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盘古之君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7-07-20  作者:刘锡诚

    地处辽西走廊的锦州,除了被历代皇帝多次敕封过的医巫闾山、万佛堂和驰名中外的辽沈战役纪念馆外,笔架山风景区无疑是一个有着较为深厚的文化意蕴的所在。笔架山从海平面上拔地而起,孤悬于苍茫大海之中,只在落潮时才露出一道被称为“亚洲第二条海上天桥”的土坝,可供游人往来通行。海岸这边,与之遥遥相对的,是一个由以盘古雕像为代表的庞大汉白玉雕塑神像群组成的三清阁。碧海蓝天,雕塑成群,虽名三清之阁,却也显得香火寥落,在清静之中细细观摩和解读这些雕塑,实在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盘古在中国古神话中被塑造为“天地万物之祖”、“初天皇氏”和开天辟地的创世大神。但文献中有关盘古的材料却不多,且出现的时间也较晚。唐·欧阳洵等撰《艺文类聚》卷一引《三五历记》描绘了盘古的形象:“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明·董斯张撰《广博物志》卷九引徐整所著《五运历年纪》说:“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三五历记》和《五运历年纪》的记载,互为补充,丰富了盘古的形象。但徐整是三国吴人。在三国之前,没有文献提到这位盘古氏。茅盾先生在30年代所写的神话论著中,雄辩地论证了盘古作为中国创世大神的合理性以及何以没有早期的文献可征,功不可没。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中文大学的饶宗颐教授撰文说:“《隋志》梁有《三五历说》,图一卷,亡。……总之,盘古有图,且施之壁画,在徐整以前早已存在。”其功也不可没。然盘古的形象究竟若何?始终是个不解之谜。

    作为神话中的创世神,盘古虽然与后起的道教神仙有所区别,但许多地方却出现了盘古庙、盘古山、盘古井等圣迹,以纪念这位有创世之功的神话英雄。据笔者有限的眼界,就有河南省桐柏山的盘古庙,浙江省永嘉县的盘古帝王庙,广东省花县狮岭的盘古庙,江西省雩都县的盘古祠,等。这些地方的盘古庙(祠、阁),以其深厚的中华古文化内涵,而成为人们旅游观光、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甚至顶礼膜拜的胜地。从创世英雄盘古身上,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们,能够了解到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形成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不同地方的盘古庙(祠、阁)里的盘古雕像,无不显示出各自的地方特色,于是同一个炎黄子孙心目中的盘古,却以不同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

    盘古原始的形象或典型的形象是怎样的呢?不得而知。笔者见到的古图,只有明代王圻父子辑《三才图会》里的那个头上有两只犄角的盘古像一幅。广东花县狮岭盘古庙的盘古雕像,裸体,颈部围以胡叶,顶部塑有两个小小的犄角,右手持一长杖(?),可能脱胎自《三才图会》。桐柏山盘古庙里的盘古雕像,头上有两角,身着葛藤串联树叶衣服,两手执太极图,两旁有侍女。而我们在锦州笔架山三清阁看到的盘古雕像,却另有一番模样。

    这座盘古雕像,是举国无双的一座汉白玉大型雕塑。据民俗学者王光的调查,此汉白玉雕塑,雕于1946—1947年,设计者为玉清真人的弟子孙金言,雕塑作者系北京民间雕塑家刘德进及其二叔。(《在笔架山雕刻石像的岁月——民间石刻艺术家刘德进访谈录》,《辽西经济报·七星周末》3月25日)盘古石雕位于三清阁的最顶层,至今已有60多年了。虽历经沧桑,却至今基本保存完好,不仅是游客们谒拜的中华创世神,也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雕像的头上,塑有一只凤鸟,鸟喙衔有一串饰,垂于盘古的额头前方。盘古的两耳,挂有两条造型生动的龙,龙的下部,以低垂的长发为依托,造成翻涌的波涛。两个鼻孔雕为两只并排的小龙。而嘴雕塑有一巨龙。这些大小不同的雕龙,暗示着盘古是“龙首”的意象。这样的造型,显然与《五运历年纪》的“盘古之君,龙首蛇身”的记载相一致,或可认为是根据这些记载设计和雕塑的。

    盘古雕像的头部,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有趣细节。在他的两只眼睛上方,雕塑家又为他雕刻了两只具有象征性的眼睛:左边一个圆形是太阳,右边一个半圆形是月亮。原来古代文献中对此也有记载。在元气濛鸿、萌芽滋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的时候,在天和地之间诞生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盘古。他死了,他的死化为世间万物: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盘古立下了伟业,他鞠躬尽瘁,以自己身体的全部,创造了世界乾坤。太阳是盘古的左眼化成的,月亮是盘古的右眼化成的。也因此,盘古成为被传颂不衰的创世大神,受到炎黄子孙的景仰与膜拜的人类先祖。

    盘古是创世的英雄,他牺牲一己之身而创造宇宙乾坤和人类万物的精神,不仅是我辈所应发扬的,也将千秋永存,永远受到中华子孙们的感念。

 

1999年5月草,2000年3月30日改
 
原载拙著《追寻生命遗韵——我眼中的文化史迹》(武汉出版社2003年)

文章来源:民间中国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