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我们时代的骏马奖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20-11-24  作者:阿拉提·阿斯木

  对于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而言,骏马奖是我们毕生的光荣和骄傲。研究盘点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文学取得的成就,我们会有多方面的启示和经验。骏马奖在各个时期对少数民族文学的总结和评选,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大力支持。这一点,体现在我们的创作实践中,显得十分重要。多年来,荣获骏马奖的少数民族作家,带着感恩的心情,深入生活,刻苦学习,更加自觉地谋划自己的创作方向,更上一层楼,书写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艺术地再现人民在奋斗改变命运的征途中,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变化。在文学创作的前沿阵地,留下了自己的足迹,给读者奉献了更多优秀的作品。我们知道,荣誉是作家继续前进的动力。一个成熟的作家,也是一个脚踏实地,用优秀的作品为人们服务的作家。因而,在少数民族文学发展进步的进程中,骏马奖起到了决定性的激励作用。

  进入新世纪,少数民族作家的一大特点是自觉地思考文学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文学和生活、作家的关系。也是大家重视学习,重视创作,认真对待创作和荣誉的一个自觉时期。大家对于获奖,都有了一些基本的共识。这种奖励的精神作用任何时候都是第一位的。作家自身的努力十分重要,没有担当和奉献精神,没有夜以继日的伏案笔耕,不会有什么奖项光顾我们。但是,成就一个作家的文学力量和专业关怀,在更多的时候,是需要靠文学组织部门来完成的,这显得特别重要。我想说的是,多年来,中国作家协会为了培养一代代少数民族作家,付出了多方面的心血。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作家的关怀,体现了国家制度的优越性。通过专门的文学部门,用最尖端的教学方法和写作资源,培训少数民族作家队伍,给他们创造条件,成就了他们的作家梦、作品梦。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认识,作为少数民族作家,我们是幸福的,同时我们也是责任在肩。作品不仅仅是我们个人的喜好,重要的是广大读者的精神需要。要站立时代的桥头堡,创作更加优秀的作品,回报我们的人民。

  新疆的少数民族作家,也是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理论水平和写作能力的作家。我们每年从鲁迅文学院、上海作家协会、湖南作家协会毛泽东文学院培训回来的各民族作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感谢中国作家协会、上海作家协会、湖南作家协会对他们的关心支持。作家协会始终十分关心他们的发展成长,对他们高看一眼。安排顶尖的文学教授给他们授课,翻译发表他们的作品,结集出书,肯定他们的创作成果。这是一种博大的支持,是一种真挚的情感。这些年我们获骏马奖的作者,也是来自这些地区学员。多年来,新疆少数民族作家和内地的作家们结对子共同学习交流创作经验,各民族作家之间交流感情,建立长期的交流机制。心连心的交朋友,哈密瓜熟了一起品尝,创作上有进步,每个人都收获了满满的绚烂友情。作家之间的交往交融,体现在我们的作品里,也促进了我们的文学生活。

  我们从各地学习归来的少数民族作家们最大的变化是,他们在一流导师们的带领下,似乎是发现了自己,发现了文学,开阔了视野。一支家乡的笔,变成了放眼生活大家庭的环宇彩球。写诗歌的人,也学会了写小说。写小说的人,也发现了诗歌的灿烂。他们在发现自己的基础上,发现了文学创作的奥秘。用生活的奥妙和文学的力量充实自己,开发自己文学资源的智力和胸襟,似乎看得更高更远了。两只眼睛,看见了无数灿烂的远方。这些变化,成就了我们的少数民族作家,也正在成就他们的未来。我们的感慨是多方面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学会了写什么,怎么写,希望问鼎骏马奖这朴素而又重要的奖项。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发现自己,也是能出好作品的动力。

  我想讲一点我自己的学习感受。2009年,我有机会到鲁迅文学院学习,感觉非常美好。我多年寻觅的能昼夜歌唱的夜莺,就在这里。我痛心的是没有早一点来学习,光阴都绑在贪婪的酒瓶子上了。对我来说,这是一次深刻的文学洗礼。我的问题似乎是怎么写,寻找一条能通向枢纽的小路,走出它,寻找我自己的花篮和他人的美丽。一座醉人的蔷薇园,侧门进入还是半夜月亮睡觉的时候翻墙,都需要我能拿出自己的手艺。精神上做不到自然流露的写作手法,像模子里面的木偶,是不能感动人心的。从我们自身的愿望来讲,都想写出好作品。这个前提只有一个,学习,不断的尝试。我们不是盯着什么奖项的写作,而是献身酷爱的文学事业。当这种学习变成吃馕一样的自觉行动,我们就能找到最好的故事和最美的语言感觉,完成我们的创作夙愿。从前,在我的身上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读书少,轻视先进的专业训练,不重视理论思考和创新,蒙着头写,怕时间从手间脚底溜走。实际上就是处在一个闷葫芦似的写作状态,看不见外面的精彩,似乎是揪住沉醉的马车夫之歌不放,就感觉自己的民歌最璀璨,看不见彩球围绕彩虹的斑斓和勇往直前。通过在鲁迅文学院的学习,我开始正视自己,反思我从前的作品。我的故事、我的语言、我的所谓的小聪明,在时间的河边,到底留下了什么东西。重新发现自己就是要像麦田一样静下来,才能像磨坊一样写作。一个善于学习、严格要求自己的作家,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那四个半月对我来说,是文学理想之精神大餐,是寻找智性小说语言的花园。每天静夜温习功课,我都处在一种自动的兴奋状态,重新思考自己的创作。鲁迅文学院对我们的关怀是多方面的,难忘铁凝老师给我们上课,讲小说人物“关系的魅力”,说,文学没有近道可走,小说是叙述的艺术,是欲望在想象中的满足,是人类共同需要的精神游戏。记得铁凝老师还说过,好的电影是可以警告小说的。这句话对我影响很深,也养成了我向电影学习的习惯。至今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每周播出的“佳片有约”,都是我必看的节目,可以学到许多东西,让自己的意识处在一种亟待迸发的状态。白描老师的课讲得非常生动,具备多方面的人生经验文学知识,给我们讲授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教授作家的语言准备,讲授路遥的文学挚爱和勇往直前的创作精神。施战军老师在主持学员作品研讨会上,精彩的几句点评,就能道出作品的精神内涵。我们常常激动地听完每一堂课,和学员们讨论,在心灵深处储存那些智慧的缰绳,默默地规划我们未来的作品。是学习成就了我们的文学创作。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多年来《民族文学》杂志在培养发现骏马奖获奖作者方面,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当年,这些作者的第一篇作品、或是重要作品,都是在编辑老师们的帮助下,发表在《民族文学》杂志上的。漫长的40年,一代代编辑很不容易。光阴荏苒,当《民族文学》杂志发展到用六种语言文字编辑出版的时候,少数民族作家中用母语创作的作家们,也开始在国家级的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了。这一喜人的成果,预示着未来的骏马奖得主,也将出自这些作家朋友们当中。我们期待着更加美好的骏马奖作品问世。

  我们伟大祖国优秀历史文化的温暖和少数民族生活习俗的多彩斑斓,构成了我们少数民族文学的魅力。它们塑造了我们的作家诗人,成就了我们的文学创作。从这种进步中派生出来的自觉意识,让作家们在骏马奖的平台上,研究多民族文学作品的璀璨,学习借鉴世界文学的斑斓,开阔了视野,发现了更为广阔的文学宝藏。这是骏马奖最可贵的时代奉献。

  骏马奖的设立和实施,为推动少数民族文学事业,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成就了众多的作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深入基层,研究新问题,出台各种扶持办法,重视顶层设计,通过骏马奖引领文学创作,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章来源:《文艺报》少数民族文艺专刊 2020年9月25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