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何英]新疆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求同与存异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8-02-26  作者:何英

  民族性、地域性上的差异,使新疆少数民族文学别具特色。

  就新疆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所受的影响而言,体现在文学上的民族性——民间文学传统,不仅成为各族作家们的精神资源,陶冶了他们的文化性格和审美情趣,也往往成为他们进行书面文学创作时的母题或素材。一些少数民族最初出现的诗歌、小说等,都是民间文学的改写(或书面化),直到20世纪90年代产生的最初的长篇小说,情形也是如此。

  而新疆所处地缘的独特性,使它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更为便捷。几千年来,古印度佛教文化、古波斯文化、古罗马文化、阿拉伯的伊斯兰文化、蒙古的草原文化等,都曾在这里留下深深的印迹,故新疆有“流动的文化博物馆”之称。这些众多异质的外来文化,或多或少都已积淀在新疆少数民族古代文学之中。而新疆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自来是一个兼收并蓄的开放体系。最直接、最基本的源流,还是上世纪初在内地形成发展起来的新文学传统。尽管这种在世界文艺思潮激荡下产生的新文学在上世纪上半叶的新疆发展得极其缓慢,没有来得及催生出更多的经典作家和作品,但在各民族现代文学先驱者们的辛勤耕耘下,其中仍然显示了可贵的启蒙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萌芽,对新的文学体裁的移植、借鉴与尝试,就是其重要表征。在探讨文学源流时,也不应忽视新疆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在其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内在的双向交流、良性互动的重要作用。从一定意义上看,这种交流也许更直接,影响也更广泛、深刻,甚至是它在当代实现整体性突变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新疆境内各民族文学的相互交流渗透,是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发展的强大内因,是其文学源流最切近的主要管道。正是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促进,才使新疆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姿多彩,既决定了新疆文学发展的总趋势、总进程,也决定了它独特的美学质地,从而形成了新疆文坛上姹紫嫣红、各呈异彩,如同万花筒般的文学奇观。新疆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所具有的这种错综复杂、斑驳陆离、绚丽多彩的诱人魅力,是它最抢眼、最诱人的鲜明的艺术个性。

  (摘自《批评的“纯真之眼”》,何英著,作家出版社2017年11月出版)

文章来源:文艺报 2018年2月2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