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藏族著名格萨尔说唱家桑珠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1-03-04  作者:杨恩洪

  2011年2月16日,藏族著名格萨尔说唱家桑珠,在西藏墨竹工卡家中过世,享年90岁。桑珠老人为史诗格萨尔的传承与传播奔波一生,为抢救与保护格萨尔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辞世,是史诗格萨尔学界的重大损失。

  1922年,桑珠出生在昌都与那曲交界的丁青县琼布地方一个叫作“如”的村庄。这里是从青海、昌都去那曲、拉萨的交通要冲。由于桑珠的外祖父洛桑格列做一点小本生意,家境不错。外祖父喜欢广交朋友,朋友聚在一起便喝酒,然后他就唱上几段《格萨尔》。他的小屋经常坐满了来听故事的乡亲们。久而久之,他的生意萧条了,而他却得到了一个“洛格诺布占堆”(“洛格”是洛桑格列的简称,“诺布占堆”是格萨尔的名字)的美名。桑珠就是在外祖父的膝盖上听着格萨尔的故事长大的。后来家境败落,债主上门逼债,苦难的童年开始了。小桑珠生活唯一的乐趣就是他心中的格萨尔故事。

  11岁那年,桑珠放牧时做了一个梦,梦见当他与逼债人扭打的时候,格萨尔大王出来解救了他。此后他经常做梦,梦中自己象活佛一样在看《格萨尔》的书,一部接一部。醒来满脑子都是格萨尔的故事。父亲把魂不守舍的桑珠送到仲护寺请列丹活佛明鉴,活佛把桑珠留在寺院。住了一段时间后,当他返回家中时,他已经可以自如的说唱《英雄诞生》的片段了。

  家境贫寒使他不得不离开家乡,走上了朝佛之路。高原的神山、圣地他都去过,也曾聆听过许多艺人的说唱,尤其是玉梅的父亲洛达的说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桑珠成为一个典型的游吟艺人,他随身带着艺人说唱帽子仲夏,还有一端带有可以套在手指上的小铁环的木杖,据说这木杖源于格萨尔大王的鞭子,它具有神奇的力量,既是坐骑,又是格萨尔变幻各种东西时的法器。二十多年的流浪说唱生涯,使他成为一位优秀的说唱艺人。他可以说唱65部,其语言生动活泼,赞词、谚语比比皆是。

  民主改革时流浪到拉萨说唱的桑珠与妻子在墨竹工卡县定居下来,政府分给他们一头奶牛和一些土地,从此桑珠开始了安定的生活,这时他37岁。

  80年代初,国家对西藏实行了特殊的优惠政策,牲畜和土地分到牧民手中,并免交农牧业税,桑珠家分得16亩土地,4匹马、30只羊、15头牦牛和6头奶牛。这对于有着7个孩子的家庭来说或许仍不够多,但对于流浪了半生的桑珠来说已经十分满意了。

  1985年桑珠被选为墨竹工卡县和拉萨市的政协委员。此后,他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西藏社科院抢救《格萨尔》的录音工作中。特别是2000年之后,桑珠说唱本的立项给了他极大的鼓舞,他总是精力充沛地配合课题组的工作,有求必应。

  桑珠积极参加全国格萨尔抢救工作,1984年参加拉萨格萨尔艺人演唱会;1985年参加在内蒙古赤峰召开的格萨尔学术研讨会;1989年参加在成都召开的首届格萨尔国际学术研讨会、1991年参加在拉萨召开的第二届格萨尔国际学术研讨会等。由于桑珠为格萨尔抢救工作所做的巨大贡献,1991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格萨尔艺人命名大会上,被授予格萨尔说唱家的称号。并在1986年、1997年两次获得国家民委、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文联四部委颁发的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奖。桑珠被推举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0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西藏社会科学院共同启动的桑珠艺人说唱本项目(45部),至今已出版34部(37本),是目前我国史诗出版界最长且最完整的艺人口述本,也是迄今国内唯一一部完整的格萨尔艺人口述本,在保护格萨尔口头传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杨恩洪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