南方民族创世神话研究】,初步完成书稿《创世的“神圣叙述”——南方民族创世神话阐释》; 2) 2000~200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叙事诗研究】,完成并出版专著《神话与诗的“演述”—南方民族叙事艺术》; 3) 1997~2001参与国家重点项目【各民族文学贡献及其相互关系研究】,撰写"少数民族神话"、"楚辞"两章; 4) 1996~1999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建设工程"【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完成并出版专著《南方史诗论》; 5) 1995~1997参与国家重点项目《中华文学通史》的写作,撰写"少数民族神话"、"南方史诗"部分;6) 1994~1999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中国南方民族文学关系史】,先后完成并出版专著《中华民族文学关系史》(南方卷)、专著《中国南方民族文学关系史》(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7) 1992~1994参与国家新闻出版署重点图书《中国山水文化大观》的写作,撰写广西、云南、贵州、西藏、山东、江苏等省区部分; 8) 1986~1990参与国家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完成并出版专著《原始叙事性艺术的结晶--原始性史诗研究》。

  访学研修情况学术资助获得与学术活动

  1) 2004年开始,与云南、广西、贵州、湖南、湖北、广东、浙江等地一些民族学会、高校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建立了深度的联系,每年常态化地参与他们的学术年会、学术研讨会及田野调查活动; 2) 2004年6月参加在韩国江陵举行的“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并做了题为“中国南方民族端午节”的发言; 3) 2002年9月参加北京社会科学院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研讨会"并作了关于"南方民族文化特质"的发言; 4) 2002年4月参与主持在广西南宁举行的"民族文学关系与文化共生研讨会"并作了关于"南方民族文学关系"的主题发言,会后赴越南考察; 5) 1999年10月参加在云南昆明举行的"海峡两岸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并作了关于"南方民族文学文化"的发言; 6) 2006年“南方民族创世神话研究”课题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资金的资助; 7)2000年"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叙事诗研究"课题获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 8) 1996年"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史诗研究"课题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建设工程"资金的资助; 9) 1994年"中国南方民族文学关系史”课题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资金的资助; 10) 1986年"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原始性史诗研究"课题获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基金的资助。

  学术荣誉

  获国家部委级学术著作奖五项

  一等奖一项

  专著《神话与诗的“演述”——南方民族叙事艺术》获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主办的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2009)

  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优秀等级结项,并列入全国社科规划办网站“成果选介”栏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选介汇编》第二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月)

  二等奖二项

  专著《南方史诗论》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民委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民族图书奖二等奖(2001)

  专著《中华民族文学关系史》(南方卷)获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首届学术著作奖二等奖(2001)

  三等奖二项

  论文《中华民族创世神话的典型型式及人文精神》获第七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三等奖(2010)

  论文《汉赋与南方民族文化》获第二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三等奖(2002)

  科研成果概要

  出版个人学术专著9部:

  1)《神话与诗的“演述”——南方民族叙事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天籁之音——侗族大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3)《多彩的世界--西部艺术》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 4)《中国南方民族文学关系史》(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民族出版社(北京),2001年。 5)《荒野上的祭坛--中国少数民族祭祀文化》,北京出版社,2000年。 6)《南方史诗论》,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年。 7)《中华民族文学关系史》(南方卷),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97年。 8)《广西山水传说探美》,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9)《原始叙事性艺术的结晶--原始性史诗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年。

  以主要撰稿人之一的身份参与一些书籍的写作:

  1)山水中国系列丛书(宁青藏卷、山东卷、苏沪卷、广西卷、云贵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007年。 2)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先秦至唐宋卷),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 3)漫画古代笑话,大象出版社(郑州),2001年。 4)世界文学三百题,【台湾】建宏出版社,199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5)中华文学通史,华艺出版社,1997年。 6)中国山水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7)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词典,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 8)民间文学教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9)民间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在《文学评论》、《民族文学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

  其中,《中华民族创世神话的典型形式及人文精神》、《从族源神话到平民传说——从南诏文学的发展看“族群记忆”的嬗变》、《神的名义与族群意志——南方民族神话对早期社会内部的规范》、《南方民族洪水神话的结构及意蕴》、《近十年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研究概况》、《南方民族叙事形态的“欲求”因素与人物结构》等分别为《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四大文摘”摘要或全文转载。

  个人科研成果列表

  2010a 论文:

  “从族源神话到平民传说——从南诏文学的发展看‘族群记忆的嬗变’”,《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1,157~160 页。《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6,155页。

  “From Ethnical Legend to Civilian Fairytale

  ——On Change of ‘Ethnic Mem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velopment of Nanzhao Literature”, in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o.1,2010, PP.157-160. in Chinese Social Science Digest, No.06, PP.155.

  2010b 论文

  “少数民族文化品牌的价值与开发”,《文化遗产》2010:3,第67~72页。 “The Value and Development of Ethnic Groups’ Cultural Bland”, in Cultural Heritage, No.3,2010, PP.67-72

  2010c 论文

  “苗族文学文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与价值”,《盘古》2010:2,第97~103页。

  2010d 论文

  “伏羲女娲、楚帛书与南方民族洪水神话”,《百色学院学报》2010:6,第 - 页。

  2010e 论文

  “古籍记载与少数民族口头流传的盘古神话”,《中国艺术报》,2010年10月15日,第4版

  2010f 论文

  “丽江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抢救、传承与开发”,《民族民间文化研究与保护》,第59~67页,北京,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2009a 论文

  “南方民族叙事诗的‘时长’”,《百色学院学报》2009:5,第34-37页。“The ‘Time-lenth’ of Southern Ethnic Narrative Poem”, in Journal of Baise University, No.5,2009, PP.34-37.

  2009b 论文

  “主位体验与质性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09:3,第202~205页。

  2009c 论文

  “布依族文化品牌的一些断想”,《黔西南报》2009年8月3日。

  2010d 论文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综述(神话传说等部分)”,《中国文学年鉴》(2009),第381~387页,北京,中国文学年鉴,2009。此项综述自1998年起一直由笔者负责。

  2009e 散文

  “鼓楼天籁”,《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0月8日。

  2009f 教材章节

  “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民间文学教程》,第39~50页,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2008a 论文

  “中华民族创世神话的典型型式及人文精神”,《长江大学学报》2008:4,第5-11页。《新华文摘》2009:6,第161-162页。《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8:6,第180-181页。“The Typical Models and Humanistic Spirits in Chiness Ethnic Myths of Creating the World”, in 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 No.4,2008, PP.5-11. in Xinhua Digest, No.6,2009, PP.161-162. in China University Academic Abstracts, No.6,2008, PP.180-181.

  2008b 论文

  “支配与和谐——南方民族与自然关系神话中的深层意识”,《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2,第154~158页。

  “Domination and Harmony

  ——Deep Consciousness in the Myth Which S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uthern Ethnic Groups and the Nature”, in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o.2,2008, PP.154-158

  2008c 论文

  “欲望与思维——南方民族神话萌生的心理因素”,《文化遗产》2008:1,第104~112页。

  “Desire and Ideation

  ——Mental Factors Which Germinated Southern Ethnic Myths”, in Cultural Heritage, No.1,2008, PP.104-112

  2008d 论文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空间的拓展”,《百色学院学报》2008:5,第35-41页。 “The Dimensional Extension of Ethnic Literature”, in Journal of Baise University, No.5,2008, PP.35-41

  2008f 论文

  “构筑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殿堂”,《柳州师专学报》2008:1,第46~50页。“Building a Palace of Ethnic Literature Studies”, in Journal of Liuzhou Teachers College, No.1,2008, PP.46-50.

  2008g 论文

  “南方民族神话史诗与英雄史诗”,《黄河文化论坛》第十六辑,第76~100页,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古籍出版社,2008。

  2008h 论文

  “傣族领主制与傣族文学的发展”,《云南傣族土司文化研究论文集》,第268~275页,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

  2008i 论文

  “贞丰、双乳·深峡·骆越·牂牁——关于贞丰旅游与布依文化的一些断想”,《布依文化与乡村旅游》,第57~61页,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

  2008j 论文

  “南方民族活形态神话的保护”,《三峡文化研究》第八辑,第429~436页,武汉出版社,2008.

  2008k 书评

  “梦绕魂牵黔东南”,《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8月19日

  2007a 论文

  “神的名义与族群意志——南方民族神话对早期社会内部的规范”,《长江大学学报》2007:3,第5~10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11,第173~179页。“The Name of God and Ethnic Will : Southern Ethnic Myths’ Function of Regulating the Primitive Inner Society”, in 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 No.3,2007, PP.5-10. in Research on Classical and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No.11,2007, PP.173-179.

  2007b 论文

  “实体与灵魂的转换——南方民族动植物祖先神话萌生的心理因素”,《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7:3,第1~6页。

  “The Switches of Substantiality and Soul

  ——The Psychological Factors of the Ancient Myths Origin about Animals and Plants in the Southern Ethnic Groups”, in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 Journal, No.3,2007, PP.1-6

  2007c 论文

  “描述民族文学关系史”,《民族文学研究》2007:3,第7~9页。“Describe the History of Various Ethnic Literatures’ Relationship”, in Studies of Ethnic Literature, No.3,2007,PP.7-9

  2007d 论文

  “傣族神话形态的独特价值”,《傣族文化研究论文集》第二集,第46~64页,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

  2007e 工具书分卷、章节

  “山水中国系列丛书(宁青藏卷、山东卷、苏沪卷、广西卷、云贵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007。

  2006a 专著

  “神话与诗的“演述”——南方民族叙事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Performance and Recitation in the mythology and Poetry : Narrative Art in South Ethnic Groups”.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6b 论文

  “南方民族洪水神话的结构及意蕴”,《民间文化论坛》2006:5,第20~24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5,第179~183页。 “Structure and Meaning of Flood Myths of Ethnic Groups in Southern China”, in Forum on Folk Culture, No.5,2006, PP.20-24. in Research on Classical and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No.5,2007, PP.179-183.

  2006c 论文

  “近十年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研究概况”,《长江大学学报》2006:3,第17~24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3,第174~183页。 “General Situation of Last Decade’s Myth Research of Chinese Minorities”, in 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 No.3,2006, PP.17-24. in Research on Classical and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No.3,2007, PP.174-183.

  2006d 论文

  “南方民族神话中的性与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十一辑,第193~203页,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Southern Ethnic Myths’ Nature and Affection”, in Chines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No.11, PP.193-203.

  2006e 论文

  “佤族神话形态的典型意义”,《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第7-12页。 “The Typical Meaning of the Forms of Wa Legend”, in Journal of Simao Teachers’ College, No.4,2006, PP.7-12.

  2006f 论文

  “大山魂 民族根——南方民族神话史诗”,《寻根》2006:5,第28~31页。

  2006g 论文

  “古籍与南方民族口传的蚩尤神话”,《蚩尤文化研究》2006:3,第35~37页。

  2006h 论文

  “中国南方民族端午节”,《亚细亚民俗研究》第六辑,第78~81页,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2006i 教材章节

  “史诗”,民间文学教程,第291~317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006j 教材章节

  “民间故事诗”,民间文学教程,第317~339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005a 专著

  “天籁之音——侗族大歌”,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Sounds of Nature : Da Ge of Dong Ethnic Group”, Harbin, Heilongjia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5b 论文

  “布洛陀文化的典型意义与独特价值”,《广西民族研究》2005:2,第91~96页。“The Typical significance and Unique Value of the Buluotuo Culture”, in Study of Ethnics in Guangxi, No.2,2005, PP.91-96.

  2005c 论著章节

  “少数民族口头神话与汉文文献神话的比较”,《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先秦至唐宋卷),第71-121页,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

  2005d 论著章节

  “屈原与楚辞”,《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先秦至唐宋卷),第122-162页,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

  2004a 论文

  “南方民族叙事形态的‘欲求’因素与人物结构” ,《民族文学研究》2004:4, 第47~56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8,第131~137页。 “On Morphology of Narrative Poems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Southern China”, in Studies of Ethnic Literature, No.4,2004, PP.47-56. in Research on Classical and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No.8,2005, PP.131-137.

  2004b 论文

  “中国南方民族史诗中的考验型”,《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史诗与英雄》,第436-445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The Test Models in the Nationality Epic of Southern China”,in Epics and Heroes in China’s Minority Cultures. PP.436-445.

  2004c 论文

  “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现代学术史上的俗文学》,第95~116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004d 论文

  “傈僳族《重逢调》的抒情叙事艺术”,《首届怒江大峡谷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283~286页,2004。

  2003a 专著

  "多彩的世界--西部艺术",石家庄: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The Polychrome World:: The Art of Western China", Shijiazhuang: Hebei Children’s Publishing House

  2003b 论文

  “楚辞与南方民族文化”,《民族文学研究》2003:3,第33~39页。 “The Poetry of Chu and Southern Culture”, in Studies of Ethnic Literature, No.3,2003, PP.33-39.

  2003c 论文

  “《庄子》与南方民族文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6,第37~40页。 “Zhuangzi and National Culture in Southern China”, in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o.6,2003, PP.37-40.

  2002a

  “《华抱山》的史诗性质及其与少数民族史诗的比较”,《华抱山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第76~84页,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

  2001a 专著

  "中国南方民族文学关系史(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北京:民族出版社。"The History of Southern Chinese Ethnic Literature Relationship ( Xianqin Qin Han Wei Jin Nanbeichao )", Beijing: Ethnic Publishing House.

  2001b 论文

  "南方民族的"根谱"",《中国民族》总第358期,2001:3,第27~28页.

  2001c 论文

  "汉赋与南方民族文化",《民族文学研究》总第82期,2001:3,第70~75页。"Han Fu and Ethnic Culture of Southern China",. in Studies of Ethnic Literature , No.3,2001, PP.70-75.

  2001d 论文

  "傣族贝叶文学在中华民族文学中的地位",《首届全国贝叶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200~204页,景洪:西双版纳报社。

  2001e 论文

  "刘魁立在民俗学上的渊博学识和独特贡献",《广西民族学院学报》总第92期,2001:2,第55~58页。"Liu Kuili" Unique Contribution to Folklore", in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No.2,2001, PP.55-58

  2001f 论文

  “一颗成熟的果实”,《耕耘与收获》,第115~126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2001g 漫画脚本

  “漫画古代笑话”,郑州,大象出版社,2001。

  2000a 专著

  "荒野上的祭坛--中国少数民族祭祀文化",北京:北京出版社。"Sacrificial Altar in the Wilds: Chinese Ethnic Sacrificial Culture", Beijing: Beijing Publishing House.

  2000b 综述

  "中国史诗研究正走向世界--"中国史诗研究丛书首发式暨学术座谈会"综述",《民族文学研究》总第78期,2000:4,第68~74页。

  2000c 论文

  "解读少数民族的英雄情结",《了望新闻周刊》总第849期,2000:20,第47~48页

  1999a 专著

  "南方史诗论",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On the Southern Epics", Huhehaote: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Press

  1999b 论文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文学文化的特质及其与汉族文学的关系",《社会科学战线》总第100期,1999:4,第116~124页。"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uthern Chinese Ethnic Literature and Culture and their relation with Han Literature", in Social science Front, No.4,1999, PP.116-124.

  1999c 论文

  "瑶族的酒文化",《民族古籍》总第49期,1999:2,第35~39页。

  1997a 专著

  "中华民族文学关系史(南方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The History of Chinese Ethnic Literature Relationship ( South )", Beijing, People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1997b 论文

  "中国史诗的特质",《内蒙古大学学报》1997:1,第36~43页。"Peculiar Features of the Chinese Epic", in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No.1,1997, PP.36-43

  1997c 论著章节

  "上古神话",张炯等主编:《中华文学通史》第一卷,第560~573页,北京:华艺出版社。

  1997d 论著章节

  "创世史诗",张炯等主编:《中华文学通史》第一卷,第574~590页,北京:华艺出版社。

  1997e 论著章节

  "英雄史诗与迁徙史诗",张炯等主编:《中华文学通史》第二卷,第730~745页,北京:华艺出版社。

  1997f 论著章节

  "傣族英雄史诗",张炯等主编:《中华文学通史》第三卷,第836~843页,北京:华艺出版社。

  1997g 编著章节

  "近现代文学"等,白庚胜主编:《世界文学三百题》,台北:建宏出版社。

  1996a 论文

  "以大视野追寻各民族文学关系史",《文学评论》1996:5,第90~94页。"Retract the Relative History of Various Nations with a Wide Field of Vision", in Literary Review, No.5,1996, PP. 90-94.

  1996b 论文

  "神奇瑰丽的南方英雄史诗",《民族文学研究》总第61期,1996:3,第37~41页。Some Remarks on Heroic in South China", in Study of National literature, No.3,1996, PP.37-41.

  1995a 论著章节

  "清清滇黔韵"等, 段宝林等主编:《中国山水文化大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a 论文

  "广西山水传说探美",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Aesthetic Sense of Folk Legends about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in Guangxi", Nanning: Guangxi People Publishing House.

  1994b 论文

  "神秘的史诗艺人",《中国青年报》1994年5月20日第3版。

  1993a 论文

  "原始叙事艺术形态的发展和演变",《中国民间文化》总第11期,1993:3,第19~34页。

  1993b 论文

  "从原始思维到原始意象",《山茶》总第76期,1993:3,第42~46页。

  1992a 论文

  "原始性史诗的史诗性与原始性",《民族文学研究》总第46期,1992:4,第70~73页。"The Primitive Epic: Its Primeval Nature and Literary Feature” , in Study of National literature, No.4,1992, PP. 52-57.

  1992b 论文

  "神话、原始性史诗的艺术特质",《学术论坛》总第92期,1992:4,第60~65页。

  1992c 论文

  "原始性史诗里的隐喻和象征",《中南民族学院学报》总第54期,1992:3,第88~93页。《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史诗歌谣卷》,第266~277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Metaphors and Symbols in the Primitive Epics", in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No.3,1992, PP.88-93.

  1992d 辞典条目

  "名词术语类"等,王景琳等主编:《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1a 专著

  "原始叙事性艺术的结晶",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Primitive Epic Study, a Fruit of Primitive Folk Narrative Art", Huhehaote: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Press.

  1991b 论文

  "原始性史诗的射日型与斗雷型",《中央民族学院学报》总第78期,1991:5,第82~85页。"Episode about"Shooting the Sun" and "Fighting the Thunder God" in Primitive Epics, in Journal of the Central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 No.5,1991, PP. 82-85.

  1989a 论文

  "原始性史诗整体形态的空间形式和时间形式",《民族文学研究》总第33期,1989:5,第52~57页。"The Space Style and Time Style of the Integral Pattern of Primitive Epics", in Study of National literature,No.5,1989, PP. 52-57.

  1988a 论文

  "试论山水传说的生成因素",《民间文艺季刊》总第18期,1988:2,第159~170页。Approaching the Productive Elements of Folk Legents about Mountains and Rivers", in Folk Literature and Art Qarterly, No.2,1988, PP.159-170.

  1988b 论文

  "神话传说在当代文学创作中的复活",《苗岭风谣》总第4期,第12~13,83页。

  1988c 述评

  "大陆正在编辑民族文学史丛书",《了望周刊》海外版1988:47,第39页。

  1987a 论文

  "论原始性史诗的成因",《民间文学论坛》总第29期,1987:6,第23~28页。"Formation of Primitive Epics", in Tribune of Folk Literature, No.6,1987, PP.23-28.

  1987b 论文

  "活形态的南方少数民族史诗和古歌",《民间文学》总第211期,1987:8,第41~42页。"Survival Epics and Ancient songs in Southern China", in Folk Literature,No.8,1987, PP.41-42

  1987c 论文

  ""寻根"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化",《民族文学研究》总第20期,1987:5,第59~66页。"Literature of "Origin-Seeking" and Ethnic Culture", in Study of National literature,No.5,1987, PP. 59-66.

  1987d 论文

  "风情与剧情",《中国文化报》总第109期,1987年8月2日,第3版。

  1986a 论文

  ""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结合--试论山水传说的创作和欣赏的审美特点",《民间文艺季刊》总第11期,1986:3,第126~137页。"The Combination of Both Art of Space and Art of Time -on Aesthetical Characterestics in Production and Apriciation of legends about Moutains and Rivers", in Folk Literature and Art Qarterly,No.3,1986, PP.126-137.

  1986b 论文

  "新的变革时期少数民族文学一瞥",《民族文学研究》总第11期,1986:2,第84~87页。"A Glimpse at the Ethnic Literature in the Time of Transformation", in Study of National literature, No.2,1986, PP. 84-87.

  1986c 论文

  "结合我国少数民族神话谈神话的"永久魅力"",载《神话新探》第283~295页,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6d 论文

  "也谈民间文学研究",《广西日报》1986年12月25日,第3版。

  1986e 论文

  "赞歌一曲寄深情",《红旗》总第505期,1986:21,第48页。

  1985a 论文

  "桂林山水传说的美学意义",《民间文艺集刊》总第7期,第88~104页。

  1985b 论文

  "广西情歌的艺术美",《广西民间文学丛刊》总第12期,第169~182页。

  1984a 论文

  "浅谈民歌的意境美",《民间文学论坛》总第10期,1984:3,第84~88页。"A Humble Opinion on Beauty of Artistic Conception of Folk-songs", in Tribune of Folk Literature, No.3,1984, PP.84-88.

  1984b 论文

  "抒情散文的创作",《写作》总第19期,1984:4,第48~52页。

  个人专著题录(1)

  《神话与诗的“演述”——南方民族叙事艺术》
刘亚虎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
ISBN 978-7-301-11482-7
307页 320千字
定价:30.00元

  概要。专著的主题、主要观点或创见,关键词。

  【概要】中国南方民族典型的叙事形态是广义的叙事诗,大致可分为神话长诗和故事长诗,前者大都是“神圣叙事”,后者为“世俗叙事”。本书集聚了作者20年对南方民族神话长诗和故事长诗的田野调查、资料搜集、理论思考的积累,以叙事研究为着眼点。作者感到,南方民族神话长诗和故事长诗从生态环境、到演述形态、再到深层内涵等具有极大的丰富性,很多问题可以从原点开始探讨。作者首先感到震撼的,是南方民族先民创造神秘叙事的那些强烈的欲求,以及有点神奥的思维形式,它促使作者以此为起点搭起了整部书的骨架。

  作者认为,南方各民族神话长诗和故事长诗的创作主体或作品中的人物,都表现出一种发自深层的内在欲求。它们是主体创造作品的动机,也是作品中人物外在行为的依据、故事情节发展转变的驱力。它们的第一个层次,突出地表现为物欲、对某种自然力控制的权欲、性欲等;继而第二个层次,是对类(族群以至人类)的利益的欲求,如类的地位、秩序、由来、归宿等;最后第三个层次,才表现为对个体发展的欲求。与此相联系,作为神话长诗雏形的一些祭词、咒语等,只有对行为的表述,没有可以被称为角色的行为的主体(或人物);其后一些作品的人物,更多地表现为类(族群以至人类)的象征,缺乏个性特征;只有当人们的个体意识确立和丰富以后产生的作品,人物才逐渐具有丰满的血肉和独特的性格。

  南方各民族神话长诗和故事长诗中的人物,由于“欲求”的粘合而形成一定的关系结构,这一结构也引领着作品的叙事。叙事的主线一般都是围绕着主体对客体的追求、以及在追求中与对手的斗争等展开,情节的发展在核心事件和催化事件交替出现的过程中进行。

  作者分析了南方民族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神话长诗和故事长诗。作者认为,南方民族先民创造人类(族类)起源神话和洪水神话目的,在于阐述自己族类的神秘起源与经受考验的历程,以证明自己族类的神圣性。在创世、与自然关系等神话里,南方民族先民力图让自己所树立的形象通过创造性的劳动以及与其他自然物的较量,在自然界或某一领域居于主宰的地位,同时体现了一种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神话长诗的形象也担负着社会的责任,担负着对内凝聚族群意志、对外确立族群地位的功能。爱情故事长诗分别表现了纯情者、被掠者、复仇者、保护者、殉情者的命运。本书还论述了神话长诗和故事长诗的叙述时间(时序、时长、频率)、叙述者、受述者与聚焦者。

  关键词:神话,叙事诗,故事诗,叙事艺术,南方民族

  【涉及学科】:文学 宗教

  列出重要的相关评价。比如同行专家评价、鉴定意见或社会评价;对引用文中的话要加引号与出处。

  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叙事诗研究”(批准号00BZW034)最终成果,以优秀等级结项,并列入全国社科规划办网站(www.npopss-cn.gov.cn)“成果选介”栏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选介汇编》第二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009年获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主办的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杨利慧著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话与神话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引用本书共8处。

  个人专著题录(2)

  《天籁之音——侗族大歌》(中国民间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推介丛书/白庚胜、向云驹主编)
刘亚虎主编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9
ISBN 7-207-06577-9
138页 80千字
定价:80.00元

  【概要】本书全面地分析了侗族大歌的艺术形态、传承方式等。世世代代与歌相伴的侗族人民,培育了散发泥土芬芳的艺术奇葩——侗族大歌,创建了独特的以群体歌唱为手段的民族文化传承模式。“侗族大歌”名称来自侗族多声部民歌的一种——“嘎老”(大歌)的直译,广义的侗族大歌实际上是侗族多声部民歌的总称,包括“嘎老”、“嘎所”(声音歌)、“嘎锦”和“嘎节卜”(叙事歌)等等。侗族大歌一般有低音、高音两个声部,主要旋律在低音声部,是在我国大陆第一个被发现的多声部民歌,它的发现澄清了“中国民歌只有单声部”等偏见。侗族大歌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完整的音乐形态、独特的美学价值。它伴随着侗民族的形成与侗族社会的发展而形成、而发展,蕴涵着民族文化的精髓精华。它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无论语言形态例如抒情歌的歌词、叙事歌的情节,还是音乐形态例如旋律、调性、曲式结构、多声现象,以至歌唱的组合形式与歌唱的方法,都能明显地体现出来。

  然而,侗族大歌不只是音乐学科意义上的、单纯的艺术形态,它的核心功能在于“文化传承”,突出特征在于族群的参与以及参与者从中实现了自我教育与教化听众。这种特殊的文化传承模式具有三个重要的因素:其一,“侗族大歌”赖以存活及得以传承的生态,其中心又是文化生态;其二,传承中的“基石”——歌队;其三,传承中的“功臣”(灵魂人物)——歌师。它们共同构成了侗族大歌这一文化传承模式的机制。侗族大歌的传承方式为世界所罕见。侗族大歌流行地区的每一个村寨都是一所民间音乐学校,全体村民都是学生,歌队是课堂,歌师是教授。每个村寨按性别、年龄组成大大小小的歌队,有儿童队、少年队、青年队、中年队、老年队等。人们七八岁启蒙,十一二岁走进歌堂听歌,十六岁左右开始走寨唱歌对歌,到中年老年培育新人。人们通过歌唱传承民族历史、生产知识和道德规范,反映生活,沟通感情,给己给人以艺术享受,侗族大歌也因此成为具有教化性质的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然而,近年来由于社会化大生产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侗族大歌濒临危机,人们正通过各种手段维护和强化其内在生命力,让它能够持久地传承下去。

  关键词:侗族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声部民歌,传承模式

  【涉及学科】:文学 艺术

  列出重要的相关评价。比如同行专家评价、鉴定意见或社会评价;对引用文中的话要加引号与出处。

  董珊惠《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读刘亚虎<天籁之音——侗族大歌>》(载《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0:2)对本书作了推介。

  个人专著题录(3)

  《多彩世界——西部艺术》
刘亚虎著
石家庄: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1
ISBN 7-5376-2474-7
254页 172千字
定价:13.40元

  【概要】本书展示了中国西部各民族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艺术样式多姿多彩的形态:

  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的音乐音域宽广,节拍节奏自由,旋律起伏很大,常有连续的上行或下行,并穿插很多华彩性的装饰,让人们联想起青藏高原层叠的雪峰、千里的草滩……蒙古族人民的牧歌曲调宽阔舒展,节拍节奏徐缓自由,多采用“密——疏——更密——疏”的结构。如同一个人骑着马在草原上跟随羊群放牧,有时会疾走几步,但更多的时候却是悠闲慢行……苗族“飞歌”在高山深谷间传情达意,音调高昂,气势豪迈,回荡山谷,缭绕远方;彝族舞乐伴随轻快的舞步,欢乐活泼,轻盈优美,旋律富于跳动感;壮族歌圩的歌结构严谨,一咏三唱,节节扣紧,韵律迂回缠绵。

  维吾尔族舞蹈热情、豪放、稳重、细腻,体态的基本特征是昂首、挺胸、直腰;舞蹈时从头、肩、腰、臂到脚趾都有动作,眼神配合身体各部位动作传情达意,点缀以移颈、翻腕等装饰性技巧;旋转快速多姿,嘎然而止。傣族舞蹈优美恬静,感情内在含蓄,手的动作丰富,舞姿富于雕塑感,四肢及躯干各关节都要求弯曲,形成特有的“三道弯”造型……

  四川地方剧种“川剧”有“变脸”等绝技:在千百双眼睛的凝视下,演员倏忽之间,幻化出一张又一张不同色彩各具感情的脸谱。

  西部美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原始彩陶、原始岩画、敦煌壁画、民族工艺品等。以渭河为中心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器形内外多用黑彩和黑白彩画成饶有意味的几何纹样和动物图案,它们单纯、粗犷、奇特、生动。尤其使人无法思议的是,拿它们与现代艺术作品的构思构图相比较,这相距几千年岁月的两种艺术品之间竟然存在某种相通一致的艺术灵犀。沧源、花山崖壁画展现两千多年初民的生活图景。敦煌壁画的飞天形象更使人难忘:婀娜多姿的飞天舞伎在天空中飞翔,身后系着的极长的飘带随风飘舞,显示出迅疾动势,使我们甚至感到耳边响着呼呼风声……

  关键词:西部音乐,西部舞蹈,西部戏剧,西部美术

  【涉及学科】:艺术 文学

  列出重要的相关评价。比如同行专家评价、鉴定意见或社会评价;对引用文中的话要加引号与出处。

  个人专著题录(4)

  《中国南方民族文学关系史: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刘亚虎著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9
ISBN 7-105-04254-0
426页 306千字
全三卷定价:66.00元

  《 中华民族文学关系史:南方卷》
刘亚虎著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12
ISBN 7-02-002786-5
461页 332千字
定价:18.90元

  【概要】两部专著以华夏/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有关文学的文本(各种文字形式和口头流传的文学作品)、文献(汉文和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相关记载)、文化(主要指遗存至今的活形态传统文化)等"三文"为基础,系统地论述了从先秦到清末(重点在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数千年中国南方各民族(重点在华夏/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文学发展交流的历史;或者说从民族文学关系的角度研究中国文学史,探索在中国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文学文化互动互补的因素所起的作用;或者说在大中华文学的背景下从纵的方面研究南方民族文学文化的发展脉络,阐明它们在中华民族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与主流文学的关系。力求通过各民族文学关系史的研究,全面准确地描绘中国文学各种现象发生发展的轨迹,发掘它们的内蕴,揭示它们的规律。 两部专著最大的贡献是第一次在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上打通了占主体地位的华夏/汉族文学与南方少数民族文学的联系,从与南方少数民族文学文化联系的角度、利用"文本、文献、文化"资料着重在"源"上重新阐述和补充了中国文学史上许多重要的文学现象。例如:《山海经》奇国异民神话,羽民国、卵民国、"有神人面蛇身"、"有人有翼"……是南方民族图腾形象、图腾神话和图腾信仰风俗(装饰、服饰、文饰等)的另一种表述形式;雕题国、黑齿国与南方民族一些习俗有关;屈原《九歌》里?quot;东皇太一"萌生于楚地诸族的祖先崇拜,山鬼形象形成于他们"情魅草"信仰风俗;《离骚》天上人间、神话现实的表述全盘演示着南方民族巫术的神游术、陈辞术、占卜术;《庄子》"通天下一气"的自然观从古代三苗、百越诸族"气态本原"神话中吸取了养料;著名的"庄子化蝶"故事可能受苗族先民蝴蝶图腾文化的影响;《汉赋》的"铺采 文"表现特点摹于屈原《招魂》铺陈排比手法,而屈原《招魂》铺陈排比手法源于楚地诸族为堵魂引魂而"历数四方之险、多陈家庭(祖地)之乐"的古老的招魂仪式;陶渊明《桃花源记》里桃花源的原型?quot;武陵蛮"深山村落及他们关于"祖先居地"的传说,《桃花源记》故事的背景是当时人们避难避赋"逃亡入蛮"的经历;具有鲜明的越文化特征的盘古(巨人化身)、毛衣女(羽衣仙女)、白水素女(螺女)、叶限(灰姑娘)、蛇郎等故事类型,表现出大量情节完整、内涵丰富的不同形态,并吸收入汉文经籍,影响到小说戏曲,形成为一些小说戏曲的叙事结构;中原地区华夏先民由于较快地进入"早熟的"奴隶主专制社会(夏商周三代奴隶社会)和折入史官文化,原始神话遭到扭曲和肢解,史诗也没有发展起来;南方民族由于源远流长的山地农耕文化、群体文化、神巫文化、口传文化,神话、史诗绚丽多采,它们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学史中具有独特价值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民族文学关系、文学史、山海经、楚辞、庄子、汉赋、桃花源记、竹枝词、神话、史诗

  【涉及学科】:文学

  《中华民族文学关系史》(南方卷)出版后,2000年,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教授梁庭望在书评《中华文学富矿的新开掘--评〈中华民族文学关系史〉(南方卷)》(《民族文学研究》2000:2,第84~85页)中说:"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所的《中华民族文学关系史》,是20世纪末我国文学研究一道亮丽的霞光,它以对中华文学富矿的新开掘,给上一世纪文学关系研究划上一个较为完满的句号,同时又为本世纪的文学关系研究开辟一条新途径,指明了一个方向。以刘亚虎的《中华民族文学关系史》(南方卷)而言,这是一本填补南方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空白的著作。""少数民族文学之间、少数民族文学与汉文学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大抵还是个未知数。而这个关系不廓清,中华文学也就难以说清。由此可知,刘亚虎的《中华民族文学关系史》(南方卷)面世的重要意义。""《中华民族文学关系史》(南方卷)在占有翔实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分析和归纳,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文学与汉文学的关系上率先理除了脉络。"

  进入21世纪,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古代室主任孙琴安《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四大新增长点》(《社会科学》2004:6)总结了上个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情况,把《中华民族文学关系史》(南方卷)列在八九十年代出现的“专题文学史”的第一位。作者写道:“再次,是各种专题文学史的涌现。所谓专题文学史,广泛说来,可包括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这样的断代文学史,也可包括刘毓盘《词史》这种专述某一文体的发展史。如严格说来,则是以某一文学现象为专题的通代文学史,如郑振锋的《中国俗文学史》、谢无量的《中国妇女文学史》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也有不少。但到了八九十年代,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和视野的开阔,又出现了许多新的专题文学史,如刘亚虎的《中华民族文学关系史》、孙琴安的《中国性文学史》、蔡守湘主编的《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史》、刘守华的《中国民间故事史》、徐志啸的《中国比较文学简史》等,都属这类著作。”“由于有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开拓进取,使文学史这一上世纪初刚产生的新型学科,在短短的一百年中便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邓绍基在对《中华民族文学关系史》(南方卷)的书面鉴定(下同)中说:"如果说从局部的、零散的方面来研究民族文学之间的影响关系早已由前辈专家开始从事并获得若干成绩,那么,系统地并且带有全局性的民族文学之间的影响关系的探讨,那是近十年来开始的,刘亚虎的这部著作可称得上是有筚路蓝缕之功的代表性著作。""正因为作者整体地把握中华民族文学(包括汉族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发展规律,从中找出它们互动互补的关系,而不是片面地、随感式地谈;所以我的印象是,它对整个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文学关系史的脉络是基本描清了的,分析论述也是力求周到,或者说基本上持之有据,言之成理的。""我想补充或者说是需要强调的是:作者在作出种种结论时,对"文本"、"文献"和"流动着的传统文化"的掌握和思辩或许是该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北京大学教授段宝林在书面鉴定中说:"《中华民族文学关系史》(南方卷)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全面地研究和阐述汉族与南方各少数民族文学之间历史联系的学术著作,具有较大的创新意义,填补了文学研究中的一项空白。""其方向是正确的,论述是平实的,资料是丰富的,观点是新颖的。不仅对几千年来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影响等作了细致的分析,而且还提供了许多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中的作品资料,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我以为这是一部较有份量的优秀论著,在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中具有较大的开拓性,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教授梁庭望在书面鉴定中说:"如果从该书分析的夏代《弹歌》开始,直至清代文学,历史跨度长达三千多年。作者将这一漫长的历史按文学关系分为五篇,基本廓清了我国汉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历史,这确是开拓性的劳动。作者在每编之下,先概说,后分章节,构架工稳,体例完整,在纵向的把握上脉络分明。每编各章,各有重心,各章的综合,构成了该文学时代的文学关系的特征,选材比较典型,也比较准确。各编有所侧重,突出了不同时期文学关系的内容和形式的特点,并与汉文学发展史互相吻合。在具体论述中,作者注意对材料的鉴别、选择和排列,而后加以分析,找出其中互相影响的部分及产生的效应,分析比较中肯,自成一家之言。有的篇章颇为精彩,如先秦文学本来较难,但作者能从中找到互相影响的部分,给予适当分析,殊属不易。通过作者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汉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关系渊源之久远。虽然由于内容太多,篇幅有限,有的资料未能纳入,分析也稍嫌简略。但从总体上看,这是一本内容比较充实、论述可信的著作,对文学关系研究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全国政协委员张公瑾在书面鉴定中说:“刘亚虎同志著《中华民族文学关系史》(南方卷)是南方民族文学关系史研究的一部力作,上起先秦,下至清代,研究了各个时期汉族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各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内容全面,对汉文古籍中的记载、少数民族文字资料和各民族民间口头文学资料进行了充分的搜集、挖掘、比较和考证,按时间顺序进行了合理的安排,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和认识,为读者描绘了历代南方民族文学相互沟通、交流的准确图景,在文学领域提供了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科学论证。全书材料丰富,结构严密,历史脉络清晰,资料考证缜密,在科学性和系统性方面比之前人有关著作有较大突破。"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潜明兹在书面鉴定中说:"研究民族文学关系史,前无借鉴。刘亚虎同志著《中华民族文学关系史》(南方卷)是这方面的首创。作者掌握了相应的文学史、民间文学史及少数民族文学史三者的理论和知识,运用丰富的史料,纵横交错的梳理了汉民族与南方少数民族两者的文学在相互对流相互吸收相互交融的过程中的发展概貌。对某些在学术界尚存争议的问题,作者客观地、谨慎地、较有说服力地正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达到一定的水平。有的问题并能给读者以启发。全书资料翔实而不臃肿,观点明确而不以声势压人。是一部较优秀的学术著作。"

  近年出版的民间文学教科书,如刘守华、陈建宪主编《民间文学教程》(2002)、农学冠主编《民间文学导论》(2005)在“各民族民间文学的交流”等章节中,引述了两部书的相关内容,或把两部书列为主要参考文献。

  个人专著题录(5)

  《南方史诗论》
刘亚虎著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8
ISBN 7-81074-013-X
427页 334千字
定价:35.00元

  《原始叙事性艺术的结晶--原始性史诗研究》
刘亚虎著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6
ISBN 7-81015-178-9
305页 234千字
定价:4.20元

  【概要】两部专著论述了南方彝、苗、壮、傣等30多个民族的原始性史诗、英雄史诗、迁徙史诗的各种传播形态、源流、文本、叙事类型、形象、艺术特质、文化内涵与氛围、与其他民族史诗的比较、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多学科价值、史诗性质等。 两部专著认为,南方史诗具有分别在祭祀仪式、生产征战环节、人生礼仪、娱乐场合演唱的传播形态,各具有不同的功能。早期的原始性史诗的胚胎是关于图腾、始祖的神话,祭祀图腾、始祖的祭词,萌生于原始先民征服、求同的欲望和"神秘互渗"的思维,随着"形式"对"目的"的不断超越而从祭词不断发展到史诗。家长奴隶制、封建领主制初期分别出现了英雄史诗。原始性史诗表现了天地形成、人类起源、文化创造等,英雄史诗反映了过渡时期“强者作了主、弱者降为奴"的征服掠夺战争和后期民族统一战争。它们包含奇孕、洪水、化生、射日、考验、离合等各种叙事类型,塑造了图腾、始祖、与自然斗争英雄、部落征战英雄等各种形象,具有象征、隐喻、实与幻交替叠印等各种艺术表现特点。它们的文化根基是南方民族山地农耕文化、群体文化、神巫文化、口传文化等,在与其他民族史诗的比较中鲜明的体现出这些文化内涵。它们的原始意象、叙事形态不断地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重现复活,具有永久的魅力和多学科的价值。 两部专著最大的特点是“两个结合":史诗活形态传播形式考察与文本分析相结合,文化人类学探讨与美学研究相结合,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对中国南方民族三类史诗的全方位的文化人类学和美学的阐述。 下面略举几段论述以作宣示: 关于起源:"原始性史诗最初的胚胎与有关图腾、始祖的祭词、咒语、神话相关,因此,它的早期形态也就与对于图腾、始祖的祭祀形式以及与此相关的巫术仪式结下了不解之缘。" 关于发展:"人们较早时期为着取悦图腾或通融祖先以达到某种实用目的而创造的雏形原始性史诗形式,本质上也具有一种超越其目的的功能。""久而久之,人们进行这些幻觉活动时所产生的愉快情感和欣赏心理就会发展演变成审美的情感和艺术的心理,这种观念意识物态化活动很大一部分就会发展演变成艺术的形态。" 关于叙事:"原始人在采集、狩猎时代的社会实践和收获较多地凭靠偶然的因素,因而思维较多地带神秘性、臆猜性";后来,"原始人种植、饲养的社会实践把时间形式和因果逻辑"内化"进了他们的智力结构和思维模式里","逐渐内化的逻辑形式和出于深层欲望情感的幻想形式结合起来,常常使他们的叙述形成这样的结构:表层的逻辑形式,深层的非逻辑因素。" 关于形象:"从生产力看,他们是原始社会.一定阶段生产力水平的反映,又是原始人征服自然的幻想的武器;从社会看,他们是原始社会一定阶段社会关系的复印,又是原始人求同、维系一定的社会组织、氏族制度和习惯法的旗帜。" 关于艺术:"由于创造主体特殊的思维方式和表意方式,带来它们许多形象、情节含义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并且由于长期的积淀还出现了不少同一形象同一情节表达多层意味、体现原始人多种体验的情况。因而,许多形象和情节充满了独特的隐喻、象征现象,具有深厚的内蕴空间。因而,它们是隐喻的艺术,象征的艺术。"

  关键词:史诗、原始性史诗、迁徙史诗、英雄史诗、形态、源流、文本、类型、形象、艺术、文化、比较、延续、百科

  【涉及学科】:文学、文化人类学、美学

  《原始叙事性艺术的结晶——原始性史诗研究》完成书稿后,刘魁立研究员在讨论时说:书稿内容比较充实,有深度,有经自己思考得出的新观点,“如果以后原始性史诗研究发展成为一门学科的话,将会以这本书为起点。”

  此书出版后,1994年,藏族学者降边嘉措在《民间文学论坛》上发表《原始性史诗研究的可喜成果——评<原始叙事性艺术的结晶——原始性史诗研究>》,对此书作了评述。文章认为:

  “刘亚湖《原始叙事性艺术的结晶》一书的功绩,……不是对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诗篇进行简单的汇总或概括,不是罗列现象,平铺直叙,而是进行认真的理论思考与理论分析,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分析研究。”“在论述这些问题时,作者不是从概念到概念作抽象的议论,也不是离开南方少数民族史诗和它们赖以产生的文化背景这些具体的对象,作空泛之谈,而是与原始人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与原始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特别是带神秘色彩的祭祀和巫术活动、心理结构、思维特点等结合起来进行探讨,从而使自己的学术研究奠定在坚实的基础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践性,因此也更具现实意义。”“作者根据原始性史诗作为活形态的原始叙事性艺术的结晶这一特点,从“空间”与“时间”两种角度审视原始性史诗的整体形态,把原始性史诗整体形态空间形式分为赖以存活的文化环境、外观现象(如吟唱场合)、本文内部结构(如深层隐喻、象征结构)三个层次。这样不但使原始性史诗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过程脉络清楚,而且使自己的学术研究具有历史的厚重感,论证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论点也就更具说服力。”“该书在分析原始性史诗的形态时,系统的总结了原始性史诗在祭祀仪式、生产环节、人生礼仪、娱乐活动等各种场合的不同形态,勾画了原始叙事性艺术的‘形式不断超越目的,审美不断代替使用’的发展脉络。” “该书在分析原始性史诗的艺术特征时,认为它们是隐喻的艺术,象征的艺术,进而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人们带神秘性质的活动等几个方面进行剖析,将神话、原始性史诗的艺术特点概括为形象性、情感性、隐喻性、象征性。”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潜明兹在其专著《中国神话学》(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里列一小节专门评介《原始叙事性艺术的结晶--原始性史诗研究》,书中评论道:“该书最鲜明的特点,是在注意原始性史诗科学价值的同时,首次系统地、较为深入地探讨了作品的美学价值。刘亚湖一再强调作品实用价值的同时,又强调了它们实现了某种超越,即超越了实用价值之外。”“作者认为原始性史诗实际就是在这样两种不同的空间所造就的,因此既有实用性,又有超越性;既娱神,又娱人。这对史诗的内容和形式创造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内容则是从人类起源到创世,从早期生活到农耕,从迁徙到民族形成,无所不包。形象则是从动物精灵,到图腾,到半人半神、大神、巨人直至人类的祖先英雄。由圣到俗的轨迹十分鲜明。”(199页)

  《南方史诗论》出版以后,与同时出版的本所其他几部史诗研究专著一起得到钟敬文、杨义、刘魁立、贾芝、段宝林、梁庭望、刘锡诚、张公瑾、陶阳、王平凡等学者的高度评价(见《民族文学研究》2000:4,第68~74页)。这里仅引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研究员杨义的一段话:“它们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的一个名牌产品或拳头产品,是一批资深的学者在一个几乎还是处女地的文学--文化领域进行半生耕耘、积学深功所形成的规模性的成果。它们作为我国史诗研究走向成熟期和收获期的一个标志,将被载入世纪之交的学术史。” “属于中国人的原创性的史诗理论,将有可能从这里走出第一步。因此《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史诗"条目应该从根本上重写。……其不知在欧洲的海洋城邦史诗之外,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还存在着气势恢弘、绚丽多彩的高原史诗、草原史诗、山地史诗。”此处,高原史诗、草原史诗指北方三大史诗,山地史诗则指南方史诗。

  进入21世纪,时任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的陈友康《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实困境与未来出路》(《河北学刊》2009:1)对世纪相交时期的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作了总体评价,说:“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间文学研究一方面摆脱了传统意识形态影响下所形成的虚热态势,变得更加学理化,并在某些领域向纵深稳步拓进。例如,刘守华对比较故事学和中国民间故事类型学的研究,吕微对神话的新阐释,刘亚虎对史诗的研究,户晓辉对民间文学现代性的追寻,陈建宪对民间文学理论的思考,朝戈金、尹虎彬对口头程式理论的译介和研究,高友鹏、陈咏超对中国现代作家民间文学观的梳理等,标志了中国民间文学研究在这一时期所达到的新高度。”

  《原始叙事性艺术的结晶——原始性史诗研究》、《南方史诗论》问世以后,至今为止仍是此领域唯一的作整体论述的专著。近年出版的民间文学教科书,如万建中著《民间文学引论》(2006)、段宝林主编《民间文学教程》(2006)、毕桪主编《民间文学概论》(2004)、刘守华、陈建宪主编《民间文学教程》(2002)等,在相关章节论述南方史诗性质、格局、类型、特点等时,仍广泛引述两书相关内容,或给予本书积极评价。一些论文在探讨与南方史诗有关的问题时也引用了两书的观点以作为理论上的依据,如时任广西艺术研究所所长的丘振声的《布洛陀与图腾崇拜》(《民族艺术》1995:2),时任广西民族研究所所长、广西壮学会会长的覃乃昌的《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创世神话创世史诗丰富与汉族没有发现创世神话创世史诗的原因》(《广西民族研究》2006:2)等。

  个人专著题录(6)

  《荒野上的祭坛--中国少数民族祭祀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探索丛书/苑利主编)
刘亚虎著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1
ISBN 7-200-03825-3
320页 230千字
定价:17.00元

  【概要】本书客观地分析了祭祀文化的历史价值,指出,祭祀文化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舍此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它在历史上曾起过突出的作用,例如很多神话、传说、原始性史诗、叙事诗、古歌以至音乐、舞蹈的作品就是通过祭祀文化萌发、成型并保存下来,其中许多民族的《创世纪》等,至今仍可列入这些民族最优秀的作品之中。它还给诸如楚辞等积极浪漫主义作品的形成提供了丰饶的土壤。它在以后的发展中也越来越从宗教信仰形态走向审美艺术形态,例如很多传统的带原始信仰色彩的节日、活动、形式等逐渐演变成娱乐性的节日、活动、形式,如彝语支民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瑶族盘王节等。 本书着重剖析了各民族祭祀文化的各种形态。中国少数民族祭祀文化源远流长,其基本形态原始古朴;然而它发展到今天,经过不断积淀、吸收、扬弃、更新,已经注入了不少新的内容和形式,在不少方面呈现出新的风貌。它既五光十色,又扑朔迷离,要准确、历史地认识把握并不容易。作者通过实地调查、查阅文献等多种途径,搜集、采录了大量的有关中国少数民族祭祀文化的资料,并精心梳理,归纳成"祭坛--迎神安神的圣境"、"祭仪--娱神媚神的典礼"、"祭词--人神交往的魔?quot;、"祭师--两重世界的使者"、"生产环节中的祭祀"、"人生道路上的祭祀"等章加以描述,层次明晰,条理清楚,全面形象地展示了祭祀文化的各种形态;然后,在"灵魂、崇拜与祭祀"、"祭祀文化、审美心理与文学艺术"等章中,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对它们的起源、发展、内容、形式以及以后发展趋势等作了科学的分析、比较透彻的论述,从社会学、民俗学、心理学等角度对这些现象作了解剖,有助于人们站在历史的高度认识这种文化现象的来龙去脉、表现形式及发展趋向,以便进一步把握它,改造它,为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更新而奋斗。 作者尤其从文化人类学和美学的角度,揭示了祭祀文化深层的反映人的本性和审美意趣的特质,以及与文学艺术的相通点,揭示了祭祀文化通过"目的的消褪与形式的超越"、"场景的运转与原型的置换"等途径向艺术形态发展的走势。作者展示了中国少数民族祭祀文化色彩缤纷的各种空间形态,以及它所凝聚的时间脉络,让读者在一种独特的境界里,一种神秘的气氛中,作一番浏览,来一次漫游,当有别致的风味。关键词:祭祀文化、灵魂观念、崇拜、祭坛、祭仪、祭词、祭师、生产祭祀、人生祭祀、审美心理

  【涉及学科】:文化学 宗教学

  时任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司副司长俸兰在书评《读〈荒野上的祭坛--中国少数民族祭祀文化〉》(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4)中认为,此书"是一部资料较详实、观点较新颖、演绎较缜密、论述较深刻的著作。"

  个人专著题录(7)

  《广西山水传说探美》
刘亚虎著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12
ISBN 7-219-02897-0
188页 140千字
定价:5.80元

  【概要】广西山水奇美秀丽,各民族山水传说也丰富多彩。本书从文化人类学和美学的角度,对这些山水传说的流传形式、起源、发展、美的形态、文化内涵、艺术和欣赏的特点进行了探讨。 书稿首先描述了广西山水传说的概貌及其流传形式,特别详细地描述了与山水传说相联系的祭祀、巫术及娱乐等活动的情况,然后探讨了它们的起源和发展:它们产生于人们与自然的关系中,并随着人们对自然的态度从敬畏到征服、从"比德"到"融情",对自然的思维从"神秘互渗"到类似联想而演变。内容可概括为两个方面:创造力的礼赞,精神美的颂歌。其中,一些礼赞创造力的山水传说萌生于古代对山水的改造实践或巫术活动,一些歌颂品格美、爱情美、意志美和智慧美的山水传说分别萌生于古代对具有功利性、具有生殖象征意味、质地坚硬或特异的山水的崇拜。 山水传说把自然山水的美与人间生活的美融为一体,美的形态有优美、崇高、悲剧、滑稽、喜剧等。山水传说随着山水形态和文化形态的不同而体现多种风格。山水传说在艺术创造上突出的特点是想象丰富、构思巧妙,艺术表现方式是"空间艺术"(山水)与时间艺术(山水传说)的结合。结合山水传说观赏山水可以"化美为媚"、"化静为动"、"化默为思",使山水更突出其独特性,增加生动性,并引导人们进入一种内容更加丰富深刻、情感反应更加强烈持久的更高级的美感状态里。 书稿最大的意义在于第一次用完整的、系统的美学理论来研究中国民间文学的一类作品。书中把西方美学的"移情说"、"格式塔"心理学派学说、莱辛"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理论、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等引入山水传说的研究,以及对山水传说的两个来源(山水信仰的转化;对征服自然成果的美感)、山水传说审美欣赏特点("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结合)的探讨等,都富有新意。

  关键词:山水、山水传说、山水崇拜、山水祭祀、比德、融情、美、美感、自然美、精神美、空间艺术、时间艺术

  【涉及学科】:文化人类学 文学 美学

  广西社科院副院长、社科联副主席、广西美学学会会长范阳研究员作为书稿的审阅者评价:"稿件基础很好,富有理论色彩。"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代部长贺敬之作为读者也来信说:"你的著作给了我新的启发。"

  个人代表作题录(论文-1)

  论文标题:中华民族创世神话的典型型式及人文精神

  出版信息:《长江大学学报》2008:4,第5-11页。《新华文摘》2009:6,第161-162页。《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8:6,第180-181页。

  概 要:本文从殷商甲骨文卜辞开始,追溯了先秦至汉古籍有关创世神话的记载,总结出古来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创世神话三种典型型式:原初形态气态或忽略,气态运动,创世者出,先分开、后整治天地;原初形态水态或气态水态,气态或水态运动,创世者出,取土造地,捉兽负地;原初形态气态或水态或忽略,气态或水态运动,创世者出,以动物或自身躯体化生天地万物。作者接着缀合少数民族创世神话活形态对三种典型型式叙事进行具体分析,并探讨了这些型式萌生的生活基础、人们创造这些型式的深层心理动机以及它们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作者提出,较早进入农耕时期的中华各民族先民创造创世神话的深层心理动机,即塑造一个凝聚族类支配自然、立足社会的理想和愿望的形象,依靠他们来影响气象,驾驶自然。因而这一类形象大多带有农耕时期族群首领的品性,或者说直接身份就是族类的始祖。中华民族创世神话从叙事上开启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观念,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美好品格、奋斗精神,关于他们创世的叙事彰显了民族的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又展示了超越意识、丰富的想象力。

  关 键 词:中华民族 创世神话 典型型式 人文精神

  个人代表作题录(论文-2)

  论文标题:从族源神话到平民传说——从南诏文学的发展看“族群记忆的嬗变”,

  出版信息:《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1,157~160 页。《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6,155页。

  概 要:集体无意识或族群记忆,是世世代代的先民在集体生产、集体生活等集体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内化”而形成某种共同的心理潜能,它并通过后来者一些群体性仪式活动(如集体祭祀、集体歌舞等)而不断得到延续、加强。从“西南夷”叟(嶲)、昆明、僰部落到南诏,作为“族群记忆”的一些“口头传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反映了从父系氏族时期至奴隶制时期文学发展的一些带普遍意义的现象,具有揭示文学发展规律的价值。南诏统一以前,南诏统治者要树立自己的权威,援引族群原有的九隆神话标明自己的神圣出身;并为了证明自己是得神意、得天意,出现了“祭铁柱显异”的故事。佛教传入并逐渐代替原始宗教以后,南诏又把阿育王子嗣与九隆神话联上姻,“祭铁柱显异”的故事也增加了“观音三化”的情节。进入奴隶主制社会以后,社会各阶层人们的意志感情逐渐出现部分分裂,族群记忆也发生深刻的变化。在南诏,是以村寨保护神“本主崇拜”的对象扩展到平民阶层的形式以及相关的传说来表现的。

  关键词:族源神话 平民传说 南诏文学 族群记忆

  个人代表作题录(论文-3)

  论文标题:神的名义与族群意志——南方民族神话对早期社会内部的规范

  出版信息:《长江大学学报》2007:3,第5~10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11,第173~179页。

  概 要:南方民族先民树立的体现自己愿望的神灵形象,不仅寄托着人们支配自然的愿望,也担负着社会的责任,担负着对内凝聚族群意志、对外确立族群地位的功能。因而,人们所创造的关于这些神灵的神话,不仅叙述了他们如何开天辟地,如何战胜灾害性天气的象征,如何确立族类在大自然中的地位,也叙述了他们对族群社会结构、对族群成员行为的规范,以及如何确立自己族群在各族群之间的地位。神话对族群内部的社会性功能,或者说对族群内部的神圣性规范,还表现在与自然关系、社会体制、信仰风俗、婚姻关系、伦理道德、经济形态等很多方面。文章举例作了说明。

  关键词:南方民族 神 神话 族群意志 内部规范

  个人代表作题录(论文-4)

  论文标题:南方民族洪水神话的结构及意蕴。

  出版信息:《民间文化论坛》2006:5,第20~24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5,第179~183页

  概 要:与人类诞生神话一脉相承,中国南方民族的洪水神话只是叙述自己族类在“成长”的过程中所经受的重重考验的一次而已。这些考验神话的更实质的含义是:自己族类的祖先因为自己的能力、德行而得到神的认可,从而在种种灭绝性的灾难中,得到了神的特殊的帮助而生存下来,并得到神的特殊的喻示而繁衍后代,从而更显示出神圣的地位;同时,也更显示与神的神秘联系,以得到神的更多眷顾。

  关键词:南方民族 洪水神话

  个人代表作题录(论文-5)

  论文标题:近十年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研究概况

  出版信息:《长江大学学报》2006:3,第17~24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3,第174~183页

  概 要:中国少数民族特别是南方少数民族具有丰富的神话资源,以20世纪50年代的形态为基准,少数民族神话具有这样一些特点:首先,不少民族的神话处于活的形态,它们不仅仅是以口头的形式流传,而且还与民族各种社会组织、生产方式、生活习俗以及各种祭仪、巫术、禁忌等结合在一起,成为这一切存在和进行的权威性叙述;其次,不少民族的神话经过祭司和歌手的整理,已经系统化、经籍化、史诗化,有较强的叙事性;第三,由于地域等的差异,同一民族的同类神话有不同的流传形态,它们可能映现了这类神话发生发展的脉络,等等。这些都为少数民族神话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领域。本文评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近十年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研究概况。

  关键词:近十年,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研究概况

  个人代表作题录(论文-6)

  论文标题:南方民族叙事形态的‘欲求’因素与人物结构”

  出版信息:,《民族文学研究》2004:4, 第47~56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8,第131~137页

  概 要:南方各民族叙事形态的创作主体或作品里的人物,都表现出一种发自深层的内在欲求。它们是主体创造作品的动机,也是作品里人物外在行为的依据、故事情节发展转变的驱力。南方各民族叙事形态里的人物,由于“欲求”的粘合而形成一定的关系结构,一些作品中是单维二元结构,比较典型的是“客体(主体欲求的对象)——主体”结构;更多的作品由于第三个因素的介入而形成三元三维三角结构,比较典型的是“客体——主体——(主体的)对手”、“客体——主体——(客体的)保护者”、“客体——主体——(主体的)阻挠者”等结构。早期人们获取某种物质的“物欲”、支配某种境界的“权欲”以及性欲等,驱动他们创造了原始叙事;对“群”的依附感促使作为“群”的象征的原始叙事形态主体形象(例如图腾、始祖等)的产生。以大自然某种地位、权力(例如气象主宰权)为客体,这类形象往往与其他自然力(例如灾害性天气)的象征构成主体、对手的关系,从而形成三元三维三角的结构。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逐渐进入阶级社会,人们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自身的欲求又面临着社会压迫等剥夺人性的灾难厄运的阻挠,于是产生一种新的要求心理平衡和补偿的冲动,表达自己内心感情和愿望的后世的文学作品也就不断地出现与早期叙事形态有着某种类似的结构和描述方式,那就是以某种社会财富、权利、待遇以及爱情等等为客体的三元三维三角人物关系结构及其叙事。不同时期人物结构中具体角色的置换构成了南方民族叙事形态发生发展的轨迹。

  关键词:南方民族,叙事形态,欲求,人物结构

  个人代表作题录(论文-7)

  论文标题:汉赋与南方民族文化

  出版信息:《民族文学研究》2001:3,第70~75页

  概 要:汉赋在写作上借鉴了《诗经》、纵横家、倡优等,但整个受楚地诸族文学文化影响最大。如楚地诸族民间招魂词“历数四方之险,多陈家庭(祖地)之乐”的形式演化为屈原《招魂》铺陈排比的手法,进而影响到汉赋“铺采摛文”的表现特点;南方各族巴渝舞、蚩尤戏、掸国乐及杂技幻术、巫舞等融汇在汉赋的辞章里,参与造就了汉代宫廷文学和汉赋宏伟磅礴的气势、广阔深邃的意境。

  关键词:汉赋,南方民族文化,招魂词,状舞,巴渝舞

  个人代表作题录(论文-8)

  论文标题:原始性史诗里的隐喻和象征

  出版信息:《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3,第88~93页。《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史诗歌谣卷》,第266~277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概 要:由于创作主体特殊的思维方式和表意方式,带来了神话、原始性史诗许多情节、形象含义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它们充满了独特的隐喻、象征现象,具有深厚的内蕴空间。文章以纳西族、拉祜族史诗里天神和英雄形象所象征的自然界或社会力量,以及射日、斗雷情节所隐喻的社会生活为例,作了一点探讨。

  关键词:原始性史诗,隐喻,象征

  个人代表作题录(论文-9)

  论文标题: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文学文化的特质及其与汉族文学的关系

  出版信息:《社会科学战线》总第100期,1999:4,第116~124页

  概 要:本文探讨了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文学文化的特质及其与在中国文学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华夏/汉 族文学的关系。文章指出,南方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占主体地位的华夏/汉族文化(或称中原文化)相比有很多共性,也有不少自己突出的特质。例如:南方少数民族也以经营农业为主,但与中原地区大河平原农业相比,他们大都经营山地农业,他们的文化带有鲜明的山地农耕文化特质。有天时而无地利的南方山地农耕培养了他们一种与自然斗争的顽强生命力和坚强不屈、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特征,体现在文学上,就是他们作品中那种强烈的带某种原始野性的追求精神和悲剧意识;南方少数民族在由血缘向地缘过渡的重要时期,氏族血缘关系也大都保留下来,并取得对自己的肯定形式。但大多没有森严的等级制度,没有严格的礼教规范,而带有或浓或淡的群体文化特质。世代相传的群体生产生活方式培养了民族内部的集体主义精神,群体文化土壤萌生并存活了群体性文学作品例如原始性史诗、英雄史诗、叙事诗、歌谣;与中原民族一样,上古时代南方民族的精神产品也大多与原始的祭仪、巫术等联系在一起,而且当西周以后中原地区理性意识觉醒、文化折入以人伦为本位的史官文化以后,南方民族还长期保留着某些人类童年的天真,神话思维仍然存在,巫风照样盛行,形成了源远流长的神巫文化。神巫文化以一种在原始先民"时空混沌"、"灵魂无羁"观念基础上形成的神秘的形式来叙事,使一些叙事结构充满了宏伟的场面、磅礴的气势,空间无限,时间永恒,"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形成了神奇诡谲和斑驳陆离的色彩,显示出独特的艺术(或不自觉的艺术)表现方式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南方少数民族最后一个突出的文化特质是口传文化,口传文化特质形成了许多民族神话、史诗、叙事诗、歌谣等口头传承的形式,更决定了它们是一个动态的结构体。南方民族这些文化的特质,深深扎根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显现于文学艺术形态里,也形成为与华夏/汉族文化发生碰撞时的固有底色。具体表现如:南方民族先民的图腾,多样而多彩。它们流传到中原及周围地区,被记载于《山海经》等汉文典籍中,变成了奇国异民的神话传说;与中原地区女性开辟神没有充分地发展起来不一样,南方各民族中流传着多种女性创世神的神话,如瑶族密洛陀、壮族姆洛甲等。尤其是在荒蛮的越地出现的开辟神盘古被纳入中国古史系统并排在最前面的位置,从而最后完成了"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中国古史的定型;先秦时期的南方民族地区,人神杂糅久存,祭仪巫风不衰。屈原彷徨楚地山泽,深受诸族文化的影响,他的《九歌》、《招魂》、《天问》、《离骚》等作品无论在题材、内容,还是在语言、形式等方面,都吸收了楚地诸族神话、传说、民歌、祭词、咒语以至仪式、风俗的养料。庄子生于黄淮之间,那里正是苗族先民三苗活动之地。《庄子》所论述的观念,所引所用的神话,渗进不少三苗等古族的文化,吸收不少三苗等古族的作品;汉代,巴渝舞进入宫廷,并融汇在汉赋的辞章里,参与造就了汉代宫廷文学和汉赋宏伟磅礴的气势。唐时,巴渝词(竹枝词)引进诗坛,?quot;七绝"嫁接成"坳中顺、浅中深、俚中雅"的文人竹枝词,在中国诗歌史上别开生面。楚地诸族民间招魂?quot;历数四方之险,多陈家庭(祖地)之乐"的形式演化为屈原《招魂》铺陈排比的手法,进而影响到汉赋"铺采 文"的表现特点……个人代表作题录(论文-1)

  关 键 词:南方民族文化、民族文学关系

  个人代表作题录(论文-10)

  论文标题:原始叙事艺术形态的发展和演变

  出版信息:《中国民间文化》总第11集,1993:3,第19~34页

  概要:该文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对南方神话、原始性史诗等原始叙事艺术形态发生发展规律进行描述和探讨。该文认为,原始叙事分别具有在祭祀仪式、生产征战环节、人生礼仪、娱乐场合诵唱的传播形态,各具有不同的功能。早期的原始叙事萌生于原始先民征服、求同的欲望和"神秘互渗"的思维,随着"形式"对"目的"的不断超越而从带实用目的和巫术性质的形态不断发展成审美艺术形态。在原始采集和狩猎时期,收获主要凭靠偶然机会的采集狩猎实践活动"内化"的结果,使原始人思维带有较多的神秘性、臆猜性,兽性的形象、怪诞的情节、虔诚而狂热的情绪、"实用"而虚幻的功能,构成了这一时期原始叙事艺术形态的显著特点。进入原始种植、饲养时期,原始人种植、饲养的社会实践给他们的智力结构和思维方式带来了完整、连续的时间概念和因果逻辑;同时,人类社会实践的手段、人类创造物的"形式",在本质上具有一种超越其"目的"的功能,久而久之,人们在进行祭祀、巫术等幻觉活动时所产生的愉快情感和欣赏心理,就会逐渐发展成审美情感和艺术心理;在这些活动中产生的带实用目的和巫术性质的形态,就会逐渐发展成审美艺术形态。该文在广泛搜集南方民族各种原始叙事形态资料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实践论、黑格尔关于"手?quot;与"目的"辩证法、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某些观点引入对原始叙事现象的研究中,使这方面的探索达到一定的深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马昌仪在《中国文学年鉴·1994·神话研究概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7,第533~540页)中指出:"神话理论研究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显得步履艰难,进展缓慢。刘亚虎在《原始叙事艺术形态的发展和演变》一文中,把神话纳入"原始叙事形态"这一概念中,我以为很值得重视。自80年代以来,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在内的"民间叙事"(德文marchen,英文folk-narative,俄文скаэка)一词已经为国内外许多学者所接受和使用,美国神话学家阿兰·邓迪斯所编的收有西方神话学代表作的论文选,即取名《神圣的叙事》。刘亚虎所提出的"原始叙事"一说,包括原始神话、祭词、咒语、古歌、原始性史诗等,体现了神话的原始综合体的性质。本文的另一个特色是采用目前仍然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流传的活态资料,从观念和行为两个方面去考察这种原始叙事文化现象。联系到近年出现的相当数量的以外来术语排列组合为特点的神话理论文章,我们深感这种实证的研究应该得到提倡。"(第536页)

  关 键 词:原始叙事 形态 功能 情感特征 思维方式 发展 演变 审美 艺术

  个人代表作题录(论文-11)

  论文标题:原始性史诗的史诗性与原始性

  出版信息:《民族文学研究》总第46期,1992:4,第70~73页

  概 要:本文首先认为,原始性史诗不能简单说成是"诗体神话",它与"诗体神话"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它在形象、内容、结构等各方面已从主要表现神过渡到主要表现人。流传到今天的原始性史诗,最典型的活形态是在祭祀以各种形象出现的民族始祖仪式吟唱的形态,如黔东南苗族在"鼓社祭"仪式上祭祀从枫木里生出的蝴蝶妈妈到姜央兄妹等各时期始祖时,吟唱《苗族史诗·枫木歌》。由此往上追溯,原始性史诗的胚胎当与远古时代人们祭祀氏族图腾仪式上的祭词有密切关系,具有表现人以及人的历史的特征。当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到人不仅在现实生活中,而且在精神领域里也从自然界站立起来时,颂扬动植物图腾的胚胎就会转化为以某种形式显示人的历史的原始性史诗。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表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人们开始意识到血缘辈份关系以后,就开始萌生了祖先意识和人的由来的模糊观念。由于最早时期的原始人表现为更多的求生求繁衍的本能和求同求群的天赋感情,并把这些欲求依附在,有恩可求、有威可畏的动植物上面,在"神秘互渗"的原始思维作用下,以氏族集团成员共同祖先身份出现的动植物图腾及祭祀仪式、祭词、神话就产生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对自身存在的觉醒,特别是进入原始农耕、饲养经济和父系氏族社会以后,人们逐渐能够从积淀的氏族群体意识中感受到氏族祖先和前辈首领的威望,开始把领导狩猎的首领、领导农业经济的酋长和专事农业巫术的巫师(两者往往合二而一)神化,前者如傣族的"盘巴",后者如壮族的"郎火"。生产力发展和把氏族祖先、前辈首领神化的结果,出现了两种现象:一种是在原始农耕、原始饲养早期,自然界的动植物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一些对象的神秘色彩逐渐消失,人们开始认识到"自我",但在精神领域还缺乏独立立足于自然界的泳气,从而在自己和大自然之间虚构出一个非现实的中介--新的神秘力量来作为自己认同和依赖的对象,这就是带有自己品性的、在孕育自己族类以至人类和开创世界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天神或巨人形象,例如拉祜族的厄莎;一种是进入原始狩猎、原始农耕高级阶段以后,人们已经更加充分地看到自己的力量和智慧,逐渐树立起自信心,创造了一批直接以自己族类第一代或较早时期祖先面目出现的、象征着自己与自然协调和斗争的人类群体的英雄形象,如彝族的支格阿龙。这一类形象及事迹,在不少民族那里成为人们编创原始性史诗时用以附着其他情节的主干构成原始性史诗的中心,表明了这原始性史诗的"史"的性质。原始性史诗的结构安排,也说明了它们的表现人的历史的性质。在许多史诗里,是以人类从蒙昧到文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来安排顺序、铺设情节的,每一个故事都比前一个故事依次递进了一个发展层次,显示了它在人们心目中载史的地位和功能。中国南方原始性史诗,一般产生在原始氏族社会末或阶级社会初民族刚刚形成、民族精神和个体信仰相统一的特定历史时期,英雄人物是全民族性的,是民族性格和品质的集中体现,但又有个体的独立性。它们和其他史诗一样,都是"在民族意识刚刚觉醒时,诗领域的第一颗成熟的果实"(别林斯基语)。它们不是零散的、漂浮的小故事、小歌谣,而是经过歌手、巫师在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短歌等基础上编创而成的有顺序、有规模的大型作品,原始性史诗具有史诗性,又具有原始性,这是它性质的另一方面。这不仅是因为它主要反映民族先民原始社会生活历史,主要体现民族先民原始时代精神状况,还因为它具有原始性文学艺术的鲜明特征:与图腾信仰、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及仪式还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多采用象征、隐喻等手法表现生活,表达感情。

  关 键 词:原始性史诗、史诗性、原始性

  个人代表作题录(论文-12)

  论文标题:原始性史诗整体形态的空间形式和时间形式

  出版信息:《民族文学研究》总第33期,1989:5,第52~57页

  概 要:本文提出,原始性史诗文本是一个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负载量的多层积淀结构体,并有多种口头流传的形态。对原始性史诗的研究也应该从对它整体形态的审视起步,并在从空间和时间两种角度对整个形态所做的描述中逐渐达到理解和说明的目的。 原始性史诗的整体形态,应该包括原始性史诗文本这个多层积淀的结构体本身和它口头流传的形态,即不仅包括史诗内容本身,还包括它赖以存在的空间形式及物质手段。在原始性史诗的整体形态里,空间形式有几个层次的结构。内层的结构,是原始性史诗文本叙事的内部结构。由于原始人稚弱的心理能力,只能运用直觉进行认识,通过形象进行思维,使用具象的语言进行表达,因而在他们的表达成果中形成很多象征的意象,并且由于长期积淀出现不少同一形象同一情节表示不同的意味的情况。这样,在很多情节、类型里出现了所谓的表层叙述、深层隐喻等。例如,射日型故事深层很可能是原始人在抗旱时施行“作日月之象”以射之的模拟巫术或其他形式的巫术的写照或隐喻。要穿透这个"空间",要找到原始人叙事形式系统的"密码",解释出这种叙事所表现的原始人的各种经验,将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原始性史诗整体形态外层的结构,是原始性史诗口头流传形态的外观现象,即吟唱的场合,述者的声音,跟吟唱相结合的动作、舞蹈、巫术,摆设的场面,运用的物具,听众等。各民族原始性史诗,常常是由歌手或巫师在一定的场合以一定的形式为某种具体的目的而口头吟唱的,各种形态往往具有不同的“功能”,它的口头流传的空间存在形式和文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史诗的文本和组成它的演唱场合以至文化氛围的各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具有在某种"空间"融为一体时所产生的新的"质",新的功能,体现着不同时期人们各种深层的心理动机。例如,苗族史诗《枫木歌》的在"鼓社祭"仪式上以"祭鼓词"形式出现的形态和在集体走客喝酒对歌场合里的形态就有明显的“质”的区别,前者笼罩着比较浓厚的神秘气氛,具有比较明显的实用性质;后者已经更多地呈现出在酒香歌声中通过回味原始时代天真纯朴的人的本性来激发感情、释放能量的"娱乐"状态。原始性史诗整体形态的更大的外层空间,是原始性史诗口头流传形态赖以存活的大文化环境,包括此地此时一个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精神氛围,风俗民情等。一个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铸就着民族的性格,孕育着民族的艺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除部分以外,一般都聚居在山地或山水之间的河谷平坝。耕作条件恶劣,增加了与自然斗争的难度;交通来往不便,减少了氏族战争的机会……同时,高山深谷,密林孤寨,再加上种种历史的原因,使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不少地区呈现着特殊的社会、经济形态。建国前夕,独龙族、基诺族、苦聪人还处于原始家庭公社解体阶段,佤族、怒族、景颇族、傈僳族、摩梭人大部分已进入阶级社会,但社会组织、经济状况、家庭形式、婚姻状态等还保留不少原始社会残余。尤其是,很多民族内部的群体观念、向心观念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同时,我国南方少数民族较早地进入农业社会,在农业社会里,一方面人们依附土地,希冀安定,人与自然的斗争是主要矛盾;另一方面部族之间互相渗透,自然融合,吞并战争很少发生。这一切,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基础等方面促成了这些民族的颂扬始祖、凝聚群体、表现祖先与自然斗争历史的原始性史诗的产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状况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氛围、风俗民情。由于独特的环境和政治经济形态,远古时代遗留下来的原始思维方式、图腾信仰、祖先崇拜、祭祀仪式、娱神活动等,建国前后还在中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生活中广泛存在着,给原始性史诗的产生传播提供了精神、风俗上的土壤。原始性史诗整体形态是一个多层积淀的结构体,它的空间形式里就积淀着时间形式,包含不断进化的原始人心理结构、思维形式的产物的积淀,不断发展的原始人欲望、情感的产物的积淀。原始人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是随着他们社会实践活动的进程而产生和发展的,原始人在尚未充分展开社会实践的时候,或者在收获带有较多的偶然性的采集、狩猎时代,他们的思维方式也许带有较多的臆测性。开始原始种植、原始饲养以后,他们的实践给他们的智力结构和思维方式带来新的“内化”,把时间形式和因果逻辑"内化"进他们的智力结构和思维模式里。如果我们按照原始人这种思维的发展规律去审视原始性史诗,就会比较容易的发现积淀在里面的时间层次。如《苗族古歌》里蝴蝶妈妈的神秘出世,充满虚幻的色彩,带有较多较早时期原始人思维的特点;而榜香犁地平地等,体现了较多的表层逻辑思维,当是较后时期的产物。从另一个坐标点来说,原始性史诗从胚胎到成型,可以说都是情感性的。它在原始人欲望和情感的推动下萌发,又随着他们欲望和情感的发展而发展。原始人各种不断发展的本能冲动、求同征服的欲望、属人的情感,一直在推动和影响着原始性史诗各部分内容的产生,形成了一条随时间方向而不断延伸的轨迹。最早时期的原始人,表现为更多的求生存、求繁衍、趋利弊害的本能倾向和某些求同求群的天赋感情,他们把这些欲求依附在有恩可求、有威可畏的动物植物上,从而推动产生了图腾及其仪式、祭词等。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的出现,使原始人的欲望和情感逐渐发生了质的变化。笼罩在一些自然物上的神秘色彩逐渐消失,原始人已经依稀认识到自我的存在,但在精神领域里还不能独立地立足于自然界,从而在自己和自然界之间虚构出一个非现实的中介--新的神秘力量,作为自己依赖和认同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幻想中的创造自己族类祖先以至人类和世界的天神,以及人类的始祖。具有重要意义的是人的主体意识和属人的感情的产生。它们主要是在人的实践中形成的。这种属人的审美的情感推动着人们对以神的形式出现的祖先等从含功利目的依赖转向更富有人情味的歌颂。在原始性史诗的整体形态里,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由于原始人的欲望、感情的发展 而形成的时间层次。例如拉祜族《牡帕密帕》里厄莎,一方面,作为人们尊崇、依赖、认同的对象,充满神秘的色彩、威严、崇高;另一方面,又凝聚着人们自己的品性,人们征服自然现象和自然物的理想和愿望;再次,在史诗里厄莎又富有人的性格、人的感情,体现出人们开始欣赏美化神,赋予他们善与美的道德意义,这些都是在原始性史诗整体形态空间形式里积淀时间形式的表现。

  关键词:原始性史诗、文本、流传形态、空间形式、时间形式

  个人代表作题录(论文-13)

  论文标题:"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结合--试论山水传说的创作和欣赏的审美特点

  出版信息:《民间文艺季刊》总第11期,1986:3,第126~137页

  概 要:山水传说,是与特定的山水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无论在山水传说的创作或欣赏中,都存在着两个因素:具有一定空间广延性的山水和通过语言造成时间上前后连贯的延续直线的山水传说。这个特点使它的创作和欣赏也产生一些特殊的现象,文章对此作了探讨。人们在听取有关山水的传说时首先的印象是;本来没有感觉和感情的山水,反映在讲述者的主观意识里,变成了具有人的感觉、感情、意志和活动的形象。这种现象即人们感知山水、创作山水传说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生理基础是条件联系的泛化。山水有许多特征与人(或拟人物)的形貌、感情、性格、活动存在着某种相似或相近之处,经过人们的长期社会实践活动,它们在人脑中引起同一的条件反应,形成条件联系的泛化。当人们感知山水的时候,就容易产生由山水到人事的"类似联想"。在这种带审美成分的联想中,表象的转移和推移,主要以联想者的感情为中介。感情的中介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不同的山水能够感发和契合人们不同的主观感情,唤起人们的情绪记忆,引起人们的联想活动;另一方面,人们的主观感情(它固然也是由山水引起的,但根本上是由人们的社会生活决定的)一经感发,又可以反过来作用于人们对山水的认识和反映,影响和制约着人们对山水的联想和想象的心理趋向,使联想和想象渗透着感情色彩。通过联想和想象,山水的空间形状在人们的头脑里被幻化成一个个新的空间形象。而主观感情一经感发,又常常会反作用于人们对山水的反映,引导人们在第一次联想和想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从山水到社会生活的联想和想象,让形象思维的翅膀在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自由的翱翔,从而创造出以语言为物质手段的表现具有时间延续性的动态生活的山水传说。就这样,人们从对具有一定空间广延性的山水的感知开始,通过以感情为中介的联想和想象,一步一步地创造出表现具有时间延续性的动态生活的语言艺术--山水传说,把社会美和自然美融为了一体。山水传说,对人们发挥着审美的作用,和山水诗等其他山水艺术比较起来,山水传说在这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山水诗是一种画意和诗情的结合,山水和山水传说联系在一起,则是一种经过传说点染的山水这"空间艺术"和山水传说这时间艺术的结合。两者的交融使这两种艺术在审美欣赏中的不同效能都得以发挥,给人们带来一种分外深长的韵味,另一种的美感。具体地说,有几点:第一, 山水传说充分利用了时间艺术的优点,"化美为媚"。第二,山水传说直接利用了时间艺术的"自由",把经过传说点染的山水这种"空间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某一倾刻推广到前一倾刻和后一顷刻",从而使人们能想见那一个个有时间连续性的画面。 更有意义的是,山水传说充分发挥了以语言为物质手段的时间艺术的长处,直接表现了人物的感情和思想活动,"把艺术家只能让人猜测的东西揭示出来",把劳动人民生活中美好的精神融进山水里,使山水更具有隽永的意蕴。

  关 键 词:山水传说、创作、欣赏、审美、山水诗、空间艺术、时间艺术

中国民族文学网 © 1999-2023 版权所有
China Ethnic Literature Network  Copyright©1999-2023  Institute of Ethnic Literature, CASS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地 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五号11层西段
电 话:(010)65138025 邮 编:100732 京ICP备050727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