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何谓“藏三国”
藏族僧民。以至任何使用藏文,或信奉喇嘛教之民族,脑海中都莫不有唯一超胜的英雄——格萨尔。他是西康古国名“林”的王族,故又通称为“林格萨”。记载林格萨事迹之书,汉人叫作藏三国。藏语曰格萨郎特。译为格萨传,或译为格萨诗史,因其全部多用诗歌叙述,有似我国之宣卷弹词也。
余于民国十七年入康考察时,即沃闻藏三国为蕃人家絃户诵之书。渴欲知其内容,是否即三国演义之译本?抑是摩拟三国故事之作?当时通译人材缺乏,莫能告其究竟。在炉霍格聪活佛私寺中,见此故事壁画一巨幅,楼窗内有男妇相逼,一红脸武士导人援梯而上,似欲争之。通事依格聪活佛指,孰为藏曹操,孰为藏关公。谓关公之妻为曹操所夺,关公往夺回也。此其事与古今本三国演义皆不合,故知其书非译三国故事。
最近入康考察,由多种因缘,获悉此书内容,乃知其与三国故事,毫无关系。顾人必呼之为藏三国者,亦自有故。
一、此书在藏族社会中,脍炙人口,任何人皆能道其一二,有似三国演义在汉族社会中之成为普遍读物。汉人闲话,必指奸人为曹操,鲁莽人为张飞。故俗谓闲谈为“说三国”。藏人闲话,必涉格萨故事,故汉人亦呼之为“说藏三国”。
二、历史小说,例必描写最忠最奸,最智最愚,最精最粗者各一人。三国演义如此,格萨传亦然。最初听说格萨故事之汉人,就其人物性情,随意比附,遂谓格萨为藏关公,甲萨为藏关平,濯堆为藏周仓,格噶为藏曹操……。曾在八邦寺见关帝关平周仓三小雕像(自中华运入者)喇嘛指关帝云“甲格萨” (甲义为汉人)指关平曰“甲甲萨”,周仓曰“甲濯堆”。易地则皆然也。使藏人粗解三国演义,或亦将呼之为“甲格萨郎特”矣。
三、格萨传叙事,以平定霍尔三国为中坚。此亦为被呼作藏三国之一原因。霍尔三国者:霍尔格拿,义为黑帐房胡人。霍尔格噶,义为白帐房胡人。霍尔格鲁,义为黄帐房胡人。或谓西藏拉萨之关帝庙所祀神为林格萨,是则不然。拉萨关帝庙,为乾隆时满汉官员所建,清初朝野皆崇拜关羽,谓其随处显灵护国,故所在建立关帝庙。其时汉人尚不知格萨为何许人也。真正之塑格萨像,在拉萨大昭寺内,虽至今日,汉人尚不识之,只藏僧能辨其为格萨尔。
(二)普遍流传的禁书
西藏政府,虽承认格萨为喇嘛教一大护法,供塑像于大昭寺内;但对于叙述格萨史事之“藏三国”,则禁止刊行。黄教寺院,并禁止僧侣阅读此书。惟在寺外偷看,亦不严稽。今扫康藏寺院,十分之八皆属黄教,故向喇嘛寺寻访此书,僧侣皆愠而不对,惟花教寺院(藏云萨迦巴)则不禁。德格更庆寺经版中,有巨幅之格萨雕像,供各地嗜格萨传者购印供奉。但无格萨传文之雕版。康、藏、蒙印各地所流行之格萨传全属写本。有若干花教寺僧,藏有其全部底本,即以替人抄写此书为业。余此次入康,所见此书抄本甚多:有书写甚恭楷者。亦有颇潦草者。书页大小,装璜精粗亦不一。有全用墨抄者,亦有夹书红字或金银字者,又有正楷与行书夹抄者。大抵神名用红字,散文用行书,诗歌作楷写。抄此书者,盖亦视之如经典,工作甚为庄严,非抄小说、剧本可比。
格萨全传,今有20余部,每部皆在100藏页左右。甘孜夺拖寺(花教)有一僧,能抄全都,工料各费,约需法洋10余万元。常人购抄,率不过二、三部,或仅一部。其此一部,属于何卷,则由喇嘛率意付与。故各地所见之藏三国,内容各不相同,竟鲜有知其全书之一贯的内容者。又西藏拉达克地方之流行本,与西康流行本内容亦互有出入。盖抄书之喇嘛,颇有迁就本地风光,意为修改之处也。
无论何种抄本,是何卷帙,皆有绝大魔力,引人入胜,使读者津津有味,听者眉飞色舞,直有废寝忘餐,欲罢不能之势。以我国小说比拟,则兼有三国,封神,西游,水浒,儒林外史,绿野仙踪之长。诙谐奇诡,深合藏族心理。而旨趣,则在勉人为善奉佛,兼有灌输常识之长。实可称为西藏第一部文学著作。无怪喇嘛寺虽禁读,僧侣则无不读之。政府虽禁刊,民间自流行也。
黄教政府(现代西藏政府为黄教所包办)所以禁刊此书之原因。据查理?贝尔之解释,谓因史书趣味丰富,经书内容苦涩,教皇惧僧侣因治史学而废经典,故一体禁读史书。甘孜人传说,则谓黄教某大护法神,为格萨诛杀,见于此书。畏读此书干彼神怒。黑教徒则谓格萨信奉黑教,故黄教徒禁传其故事。红教徒则谓格萨信奉红教,故为黄教所排。
前述之格聪活佛系黄教徒,室中有格萨故事壁画。又拉萨大昭寺,在黄教势力掌握之下,而护法像中仍有格萨。此为黄教徒不能自禁其僧阅读此书之明证。八邦寺为白教传法祖寺。余于其寺主室中,见供有甚精之格萨绘像,此与德格之有格萨像雕版,同为白教徒花教徒崇信格萨之明证。至于黑教,红教,更无待言。
余初见此书于民国十七年,在瞻化蕃戚家,曾倩人段读,令通事译告。环听者如山,喜笑悦乐,或愠或噱,万态毕呈,恍如灵魂为书声所夺。去年入康,过甘孜贡陇村,待换乌拉,见保正家有书,询为藏三国,令试讲述。其人诵习如流,乌拉已齐,催行再四,彼尤苦读不止,未尝念及听众之当别去。后至桑珠寺夜宿无聊,嘱杂科保正觅此书。其人即有全部写本而读之烂熟者,闻余等嗜此,甚喜,归取书,遂扑被来,拟作长夜讲述。县府谢科员任翻译,亦素嗜此书者。二人讲述已半夜,余等倦眼欲合,讽以辍讲,彼如酒徒临饮,期期不肯止。直至余等已入梦,始自罢辍。藏民嗜好此书之情状,于此可见一般。
(三)卷帙概略
据谢科员说,此书共18部,夺拖寺喇嘛藏有,自己实未全见。据杂科保正说,为19部,并列举其名称云:
一、诸天会议 叙述一怨诟佛法之妇人发愿转世为魔,摧毁佛法。莲花佛知由此愿力,将产生三个力能摧毁佛法之子,为霍尔三王(见前)。召集诸天神佛会商,推举一神下凡,转生为摧破三魔国之人,即格萨也。
二、降生 叙述此神投胎,生产与幼时生活情形。谓其为林国王私通女奴所生之子。初甚贱视,名为足日。足日义为苦孩子或滥娃娃。但足日能以卫自立。
三、赛马 叙林国王将以赛马获胜者承袭王位。足日与诸世族子竞赛,遭受种种扼抑欺弄,终能以术解脱,卒获冠军,遂即王位。格萨之名由此而得。
四、林与中华 叙中国皇帝得一魔妇,多方摧毁佛法。其公主五人,皆度母化身,以隐语召格萨来,用种种方法破毁魔妇之术,卒宏佛法。
五、底纳折 以魔王名为题。即首章发愿摧毁佛法之妇人,转生后,产育三魔子之事情。
六、霍尔侵入 叙述霍尔格噶设法毁灭格萨灵智,攻入林国,劫去其爱妻卓么,迫为配偶事。
七、攻克霍尔 叙述格萨清醒后,备历艰苦召集党徒,巧袭霍尔,夺回爱妻,斩除三魔酋事。
八、觉林 叙觉阿撒打甲波与林?格萨争斗,及其子叶拉投降格萨事。相传其国在巴塘南。
九、喜折 叙平喜折王国事。
十、挞惹 叙征服大食国事。
十一、林与蒙古上 叙征服西部蒙古。
十二、林与蒙古下 叙征服东部蒙古。
十三、昔日 昔日北方国名。此叙格萨征服其国事。
十四、卞契 藏人谓印度回教徒为卞契。此述格萨自卞契取宝石事。
十五、祝姑 叙格萨夺取海外奇器事。 (祝姑国在印度之外)
十六、白热 叙征服白热国事,或谓白热即白布国,在波密之南,即白马冈;或谓即西康之白利。
十七、日勒得通好。 日勒得为西方女国。此叙通好之事,谓藏俗执贽必衬哈达(丝织之长巾)始于此。
十八、取九眼珠 九眼珠为石理自成图案文之宝石,价昂于黄金数倍,此叙格萨求取事。
十九、林与地狱 此叙格萨入地狱救其妻事,与我国所传目莲救母事仿佛。
李鉴明云:格萨诗史,原作只有5部,后经藏中文学家摩拟其体,陆续增修,已至23部。近世某花教僧续撰一部,为24部。近年热振呼图克图执政时,赏某白教僧文学,复命其续撰一部,已25部矣。
法国女子大卫?尼尔,与其义子藏人雍登活佛合力研究藏俗,注意此书。自以英文翔译,成书发行。名林格萨之超人生活。华西大学边疆研究所陈宗祥君曾译成汉文,其书又只9部。首部亦为天神会议,大体与杂科保正所传前半部各章内容相同。
最近承庄学本君自印度购寄拉达克流行之格萨传,系藏英文对照本。于其序中,知此书德、法、英文皆有译本。乃我国尚无汉文译本,且尚不知其内容梗概,岂不可慨。
拉达克本只有七部,首部非诸天会议,乃叙林国18位英雄之出身。第二部,为格萨之出身。第三部,格萨与卓嬷结婚。第四部,格萨到中华。第五部,格萨降魔。第六部,霍尔劫去卓嬷。第七部,格萨平服霍尔。中惟格萨与中华、霍尔侵入、攻克霍尔标目略同,内容有无小异,尚未详译。
于此可知格萨故事,原作只有出身、娶卓嬷及到中国、征服三霍尔部落之铺叙。余皆为后人所续增。原作何人,撰于何时,因其久为禁书,抄写者未录序跋,故不可考。道路传说邓柯县林葱土司有雕版3部,青海之隆庆土司(囊谦同)家有19部。余等在德格,知林葱、隆庆两土妇皆德格家女,故向德格土妇转求,土妇坚云未闻。时隆庆土妇尚在此,延见询之,亦云未闻,又托德格土司家专函向林葱代求印本,迄今未至。大约所传林葱有雕版者亦不实,但只有3部抄本耳。
(四)格萨确有其人
李鉴明云:林葱安抚司自称为格萨之后。土司驻地,今云俄兹,在邓柯县东两站。土署与新旧两花教寺共绕一大围墙,俨如一城,旧寺地名松竹达则,义为狮龙虎峰,即格萨奠都之处,著在传记。明代因地震倒塌,乃建新署新寺。格萨生地,在石渠县东界外,雅龙江西岸,地名雄坝。今尚为林葱土司辖境。林葱土司建一神殿于此,奉为家祠。相传格萨诞生处,有草四时长青,今于其处立坛,即在祠内。祠内又尚保存有格萨所用之武器,与象牙图章。此外大部古物,则被一神通喇嘛运藏于隆庆之香达纳。又云依藏历推算,格萨降生距今为900年。林葱土司之老相臣云:格萨生在阿底夏之前,莲花生之后。李君于民国三十年赴德格各地考察,足迹甚广,其后赴德格祝庆寺学法。今已3年,为该寺大喇嘛之一。此其所说,当非道听涂说者比。
余考格萨,确为林葱土司之先祖,即宋史吐蕃传之唃厮啰也。宋史云。
“唃厮啰者,绪出赞普之后。本名欺南陵温篯逋,篯逋,犹赞普也。羌语讹为篯逋。生高昌磨榆国。既12岁,河州羌何郎业贤客高昌,见厮啰貌奇伟,挈以归,置割心城。而大姓耸昌厮均,又以厮罗居移公城欲于河州立文法。河州人谓佛唃,谓儿子厮啰。自此名唃厮啰。
此段,说其出身本微,因相貌奇伟,为河州羌所重,拟奉立之。唃厮啰乃河州羌语佛儿子之义。与格萨传出身卑微,初名足日之文仿佛可合。不过中国人解为佛儿子,西藏人解为苦儿子,不同。藏文同音异义之字甚多,此不过由传述者信口解释,遂不同耳。(河州羌自晚唐时皆用藏文)足日与唃厮,固原是一字也。
“于是宗哥僧李立遵,邈川大酋温逋哥,略取厮啰如郭州,尊立之。部族寝强,乃从居哥城,立遵为伦逋佐之。……论逋者相也。立遵贪,且喜杀戮,国人不附……厮啰遂与立遵不协,更从邈川,以温逋哥为伦逋。有兵六七万。与赵德明(西夏将)相抗……
此段,说唃厮啰骤贵,此以赛马登位情形仿佛。其反复无常,贪而好杀之李立遵,颇似濯堆。世虽呼濯堆为藏周仓,不过由其面黑多髯,常在格萨左右而已。传中所记,乃系一反复奸险之人,微似说唐传之程咬金,封神传之申公豹。实与三国演义之周仓,不甚相似。
“大中详符八年,厮啰遣使来贡,诏赐锦袍,金带,器币,供帐,什物,茶,药有差。凡中金七千两,他物称是。其年厮啰立文法,聚众数十万,请讨西夏以自效。……
此段,说唃厮啰,朝贡中华,大得赏赐。格萨传于其建国之后,首叙入中国,次叙其与霍尔攻战,与此时次皆合,霍尔,为藏人对北方部落之通称。3霍尔国,盖指西夏之3属部,或三路将领言之耳。
“已而逋哥为乱,囚厮啰,置井中。出收不附已者。守井人间出之,厮啰集兵杀逋哥。徙居青唐。……此次逋哥之乱,当由潜附西夏故。与格萨传霍尔侵入,格萨被秽懵昧,情致相合。逋哥应即霍尔格噶(藏曹操)传固云格噶系格萨同母弟,为霍尔人所养。盖以喻逋哥与唃厮啰原为一家,后乃成仇也。青唐,疑即今之俄兹。
“数以奇计破元吴。遂不敢窥其境。……嘉祐三年,擦罗部阿作等叛厮啰,归谅祚。谅祚乘此引兵攻掠境上,厮啰与战败之。获酉豪六人,收橐驼战马颇众。因降陇逋、公立,马颇3大族。会契丹遣女妻其少子堇毡,乃罢兵归。”
是唃厮啰既屡与西夏元吴攻战。又曾与谅祚战。谅祚附契丹,是役或亦有契丹兵加入。又疑三霍尔王,其一指元吴,一当为谅祚。尚待译出全文后,再以西夏史参证。
“治平二年…… 厮啰其年冬死,年69。……”
以此推知唃厮啰生于宋太宗至道三年,与林葱家臣所云莲花生后,阿底夏前合。莲花生与唐肃代二宗同时,阿底夏于宋仁宗时入藏。唃厮啰适当其问。
“厮罗3妻,乔氏有色,居历精城。所部可6、7万人。号令明,人惮服之。……其2妻皆李立遵女也……”
此与格萨传所云龙女情形相合,李立遵本为僧,而有2女嫁唃厮啰,足为当时其境信奉黑教之证。
“其国,大抵吐蕃遗俗也。……曾释氏……信咒诅”。……”
此亦为信奉黑教之证。林葱原系康北大国,信奉黑教。国名只一林字,葱字之义为族,乃与中华交通时行文上所追加。其在宋代,版图尚宽。元时始改奉花教。明代尚为康北第一土司,即朵甘卫都指挥是。宣德时诰敕,今尚保存。入清以后,始渐衰小。
德格世谱,亦明载其地原属林国。林国设有疆臣分地而治。袭垭与麦宿两地,尚存林国疆臣所住碉堡之遗址。相传袭垭为藏关平甲萨驻地。麦宿为格萨大将某人驻地(格萨有大将30员)。道孚对岸之特日出,为古打惹王都城,即格萨征服之打惹国。又传格萨向祝姑盗大鹏卵地,即今瞻化通宵村之格萨穷错神山。如此传说甚多,不尽可信。大抵格萨国境,东抵道孚,南至巴塘,西包隆庆,北逾青海与西夏接壤。其一身事业,在连中华以拒西夏。其与中华往来,道皆出自河州,国史遂以河州羌目之。对其所居河州附近地名如宗哥城,如邈川,记之较详。对其所经营之国都青塘,记之较略,以道远未能详悉故也。
(五)引人入胜之点
此书引入入胜之点,据一般称说,皆云文字优美。文字优美到如何程度?非深通藏文者无由欣赏。余所感觉到的:只他那种布局,已经超过俗手了。例如西康本的头段:
“夕阳将坠,草原里一望苍茫,老太婆驱遣她的羊群,听他们不规则地前进。有似一顷柔浪,滚滚向前移转。转过浅冈,望见山侧金碧辉煌的喇嘛寺,反映夕阳,显得分外的鲜艳华美,仿佛有万道毫光,非常锐利的排开宇宙的阴霾,把她微弱而愉快的心脏,很亲蜜甜美的把握住。她忘记了羊群,不知不觉地下拜了。下意识使她喃喃不绝的诵着皈依三宝……”
由此说到他弃家朝佛,道死野葬。其媳遭运不顺,诅诟佛法,引起全部书的事迹。单只这段,把牧场风趣,牧妇心理与喇嘛寺的吸引力,都写得情致如画。纵不解其文,但聆此意,亦当感其不凡。
第二优点,是他设想诙奇,深能把握藏人心理,比如他说霍尔格噶,劫去格萨之妻卓嬷,强逼同宿。卓嬷千变万化,多方拒绝。格噶亦千变万化,与他纠缠。最后卓嬷变一枚针,隐在僻处,格噶变一根线,作龙蛇蜒蜿,在室中寻觅。将相遇时,针向满室飞舞,线亦满室跟追。他们宛转追逐,绕流如电。结果竟被这线穿进针孔去了。卓嬷服了,他们成为夫妇。似此奇想,岂不较我国西游记的灌口二郎斗法高雅几倍。
第三优点,是他常有诙谐插句,随处博人笑乐。仅管在极紧张的场面里,听众惊心动魄,爪卷趾缩的时候,他偏从容闲暇,来几句幽默插科。恰与儿女英雄传中安公子临到开肠破肚时,却慢慢叙述飞来的那颗弹子有同样的风趣。似此安插的诙谐语句,几乎每页皆有。
第四优点,是他灌输康藏人的常识甚多,而插叙非常自然,非常轻松。使人不知不觉,增长了知识,而且开拓了心灵。比如,他灌输鸟类常识,在叙述霍尔格萨劫取龙女前,召集各种鸟类,商量如何去引诱龙女出室。善鸟如凤凰,孔雀,野鸽,金鸡,雁鹅等等,各各发言反对。恶鸟如夜鹰,乌鸦,老雕,老鹳等等,各各发言赞成。其各所言,言时所表姿态,皆能绘出各鸟之个性。仿佛今世流行之童话,亦可谓巧。(结果乌鸦自告奋勇,去诱龙女出来。)其他草木,虫鱼,仙佛,山水,以及一切事物品类都能随缘,编入书中。
第五优点,是他充满了教育的意义。譬如说,格萨既属天神下界,俗手为之,必云一往顺利。他却从卑贱的苦孩子叙起,说到赛马即位,无形中给许多自弃的人一种鼓励。格萨既然富有神通,英雄无敌,又得天神呵护,宝马与30员神将扶助,应可无失败了,但他却叙到一败涂地,爱妻被掳,神马饿乏,国破民散,再历多种艰苦,方获复兴。深合我国忧劳逸豫之诫。至于诱导观众崇信佛法,那更是西藏作家天赋的本领了。
还有第六个优点,是他把西藏一切情俗,描写得淋漓酣畅,使人如睹影片,有似卧游。欲图瞭解藏俗的人,与其读民俗记,莫如迳阅此书。无怪乎英法德文早已有本也。
这书却亦多有弱点。第一是布局单调,叙事只有点与线的联缀,不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纵横成纲,头头是道。除林与霍尔几部外,其余更是一段一段,生接成的。就结构说,不算上等。第二是,每到势迫计穷,设想已绝时,即有连花佛出为援救。颇似西游记之有观音菩萨。就玄想力说,较封神榜之奇变无穷,便差一等。第三是,藏人对于域外知识所得甚少,而此书各作者偏喜叙述域外事情。除霍尔三国之部,皆属藏中固有风光,特能字字落实外,他如中华、大食、祝姑、白热等部一律皆用西藏情俗描写,不通之处甚多。使其国之人读之,随处皆可喷饭。例如谓中华皇帝朝五台山,舟行海中,发现浮海美人,纳以为妃。妃自深闭宫中,如百日不与外人见面,佛法即毁。如有外人见面,则妃必死。格萨变一乞丐,在妃宫墙下叫化,妃不觉闭窗呵之,于是遂死。将死又嘱皇帝闭尸暗室中,如百日不见阳光可以复活。格萨于皇帝前献技,跑马射箭,箭射达此暗室,破窗通光,女妖遂化白骨。著者盖未知中华皇宫之制度,漫以藏式宫殿拟之,以为乞丐可至宫下,窗前可以驰射也。
(六)何以叫藏关公
藏人绘塑神像,各有定型,万手一致,入目可辨其为何神。格萨像,皆骑马,左手仗戟,右手扬鞭。马现侧面。人首与胸正面,甚英武。盔上有四旗。顶缨为幢形。著甲与靴,皆同汉式。臂上腰间,复有袍与袖。戟缨下有长旗与风带。盔白色,帽旗红地绿缘。脸暗红色,甲金红色,绿腰围,袖袍绿色,白裤,绿靴。马赤色,蓝鬃白腹。是为定式。与我国关帝造像相较,赤脸、绿袍、赤马、金甲、绿靴,皆全吻合,但盔与武器异耳。藏关公之名,由此而得。若其一生事迹,则与汉关羽殆无同点。即藏曹操,藏关平,藏周仓等名称,亦皆藏关公三字引伸而得。比较其行事,并无似处。
关羽在历史上,并非如何特出人物,经罗贯中演义,特笔描写,大受满清帝室崇拜,列入祀典。提倡哥老会者,亦复借题发挥,推为圣人。死后尊荣,实出小说家之力。格萨在西藏,亦不过中古时代若干大酋长之一员,连宋拒夏,足以安定疆土,成名一时。在吐蕃史中,不过尚恐热一流,并非卓绝。一经文学家特笔描写,遂获成为家尸户祝,禁不可止之神。佞佛者亦复借题发挥,推为首屈之大护法。其在藏族中之地位,正与关羽在汉族中之地位相当,死后成名之途径,亦出一轨。人马腹色又不约而同。此无怪汉人呼格萨为藏关公,藏人呼关羽为甲格萨也。
(本文刊于《边政公论》1944年第四卷,第四、五、六期)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