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鲁院第四届高研班探讨民族文学创作特性与优势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6-11-24  作者:胡殷红 任晶晶

鲁院第四届高研班探讨民族文学创作特性与优势

    作者:胡殷红 任晶晶

鲁迅文学院第四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少数民族中青年作家班)开学典礼于2004年9月10日举行。从这天开始,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以及解放军的包括23个少数民族的53位学员,将在这所具有54年光荣历史的文学殿堂完成为期4个月的学业。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在开学典礼上讲话。他指出,鲁迅文学院是培养文学人才的重要基地,是以培养作家为己任的文学教育机构。中央领导和中宣部领导非常关心文学人才培养,对办好鲁迅文学院和举办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非常重视、非常支持。鲁院的建设得到了中央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

  金炳华说,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迅速,有成绩、有影响的作家与作品不断涌现。少数民族作家高级研讨班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应广大少数民族作家的要求开设的。这个班由中国作协和国家民委共同举办,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学的关怀与重视,体现了党对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是对少数民族作家的高度重视和关心爱护。金炳华代表中国作协党组向参加本届高研班的少数民族学员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明确目的,专心学业,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二是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三是尊重老师,遵守院规,增强纪律性。

  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鲁迅文学院院长张健在致辞中说,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在我们整个社会主义文学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少数民族青年作家是我国文学队伍中的重要力量。举办本期高级研讨班,对于提高和促进少数民族的文学创作乃至全国文学事业的发展,都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鲁迅文学院全体同志深感责任重大,并将全力以赴,办好具有特殊意义的本期研讨班。

  据记者了解,中国作协党组非常重视这届高研班,针对本届学员的特点,不仅从教学上进行了专门研究,制定了突出民族文学创作特点的教学方案,而且在生活设施、学员管理等方面对鲁院提出了要求。开学前,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专程到鲁院向全体教职员工进行了民族、宗教政策的教育。

  记者在采访时看到,鲁院为食堂操作间配备了清真饮食加工专用设备和专业的清真炊事员,专门加工清真饮食,并开设了清真专用餐厅。

  这届少数民族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既具有普通综合性中青年作家班的一般特点,在教学上以普通综合性作家班的办学模式为基础,同时注意突出培养少数民族作家的特色,增加了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方面的课程,以及关于世界民族问题、民族文化、民族文学和民族艺术方面的课程。同时,也适当调整了宗教方面的课程,设置了关于发展民族文学方面的理论研讨课。

  开学典礼上,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司长金星华代表国家民委向少数民族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的举办表示祝贺。鲁院副院长胡平介绍了本届高研班的教学计划和具体安排。客座教授苏叔阳代表授课教师发言,向学员们提出了希望。学员代表、蒙古族作家、武警总部宣传部创作室主任巴根在发言中代表全体学员向中宣部、中国作协、国家民委和鲁迅文学院全体教职员工表达了真诚的谢意。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建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高洪波、吉狄马加、张胜友、田滋茂和鲁迅文学院副院长王彬等参加了开学典礼。开学典礼由鲁迅文学院副院长白描主持。


--------------------------------------------------------------------------------

鲁院第四届高研班探讨民族文学创作特性与优势

作者:胡殷红

 鲁迅文学院第四届高级研讨班日前连续两次组织全体学员与《文艺报》常务副总编辑范咏戈、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主编包明德、《民族文学》副主编彭学明、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理论室主任巴莫曲布嫫、中国作协创联部民族处处长尹汉胤等特邀嘉宾,围绕“民族文学创作的特性与优势”这一主题进行研讨。

  在讨论中,学员巴根、铁穆尔、乌力吉巴图、空特勒、哥布、向启军、胡冬林、白玛娜珍、陈雪鸿、才旺瑙乳、叶尔克西、李骞等与嘉宾就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位置、民族文学创作的优势,民族文化特性与民族文学创作的关系,民族地域环境、生存状态、民间文学等因素对民族文学创作的影响,民族性与世界性、现代性的关系,民族作家的艺术思维与创作心理特征,民族作家的创作个性与民族特性的关系,关于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方式问题,民族文学的叙事风格,民族文学创作潜力与发展前景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

鲁迅文学院第四届高级研讨班(少数民族中青年作家班)结业

作者:胡殷红 任晶晶

  1月12日,鲁迅文学院第四届高级研讨班(少数民族中青年作家班)在岁末年初、辞旧迎新之际举行结业典礼。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鲁迅文学院院长张健,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建功,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高洪波、吉狄马加、张胜友、田滋茂,中宣部、国家民委有关领导和来自25个省、区、市23个民族的52位作家共同庆祝本届高研班圆满结业。

  张健首先代表鲁迅文学院对圆满完成学业的各位少数民族学员表示衷心祝贺!同时,向关心少数民族中青年作家成长,关心支持鲁院工作的中宣部、国家民委和中国作协领导,向在本届高研班上精心授课的各位专家和老师表示崇高敬意和诚挚感谢!他谈到,学员们通过四个月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了理论水平,对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历史唯物主义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新的认识,提高了执行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更深刻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宗教观,增强了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进一步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对国际国内形势和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以及改革开放成果的了解,提高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大意义和保持正确创作导向的认识;进一步丰富了文化素养,更新了文化观念,扩充了知识领域,增强了文化底蕴,提高了艺术素养和文学素养;进一步增进了民族团结,通过四个月的朝夕相处,各民族学员建立了兄弟姐妹般的友谊,在与鲁院教职员工的相处中加深了汉族同各少数民族的深厚友谊,本届高研班的成功举办,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一个缩影!

  金炳华首先代表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处,向全体学员表示热烈祝贺,同时向大家提出了四点希望:第一、加强学习,坚持正确的创作思想。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做到思想清醒,政治坚定,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第二、做到“三深入”,坚持“三贴近”。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通过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感受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生的巨大变化,发时代之先声,抒人民之心声。第三、继承发展,坚持艺术创新。要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发扬“五四”以来的革命文学传统,积极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努力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第四、提高素养,坚持德艺双馨。要珍惜“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名誉和形象,自觉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注重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努力做人品文品俱佳的人民作家,力求使自己的作品站得住,留得下,传得开。

  哈萨克族学员叶尔克西、满族学员周建新代表全体学员向中国作协和鲁迅文学院教职员工表达了真诚谢意,并汇报了学习收获。

  在结业典礼上,有的学员特意穿起本民族节日盛装,不少学员拿出本届高研班期间出版的学员作品集互赠留言。会议中,一个特殊的程序使所有在场的人感动不已,掌声久久不能停息:当学员班长、蒙古族作家巴根代表全体学员将镌刻着“鲁迅精神永存”和印有第四届高级研讨班全体学员名字的纪念匾牌敬赠给鲁迅文学院时,与会者在依依不舍的真情中真切地体会到民族大家庭里其乐融融的深情。

 

 
 

文章来源:《文艺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