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贵州省黎平县侗族文化进课堂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7-10-10  作者:邓敏文
    侗族在历史上是一个只有本民族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所以侗族的传统文化主要是口头文化及其他非书本文化。为了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贵州省黎平县进行了侗族文化进课堂的实践探索。
    1958年,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国家有关部门为侗族创制了以拉丁文字母为书写符号的侗文方案,当时的中央民族学院开办了侗语班,其中的侗语课本大多数源于侗族民歌、民间故事及其他侗族民间口头文学。这大概是侗族文化进课堂的先声。大概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贵州省榕江县文化馆馆长张勇首先在该县车民小学组织“金蝉”少儿侗歌队,将侗族民间音乐引进学校音乐教育之中,引起了音乐界和侗族文化界的广泛关注。随后,许多侗族地区的中小学校纷纷效仿。
    2002年秋,在国内外有关人士和组织的支持和帮助下,贵州黎平县岩洞中学正式挂牌创建“侗族大歌人才培训基地”。这个基地的主要任务是将侗族大歌引进学校音乐教育之中。
    “侗族大歌人才培训基地”成立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03年,岩洞中学大歌队12名同学第一次代表贵州省中小学生赴北京参加全国首届文艺展演,他们演唱的侗族大歌《有朋自远方来》一举夺得声乐类二等奖。2004年8月,岩洞中学和口江中学联合组成的侗族大歌合唱团参加在云南昆明举办的中国第三届“博艺杯”童声合唱节,一举夺得5项金奖。岩洞中学学生吴传娟在开幕式上还代表全国参赛的中小学生用侗、汉、英3种语言作了热情洋溢的演讲,在座者无不为之惊叹。2006年7月,岩洞中学18位同学参加了在厦门举行的第四届世界合唱节,再次夺得金奖。
    由于侗族文化进课堂的蓬勃开展和教学质量的迅速提高,岩洞中学引起了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全国各地有关单位和人士的广泛关注。2004年2月,岩洞中学被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教育局评为州级示范性农村初级中学,并拨款新修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增添教学设备,改善教学条件,充实师资力量。中国石油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湖南怀化市教育局、河南焦作市文化局等也纷纷来该校指导工作或交流教学经验。
    为了不影响学生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岩洞中学还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侗族大歌队按年级组成,这样既可以照顾到知识和技艺水平的一致性,歌队训练或外出演唱时也方便补课,还可以保证高年级学生毕业之后,在校生仍可以开展正常的歌唱活动等。
    由于侗族文化进课堂,学生的知识面颊宽了,个人特长也可以充分发挥出来了,毕业后的出路也增多了,许多同学被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学院等作为特长生优先录取。有的还参加了“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并夺得了银奖及被评为“观众最喜爱的歌手”。这些实实在在的效果。不但打消了学生和家长的顾虑,也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
    贵州省黎平县人民政府已经下发了“红头文件”,支持侗族文化进课堂,并拨专款在黎平县城关第四小学开办侗歌班。最近,黎平县人民政府又组织有关人员编写《黎平县民族文化进课堂》试用教材,拟将侗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比较全面地向在校学生进行介绍。其内容根据学生年龄段及知识水平的不同而由浅入深。如对侗族鼓楼、花桥(亦名风雨桥)的介绍,小学侧重于外形的感知,初中侧重于结构的介绍,高中侧重于社会功能的评说。这些做法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探索出了一条更加广阔的发展道路。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