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巴雅尔图 男 蒙古族 籍 贯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
教 育 背 景
1978~1982年 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本科,学士。
1982~1985年 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硕士研究生。
1998~2002 蒙古国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语 言
蒙古语、斯拉夫蒙古文、日语
研 究 经 历
1985年2月至今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从事蒙古族古典文学研究,现任副研究员。
田野经历
1)1985年6月--7月赴内蒙古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扎鲁特旗、库伦旗考察蒙古《格斯尔》。
2) 1991年5月--7月在蒙古国国家图书馆查阅蒙古历史、语言、文学典籍,收集到部分资料。
3) 1992年9月在前俄罗斯布利亚特共和国图书馆查阅蒙古历史、语言、文学典籍,收集资料。
重点项目承担
1999--200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蒙文〈西游记〉研究》(延期完成)
访学研修情况
1) 1989年8月20日至9月5日在蒙古国乌兰巴托市参加"国际青年蒙古学者讲习班",结识来自前俄罗斯、日本、匈牙利、波兰、美国等20多个国家的青年蒙古学者,交流经验,建立了学术往来关系。
2) 1990年9月--1991年9月在蒙古国国立大学、科学院语言文学所进修。
3) 1999年9月--2000年9月在蒙古国国立大学、科学院语言文学所进修。
访学研修情况学术资助获得与学术活动
1) 1989年11月在成都市参加第一届"国际《格萨(斯)尔》研讨会",在分组会议上作了题为《蒙古族第一部长篇神话小说--北京版〈格斯尔〉文学形式辨析》的学术报告。
2) 1993年6月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参加第二届"国际《格萨(斯)尔》研讨会",在分组会议上作了题为《关于蒙古〈格斯尔〉主要艺术形象原型》的学术发言。
3) 1997年10月在北京参加第二届"国际《江格尔》研讨会",在分组会议上宣读了题为《〈江格尔〉与〈吉尔伽美什〉故事类型探析》的论文。
[分页]
个人科研成果上网列表
2002a 专著
《蒙古Tuguji类型演变研究(以北京版〈格斯尔〉为例)》,斯拉夫蒙古文,独著,22万字,附回鹘体蒙文和英文内容提要,2002年10月,由蒙古国科学院语言文学所出版,ISBN99929-5-667-4
2002b 论文
《蒙文西游记漫谈》,0.8万字,《民族文学研究》2002:4
2002c 论文
《蒙古Tuguji类型演变研究(以北京版〈格斯尔〉为例)举要》,蒙文,1.1万字,《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2:4,
2000A 论文
《关于蒙古古典小说名词术语问题》,蒙文,0.6万字,内蒙古师范大学主办的"国际蒙古学研讨会"论文,2001年8月,于呼和浩特市。
2000B 论文
《关于蒙古族神话小说问题》,斯拉夫蒙文,0.5万子,"蒙古国立大学2000年春季国际蒙古学研讨会"论文,2000年5月,于乌兰巴托市。
1999 论文
《蒙古族酒文化赏析》,汉文,1万字,《民族古籍》,1999:2。
1998 论文
《论蒙古〈格斯尔〉》,论文,蒙文,1.5万字,《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98:3。
1997 论文
《〈江格尔〉与〈吉尔伽美什〉故事类型探析》,汉文,0.4万字,"国际〈江格尔〉研讨会",1997年,于北京。
1996 译文
《〈格斯尔〉与蒙古文学》,汉文,0.8万字,《民族文学研究》,1996:4。
1993 论文
《论北京版〈格斯尔〉的艺术形象》,蒙文,1万字,《内蒙古社会科学》,1993:5。
1993 论文
《蒙古族神话小说--北京版〈格斯尔〉再论》,蒙文,1 万字,《丰碑》(论文集),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3年。
1992 论文
《关于北京版〈格斯尔〉研究》,英文,0.3万字,《蒙古《关于北京版〈格斯尔〉的宗教问题》,2.5万字,蒙文,《学术论文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
1989a 论文
《蒙古族第一部长篇神话小说考辩》,汉文,1万字,《民族文学研究》,1989:6。
1989b 论文
《北京版〈格斯尔〉人物形象原形探析》,汉文,1.75万字,《格萨(斯)尔》研究集刊(4),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9年。
1989C 论文
《论蒙古族神话小说》,蒙文,0.5万字,"国际青年学者暑期讲习班"研讨会论文,1989年8月。
1988A 论文
北京版〈格斯尔〉编辑者传说质疑》,汉文,1.35万字《格萨(斯)尔》研究集刊(3),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8年。
1988B 论文
《内外〈格萨(斯)尔〉研究得失》,蒙文,2.4万字,《蒙古语言文学》,1988:3。
1987 论文
《评〈蒙古民间文学论文集〉》,评论,汉文,《民族文学研究》,1987:6。
1986 论文
《北京版蒙文〈格斯尔可汗传〉初探》内容提要,1.7万字,《格萨(斯)尔》研究集刊(2),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年。
[分页]
个人专著题录(1)
《蒙古族第一部长篇神话小说--北京版〈格斯尔〉研究》,专著,12.7万字,独著,蒙古文,附有英文和汉文内容提要,1989年10月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总页数:序3页+正文260页(含附录)ISBN-7-81015-0\1.8 定价:2。80元,
【概要】正文以4章11节构成,另附英、汉文内容提要。第1章:国内外《格萨(斯)尔》研究得失;第2章:北京版《格斯尔》是蒙古族第一部奇异的神话小说;第3章:北京版《格斯尔》与蒙古族文学的历史关系;第4章:关于北京版《格斯尔》中的宗教信仰问题。研究主题:1716年北京版《格斯尔》的文学形式与思想内容。主要观点:认为北京版《格斯尔》是以散文形式创作的分章体长篇神话小说,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韵文体英雄史诗。其出版形式独特,标题、扉页和封底画像以及版号("三国志")别具风格,与同一时期出版的一系列佛教翻译作品和佛教文学作品相比,在文学形式和思想内容上迥然不同。从比较文学研究的角度上讲,北京版《格斯尔》和《西游记》之间具有多方面雷同之处。北京版《格斯尔》的主要人物形象的原型来自萨满教世界,佛教思想对该作品的影响远不如《西游记》。北京版《格斯尔》的问世标志着蒙古族古典书面文学发展的新成就。
个人专著题录(2)
《蒙古Tuguji 类型演变研究(以北京版〈格斯尔〉为例)》,斯拉夫蒙古文,独著,22万字,附回鹘体蒙文和英文内容提要,2002年10月,由蒙古国科学院语言文学所出版,ISBN99929-5-667-4.
【概要】正文以3章9节构成,前有导论,后接结论,另附主要参考书目、内容提要(英文和回鹘体蒙古文)及专家评语5份。总页数:导轮16页+正文187页+结论6页+内容提要10页专家评语16页。研究主题:蒙古古代书面文学的一种文体"Tuguji"的形式与思想内容研究。主要观点:"Tuguji",是继《蒙古秘史》(1240年左右)以后出现的一种蒙古族古典叙事文学独特文体,其含义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Tuguji"多指"英雄传奇"、"英雄传奇故事"和包括个别佛教文学作品在内的一般故事,而狭义上的"Tuguji"专指由文人创作的书面文学样式"小说"。就蒙古族文学发展史而言,"Tuguji"在叙事文学形式和内容上与来自梵语的"chadig"、"shastir" 、来自藏语的"namtar"以及蒙古语的"üliger"等相似。所以古代作家们经常混淆使用这几种名词术语,为其叙事文学作品命名。而《苏拉哈尔奈传》(即蒙文《亚历山大传奇》)、《乌巴希·洪台吉传》、《那仁格日勒仙女传》、《十方圣主格斯尔可汗传》等古典文学作品则以"Tuguji"为题。这说明"Tuguji"是在14--18世纪的蒙古叙事文学发展中起过重要影响的文体,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笔者从探讨"Tuguji"的词源学特征及被文人使用的历史沿革入手,较系统地研究蒙古古代书面文学发展史上出现的十几?quot;Tuguji",根据形式和内容对它们进行科学分类,认为从形式上可将"Tuguji"分为"韵文Tuguji"、 "散文Tuguji"和"散韵相兼体Tuguji"等三大类,而内容上又分为"历史Tuguji"、 "言情Tuguji"和"神话Tuguji"等三种类型。前贤们虽然深入研究过蒙古古代各种"Tuguji",但大体上偏重单一或几个作品的思想内容研究,而忽略了它们文学形式上的独特性以及对近、当代文学的积极影响。尤其是泛指长篇小说的"Roman"一词被引进蒙古当代文学以来,人们逐渐忽视"Tuguji"一词所固有的含义,开始将"Tuguji"仅视为"中篇小说",这是历史的误会。《十方圣主格斯尔可汗传》(即北京版《格斯尔》)是经典神话"Tuguji"(见标题,即神话小说),在形式和思想内容上与传统的英雄史诗迥然不同。其版本特征、精美的艺术插图、散文体叙事模式、具有变形本领的众多人物形象、神奇而曲折的故事情节以及独特的语言风格充分体现了蒙古族古代书面文学的创作传统。
【关键词】:蒙古Tuguji类型研究
该专著是笔者在蒙古国科学院获得语言学科学博士学位的论文。院士普·郝日劳、德·策仁苏德那木、教授勒·呼日勒巴特尔、劳钦以及国立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代表分别作了书面评价(见本书附录2)。我国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满都夫、贺希格陶克陶、内蒙古的文学理论家哈日夫教授也为此专著写了支持意见。他们认为笔者吸取前人成功经验,就"Tuguji"的形式与内容,特别是在类型学方面的梳理性研究提出独到见解,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蒙古古代书面文学史研究中的一个空缺。
[分页]
个人代表作题录(论文-1)
论文标题 《北京版〈格斯尔〉人物形象原形探析》
出版信息
汉文,1.75万字,《格萨(斯)尔》研究集刊(4),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9年。
概 要
萨满教文化,是中亚地区古代游牧民族文学艺术的宝贵源泉。北京版《格斯尔》的神话人物形象原型主要来自萨满教神话世界。传统的格斯尔神话传说、格斯尔英雄史诗是构成格斯尔神话小说的基础,而印度、西藏、汉民族文化以及古代西方文化在她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影响。在这部神奇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中始终贯穿着古老的萨满教思想和藏传佛教思想的对立和互相排斥。 北京版《格斯尔》中的仙女--茹格穆高娃、阿珠莫日根以及各种女妖形象的原型是女萨满;格斯尔、晁通和蟒古斯形象的原型则是男萨满;格斯尔故事中的"迷魂糕"、"神箭"、"起死回生的神?quot;、"魔杖",是萨满崇尚的"神物";"天庭"、"人间"和"地狱",是创作格斯尔神话小说不可缺少的典型环境。就人物形象的变形本领、故事情节的神幻性和语言的讽刺艺术而言,北京版《格斯尔》与《西游记》之间有诸多雷同之处。
关 键 词 《格斯尔》人物形象原形--男女萨满
个人代表作题录(论文-2)
论文标题 《北京版〈格斯尔〉编辑者传说质疑》
出版信息
汉文,1.35万字,汉文,1.35万字,《格萨(斯)尔》研究集刊(3),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8年。
概 要
自扎姆察拉诺于20世纪40年代初报道有关"阿旺罗桑曲丹(1642-1714)曾从库库淖尔(青海)处的老人口中逐字逐句记录了格斯尔的故事,并作过稍许修订"的传说以来,大部分《格萨(斯)尔》研究者都相信1716年北京版《格斯尔》的编辑和出版者就是章嘉活佛阿旺罗桑曲丹。1957年,策·达姆丁苏荣在专著《〈格斯尔〉的历史根源》中否定了这一传说,但他于1986年在九章本斯拉夫文《格斯尔》的序言中改变以往的观点,说明可接受阿旺罗桑曲丹是北京版《格斯尔》编辑者的传说实有根据。笔者通过对北京版《格斯尔》的版本特征、故事情节研究和对阿旺罗桑曲丹的生平事迹的研究,就北京版《格斯尔》编辑者的传说提出质疑,支持了章嘉活佛阿旺罗桑曲丹不可能是北京版《格斯尔》编辑者的意见。认为:1. 北京版《格斯尔》具有怀疑喇嘛教,甚至无情讽刺大呼图克图喇嘛的进步思想倾向,所以这部著作与旺罗桑曲丹无涉;2.旺罗桑曲丹不懂蒙古语文,而且晚年积极为清朝统治者服务,热衷于安抚蒙、藏民族的各种政治活动,因而不可能有闲暇和热情去收集或改编像北京版《格斯尔》这样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的文学作品。3. 北京版《格斯尔》的编辑和出版者很可能是当时云集北京,从事翻译佛经和佛教文学作品的一大批蒙古族学者中的某一位或几位有声望的人。他们以巧妙的手段出版神话小说《格斯尔》,艺术地讽喻现实社会,充分表达了欲振奋蒙古族斗争和进取精神的创作主旨。
关 键 词 《格斯尔》与章嘉活佛无关
本人所承担的重点研究项目(1)
论文标题 《蒙文〈西游记〉研究》
项目性质 基础 研究
项目类别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起至时间 1999年5月至2001年5月
项目内容
考证于1721年用蒙古文翻译《西游记》的大翻译家阿喇纳的生平事迹,比较研究流传于我国和蒙古国的20余种蒙文手抄本《西游记》的文学形式和思想内容,对阿喇纳翻译蒙文《西游记》的思想主旨、翻译技巧和成就作出评价。通过汉文《西游记》和蒙古译文的对勘研究,深入探寻《西游记》在蒙古民族中的流传和演变情况以及对蒙古族古代和近现代文学发展的积极影响,阐述蒙古文《西游记》在蒙古文学翻译,特别是小说发展史上的推动作用。
成果形式 专著
完成进度 2003年5月底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