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保护格萨尔说唱艺人传承世界最长史诗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1-09-02  作者:记者梁君茜

  新华网西宁8月20日电(记者梁君茜)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柯曲镇,有一片神奇美丽的草原。这里,高山连绵、草原广袤、河流纵横交错,人人传颂着格萨尔王及三十员大将的动人事迹,家家珍藏着《格萨尔》。这就是聚居在柯曲草原上的德尔文部落史诗村。

  夏日的柯曲草原蓝天白云,绿草如茵。随着“啪啪啪”的节奏,10岁的仁增尼玛头戴高高的赤色战盔,身披金色锦缎战袍,手持七彩马鞭,容光焕发,威风凛凛,与四个小伙伴一起以草原为舞台,将“觉如赛马夺宝座,改名雄狮格萨尔王”的场景表现得栩栩如生。

  仁增尼玛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仿佛会说话一般。虽然一字不识,也没有师傅教过,小尼玛从会说话开始就能断断续续地说出一些《格萨尔》的片段,八岁时能够滔滔不绝地说唱格萨尔王征战四方、抑强扶弱的故事。

  在海拔4300米的德尔文村,上至70岁的老翁昂旺仁增,下至7岁的孩童尕桑南杰,无论男女老幼,均传唱着格萨尔史诗,至少能背诵、说唱一部分的不下100人。德尔文人可以称得上是《格萨尔》的传授者、继承者和创造者,而德尔文村可谓是格萨尔说唱艺术生存和发展的沃土。

  作为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长达100多万行,2000多万字,讲述了传说中的藏族英雄格萨尔王降妖伏魔、造福百姓的故事。史诗融汇了不同时代藏民族关于历史、社会、自然等学科的知识,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

  德尔文史诗村的负责人次诚南杰告诉记者,一代又一代德尔文人崇拜格萨尔王,坚信自己所在的就是当年岭国三大帐王及其属民居住的地方,自己是格萨尔王及其三十大将的后裔。

  数百年来,德尔文人本着虔诚的敬仰之心,乐于传承着史诗《格萨尔》。因此,德尔文部落是说唱《格萨尔》民间艺人最为集中的地方。在这里,《格萨尔》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是当地牧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德尔文人把说唱《格萨尔》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不讲究场所,不用复杂的道具。他们到僧众弘法的法会场上,到山间的放牧点,到牧民的帐篷里,到节日的欢聚处,到草原的各个角落去说唱、去表演。

  在中国政府多年来对格萨尔说唱艺术的大力保护下,具有杰出艺术才能的格萨尔说唱艺人得以在政府提供的良好工作生活环境里,继续自己的说唱事业,使这一藏民族传统艺术得以流传,很多艺人还被授予了“民族文学说唱家”、“格萨尔说唱家”等荣誉称号,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

  据了解,格萨尔说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政府的保护力度大大加强。青海、西藏、四川等地区政府在民间积极寻访格萨尔说唱艺人,并为他们录制音像资料并整理出书。目前,仅青海省就先后整理出版艺人说唱本和民间搜集的各种部本48部,收集藏文原始资料93条。其中各种手抄本75部,木刻本18部,已汉译原始资料42部。

  同时,中国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成立了《格萨尔》研究中心,并正在建设中国首个以《格萨尔》文化为主的专题博物馆。仅果洛地区已经发现《格萨尔》说唱、撰写艺人50余人,抢救艺人口头作品27部。

文章来源:新华网 2011年08月20日 11:39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