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重构壮乡的乡土空间——评蒙飞小说《那里的生活》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4-10-20  作者:周飞伶

  蒙飞是“60后”作家,有着丰富的城乡生活背景,贯穿于其作品中的是他作为壮族人的那份执著而挚诚的民族之情。上世纪80年代末,他以悲壮而深沉的笔调写出了旨在重塑民族之根、建构族人精神家园的长诗《歌墟》。进入21世纪后,他又以一种虔诚的守望写出了壮语长篇小说《节日》。而现在,当大家都在哀悼乡村的“溃败”时,蒙飞却以沉静而平实的笔调写出了一部重构壮乡乡土空间的长篇小说《那里的生活》。

  “那里的生活”,这个标题兼具壮汉双语神韵,意蕴深厚,韵味悠长,可作多重解读:

  第一、“那里”是中国的一个小乡村,它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变迁,包蕴了其间的所有酸甜苦辣。这里有下岗工人的生存困境,有留守儿童的管教、抚养问题,有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有赌博盛行的风气问题。同时,这里也有自发的绿色养鸡场,有互勉互助的温暖人情,有重汇人气的读书会和露天电影放映场。

  第二、“那里”是一个美丽的壮乡。“那里”是壮话“NazRij”的音译,“那(Naz)”意为“水田”,“里(Rij)”意为“溪流、小溪”,“那里”即为“有溪水的水田村”。这里有青山,有绿水,有一洼洼的稻田,有春天里红红的木棉花,有榕树下的山歌,有浓香的米酒,有大自然浸染出的宽和、坚韧、朴实、温润的壮乡人……这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

  第三、“那里”是彼岸,是理想,是构筑在传统乡土之上的精神家园。“那里”是我们从那里来又回到那里去的大地。小说中的“那里人”因物质贫乏而纷纷逃离“那里”,后来却因为一种缺失感而纷纷回来:这是“根”与“大地”对人的召唤,是人对自身的反思、对诗意的想往。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蒙飞试着在原有破败的乡土空间上建构一个能生产自觉自在之人的理想空间。最能彰显这一点的是“那里田地”和“那里小学”两个空间的重构。

  “那里”像中国其他的许多乡村一样,由于大量青壮年的外出,许多田地被丢荒了。培育着温情脉脉的乡土之情的公共空间凋零落寂,大榕树下的休闲场地难有男女对唱情歌,难有村人其乐融融地玩乐、做针线活、聊天打趣的景象。维系于土地的关系空间趋于支解,人心涣散,难以聚集。面对这样的空间该如何重构?

  小说写到了下岗工人覃树文的探索经历。他离开城市回到乡村,先是养老牛,后收置闲田代耕,还开果园养土鸡,再后来又开辟农家乐。在他的引领下,外出打工的村人重返土地,共同开发绿色生态旅游村,规划那里村的发展前景。覃树文所开辟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增加收益的经济新领域,更是一个造就健全现代人的新乡土空间。他养牛、种田、育果、养土鸡,其实是在修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土生活,同时又对抗着外界存在的一些危机。例如,覃树文饲养昂贵的进口奶牛尼里拉菲是被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所触动,是为了让村里的小孩喝上放心鲜奶。观光农业区和农家乐的开发则把挤往城市的人召了回来,让空心乡村重新成为有人在场的空间。

  “那里小学”曾是一个延续乡土文化与联接外面世界的空间,是一个承载着村人的希望和梦想的地方,然而因为撤点并校,却成了“杂草丛生,无人洒扫,堆满落叶”的角落。召唤新乡土无疑也应从这里开始。

  覃旭辞掉了工作,和覃树文一起合租“那里小学”,开办起网吧和养老院,使这个被遗忘的角落变成了文体活动中心,成为了一个整合乡土空间与现代空间的新场域。网吧招来了村里的老老少少,有上网玩游戏、看电影的,有上网学习或查资料的,有与外地亲人视频聊天的……村里的网页建立起来了,主页上有村子概况,有土特产介绍;设立了村人留言吧,全村人都可以在上面留言、交换信息;还建立了村子聊天群……网络成了村子跟外面世界沟通的空间,在这里,村里人容纳了世界丰富了自己,共同创造出了一个自我与他者共在、大地与世界同现的空间。

  而养老院的出现,让村里没有儿女、体弱贫困、缺乏依靠、无人照料的老人有了好的去处。进了养老院的老人有人照顾,没进养老院的老人也得到很好的关怀。在这里,作者营造了一个“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残疾者皆有所养”的理想空间。

  在这片土地上所重构的与传统同脉、与他人同乐、与世界同在的空间,使得村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积极进发。村里洗麻将牌的哗啦声稀落了,在家喝闷酒的、到外村赌博的越来越少了。60多岁的老人也懂得了网络的好处,为了学打字,劲头十足地跟着孙子学起拼音。尊老爱幼、互助互爱的传统品质得到了弘扬。。曾拼命往城里挤的人、想做城里人的人,坦然回到村里。出去打工的人几乎都回来了,在外读书的人毕业后也回来了,为建设生态旅游村,大家各尽其能、各施其技。以前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现在却有了互助合作的精神,全村的人都联合了起来。

  在重构乡土空间的过程中,一个个壮乡人付出了自己辛勤的努力,体现出了坚韧的人格力量。除了前面提到的覃树文、覃旭,还有黄胜利、邓玉荣等,都为乡村的发展献力献策。黄胜利有着壮家米酒般的醇厚与豪侠气,曾为村人和工友们讨到工钱而坐了两年牢;赌博在村子里盛行时,他制服了赌头,把赌博公司从村子赶了出去。正是他给死寂、沉沦的村子带来了安全、温暖与希望。邓玉荣在外打工,留在家的丈夫出轨了,但她却以壮家女性的善良与气量原谅了丈夫。她辞掉了厂里的工作,返回家乡参与绿色生态旅游村的建设……

  在作品中,蒙飞让在中国南方生活了数千年的壮族人以其所特有的乡土文化基因共同参与着理想空间的建构。壮族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在她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基于稻作文化的独特而灿烂的文明。壮族是我国较早进行水稻种植的民族之一,因此其民族风俗、民族性格、民族意识受到稻作经济的深刻影响。学者梁庭望曾把壮族人的文化性格概括为“吃苦耐劳、勤劳俭朴、细心坚忍、温和内向、绵里藏针、富同情心”,并揭示出此文化性格的根性为稻作文化。稻作文化具有深沉的大地性,它开启了一个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图景。蒙飞以壮族文化的大地性参与着对未来的建构。在《那里的生活》所营构的艺术世界中,弥漫着这样一些意象:飘着稻米香味的壮族山歌,有着壮乡人情的温婉宽厚的红水河,培育壮族人的沉稳、平和与坦荡的青山,蕴藉了壮家的质朴、豪爽与热情的米酒……

  蒙飞作为一个壮族作家,一直以深厚的民族情怀和对时代的深刻洞察进行写作。他用一双壮家儿女所具有的沉静之眼默默关注着正变得越来越“一体化”的世界、正越来越污浊的空气、正越来越少人的乡村和正越来越荒凉的土地,思考着如何以少数民族所特有的泥土香味来丰富这个世界,建构基于大地的诗意栖居地。他的长诗《歌墟》、长篇小说《节日》、散文集《侗情如歌》《边陲画廊》《旧梦新月》等,都隐含了这样的一双眼。

  而在《那里的生活》中,我们则更清楚地看到了他对壮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他呼唤时代的英雄,试图重构精神的家园,这在后现代的文化背景中需要过人的胆量与气魄。当然,“那里的生活”不同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题材小说中主要由被改造的农民来建构的乡村乌托邦,也不是现代人幽闭式怀想的永远也回不去的乡村乌托邦,而是一个承继了壮族的乡土文化基因、以自觉自省的农民为主体、融合了传统与现代、自我与他者、乡村与城市的理想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有关于乡村的启示,更有关于现代人存在的启示。

文章来源:《文艺报》2014年10月13日 第七版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