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纳·赛音朝克图:不倦的歌者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1-08-15  作者:崇巽

    □

  纳·赛音朝克图(1914年~1973年),曾用名赛春阿,蒙古族现当代文学奠基人之一。主要作品有诗集《我们雄壮的歌声》、长诗《狂欢之夜》、中篇小说《春天的太阳来自北京》以及蒙古族古典文学评著《阿茹鲁高娃》、散文集《蒙古艺术团随行散记》等。

  我国当代蒙古族诗歌形成于上世纪40年代末期和50年代初期,其奠基人是蒙古族诗人纳·赛音朝克图。纳·赛音朝克图从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文学创作。初期,他的诗具有民主主义的进步思想,内容深刻,形式新颖。其诗集《心之友》出版后,他就作为新流派的代表,活跃在现代蒙古族诗坛上,为奠定当代蒙古族诗歌的基础,作了必要的技巧上的准备。

  文思泉涌、诗情澎湃的纳·赛音朝克图用笔墨表达着对草原的深深情感,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在黑暗的社会里我们一起受尽了苦难,在自由的国土上我们共同创造着幸福,谁能割裂我们亲如手足的兄弟民族?谁能分离我们钢铁般紧握的十个手指?”这段脍炙人口的诗歌出自《狂欢之歌》,是纳·赛音朝克图为纪念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而写的抒情长诗。他在《狂欢之歌》中,用手中的笔写出了时代的对照,写出了新中国十年的伟大成就。在今天,这部作品依然能够感染读者,不仅在于作者有高超的构造情节、运用比兴的创作技巧,更重要的是,作者的感情是真挚的。作为一名目睹草原新生的蒙古族诗人,他的笔迸发着充满热情的火花。

  1956年,纳·赛音朝克图当选中国作家协会委员,任《内蒙古文艺》主编,后又任《诗刊》编委、中国作协内蒙古分会主席,并当选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纳·赛音朝克图曾经自述道:“解放前,我虽然写过一点东西,但是大部分作品,是在解放后写成的。拿我个人的作品来说,解放前和解放后是无法相比的。首先是在思想内容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就在艺术技巧上,解放后的作品也是提高了的,更重要的,是我的作品更加群众化了。”

  在《蓝色软缎的“特尔力克”》一诗中,纳·赛音朝克图以一位蒙古族老妈妈的口吻,诉说了传统的腐朽习俗的没落和新时代青年美好的爱情生活。在《北京颂》中,他又采取蒙古族曲艺“好来宝”的形式,歌颂了各族人民建设祖国的高涨热情。1958年,他在《人民日报》发表了《永恒的春天》:“从成群海燕飞翔的涅瓦河岸,轰响起春天闪射的雷电,驱散了遮盖天空的乌云,使自由的光芒照亮人类心坎。”他的诗词以强烈的民族特色和生动的比兴写法构建了一个独具韵味的意象叙事世界,形成了具有纳·赛音朝克图特色的抒情与叙事风格。

  纳·赛音朝克图在人类学方面的贡献,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关注。他的名著《沙漠故乡》是一部写实日记,记录了上世纪40年代察哈尔地区社会、经济、宗教、教育、交通以及族群方面的情况。这部作品固然有它在文学方面的价值,但是当今研究者从人类学角度重新解读了这部作品,从中发现了12项民族志记录,解析并论证这些记录是结合了感性认识与客观考察的现代蒙古族民族志。《沙漠故乡》被纳入人类学研究视野,重新激活了它的价值。

  1999年,在纳·赛音朝克图的家乡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举行了隆重的纪念纳·赛音朝克图诞辰85周年活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也出版了150万字的蒙文版《纳·赛音朝克图全集》,纳·赛音朝克图由此成为第一位出版全集的蒙古族作家。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1年8月12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