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老舍:从耻称“满族人” 到创作《正红旗下》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4-07-28  作者:张之绿

   老舍影像


曲剧《正红旗下》剧照。资料图片

  今年是老舍诞辰115周年。为了表示纪念,老舍的经典作品纷纷被搬上舞台,如历经3年酝酿后,《骆驼祥子》第一次由国家大剧院搬上歌剧舞台;曲剧《四世同堂》、《正红旗下》也被重新搬上舞台。

  众所周知,老舍的作品以老北京地域风情为特色,充分展示了社会底层的生活状态。作为正红旗出身的满族人,老舍最初从不在正式场合说自己是满族人。他作品中的很多人物虽是满族,但他却从不标明身份,因为他觉得清末的满族最高统治者丧权辱国,没干好事,说自己是满族人“丢人”。直到新中国成立和毛泽东与他的一次谈话后,老舍才彻底转变观念,并有了主人公都是满族人的小说《正红旗下》。

  老舍直到50岁,都从不在正式场合说自己是满族人,1950年以后,情况大变

  老舍出生于1899年,是满族人,属正红旗。其父是一名护军,不识字,牺牲在和八国联军作战的炮火中。可是,老舍直到50岁,都从不在正式场合说他是满族人或者旗人。他觉得说自己是满族人“丢人”,因为清末的满族最高统治者丧权辱国,没干好事,很不光彩。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老舍在自己前半生写的文学作品中,竟没有一处标明自己笔下的某个人物是满族人。虽然从一些人物的气质和行为上看,那人必定是满族人,如《四世同堂》中的小文夫妇,《赵子曰》中的赵四等等。

  但是,1950年以后,情况大变。新中国全新的民族政策使老舍根本改变了过去的看法。他不仅明说自己是个满族人,而且很骄傲地代表满族人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他还自觉地充当了发展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角色。

  最明显的例子是,老舍于1956年2月27日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二次理事扩大会议上作了《关于兄弟民族文学工作的报告》。这是一份具有纲领性意义的文件,其基本精神对民族文学事业发展起了奠基性的推动作用。当时,老舍在中国作协书记处分管民族文学。

  1957年5月,老舍以中国作协副主席的身份,代表中国作协赴新疆出席中国作家协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会的成立大会。1960年8月,在中国作协第三次理事扩大会议上,他又一次作《关于少数民族文学工作的报告》,报告了新中国成立10年来,少数民族文学工作的发展概况和今后的任务。

  老舍为《新疆兄弟民族小说选》写过评论,还将藏族民间故事《青蛙骑手》改写成儿童歌剧。他曾到呼和浩特市出席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5周年庆祝大会,并遍游内蒙古,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他开始在自己的作品中标明身份地描写满族人,最有名的角色是话剧《茶馆》中的常四爷和松二爷。

  毛主席对康熙的了解与评价,让老舍大为惊讶

  老舍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主席团成员。据老舍的儿子舒乙回忆,大约是在1960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场休息室,老舍坐在一个角落里抽烟。不一会儿,他发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其他几位领袖人物也走进了休息室,而且径直朝他坐的这个角落走来。老舍以为他们要找个角落商量什么事,便想起身躲开,可是,毛主席却把他拉住,说:“一起坐一坐,说说你们满族人。”于是,大家围成一个小圈,开始大聊满族人。大家兴致极高,毛主席主讲,其他几位也频频插话。

  毛主席一开口便说,满族是个了不起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过伟大的贡献。他还说,清朝开始的几位皇帝都是很有本事的,尤其是康熙皇帝。

  接下来,毛主席便大讲康熙。他说,康熙的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他三征噶尔丹,团结众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地守住。他进兵西藏,振兴黄教,尊崇达赖喇嘛,维护了祖国西南边疆的统一大业。他进剿台湾,在东北收复雅克萨,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这样,东南西北四方,中国版图的基本格局便确定了,一直沿袭至今。

  毛主席说,康熙皇帝的第二个伟大贡献,是他的统一战线政策。满族进关时兵力只有5万多人,加上家属也不过20多万人,以这样少的人口去统治一个大国,矛盾非常突出。怎么办?康熙便发明了统一战线,他先团结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后来又团结汉族的上层人士,利用汉族统治汉族。他全面学习和继承了当时比满族文化要先进得多的汉文化,在官吏的设置上,凡高级官吏都是一满一汉,大学士、尚书、侍郎、军机大臣都是如此。这样,康熙便成功地克服了满族官员少的困难,真正达到了以一顶百的神奇效果。这个统一战线政策的精神,是完全能为我所用、为今所用的。

  毛主席说,康熙皇帝第三个了不起的地方,是奖罚分明的用人制度。毛主席讲了一些实际例子,说明即使是皇子犯了错误,也一样要受到严厉的处罚。皇子打了败仗,回来不敢进德胜门,照样要蹲在城外,听候处罚。他的这套办法既能调动部下的积极性,又能组织起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

  毛主席特别夸奖康熙皇帝的学习精神,说他不光有雄才大略,而且勤奋好学。除了会几种民族语言之外,还会好几种外语,包括希腊语。他既是军事家、政治家,又是大文人,还是最早懂得向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知识学习的开明君主。他喜欢研究自然科学,请西方传教士教他数学、天文、地理、医学、生物学、解剖学、农艺学和工程技术。他本人精通数学,还亲自主持编撰科技书籍。有一次,西方传教士在宫外解剖老虎,被人发现,以为是妖术,状告到康熙处。康熙便把传教士召来,告诉他们他本人很清楚这种举动的学术意义,可是中国老百姓并不知道,以后再做时要避开老百姓,而且有什么心得可以随时进宫来和他交流……

  毛主席这一番议论,还有周总理、刘少奇等同志的插话,使老舍大为惊讶,他以前也知道一些康熙皇帝的功德,但既不系统又不具体,而且绝对没有这么高的评价。

  《正红旗下》,老舍与毛主席谈话的直接产物

  回到家中,老舍兴奋地把毛主席的这番谈话告诉家人。他说自己完全换了脑子,换了眼睛。在一阵惊喜之后,老舍开始酝酿一个大的计划。

  他想写《康熙大帝》。

  1961年,老舍创作了历史剧《神拳》,这是为纪念义和团起义60周年而作的。为此,他收集了大量历史资料,其中就有关于康熙的。

  两年之后,经过长期思考,老舍开始创作长篇小说《正红旗下》。

  应该说,《正红旗下》是毛主席那次谈话的直接产物。

  《正红旗下》既是中国新文学的一部代表作,又是满族文学的一部代表作,在老舍的著作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是一本绝大部分主人公都是满族人的小说,这在老舍著作中是空前的。可惜的是,老舍迫于当时的政治形势没有把它写完。

  《正红旗下》有许多特点,其中最令人感动和难忘的是,老舍正面地描写了许多可爱的满族人,尤其是以“母亲”和“大姐”为代表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满族人。在这些勤劳、正直、多才多艺的满族人身上,人们仿佛看见了满族的脊梁,正像毛主席所说的,满族是个了不起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过伟大的贡献。

  后来,老舍又开始考虑写《正红旗下》的续篇,描写满族人在新社会里的生活。1964年,他两次下乡体验生活,都是去满族人聚居的地方,夏天在北京密云檀营满蒙民族乡,秋天到香山脚下的门头村,以前这两处都有旗兵的营房。

  老舍脑子里始终装着毛主席那次谈话,它成了老舍晚年主要思索的课题,因为那次谈话给他的印象的确是太深了。

  (题图左图为老舍影像,右图为曲剧《正红旗下》剧照。资料图片)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