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走向互动理解和多向认同——《满族小说与中华文化》评介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4-07-28  作者:刘大先


作者:关纪新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4月

  满族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制王朝的统治民族,在中国文化脉络中留下多方面的遗产。一方面,中国现代国家的建立、地理版图的形成,是继承了清朝的疆域,以及晚清以来一系列探索及各方面“大妥协”的结果;另一方面,由于清末革命派的革命动员宣传,“排满”运动开启了对于王朝开创期中原民族创伤的记忆,这又造成新一轮满族自身的“创伤记忆”。毋庸置疑的是,在现代“中华民族”的整合、凝聚、重建过程中,满族也是重要的一份子。满族的历史、社会、风俗、语言、文学、艺术等,都为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

  关纪新的著作《满族小说与中华文化》,就是通过对满族形成以来的书面文学,尤其是满族小说与中华文化关系的探讨,说明其在中国文化大格局中的价值和意义。作者通过对培植满族小说的民族民间文化土壤的探掘,站在满族文化主位的角度,对文学史上的一些经典作品,如曹雪芹的《红楼梦》、老舍的小说,作出了新的解释,同时又发掘了一些文学史的边缘角色或者缺席者,如和邦额、徐济等。

  作者在书中探讨了诸多话题:民族精神型范的艺术表达,历史文化积淀下的悲悯情怀,与汉族小说相异相辅的人物画廊,满族小说创作的语言特征,满族小说雅俗共赏的艺术诉求,满族小说的京城摹写与民俗扫描,满族小说的历史反思和精神文化启蒙意蕴……由此,建立起了一套自我言说的论述。

  作者并不讳言自己的问题立场,也正因为有着明确的主导意识,这些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风貌,并为“满族小说”增添了活力。长久以来,“满族小说”这一概念是受到质疑的。有人认为,文学是通用的、普适的,满族已经不再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因此也就没有“满族文学”、“满族小说”。其实,不惟如此,连“少数民族文学”这一学科整体上都存在着这样的质疑危机。隐藏在这套论调背后的逻辑是,“少数民族”仅仅是地方性的身份或者政治问题,有民族学研究的政策建言、语言语料,以及对民俗风情的关注就够了。这种认识将“少数民族”归为研究批判主体乃至主流社会的他者,忽视了少数民族也是我们同呼吸、共命运的同胞,也有自己的美学问题。

  任何一种批评话语,总是在特定的语境和结构中产生的。“满族小说”、“少数民族文学”在我们这个时代日益变得重要,是一种时代的要求。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经济固然是根本,文化之间的交流、理解和尊重也是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民族学、政治学、社会学层面,还要深入少数民族的心理、情感和美学层面。从文学学科发展来看,随着学科的分化和研究的深入,多民族文学日益成为不可忽视的存在。它不仅仅是为主流文学提供“边缘的活力”、“输入新鲜的血液”,而且其自身具备原生的文类、风格、思想、精神遗产、创新意识。

  除非专门的民族研究,在一些冠名“中国”、“文化”、“历史”、“传播”的各类研讨会中,少数民族往往是缺席的。交流不是一条单行道,它总是多向互动的。我们的主流话语一再强调边疆或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但是主流话语自身,是不是也需要思考一下如何容纳、认同边疆与少数民族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满族小说与中华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起点和启示。它提醒我们,少数民族文学有着自身的特质,它为整体的社会与文化和谐做出了贡献。从整体的文化格局去观照它们,会促进良性的文化交流。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4年6月27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