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伊玛堪说唱,带你走进一个古老民族的“文化秘境”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4-12-27  作者:记者 杨宁舒

国家级伊玛堪传承人吴宝臣在黑龙江边说唱

伊玛堪传承人尤文凤在家中说唱

《伊玛堪集成》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历时3年,收录伊玛堪说唱48部,图片300余幅,总计230余万字的《伊玛堪集成》近日出版发行——

  □本报记者 杨宁舒

  作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成果,三卷本《伊玛堪集成》近日由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省文化厅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编纂,前后历时3年,共收录伊玛堪说唱48部,图片300余幅,总计约230多万字,比较完整、客观、系统地反映了赫哲族伊玛堪说唱的全貌,收录了诠释伊玛堪说唱传承区域、代表性传承人、历史渊源、表现形态、文化价值、濒危状况及保护的重要理论学术文章。该书由著名民俗专家、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担任名誉主编,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省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宋宏伟任主编,并分别作序。

  A 串起遗落在历史长河的“明珠”

  伊玛堪说唱是赫哲族独有的一种口耳相授、世代传承的古老民间口头说唱艺术,它运用夹叙夹议的叙事方式,记录了部落之间的征战、部落联盟的形成、英雄的丰功伟绩等内容,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浓重的神话色彩。由于赫哲族是一个有语言无文字的民族,所以他们所经历过的不同时代的社会历史文化风貌、习俗和科学知识等,都在这长期流传的伊玛堪说唱中留下了印记和做了保存。它集中反映了赫哲族特有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智慧、文化意识和民族精神,是赫哲族文化的标志和象征。

  阿郎哪格给嘎——

  呵妮哪!

  我骑着阔力(神鹰),

  飞过千层云、万重山;

  我骑着胡萨(天鹅),

  飞过千条河、万条江;

  我要去寻找——

  木竹林莫日根的踪影。

  我要把他的故事,

  给大家歌唱!

  (《木竹林莫日根》节选、意译)

  伊玛堪说唱以赫哲语叙事,散韵兼行,无伴奏,由一人即兴表演,说唱交替进行,描述部落战争、反击妖魔的传说以及风土人情,以“莫日根”(英雄)为主题的故事居多。伊玛堪说唱的艺人被尊称为“伊玛卡乞玛发”,往往家族内世代相传。伊玛堪说唱分“大唱”和“小唱”。前者以说为主,侧重表现“莫日根”的长篇故事;后者以唱为主,侧重表现抒情性的短篇故事。可以说,伊玛堪说唱就是赫哲族的英雄赞歌,它浓缩着一个民族的历史精神与文化精华,是一个民族有声有色的灵魂。

  《伊玛堪集成》主编宋宏伟说,这一成果的取得,得益于我省近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力保护和延续传承,开拓性地提出了记录式、研究式、活态式、生产式、传播式和整体式保护方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赫哲族伊玛堪说唱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其成果在国内和国际的影响日益增强。2011年11月,赫哲族伊玛堪说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充分说明国际社会对中华文明的理解和珍重,标志着我省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填补了没有世界文化遗产的空白。

  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陈恕说,尽管记载、研究伊玛堪文本、曲谱都有出版,却从未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搜集整理,没有能够反映伊玛堪说唱全貌的著述。广大读者无法完整地了解它精深博大的内容,全方位、多角度地欣赏它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众多的研究伊玛堪的专家学者,也只能从自己所熟悉的领域做局部的探索,而不能从整体上去认识和把握。从这个角度说,集伊玛堪文学、音乐、传承人口述史、调查报告及艺人翻译家简介之大成的《伊玛堪集成》,是我省非遗保护的重大成果,它填补了这项空白。

  B 从古老的神圣世界到活泼的现实生活

  民间文学研究专家徐昌翰为《伊玛堪集成》撰写了洋洋洒洒数万字的《绪论》,将几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总结阐述。他把伊玛堪作品划分三类,且分析了其内在的联系与类型的发展变化。其一,“莫日根——阔力型”,赫哲族说唱艺人称之为“伊玛堪大唱”。这类作品篇幅巨大,完美体现了早年赫哲人万物有灵的思维特点,以及古老渔猎社会中萨满文化的神灵观和世界观。它们是伊玛堪作品中最古老的部分,是伊玛堪作品的源头。

  其二是“传奇故事型”,突出了非英雄化的传奇性和故事性。在这类作品中,“莫日根——阔力”的轴心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不受固定情节板块束缚,行动天地更广阔,情节幻化更神奇,主人公性格更为丰富多彩、经历更富于传奇性,叙事结构更为自由的传奇故事。如《达南布》、《格门主格格》、《莫土格奔月》、《坎特莫日根》等。这些故事脱离了颂扬萨满英雄的老套子,有讲述狐仙与人的友谊和爱情的,有具神奇能力的外乡人到远方建功立业的,有女英雄在部族战争中建立功勋的,有的则明显融入了中原地区的神话传说内容等等。这些变化显然丰富了伊玛堪叙事艺术,人物形象趋于个性化,标志着伊玛堪说唱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其三为“生活故事型”,赫哲族人把其中有的作品叫作“小唱”。这是在伊玛堪叙事兴趣转变的背景下,涌现出来的一批新作品。如《查占哈特儿》、《姑娘与壮士》、《小媳妇》、《抗婚》等。它们的主体具有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题材多为当代普通人生活中受到关注的现象和事件。这类作品的出现,标志着赫哲族说唱故事开始把自己的基础从神圣世界转移到现实生活世界。

 

  C 让绝唱复活,使命与热爱同步

  历史吞没了许多宝贵的伊玛堪说唱作品。随着一代代说唱伊玛堪的老艺人年高离世,以及赫哲族社会变迁,说唱伊玛堪的传统濒临消亡。20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的民族学家凌纯声搜集到了第一批“伊玛堪”故事,首开采录伊玛堪说唱之先河。建国后,学者们又相继采录。这些收集到的伊玛堪作品被誉为赫哲民族传统文化的绝唱。

  省民族研究会常务理事、研究员张敏杰介绍说,从20世纪30年代、50~60年代、80年代,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抢救保护了一批批流传下来的、极其珍贵的伊玛堪遗存,并陆续发表、出版选集。包括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的19篇故事,50~60年代采录的《安徒莫日根》、《爱珠力莫日根》、《松香德都》等数篇带唱段的作品,到80年代已调查搜集到28篇之多。

  在张敏杰看来,《伊玛堪集成》是积累总结几代人经验成果而问世的一部伊玛堪巨著,包括大唱、传奇故事、生活故事等66部之多。除上述几代人调查采集已发表的作品,还编辑了散失民间的最新抢救保护成果。如《窝呼德莫日根》,是清初就流传在乌苏里江一带的说唱作品,1983年8月4日葛德胜讲唱并翻译。1987年采录时,他只讲唱了记录整理笔记上的另一篇,没来得及把这一篇展示出来就离开了人世。当他女儿整理遗物时,发现了这部手稿,得以收录到《伊玛堪集成》中。

  《伊玛堪集成》第六、第七两篇分别发表了《赫哲族伊玛堪调查报告》和部分伊玛堪说唱艺人、翻译、当代国家级及省级传承人的传记与简介,记录了伊玛堪说唱调查抢救保护筚路蓝缕的艰辛历程、学者们留在赫哲族村庄的坚实足迹,也再现了伊玛堪说唱在赫哲族人中薪烬火燃的执着与坚守。

  省文化厅副厅长王立民介绍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省文化厅以“科学性、规范化、高标准、高质量”为标准,精心组织《伊玛堪集成》的编撰出版工作。该书囊括了迄今为止所有存世的赫哲族伊玛堪说唱,有的还是首次出版;集中体现了近年来对伊玛堪说唱抢救、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果,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图文并茂;融专业性、学术性、文献性、鉴赏性与知识性于一体,具有极高的文献收藏、学术参考和档案文化普及价值。

 

文章来源:黑龙江日报 2014-09-04 第10版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