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果洛地区是历史上较为封闭而又独具特色的藏族聚居区之一。它位于中华文明之摇篮-黄河的源头。世代生息繁衍其间的果洛藏族人民,以其强健、彪悍、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及质朴淳厚的品格而闻名。就在这片土地上,果洛人民用他们的智慧与勤劳开发了黄河源头地区,创造了独特的黄河河源文化。其中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当之无愧地成为黄河河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千百年来,果洛藏族人民在黄河源头广阔的舞台上,导演了一场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历史活剧,而目前仍存世于斯的《格萨尔王传》(下简称“格萨尔”)正是这一巨制的重要篇章。
果洛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是《格萨尔》产生与发展延续之必然。
玛域-黄河源头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史诗《格萨尔》孕育而生的摇篮。人们常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而果洛藏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最早认识黄河、与其朝夕相伴的民族之一。黄河贯穿了果洛州玛多、玛沁、达日、甘德、久治五个县,形成了环饶积石山脉的第一大河曲。果洛人形容这一河曲,就象一只曲身静卧在草原上酣睡的绵羊,果洛人就生活在绵羊温暖的怀抱之中,吉祥之至。藏族人民还赋予了黄河一个美妙的名字:“玛曲”(孔雀河)。
在黄河源头,玛沁奔拉雪山屹立其间,成为与果洛人民命运息息相关的守护神。史诗《格萨尔》与流淌在这片土地上的玛曲及耸立其间的玛沁雪山有着密切的关系,《格萨尔》中的许多重大事件都是在玛域(黄河地域)这一宽广的舞台上发生的。
在这里,民间流传的古老神话、传说与史诗《格萨尔》一脉相承。
果洛族源神话中,有一则关于果洛人由来的传说“年宝页什则”:由于果洛的始祖阿本父子从恶鹞口中救出了年宝山神的儿子,山神遂将其三女儿嫁给了阿本的儿子为妻,他们繁衍的后代成为统领果洛地区的藏人。年保山即是融上天神、中年神、下龙神为一体的精灵,为此他的三个女儿是天女、年女、龙女。这在《格萨尔》中有类似的描述:格萨尔为神子下凡,其父为格卓山年神,其母为龙神之女,这样格萨尔就成为梵、年、龙三神合一的英雄。
在果洛关于《格萨尔》的风物传说、遗址、遗迹比比皆是,果洛人至今仍生活在史诗特定的环境中。果洛地区风物传说、遗址、遗迹具有区别于其他藏区的两个鲜明的特点:其一,遗址、遗迹数量繁多,遍布黄河源头的广大地区;其二,一般人认为格萨尔出生在德格的邓柯地方,后来迁居玛域地区,唯有果洛人把格萨尔的出生地以及后来的作战场所全部定位在自己的家乡。
达日县的查朗寺被认为是岭国的寺院,其附近有一个查朗部落,该部落的人自认为是岭国的后裔;该寺西面达日曲与吉曲象哈达一样相伴汇入玛曲的三水汇合的地望,被认为是角如(幼年格萨尔)的出生之地,如今作为格萨尔文化的标志性建筑--格萨尔狮龙宫殿就建于此;在果洛,有关类似的遗址、遗迹遍布全州,不胜枚举。
与史诗相关的民俗事象在民间大量遗存,成为格萨尔传承经古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烟祭在藏区极为普遍,人们认为熏烟可以达到祈神求愿、驱除妖魔的目的。其规模小到一家一户的煨桑,大到村头道边的公共烟祭坛。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烟祭都是不可或缺的民俗事象。除此之外,还有其独到之处。就在人们传说当年格萨尔王举行大型烟祭活动的玛沁雪山脚下,一个叫桑多(煨桑之地)的地方,竖立着一个用石头堆砌而成的大煨桑台,其旁边竖立着13座大的嘛呢堆,一字排开,十分壮观。果洛人认定这就是当年格萨尔王煨桑的地方,从而依传统每年藏历新年的第一天和五月初四的祭神节,都要到桑多来举行煨桑活动。
在举行烟祭时,放风马是必不可少。在史诗《格萨尔》中,大型烟祭之时,风马扬撒飞满天的情景,描述得十分真实,形象而生动。这种放风马的习俗,果洛地区仍然保留至今。班玛县各部落每年有一次大的放风马的活动。在藏历的五月四日,全部落的壮年男子都要去果洛的三大神山之一的雍仲吉则山放风马,他们一边抛撒风马,一边呼喊着果洛神山的名字,以及扎西、平安、兴盛等祝愿的词语。此外,平时如遇部落出征、商人出行以及发生纠纷等都要放风马。人们在煨桑时,还把用各色长条布做成的风马经文旗悬挂在山巅的嘛呢堆上预示着兴旺与发达。德尔文部落在煨桑时骑着马,高擎着写有“岭”的旗帜,威风至极。
此外,史诗中的一些生活习俗,至今仍被果洛人沿用。在《霍岭大战》中,当岭国人发现玛沁雪山顶上那常年不化的积雪融化了,白白的雪山顶上出现了不少黑点,就预感到要有灾难降临。果然,不久霍尔军队入侵给岭国人带来了巨大灾难。如今,果洛的老人们仍然重视观察玛沁雪山,如果出现了黑点,便认为很不吉祥,一定要念经祈祷。这种把自然界的生态变化附会于现实生活的观念,呈现出独具的文化学内涵。
藏族人在吃肉时,喜欢把骨头砸碎,吃骨髓。但果洛人在吃羊肉时,一定要把羊前腿的骨头留下来,用羊毛缠饶插入装青稞的牛皮口袋之间,老人们会说:我今天虽然没有马,但是这个(指那段羊腿骨)留给格萨尔当拴马桩。这一习俗来源于《霍岭大战》,当格萨尔幻化去北方霍尔国营救珠牡时,途中曾住在一个铁匠家中,他吃过肉后,就是把这段羊腿骨用羊毛缠好插进青稞袋子之间,以示他有马,这是留作拴马之用的。在当地类似的与《格萨尔》中的民风民俗俯拾即是,如抢马、抢婚习俗、尚武、崇拜英雄等,直至20世纪中叶。
在如此丰厚的格萨尔文化背景中,格萨尔口头说唱传统在果洛得到延续。至今众多《格萨尔》说唱艺人活跃在民间,包括近年来涌现的一批年轻说唱艺人。著名的如被誉为说不完的《格萨尔》艺人的昂日(1939-2012);写不完的《格萨尔》艺人格日坚参(1967-);画不完的《格萨尔》艺人嘎日洛(1934-2012)等,他们均来自果洛甘德县的德尔文部落,出自这一部落的人认为,他们就是格萨尔的后代,许多人被认为是史诗中格萨尔诸大将的转世,至今他们坚守着格萨尔说唱传统与古老习俗,并代代相传。果洛百姓对于格萨尔的执著与热爱是与生俱来的,这是格萨尔传统文化长期侵润的结果,也是果洛地区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果洛人民就是在这浓郁的《格萨尔》文化氛围中自古而今书写了自己的历史长卷。
三十年余来,随着全国《格萨尔》保护与抢救工作的蓬勃开展与不断深入,果洛州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在发现艺人、搜集版本、推动《格萨尔》藏戏的传播与发展、弘扬《格萨尔》文化等诸多领域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正因为如此,1986年、1997年,在两次全国四部委即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文联、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的表彰中,果洛州是获得奖项最多的州、区之一,成为全国《格萨尔》工作的典范。
2004年,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果洛建立了第一个“格萨尔口头传统研究基地”; 2008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格萨尔之乡暨中国格萨尔文化研究基地”;同年文化部授予甘德县柯曲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格萨尔说唱)”;德尔文部落被全国《格萨尔》办公室命名为“格萨尔文化史诗村”;2010年,全国《格萨尔》办公室在果洛州图书馆设全国首家“格萨尔艺人之家”。
这些成就的取得首先得益于果洛州历届领导对弘扬《格萨尔》文化的高度重视,其次是一线从事抢救保护工作人员的执著努力与敬业、《格萨尔》说唱艺人群体的积极奉献,以及宗教界高僧大德的鼎力参与和广大果洛民众对史诗《格萨尔》经古不衰的热爱与信仰。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令史诗与英雄格萨尔的伟大精神穿越时空,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活力四射。在果洛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正能量。
今年8月,文化部批准了"果洛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申请,这将为果洛格萨尔文化事业带来无限生机及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期盼果洛州在格萨尔精神文化的引领下,在这一由国家搭建的更高层次的平台上,推进格萨尔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促进果洛地区文化的大发展,实现社会的更加繁荣、进步与和谐,谱写更加璀璨的果洛历史的新篇章。
本文发表在青海日报2014年10 月24日《文化纵横》栏目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